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9522U - 一种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9522U
CN219039522U CN202223376469.4U CN202223376469U CN219039522U CN 219039522 U CN219039522 U CN 219039522U CN 202223376469 U CN202223376469 U CN 202223376469U CN 219039522 U CN219039522 U CN 219039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over plate
crystal panel
supporting surface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64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戌来
王春
黄旭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64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9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9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9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盖板、液晶面板、中框和前框,中框用于支撑盖板和液晶面板,盖板覆盖于液晶面板的外侧;前框将中框的四周包围、且压住盖板的外表面的边缘;中框为四个边框组成的口字型的支撑框,中框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第一支撑面高于第二支撑面,第一支撑面支撑盖板,第二支撑面支撑液晶面板;其中,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承载胶垫,盖板通过承载胶垫支撑于第一支撑面上,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弹性粘接件,液晶面板通过弹性粘接件固定于第二支撑面上;第一支撑面延伸到中框的各外侧壁,盖板的外侧边缘与中框的外侧壁齐平。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了盖板的方便安装与牢固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
背景技术
组成显示屏的构件通常包括盖板、液晶面板、中框和前框等,盖板固定在中框上、并被前框压住,现有技术中盖板通常被中框围住,即盖板嵌入/卡在中框之内,这种结构形式使得盖板安装并不方便,为了安装盖板需要耗费较多工时,显示屏的安装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式良好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屏,包括盖板、液晶面板、中框和前框,所述中框用于支撑所述盖板和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外侧;
所述前框将所述中框的四周包围、且压住所述盖板的外表面的边缘;所述中框为四个边框组成的口字型的支撑框,所述中框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支撑所述盖板,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承载胶垫,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承载胶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弹性粘接件,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弹性粘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面延伸到所述中框的各外侧壁,所述盖板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中框的外侧壁齐平。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液晶面板的外表面的四条边缘首尾相连围合设置,所述密封件为透气泡棉;
所述前框具有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中框的外侧壁和所述盖板的外侧边缘相对,其中,所述内侧壁上与所述盖板的外侧边缘正对的部位粘贴有限位胶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中框的边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载胶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弹性粘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6m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5mm。
优选地,所述弹性粘接件的粘接面积S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S≥343A,其中,S的单位为mm2,A的单位为英寸。
优选地,所述弹性粘接件的厚度H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H≥0.011A,其中,H的单位为mm,A的单位为英寸。
优选地,所述承载胶垫的邵氏硬度为30-70度,所述承载胶垫的底面或双面设有胶黏剂。
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26mm;
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为0.2-1mm;
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的高度差为2.4-3.4mm;
所述液晶面板的偏光层的雾度为20%-30%,或,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雾度均为3%-20%。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底壳,所述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底壳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
所述中框在第二支撑面的背面侧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平行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支撑面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有泡棉压块,所述泡棉压块的顶部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泡棉压块的底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外表面的间隙为0-0.4mm。
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的规格尺寸A与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间隙h的关系满足:9.2≤A/h≤18.5,其中,h的单位为mm。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中,通过前框将所述中框的四周包围、且压住所述盖板的外表面的边缘,而所述中框上的第一支撑面延伸到所述中框的各外侧壁,所述盖板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中框的外侧壁齐平的结构形式,使得盖板牢固地搭放在所述中框之上,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对盖板的牢固定位,有效简化了盖板的安装操作,显著提高了显示屏的组装效率,有效节约了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部分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前框 22 第二支撑面 50 承载胶垫
11 内侧壁 221 第二凹槽 60 弹性粘接件
20 中框 23 第三支撑面 70 密封件
24 外侧壁 231 第三凹槽 80 限位胶条
21 第一支撑面 30 盖板 90 泡棉压块
211 第一凹槽 40 液晶面板 100 背光模组
110 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一方面,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盖板30、液晶面板40、中框20和前框10,所述中框20用于支撑所述盖板30和所述液晶面板40,所述盖板30覆盖于所述液晶面板40的外侧;
所述前框10将所述中框20的四周包围、且压住所述盖板30的外表面的边缘;所述中框20为四个边框组成的口字型的支撑框,所述中框20包括第一支撑面21和第二支撑面22,所述第一支撑面21高于第二支撑面22,所述第一支撑面21支撑所述盖板30,所述第二支撑面22支撑所述液晶面板4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置有承载胶垫50,所述盖板30通过所述承载胶垫50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设置有弹性粘接件60,所述液晶面板40通过所述弹性粘接件60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所述第一支撑面21延伸到所述中框20的各外侧壁24,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24齐平。
具体地,液晶面板40是显示屏起到显示功能的核心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液晶面板。盖板30覆盖在液晶面板40的外侧,起到对液晶面板40的保护作用,为了将液晶面板40的显示内容尽可能降低遮挡地显示出来,所述盖板30通常为透明的玻璃盖板,可被选择为钢化玻璃盖板或触控玻璃盖板。
前框10将所述中框20的四周包围、且压住所述盖板30的外表面的边缘,可以起到压住被中框20支撑起来的盖板30的作用;另外在部分使用场景下,前框10还可以用于容纳这些使用场景所需要的电路板、滤光条、红外灯等构件。
所述盖板30通过第一支撑面21上设置的承载胶垫50支撑于该第一支撑面21上,由于橡胶自身的材质特点,该承载胶垫50能够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由此有效降低、减缓盖板、中框和前框等外部构件的变形对液晶面板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液晶面板漏光、泛黄或者变黑等不被期望的情况的发生概率。
所述液晶面板40通过弹性粘接件60固定在第一支撑面21上,由于该粘接件60具有弹性,故可以在将液晶面板40粘接固定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缓冲、抵消外部构件变形对液晶面板40带来的不利影响。
所述第一支撑面21延伸到中框20的各外侧壁,这样,盖板30是被搭放在所述中框20之上、而非被放置于中框20的内部;进一步地,通过使得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齐平,可方便地起到对盖板30的对齐定位作用。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形式使得盖板30相对于所述中框20的安装变得便捷,可有效提高显示屏的组装效率。
优选地,所述盖板30与所述液晶面板40之间设有密封件70,所述密封件70沿所述液晶面板40的外表面的四条边缘首尾相连围合设置,所述密封件70为透气泡棉;
所述前框10具有内侧壁11,所述内侧壁11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24和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相对,其中,所述内侧壁11上与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正对的部位粘贴有限位胶条80。
所述首尾相连围合设置的密封件70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粉尘、灰尘等进入盖板30和液晶面板40之间,避免液晶面板40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或干扰。将所述密封件70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40外表面的边缘区域,可在有效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尽量降低对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遮挡。将所述密封件70选为透气泡棉,能够便于液晶面板40和盖板30之间的水气、潮气的顺利排出,不会停留、积累在盖板30和液晶面板40之间,有效避免了前述原因引起的液晶面板性能受损或盖板无法清晰透出液晶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情况发生。
通过使得前框10的内侧壁11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24和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相对,能够使得前框10对所述中框20和所述盖板30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在前框10的内侧壁11与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正对的部位粘贴有限位胶条8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硬质的玻璃盖板直接碰撞前框导致的盖板开裂/破碎等情况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设有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中框20的边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载胶垫5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1中,所述弹性粘接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1中。
通过所述第一凹槽2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1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所述承载胶垫50和所述弹性粘接件60良好的预定位作用,便于将所述承载胶垫50和所述弹性粘接件60方便快捷地设置在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6mm;所述第二凹槽221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5mm。
通过如上设置第一凹槽211的宽度和深度,能够协助保证所述承载胶垫50有着足够的缓冲性和强度,以达到组装完毕后盖板稳固且无异响和变形的技术效果。
通过如上设置第二凹槽221的宽度和深度,能够协助保证所述弹性粘接件60对液晶面板40有着足够的粘接固定效果。
优选地,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粘接面积S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S≥343A,其中,S的单位为mm2,A的单位为英寸。
为了充分保证液晶面板40的粘接固定效果,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粘接面积需要够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弹性粘接件60的粘接面积S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S≥343A,来保证弹性粘接件60有着足够的粘接面积。
在满足上述粘接面积要求的前提下,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灵活设置。进一步地,在满足上述粘接面积要求的前提下,该弹性粘接件60可以在所述中框20的四个边框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口字,也可以在每个边框上分段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86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面积不小于32485mm2(此时S=377.7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7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面积不小于25780mm2(此时S=343.7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6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面积不小于22310mm2(此时S=343.2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5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面积不小于18890mm2(此时S=343.5A)。
优选地,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厚度H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H≥0.011A,其中,H的单位为mm,A的单位为英寸。
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弹性缓冲作用有赖于其厚度足够大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厚度H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H≥0.011A,来保证弹性粘接件有着足够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86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厚度不小于1.26mm(此时H=0.0147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7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厚度不小于0.86mm(此时H=0.0115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6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厚度不小于0.86mm(此时H=0.0132A);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5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弹性粘接件的厚度不小于0.66mm(此时H=0.012A)。
优选地,所述承载胶垫50的邵氏硬度为30-70度,所述承载胶垫50的底面或者双面设有胶黏剂。
为使得所述承载胶垫50兼具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缓冲性能,所述承载胶垫50的邵氏硬度优选为30-70度,最优选为50度。为了起到对承载胶垫50的固定作用,在承载胶垫50的底面、或者底面和顶面都设有胶黏剂。
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40与所述盖板30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26mm,更优选为不超过0.86mm,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与所述盖板30之间的间隙为0.2-1mm;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之间的高度差为2.4-3.4mm,可极大优化视觉效果。优选地,为了达到更优越的视觉显示效果,所述液晶面板40的偏光层的雾度为20%-30%,或,所述盖板3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雾度均为3%-20%。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面板40下方的背光模组100,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底壳110,所述背光模组100固定于所述底壳110和所述液晶面板40之间;
所述中框20在第二支撑面22的背面侧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相平行的第三支撑面23,所述第三支撑面23上开设有第三凹槽231,所述第三支撑面23与所述背光模组100之间设有泡棉压块90,所述泡棉压块90的顶部位于第三凹槽231内。
具体地,为防止磨伤背光模组100中的表层构件(通常为光学膜片),将所述泡棉压块90的底面和背光模组100的外表面的间隙设置为0-0.4mm。
在第三支撑面23上开设有第三凹槽231、所述泡棉压块90的顶部位于第三凹槽231内,可起到对泡棉压块90的预定位作用。该泡棉压块90可以在所述中框20的四个边框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口字,也可以在每个边框上分段设置。
优选地,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与所述液晶面板40和所述背光模组100之间的间隙h的关系满足:9.2≤A/h≤18.5,其中,A的单位为英寸,h的单位为mm。
通过如上设置,能够避免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贴合在一起引起的相互磨伤,且亦能使得显示屏结构紧凑、显示效果优良。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86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间隙为6-8mm(此时10.75≤A/h≤14.333);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7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间隙为5.5-7.5mm(此时10≤A/h≤13.636);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6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间隙为5-7mm(此时9.286≤A/h≤13);
当所述液晶面板为55英寸液晶面板时,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间隙为3-5mm(此时11≤A/h≤18.33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包括盖板(30)、液晶面板(40)、中框(20)和前框(10),所述中框(20)用于支撑所述盖板(30)和所述液晶面板(40),所述盖板(30)覆盖于所述液晶面板(40)的外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框(10)将所述中框(20)的四周包围、且压住所述盖板(30)的外表面的边缘;所述中框(20)为四个边框组成的口字型的支撑框,所述中框(20)包括第一支撑面(21)和第二支撑面(22),所述第一支撑面(21)高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所述第一支撑面(21)支撑所述盖板(30),所述第二支撑面(22)支撑所述液晶面板(4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置有承载胶垫(50),所述盖板(30)通过所述承载胶垫(50)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设置有弹性粘接件(60),所述液晶面板(40)通过所述弹性粘接件(60)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所述第一支撑面(21)延伸到所述中框(20)的各外侧壁(24),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24)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与所述液晶面板(40)之间设有密封件(70),所述密封件(70)沿所述液晶面板(40)的外表面的四条边缘首尾相连围合设置,所述密封件(70)为透气泡棉;
所述前框(10)具有内侧壁(11),所述内侧壁(11)与所述中框(20)的外侧壁(24)和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相对,其中,所述内侧壁(11)上与所述盖板(30)的外侧边缘正对的部位粘贴有限位胶条(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二支撑面(22)上设有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一凹槽(2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1)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中框(20)的边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载胶垫(5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1)中,所述弹性粘接件(60)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6mm;所述第二凹槽(221)的宽度不小于2.5mm,深度为0.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粘接面积S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S≥343A,其中,S的单位为mm2,A的单位为英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粘接件(60)的厚度H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的关系满足:H≥0.011A,其中,H的单位为mm,A的单位为英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胶垫(50)的邵氏硬度为30-70度,所述承载胶垫(50)的底面或双面设有胶黏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40)与所述盖板(30)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26mm;
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与所述盖板(30)之间的间隙为0.2-1mm;
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之间的高度差为2.4-3.4mm;
所述液晶面板(40)的偏光层的雾度为20%-30%,或,所述盖板(3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雾度均为3%-2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面板(40)下方的背光模组(100),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底壳(110),所述背光模组(100)固定于所述底壳(110)和所述液晶面板(40)之间;
所述中框(20)在第二支撑面(22)的背面侧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相平行的第三支撑面(23),所述第三支撑面(23)上开设有第三凹槽(231),所述第三支撑面(23)与所述背光模组(100)之间设有泡棉压块(90),所述泡棉压块(90)的顶部位于第三凹槽(231)内,所述泡棉压块(90)的底面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外表面的间隙为0-0.4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40)的规格尺寸A与所述液晶面板(40)和所述背光模组(100)之间的间隙h的关系满足:9.2≤A/h≤18.5,其中,h的单位为mm。
CN202223376469.4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显示屏 Active CN219039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469.4U CN21903952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469.4U CN21903952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9522U true CN219039522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7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6469.4U Active CN219039522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9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62899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6107049A1 (zh) 框体组件及包含该框体组件的显示装置
TWI459091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US2018032143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I4084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212433536U (zh) 显示装置
JP2005333290A (ja) 表示装置の防水構造
CN101487946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6434585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9039522U (zh) 一种显示屏
US1064194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47909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1327553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104591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315416B2 (en) Screen unit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521550B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
JP2005242423A (ja) 液晶タッチパネル構造
CN201348697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38752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12460251U (zh) 显示装置
CN212460252U (zh) 显示装置
CN218956970U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显示屏
US20080049162A1 (en) Fix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175079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1348698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