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730U -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730U
CN219037730U CN202221471334.3U CN202221471334U CN219037730U CN 219037730 U CN219037730 U CN 219037730U CN 202221471334 U CN202221471334 U CN 202221471334U CN 219037730 U CN219037730 U CN 219037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ction
section
fin
bending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1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二刚
曹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1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73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9509 priority patent/WO2023237110A1/zh
Priority to US18/975,693 priority patent/US2025010224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翅片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用于进行弯曲,第二连接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置在第二连接端远离第三连接段的一侧;沿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接段在弯曲前为直条结构,第二连接段在弯曲后为弧形条结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为波纹结构,第一连接段具有第一波距Fp1,第二连接段具有第二波距Fp2,第三连接段具有第三波距Fp3;其中,Fp2>Fp1,Fp2>Fp3。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翅片进行弯折的问题并提升产品的换热性能,增大换热面积,提升产品耐腐蚀性。

Description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弯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换热器具有折弯段,换热器的扁管在折弯预留区会发生扭转以实现扁管的弯折。为了避免不便于对翅片进行弯折以及翅片在折弯时出现弯折不稳定的情况,一般在扁管的折弯预留区没有设置翅片,因而在换热器的折弯段形成了无翅片区域。
然而,在无翅片区域将会出现较大的缝隙,产生漏风,影响换热性能,降低翅片耐腐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翅片进行弯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翅片,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设置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之间,第二连接段用于进行弯曲,第二连接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置在第二连接端远离第三连接段的一侧;沿第一连接端至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为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接段在弯曲前为直条结构,第二连接段在弯曲后为弧形条结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为波纹结构,第一连接段具有第一波距Fp1,第二连接段具有第二波距Fp2,第三连接段具有第三波距Fp3;其中,Fp2>Fp1,Fp2>Fp3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和第二连接段的高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二连接段的宽度方向,沿第二连接段的宽度方向第二连接段的宽度为Fw2,第一连接段的宽度为Fw1,第三连接段的宽度为Fw3;其中,Fw1=Fw2=Fw3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为BL,第二连接段的宽度为Fw2;其中,1.5Fw2≤BL≤5.5Fw2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为Fw2,第二连接段的弯曲半径为R;其中,2Fw2≤R≤7Fw2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和/或,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的高度为Fh1,第二连接段的高度为Fh2,第三连接段的高度为Fh3;其中,Fh2≤Min(Fh1,Fh3)。
进一步地,Fp1=Fp3
进一步地,Fh1=Fh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上述提供的翅片。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进口集流管,设置在翅片的一端,进口集流管的半径为R1;出口集流管,设置在翅片的另一端,出口集流管的半径为R2;其中,Fw2<R1<R2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二波距大于第一波距、第二波距大于第三波距,使得第二连接段形成疏翅区,在第二连接段处的翅片波纹弯折平缓,便于进行弯折,避免因翅片弯折程度大导致弯折时受力较大,避免对第二连接段的翅片造成损害的情况。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翅片进行弯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前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前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开窗结构的第一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开窗结构的第二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开窗结构的第二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开窗结构的第二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双排结构后的一个方向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双排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双排结构后的主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A型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A型结构后的主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翅片的换热器在弯曲成A型结构后的左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翅片;11、第一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3、第三连接段;14、开窗结构;20、进口集流管;30、出口集流管;40、换热扁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翅片10,翅片10包括第一连接段11、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第二连接段12位于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之间,第二连接段12用于进行弯曲,第二连接段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位于第二连接端远离第三连接段13的一侧;沿第一连接端至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为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沿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接段12在弯曲前为直条结构,第二连接段12在弯曲后为弧形条结构;第一连接段11、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均为波纹结构,第一连接段11具有第一波距Fp1,第二连接段12具有第二波距Fp2,第三连接段13具有第三波距Fp3;其中,Fp2>Fp1,Fp2>Fp3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10,通过使第二波距大于第一波距、第二波距大于第三波距,使得第二连接段12形成疏翅区,在第二连接段12处的翅片10波纹弯折平缓,降低了工艺加工难度,便于进行弯折,避免因翅片10弯折程度大导致弯折时受力较大,避免对第二连接段12的翅片10造成损害的情况。此外,通过第二连接段12能够提高空气侧换热面积,进而提高整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1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翅片10进行弯折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弯曲时,折弯滚轮与换热器的换热扁管40接触,换热扁管40被折弯并弯曲成U形结构,且换热扁管40在U形处具有一定的扭曲变形,以便于使得板状结构的换热扁管40的板体能够形成有效遮挡。同时换热扁管40带动与换热扁管40连接的翅片10进行弯曲,具体为第二连接段12发生弯曲,并使得第二连接段12弯曲成U形,且第二连接段12具有一定的扭曲变形,以便于使得第二连接段12能够形成有效遮挡。如图7至图10所示,换热器弯曲成双排结构。或者如图11至图13所示,换热器弯曲成A型结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2Fp1≤Fp2≤6Fp1,2Fp1≤Fp2≤6Fp1,这样能够使得第二连接段12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便于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曲折弯后,第二连接段12将存在部分扭曲情况,且相邻两片之间也会存在压塌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和第二连接段12的高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方向,沿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方向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第一连接段11的宽度为Fw1,第三连接段13的宽度为Fw3;其中,Fw1=Fw2=Fw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进行生产制造,减小了生产难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为BL(BL为折弯长度对应的英文单词的缩写),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其中,1.5Fw2≤BL≤5.5Fw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第二连接段12具有足够的延伸长度,以便于使得第二连接段12的波纹弯折平缓,从而便于对第二连接段12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弯折,便于生产制造。具体地,当长度小于1.5Fw2时,容易出现折弯损坏翅片10的情况;当长度大于5.5Fw2时,使得第二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2可以理解为疏翅段)太长进而会影响翅片10单位面积换热能力,使得换热能力下降。具体地,Fw为翅片宽度对应的英文单词的缩写,Tw为管道宽度对应的英文单词的缩写,Fw、Tw分别代表不同的宽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第二连接段12的弯曲半径为R;其中,2Fw2≤R≤7Fw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有效对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折,避免因弯曲半径过小带来不便于弯折的情况,也避免因弯曲半径过大影响整体布局的情况。同时,通过设置在该尺寸范围内,能够降低工艺加工的难度。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在受到弯曲时能够在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间隙内有一定的伸展空间,避免第一连接段11对第二连接段12的变形限制,便于第二连接段12靠近第一连接段11的部位发生弯曲变形。或者,第三连接段13与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在受到弯曲时能够在第三连接段13和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间隙内有一定的伸展空间,避免第三连接段13对第二连接段12的变形限制,便于第二连接段12靠近第三连接段13的部位发生弯曲变形。或者,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均与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在受到弯曲时能够在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三连接段13和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间隙内具有一定的伸展空间,避免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对第二连接段12的变形限制,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的整体变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均与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的弯曲变形。具体地,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距离为Gap1,第三连接段13与第二连接段12之间的距离为Gap2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Gap1,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Gap2;其中,Gap1>0;和/或,Gap2>0。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11的高度为Fh1,第二连接段12的高度为Fh2,第三连接段13的高度为Fh3;其中,Fh2≤Min(Fh1,Fh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形成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一连接段11、或者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之间具有高度差,通过高度差的设置也便于对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曲。同时,这样使得第二连接段12没有焊接到扁管上,从而便于进行弯曲。
具体地,可以使Fp1=Fp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使得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形成一样的结构,以便于生产制造。
具体地,可以使Fh1=Fh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形成一样的结构,便于进行生产制造。
在第一实施例中,翅片10为采用和本体换热器一体化的一整条翅片10,但又为了方便工艺加工和生产,一般的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为了工艺加工和生产的可行性,一般的Fw1=Fw2=Fw3=Tw且Gap1≥0和Gap2≥0。
为了工艺折弯便捷性,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一般的1.5Tw≤BL(疏翅区长度或叫做折弯区长度)≤5.5Tw)为最佳范围。
产品折弯半径和扁管宽度有一定的关系,满足,2Tw≤R弯(折弯半径)≤7Tw。
折弯后的产品夹角θ在0°到180°范围内都可以。
疏翅区域的翅片10高度Fh2≤Fh1,且Fh2≤Fh3,由于翅片10高度降低,中间折弯疏翅区域的焊接率降低或翅片10未完全焊接到扁管上是允许的。
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迎风面积,折弯区域也有翅片10增强换热,整体换热能力加强;加强产品防腐能力(没有无翅扁管裸露),延长了产品寿命,提升了可靠性。保证产品整体美观性。整体一条翅片10方便设备一次性加工翅片10;产品在疏翅区域进行折弯,折弯可行性高,可以折出一定角度或者对折。
在第二实施例中,两侧翅片10高度一致,两侧片距一致,中间翅片10高度降低。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Fw2<Fw1=Fw3且GAP1≥0且GAP2≥0。
在第三实施例中,两侧翅片10高度一致,两侧片距一致,中间翅片10高度加高。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Fw2<Fw1=Fw3
在第四实施例中,两侧翅片10高度不一致,两侧片距一致,中间翅片10高度小于等于两边其中最低高度的翅片10。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Fw2≤Min(Fw1,Fw3)。
在第五实施例中,两侧翅片10高度不一致,两侧片距一致,中间翅片10高度大于等于两边其中最高的翅片10。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Fw2≥Max(Fw1,Fw3)。
在第六实施例中:两侧翅片10高度不一致,两侧片距一致,中间翅片10高度大于两边其中最低翅片10,小于最高翅片10。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Min(Fw1,Fw3)<Fw2<Max(Fw1,Fw3)。
在第七实施例中:符合以上任意替代方案要求,且两侧片距允许不一致也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内。
Fp2>Fp1且Fp2>Fp3,同时Fp1>Fp3或Fp1<Fp3
在第八实施例中:弯折区域的翅片10从中间至两端逐渐稀疏,以应对折弯区域的变形量。
如图3至图6所示(附图中的Tw方向即为翅片10的宽度方向),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1、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上均设置有开窗结构14,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上的开窗结构14的开窗口均沿垂直于翅片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12上的开窗结构14的一部分窗口沿垂直于翅片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12的开窗结构14的另一部分窗口沿翅片10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沿翅片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窗口能够便于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曲,以更好地适应翅片10在长度方向上的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上述提供的翅片10和换热扁管40,换热扁管40有多个,多个换热扁管40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换热扁管40之间设置有翅片10。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进口集流管20和出口集流管30,进口集流管20设置在翅片10的一端,进口集流管20的半径为R1;出口集流管30设置在翅片10的另一端,出口集流管30的半径为R2;其中,Fw2<R1<R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降低介质在换热器内部的阻力,尤其进出口集管的阻力。
相邻两个换热扁管40的插接端的距离为Tp,可以使得Fh2<Tp,以便于第二连接段12进行弯曲。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高产品的迎风面积,折弯区域也有翅片10增强换热,整体换热能力加强,便于待弯折段进行弯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翅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段(11)、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所述第二连接段(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11)和所述第三连接段(1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12)用于进行弯曲,所述第二连接段(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一侧;沿所述第一连接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12)在弯曲前为直条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段(12)在弯曲后为弧形条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段(11)、所述第二连接段(12)和所述第三连接段(13)均为波纹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段(11)具有第一波距Fp1,所述第二连接段(12)具有第二波距Fp2,所述第三连接段(13)具有第三波距Fp3
其中,Fp2>Fp1,Fp2>Fp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高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宽度为Fw1,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宽度为Fw3
其中,Fw1=Fw2=Fw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长度为BL,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
其中,1.5Fw2≤BL≤5.5Fw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宽度为Fw2,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弯曲半径为R
其中,2Fw2≤R≤7Fw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1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第三连接段(1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的高度为Fh1,所述第二连接段(12)的高度为Fh2,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高度为Fh3
其中,Fh2≤Min(Fh1,Fh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Fh1=Fh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其特征在于,Fp1=Fp3
9.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进口集流管(20),设置在所述翅片的一端,所述进口集流管(20)的半径为R1
出口集流管(30),设置在所述翅片的另一端,所述出口集流管(30)的半径为R2
其中,Fw2<R1<R2
CN202221471334.3U 2022-06-10 2022-06-10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Active CN219037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1334.3U CN219037730U (zh) 2022-06-10 2022-06-10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PCT/CN2023/099509 WO2023237110A1 (zh) 2022-06-10 2023-06-09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US18/975,693 US20250102240A1 (en) 2022-06-10 2024-12-10 Fin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1334.3U CN219037730U (zh) 2022-06-10 2022-06-10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730U true CN21903773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1334.3U Active CN219037730U (zh) 2022-06-10 2022-06-10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7110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7249715A (zh) * 2022-06-10 2023-12-19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7110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7249715A (zh) * 2022-06-10 2023-12-19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37730U (zh)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US9115939B2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N107869930B (zh)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组件、换热器和模具
US7182128B2 (en) Heat exchanger tube having strengthening deformations
US786604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plit louver heat exchanger fin
EP0717832A1 (en) HEAT EXCHANGER PIPE SLEEVE
CN101427094A (zh) 导热翅片以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N102047064A (zh) 热交换器
CN107314573A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CN115479483A (zh) 换热器
CN219347481U (zh)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EP4354067A1 (en) Flat tube and heat exchanger
CN210321335U (zh) 换热器
US8732952B2 (en) Heat exchanger fin with ribbed hem
WO2021244433A1 (zh)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18097305U (zh) 换热器
CN113732198B (zh) 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14371085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EP2106520B1 (en) Heat exchanger fin
CN117249715A (zh)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217303702U (zh) 扁管及换热器
CN211178071U (zh) 换热装置
CN210832630U (zh) 一种空调弯折冷凝器及空调
CN209893992U (zh) 扁管及换热器
WO2023237110A1 (zh)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