CN219041194U -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1194U
CN219041194U CN202223412816.4U CN202223412816U CN219041194U CN 219041194 U CN219041194 U CN 219041194U CN 202223412816 U CN202223412816 U CN 202223412816U CN 219041194 U CN219041194 U CN 219041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eat
heat dissipation
heat dissipating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28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28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1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1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1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散热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散热箱的内腔连通,进液口和储液箱通过进液管连通,出液口和储液箱通过出液管连通;动力件安装在进液管上,动力件被配置为驱动储液箱中的冷却液输送至散热箱中;散热箱的内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置物区被配置为用于放置发热件。发热件散发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导流槽中,导流槽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保证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供电设备能够为各种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供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的供电设备,常常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来进行散热,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然而,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散热,散热效率低,不能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影响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散热装置能够对供电设备进行快速降温,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散热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散热箱的内腔连通,进液口和储液箱通过进液管连通,出液口和储液箱通过出液管连通;动力件安装在进液管上,动力件被配置为驱动储液箱中的冷却液输送至散热箱中;
散热箱的内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置物区被配置为用于放置发热件。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工作过程中,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能够从储液箱输送到散热箱的导流槽中;然后,冷却液又能通过出液管从导流槽重新输送回储液箱中,如此循环往复。同时,由于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将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中,发热件散发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导流槽中,导流槽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保证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箱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围设在第二散热件的外侧;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之间的间隔形成导流槽;第一散热件位于导流槽和置物区之间。
这样,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能够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为薄壁壳体件,第一散热件包覆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形成导流槽。
这样,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设置为薄壁壳体件,能够增强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的散热效率;冷却液在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之间的导流槽中流动,并带走热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散热板,多个散热板间隔设置于第一散热件远离第二散热件的一侧。
这样,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板,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散热组件的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通;散热组件包括多条串联连通的散热管。
这样,当冷却液在散热组件的散热管中流动时,散热管能够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对冷却液的降温;保证冷却液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吹风组件,吹风组件靠近散热组件安装,吹风组件的出风侧朝向散热组件;
吹风组件包括叶片、转动杆和冲击板;叶片与转动杆的第一端相连,叶片位于散热箱的外侧,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散热箱上;散热箱的箱壁上设置有通孔,转动杆的第二端通过通孔伸入散热箱内,第二端安装有冲击板,冲击板位于导流槽中,冲击板被配置为在冷却液的冲击下,带动转动杆和叶片转动。
这样,吹风组件的存在,能够加快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并且,无需额外的动力,导流槽中冷却液的流动,便能带动转动杆和叶片转动,从而使得叶片朝向散热组件吹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储液箱与进液管相连通的一侧为出液侧,储液箱与出液管相连通的一侧为进液侧;
储液箱的底面为倾斜面,靠近进液侧的底面高于靠近出液侧的底面;进液管的端部延伸至靠近出液侧的底面。
这样,位于进液侧的冷却液,能够自动流向出液侧;随后,出液侧的冷却液,能够从进液管的端部流向进液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储液箱还包括加液管和排污管,储液箱上开设有加液口和排污口,加液口与加液管相连通,排污口与排污管相连通;
排污口与位于出液侧的底面相平齐;加液口的位置高于排污口的位置。
这样,加液管能够用来加入冷却液,排污管能够用来排出冷却液,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对储液箱中的冷却液进行更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箱上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与导流槽相邻近。
这样,通过可视窗口,便能够观察到导流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导流槽内部的实时工作状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视窗口设置在第一散热件上,第一散热件上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中安装有透明玻璃。
这样,透过透明玻璃便能观察到导流槽内部的实时工作状况。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电设备,包括发热件和前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散热装置,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中。
本申请提供的供电设备包括发热件和散热装置;其中,散热装置又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工作过程中,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能够从储液箱输送到散热箱的导流槽中;然后,冷却液又能通过出液管从导流槽重新输送回储液箱中,如此循环往复。同时,由于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将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中,发热件散发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导流槽中,导流槽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保证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向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液箱;        110-底面;
120-出液侧;        130-进液侧;
140-加液管;        150-排污管;
160-加液口;        170-排污口;
200-散热箱;        210-进液口;
220-出液口;        230-导流槽;
240-置物区;        250-第一散热件;
251-可视窗口;      260-第二散热件;
300-进液管;        400-出液管;
500-动力件;        600-控制件;
700-散热板;        800-散热组件;
810-散热管;        900-吹风组件;
910-叶片;          920-转动杆;
930-冲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供电设备能够为各种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用电设备包括信号发射设备、信号接收设备、照明设备等,随着各种用电设备的逐渐增多,与之相适配的供电设备也逐渐增多。供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供电设备中的各种组成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组成部件包括电源、电路板、导线、控制器等;而这些热量需要从供电设备中散发出去,才能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的供电设备,常常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来进行供电设备的散热,从而达到供电设备降温的效果。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供电设备,包括供电设备主体、第二旋转杆和散热罩,供电设备主体一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旋转杆,供电设备主体后方表面设置有散热罩,供电设备主体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下方设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下方设置有电表箱,电表箱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旋转螺栓,第一旋转螺栓下方设置有储物盒,且储物盒两侧均设置有滑轨,同时滑轨内部设置有滑轮,第二旋转杆均设置在供电设备主体一端两侧。
然而,现有技术的供电设备利用散热罩传导热量,并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散热,散热效率低,不能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如果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并且维护成本也会提升。
基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发热件和散热装置;其中,散热装置又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工作过程中,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能够从储液箱输送到散热箱的导流槽中;然后,冷却液又能通过出液管从导流槽重新输送回储液箱中,如此循环往复。同时,由于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将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中,发热件散发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导流槽中,导流槽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快速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保证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成本。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发热件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中设有置物区,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中。散热装置能够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件可以为电源、电路板、导线、控制器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断积累且不能得到释放,就会对供电设备的零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使得供电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护和检修。
如图2所示,图中展示了散热装置的剖视图,散热装置中设有置物区240,将供电设备的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240,从而发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能够将热量快速地散发出去,从而,散热装置能够对发热件进行快速降温,保证供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储液箱100、散热箱200、进液管300、出液管400以及动力件500。储液箱100用来储存冷却液,冷却液包括冷却水、液氮、酒精型冷却液、甘油型冷却液等。发热件放置在散热箱200内部,散热箱200能够用来对发热件进行快速散热。进液管300和出液管400用来输送冷却液,而动力件500能够为冷却液的输送提供动力。
其中,散热箱200上设有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均与散热箱200的内腔连通,进液口210和储液箱100通过进液管300连通,出液口220和储液箱100通过出液管400连通;动力件500安装在进液管300上,动力件500被配置为驱动储液箱100中的冷却液输送至散热箱200中。工作过程中,在动力件500的驱动下,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00能够从储液箱100输送到散热箱200的导流槽230中;然后,冷却液又能通过出液管400从导流槽230重新输送回储液箱100中,如此循环往复。冷却液在散热箱200的内腔中流动时,能够带走热量,实现降温的效果。
同时,散热箱200的内部设有导流槽230,导流槽230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相连通。散热箱200的内腔为导流槽230,冷却液在导流槽230中流动;进液口210和出液口220分别位于导流槽230的两端,导流槽230中的冷却液从进液口210流向出液口220的过程中,冷却液能够带走热量。
其中,导流槽230围设成置物区240,置物区240被配置为用于放置发热件。如图所示,导流槽230围成矩形的置物区240,将发热件放置在矩形的置物区240内,发热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流槽230中,导流槽230中流动的冷却液能够高效地带走热量,从而实现发热件的快速降温。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槽230围成的置物区240的形状不做限制,也可以为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240时,可以使发热件的表面尽量贴靠散热装置位于置物区240的表面,或者,使发热件尽量靠近导流槽230,从而能够增加热量传递的效率,增强散热效果。
具体的,动力件500为动力泵,动力泵包括电机和叶轮,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冷却液流经叶轮;在叶轮的带动下,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00能够从储液箱100输送到散热箱200的导流槽230中。另外,散热装置还包括控制件600,控制件600与动力件500相连,控制件600能够控制动力件500的启停,从而控制散热装置的启停。进一步的,控制件600可以与动力件500的电机相连,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冷却液的流动速率,继而控制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当供电设备大功率工作时,控制件600能够控制电机并提高电机的转速,从而增强散热效果,保证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当供电设备小功率工作时,控制件600能够控制电机并降低电机的转速,在保证供电设备正常散热的同时,降低能量损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箱2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第一散热件250围设在第二散热件260的外侧;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之间的间隔形成导流槽230;第一散热件250位于导流槽230和置物区240之间。当发热件放置在置物区240后,发热件散发的热量能够传递给第二散热件260,同时,由于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之间的间隔形成导流槽230,冷却液在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之间流动,从而第二散热件260能够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并由冷却液带走;此外,冷却液也能够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散热件250,经由第一散热件250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如此设置,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能够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具体的,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为薄壁壳体件。如此设置,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设置为薄壁壳体件,能够增强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的散热效率。
另外,第一散热件250包覆第二散热件260,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形成导流槽230。从而,冷却液在第一散热件250和第二散热件260之间的导流槽230中流动,并带走热量。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散热板700,多个散热板700间隔设置于第一散热件250远离第二散热件260的一侧。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散热件250,第一散热件250能够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700,散热板700再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如此设置,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板700,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800,散热组件800的一端与出液管400相连通,散热组件800的另一端与储液箱100相连通;散热组件800包括多条串联连通的散热管810。冷却液从出液管400流出时,由于吸收了发热件的热量,冷却液的温度会上升。另外,散热组件800包括多条串联连通的散热管810,这样,能够增大散热组件8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如此设置,当冷却液在散热组件800的散热管810中流动时,散热管810能够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对冷却液的降温;保证冷却液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散热装置还包括吹风组件900,吹风组件900靠近散热组件800安装,吹风组件900的出风侧朝向散热组件800;从吹风组件900的出风侧吹出的风,能够吹向散热组件800,从而加快散热组件800中冷却液的冷却。
吹风组件900包括叶片910、转动杆920和冲击板930;叶片910与转动杆920的第一端相连,叶片910位于散热箱200的外侧,转动杆920转动安装在散热箱200上;散热箱200的箱壁上设置有通孔,转动杆920的第二端通过通孔伸入散热箱200内,第二端安装有冲击板930,冲击板930位于导流槽230中,冲击板930被配置为在冷却液的冲击下,带动转动杆920和叶片910转动;叶片910转动时能够进行吹风。
如此设置,吹风组件900的存在,能够加快散热组件800的散热效率;并且,无需额外的动力,导流槽230中冷却液的流动,便能带动转动杆920和叶片910转动,从而使得叶片910朝向散热组件800吹风。
另外,转动杆920的第二端可以安装有多个冲击板930,多个冲击板930环绕转动杆920的转动轴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液箱100与进液管300相连通的一侧为出液侧120,储液箱100与出液管400相连通的一侧为进液侧130;储液箱100中的冷却液从出液侧120流出,冷却液又从进液侧130流回。
其中,储液箱100的底面110为倾斜面,靠近进液侧130的底面110高于靠近出液侧120的底面110;进液管300的端部延伸至靠近出液侧120的底面110。
如此设置,位于进液侧130的冷却液,能够自动流向出液侧120;随后,出液侧120的冷却液,能够从进液管300的端部流向进液口210。另外,进液管300的端部延伸至储液箱100的底面110后,能够保证储液箱100底部的冷却液,也能够被输送到散热箱200中。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储液箱100还包括加液管140和排污管150,储液箱100上开设有加液口160和排污口170,加液口160与加液管140相连通,排污口170与排污管150相连通。如此设置,加液管140能够用来加入冷却液,排污管150能够用来排出冷却液,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对储液箱100中的冷却液进行更换。
另外,排污口170与位于出液侧120的底面110相平齐,从而,储液箱100底部的冷却液也能够被排出,防止储液箱100的底部沉积杂质。同时,加液口160的位置高于排污口170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箱200上设有可视窗口251,可视窗口251与导流槽230相邻近。如此设置,通过可视窗口251,便能够观察到导流槽230的内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导流槽230内部的实时工作状况。
具体的,可视窗口251设置在第一散热件250上,第一散热件250上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中安装有透明玻璃,透过透明玻璃便能观察到导流槽230内部的实时工作状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散热箱、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动力件;所述散热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散热箱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动力件安装在所述进液管上,所述动力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散热箱中;
所述散热箱的内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导流槽围设成置物区;所述置物区被配置为用于放置发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围设在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外侧;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导流槽;所述第一散热件位于所述导流槽和所述置物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为薄壁壳体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覆所述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形成所述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散热板,多个所述散热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件远离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条串联连通的散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靠近所述散热组件安装,所述吹风组件的出风侧朝向所述散热组件;
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叶片、转动杆和冲击板;所述叶片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叶片位于所述散热箱的外侧,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散热箱上;所述散热箱的箱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散热箱内,所述第二端安装有所述冲击板,所述冲击板位于所述导流槽中,所述冲击板被配置为在冷却液的冲击下,带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叶片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的一侧为出液侧,所述储液箱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的一侧为进液侧;
所述储液箱的底面为倾斜面,靠近所述进液侧的所述底面高于靠近所述出液侧的所述底面;所述进液管的端部延伸至靠近所述出液侧的所述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还包括加液管和排污管,所述储液箱上开设有加液口和排污口,所述加液口与所述加液管相连通,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排污管相连通;
所述排污口与位于所述出液侧的所述底面相平齐;所述加液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污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上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与所述导流槽相邻近。
10.一种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件放置在所述置物区中。
CN202223412816.4U 2022-12-16 2022-12-16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Active CN219041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816.4U CN2190411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816.4U CN2190411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1194U true CN219041194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2816.4U Active CN219041194U (zh) 2022-12-16 2022-12-16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1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569A (zh) * 2023-06-28 2023-09-29 江苏铭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安全型光伏箱式变电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569A (zh) * 2023-06-28 2023-09-29 江苏铭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安全型光伏箱式变电站
CN116826569B (zh) * 2023-06-28 2024-01-12 江苏铭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安全型光伏箱式变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41194U (zh) 散热装置及供电设备
CN21190948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用冷却性好的冷却设备
CN210578135U (zh) 一种电机变频装置
CN114465402A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智能水冷散热装置
CN21037472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
CN216414966U (zh) 一种电梯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JP2013229123A (ja) 強制冷却式led照明装置
CN213514600U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加速冷却装置
CN111412118B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散热机构
CN220913609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辅助散热装置
CN2152228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整流模块
CN210577012U (zh) 一种激光振荡模块摩擦焊水冷板
KR101551218B1 (ko) 해상풍력발전기용 수중 열교환기
CN210859165U (zh)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结构的电子输油泵
CN214413337U (zh) 一种全自动封帽机的辅助降温装置
CN213693935U (zh) 一种监控设备箱
CN215634143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液压泵站
CN21262508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压器油箱
CN216111131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19592965U (zh) 散热装置及矿机
JP2013229119A (ja) 強制冷却式led照明装置
CN220955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CN218276442U (zh) 一种变频器水冷装置
CN212506494U (zh) 一种带散热机构的液压破碎锤
CN220673205U (zh) 一种配电箱用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