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572U -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0572U
CN219040572U CN202223425538.6U CN202223425538U CN219040572U CN 219040572 U CN219040572 U CN 219040572U CN 202223425538 U CN202223425538 U CN 202223425538U CN 219040572 U CN219040572 U CN 219040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eat
lithium battery
heat generating
intelligent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5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长宇
向超耀
汪广武
黄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y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y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y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yu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5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0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0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0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包括产热板、前面件和均温件,所述产热板与均温件均与前面件连接,前面件开设有导热腔,导热腔的腔口朝向于产热板,均温件设置于导热腔的腔口处,产热板下侧面与均温件贴合。其中,产热板的设计可使得产生的热量通过均温件分散到前面件,均温件采用铝材质地,且其内部填充高效的导热材料,可极大效率的将产热板产生的热量分散到前面件,降低了热量在内部集中,提高散热,降低了PCB板的工作温度,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智能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及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锂电池是常规锂电池的升级版,增加了电池优化器,具备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其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高灵活性等优点,其主要应用在电力储能、家庭储能和通信储能等。但是,锂电池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PCB板温度过高,增加电池优化器后的PCB板发热更为严重,因为电池优化器在工作中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考虑到其使用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需妥善解决锂电池工作过程中散热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现有的解决方案为用导热胶将电池优化器的热传递到散热器,再由散热器散热。由于电池优化器的发热器件比较集中,导致散热器局部温度过高,整个散热器表面温差会超过20℃,不能充分利用散热器散热,不能及时散热,散热效率低,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大散热,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产热板、前面件和均温件,所述产热板与所述均温件均与所述前面件连接,所述前面件开设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的腔口朝向于所述产热板,所述均温件设置于导热腔的腔口处,所述产热板下侧面与所述均温件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热板的设计可使得产生的热量通过均温件分散到前面件,均温件采用铝材质地,且其内部填充高效的导热材料,可极大效率的将产热板产生的热量分散到前面件,降低了热量在内部集中,提高散热,降低了PCB板的工作温度,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智能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及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产热板设有产热部和延伸部,所述产热部抵接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前面件设有侧边槽,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侧边槽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热部与延伸部抵接,延伸部与侧边槽配合,可将产热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侧边槽散发,增加散热,同时也便于延伸部的拆卸和安装。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前面件设有定位柱,所述凸起部设有与定位柱螺栓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延伸部与前面件相固定,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卡接于所述产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固定产热板,使得产热板与前面件固定得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前面件外部下侧面设有若干散热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条可快速吸收热量,同时散失热量的速度也相对的快,可通过热量传递起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前面件两侧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干接点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固件升级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接口,供外接连接使用,实现外界与锂电池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前面件设有接触件,所述产热板设有触点,所述触点用于供接触件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前面件和产热板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前面件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固定前面件和产热板以及连接前面件和外侧连接安装的箱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散热效率提高;
2.使用安全性得到保障;
3.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的前面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的产热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产热板;11、产热部;12、延伸部;121、凸起部;2、前面件;21、定位柱;22、侧边槽;23、第一接口;24、第二接口;25、接触件;3、均温件;4、固定板;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参照图1和2,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产热板1、前面件2和均温件3。产热板1设置在前面件2上方,产热板1与前面件2螺栓连接,均温件3与前面件2螺栓连接,均温件3设置在前面件2的内侧底部,产热板1下侧面与均温件3相贴合。
参照图3,前面件2内设有导热腔,导热腔的腔口朝向于产热板1,导热腔边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导热腔与均温件3螺栓配合,这样设置可使得均温件3与前面件2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可以将热源传递至前面件2。前面件2还设置有侧边槽22,侧边槽22与产热板1配合。前面件2内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柱21,用于与产热板1固定连接以及将散热结构与外接的机箱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前面件2为U形槽铝材散热器,主要用于整体的散热,前面件2外侧底部还设置有若干散热条以及一些散热孔,散热条的设置前面件2表面积增大,利用前面件2的表面积实现散热,散热能力提高,降低散热结构的温度。前面件2沿高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该第一接口23为干接点接口,第二接口24为固件升级接口,用于通信连接。前面件2还设置有接触件25,接触件25与产热板1突出部分相抵接,这样可使得产热板1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接触件25传递至前面件2,进而实现散热。
均温件3设置在前面件2和产热板1之间,产热板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均温件3,均温件3在进一步将热量传递至前面件2,本实施例,均温件3为矩形薄板并且为铝材质,其内部填充了高效的导热材料,因此,当产热板1产生热时,均温件3便将热量分散到整个前面件2,充分利用前面件2的表面积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该产热板1设置在前面件2的上方,与前面件2配合形成矩形状的盒体,产热板1有产热部11和延伸部12,其中产热板1产生的热源主要集中在产热部11,并且产热部11还抵接于延伸部12,延伸部12与前面件2的侧边槽22相配合,并且可通过侧边槽22观察到延伸部12,这样设置可使得产热板1通过产热板1与延伸部12抵接,延伸部12与侧边槽22相配合,进而可使得将产热部11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侧边槽22带出,同时也便于从侧边槽22对延伸部12进行拆卸和安装。延伸部12设置有凸起部121,凸起部121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前面件2的定位柱21螺栓配合,这样设置可使得产热板1与前面件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产热板1为PCB板,锂电池在工作的过程中,PCB板产生热量,而PCB板产生的热量并不均匀,其中,PCB板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产热部11,通过产热部11与均温件3之间的连接传导热量,而后将热量分散至前面件2。产热板1还设置有突出的组件触点,触点与接触件25抵接。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还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设置有凹槽41,凹槽41部分卡接于产热板1,由此将产热板1进行固定,使得产热板1与前面件2连接更加稳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产热板1与均温件3贴合,产热板1与前面件2螺栓连接,均温件3与前面件2固定,均温件3内部设置导热材料,均温件3将热量传递至前面件2,前面件2外侧下部设置散热条,增加表面积,提高散热能力,降低散热结构内部的温度,保障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热板(1)、前面件(2)和均温件(3),所述产热板(1)与所述均温件(3)均与所述前面件(2)连接,所述前面件(2)开设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的腔口朝向于所述产热板(1),所述均温件(3)设置于导热腔的腔口处,所述产热板(1)下侧面与所述均温件(3)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热板(1)设有产热部(11)和延伸部(12),所述产热部(11)抵接于所述延伸部(12),所述前面件(2)设有侧边槽(22),所述延伸部(12)与所述侧边槽(2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设有凸起部(121),所述前面件(2)设有定位柱(21),所述凸起部(121)设有与定位柱(21)螺栓配合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侧壁卡接于所述产热板(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件(2)外部下侧面设有散热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件(2)两侧设有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所述第一接口(23)用于干接点接口,所述第二接口(24)用于固件升级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件(2)设有接触件(25),所述产热板(1)设有触点,所述触点用于供接触件(25)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定位柱(21)沿所述前面件(2)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CN202223425538.6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040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538.6U CN21904057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538.6U CN21904057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0572U true CN219040572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5538.6U Active CN21904057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0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03934A (ja) 放熱板及び動力電池システム
CN210489698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110676421B (zh) 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11907632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CN209472014U (zh) 一种热管理电池模组
CN2051410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单元及动力电池组
CN20736816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9040572U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散热结构
CN212230549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石墨烯锂电池结构
CN218548547U (zh) 一种自冷却太阳能储能电池模组
CN210866417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112285847A (zh) 一种多路并行光模块散热结构
CN20869046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加热装置
CN220510169U (zh) 一种组合式电池包安装连接架
CN207587932U (zh) 电池芯散热结构及具有风冷散热装置的电池包
CN113395869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一体化通信模块装置
CN21441136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110690529A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18042296U (zh) 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219321490U (zh) 一种电芯顶盖结构、电池结构和车辆
CN21706226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20306393U (zh) 液冷电池户外柜
CN109557990A (zh) 一种基于热电转换的智能节能控温系统
CN2199181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伏储能箱
CN217881474U (zh) 散热结构及储能基站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