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5194U -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 Google Patents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5194U
CN219035194U CN202223435313.9U CN202223435313U CN219035194U CN 219035194 U CN219035194 U CN 219035194U CN 202223435313 U CN202223435313 U CN 202223435313U CN 219035194 U CN219035194 U CN 219035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channel
sleeve
piston rod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5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国享
张毅
叶菁
徐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5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5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5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5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有杆腔油口连通的前缓冲孔和与无杆腔油口连通的后缓冲孔,活塞杆上浮动套设有与前缓冲孔呈间隙设置的前缓冲套,前缓冲套上设有前缓冲通道;活塞杆的后端开设有后缓冲通道,后缓冲孔内浮动设有后缓冲套;前缓冲通道和后缓冲通道包括轴向油道以及多个与轴向油道连通的径向油道,径向油道至少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口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能够通过设置浮动式缓冲结构配合变径的径向油道,实现缓冲过程中对对缓冲压力有效控制,达到缓慢泄压目的,避免缓冲高压损坏液压缸零件或密封结构。

Description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背景技术
在汽车吊、高空作业车等工程机械上,很多油缸都需要带缓冲结构,实现油缸完全缩回或全伸出时,减缓油缸速度,防止冲击过大造成结构件损坏,需增设缓冲机构。
现有的常见缓冲结构有浮动缓冲套和活塞杆的缓冲柱。浮动缓冲套和缸体的缓冲孔活动配合实现缓冲效果。缓冲柱和缸体之间的间隙配合形成缓冲效果。现有的缓冲结构缓冲流量固定,在缓冲腔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损坏液压缸零件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能够通过设置浮动式缓冲结构配合变径的径向油道,实现缓冲过程中对对缓冲压力有效控制,达到缓慢泄压目的,避免缓冲高压损坏液压缸零件或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有杆腔油口连通的前缓冲孔和与无杆腔油口连通的后缓冲孔,所述活塞杆上浮动套设有与前缓冲孔呈间隙设置的前缓冲套,所述前缓冲套上设有前缓冲通道,所述前缓冲孔和前缓冲套的间隙以及前缓冲通道形成前缓冲结构;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开设有后缓冲通道,所述后缓冲孔内浮动设有后缓冲套,所述后缓冲套和活塞杆的间隙以及后缓冲通道形成后缓冲结构;所述前缓冲通道和后缓冲通道包括轴向油道以及多个与轴向油道连通的径向油道,所述径向油道至少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口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缓冲通道的径向油道的孔径从左向右逐渐变小,所述后缓冲通道的径向油道的孔径从右向左逐渐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油道的数量为3个,并且在轴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后端为缓冲柱,所述后缓冲通道开设在缓冲柱上,所述缓冲柱的外壁与后缓冲套的内壁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靠近活塞的部位具有安装凹槽,所述前缓冲套活动套设在安装凹槽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缓冲套的左端面上嵌设有前密封圈,所述前密封圈与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将前缓冲套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密封圈安装于前缓冲通道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缓冲套的右端面上嵌设有后密封圈,所述后密封圈与后缓冲孔的侧壁接触将后缓冲套和缓冲孔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后缓冲孔内安装有压盖,所述后缓冲套活动设置在压盖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通过设置多个不同孔径的径向油道,实现活塞杆伸出或者缩回过程中,通过控制径向油道的油液力量,实现缓冲压力的调节,避免缓冲高压损坏液压缸零件或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径向油道在活塞杆的缓冲过程重,实现缓冲流量的逐渐减小,确保缓冲压力由低到高,保证对缓冲压力的有效控制,到达缓慢泄压目的。
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在前缓冲套和后缓冲套上增设端面密封结构,降低密封端面垂直度和粗糙度的要求,提高封油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缸体,11、有杆腔油口,12、前缓冲孔,13、无杆腔油口,14、后缓冲孔,15、压盖,2、活塞,3、活塞杆,31、缓冲柱,32、后缓冲通道,33、安装凹槽,4、前缓冲套,41、前缓冲通道,411、轴向油道,412、径向油道,5、后缓冲套,6、前密封圈,7、后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包括缸体1,缸体内设有活塞2和活塞杆3,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有杆腔油口11连通的前缓冲孔12和与无杆腔油口13连通的后缓冲孔14。前缓冲孔12、后缓冲孔14和缸体1其他部分的结构为液压缸常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活塞杆3上浮动套设有与前缓冲孔12呈间隙设置的前缓冲套4,前缓冲套4上设有前缓冲通道41,前缓冲孔12和前缓冲套4的间隙以及前缓冲通道41形成前缓冲结构。前缓冲通道41包括轴向油道411以及3个与轴向油道411连通的径向油道412。径向油道412在轴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径向油道412至少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口径。前缓冲通道41的径向油道412的孔径从左向右逐渐变小。
前缓冲状态,活塞杆3伸出(向左移动),前缓冲套4跟随活塞杆3同步前进,直至前缓冲套4的前端进入前缓冲孔12内部,一部分油液先通过三个径向油道412进入轴向油道411后从前缓冲孔12内部流出有杆腔油口11,还有一部分油液从前缓冲套4和前缓冲孔12之间的间隙流出有杆腔油口11。随着径向油道412逐渐进入前缓冲孔12内,位于前缓冲孔12外侧的径向油道412承担缓冲功能,进入缓冲孔内的径向油道412的通油量会积聚减小(其缓冲作用接近于零),此时,缓冲流量变小,缓冲的压力随着前缓冲套4的行程由低到高,实现了前缓冲功能的调节。
活塞杆3的后端开设有后缓冲通道32。活塞杆3的后端为缓冲柱31,后缓冲通道32开设在缓冲柱31上,缓冲柱31的外壁与后缓冲套5的内壁间隙配合。后缓冲孔14内浮动设有后缓冲套5。后缓冲套5和活塞杆3的间隙以及后缓冲通道32形成后缓冲结构。后缓冲通道32包括轴向油道411以及3个与轴向油道411连通的径向油道412。径向油道412在轴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后缓冲通道32的径向油道412的孔径从右向左逐渐变小。
后缓冲状态下,活塞杆3缩回(向右移动),缓冲柱31开始进入后缓冲孔14内,一部分油液先通过三个径向油道412进入轴向油道411后从后缓冲孔14内部流出无杆腔油口13,还有一部分油液从后缓冲套5和缓冲柱31之间的间隙流出无杆腔油口13。随着缓冲柱31进入后缓冲孔14内,径向油道412逐渐进入后缓冲孔14内,此时径向油道412的流量变化通前缓冲状态。
活塞杆3靠近活塞2的部位具有安装凹槽33,前缓冲套4活动套设在安装凹槽33上。前缓冲套4的左端面上嵌设有前密封圈6,前密封圈6与安装凹槽33的侧壁接触将前缓冲套4和活塞杆3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前密封圈6安装于前缓冲通道41的内侧。前密封圈6实现前缓冲套4和活塞杆3之间的端面密封,避免前缓冲状态下油液流经前缓冲套4和活塞杆3的端面处,避免影响缓冲效果。
后缓冲套5的右端面上嵌设有后密封圈7,后密封圈7与后缓冲孔14的侧壁接触将后缓冲套5和缓冲孔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后缓冲孔14内安装有压盖15,后缓冲套5活动设置在压盖15内侧。后缓冲套5通过压盖15安装在后缓冲孔14内,同时通过后密封圈7实现后缓冲套5和缓冲孔内壁之间的端面密封,避免后缓冲状态下油液流经后缓冲套5和后缓冲孔14的端面处,避免影响缓冲效果。
前缓冲套4和后缓冲套5的浮动设计,低同轴度和尺寸公差的要求。通过上述的端面密封结构,缓冲过程只需控制缓冲套或缓冲柱31间隙可以,降低密封端面垂直度和粗糙度的要求,提高封油的可靠性。通过不同孔径的径向油道412形成变节流缓冲结构,缓冲过程对缓冲压力有效控制,达到缓慢泄压目的。集浮动缓冲、端面密封、变节流泄压多功能为一体,达到工况所需缓冲效果、降低缓冲压力、同时降低加工制造难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能够通过设置浮动式缓冲结构配合变径的径向油道,实现缓冲过程中对对缓冲压力有效控制,达到缓慢泄压目的,避免缓冲高压损坏液压缸零件或密封结构。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有杆腔油口连通的前缓冲孔和与无杆腔油口连通的后缓冲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上浮动套设有与前缓冲孔呈间隙设置的前缓冲套,所述前缓冲套上设有前缓冲通道,所述前缓冲孔和前缓冲套的间隙以及前缓冲通道形成前缓冲结构;
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开设有后缓冲通道,所述后缓冲孔内浮动设有后缓冲套,所述后缓冲套和活塞杆的间隙以及后缓冲通道形成后缓冲结构;
所述前缓冲通道和后缓冲通道包括轴向油道以及多个与轴向油道连通的径向油道,所述径向油道至少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口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缓冲通道的径向油道的孔径从左向右逐渐变小,所述后缓冲通道的径向油道的孔径从右向左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油道的数量为3个,并且在轴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后端为缓冲柱,所述后缓冲通道开设在缓冲柱上,所述缓冲柱的外壁与后缓冲套的内壁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靠近活塞的部位具有安装凹槽,所述前缓冲套活动套设在安装凹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缓冲套的左端面上嵌设有前密封圈,所述前密封圈与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将前缓冲套和活塞杆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圈安装于前缓冲通道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缓冲套的右端面上嵌设有后密封圈,所述后密封圈与后缓冲孔的侧壁接触将后缓冲套和缓冲孔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缓冲孔内安装有压盖,所述后缓冲套活动设置在压盖内侧。
CN202223435313.9U 2022-12-22 2022-12-22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Active CN219035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313.9U CN219035194U (zh) 2022-12-22 2022-12-22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313.9U CN219035194U (zh) 2022-12-22 2022-12-22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5194U true CN219035194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5313.9U Active CN219035194U (zh) 2022-12-22 2022-12-22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5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6666U (zh) 一种插装式负载保持阀及液压负载保持控制系统
US4424737A (en) Stroke cushioning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cylinders
EP0787904B1 (en) Counter-balance valve
CN219035194U (zh) 浮动式变节流缓冲液压缸
CN216199499U (zh) 一种新型液压驱动装置的缓冲装置
CN103470572B (zh) 液压锁组件和具有上述的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
CN110030225B (zh) 一种具有间隙动密封活塞的液压缸
CN110067783B (zh) 一种具有二级节流缓冲功能的工程机械液压缸活塞结构
CN108799252B (zh) 双向缓冲速度可调的液压油缸
CN108488296B (zh) 一种液压缓冲器
CN214578023U (zh) 一种可调节缓冲油缸
CN213574924U (zh) 一种挖掘机液压缸导向套静密封结构
CN109611411B (zh) 一种高速重载作动器
CN210660815U (zh) 一种等速差速可变油缸
CN1641230A (zh) 平衡阀
CN209129963U (zh) 具有浮动缓冲结构的油缸
CN212318437U (zh) 一种带浮动缓冲结构的动力缸
CN112503049A (zh) 液控限速平衡阀
CN102454652B (zh) 可调式液压先导开启机构
CN213684767U (zh) 一种小孔泄压式缓冲油缸
CN217761532U (zh) 缓冲液压油缸
CN219101759U (zh) 一种多级缸二级限速结构及液压缸
CN114962388B (zh) 缓冲活塞以及具有缓冲活塞的油缸
CN209781340U (zh) 缓冲油缸
CN219672984U (zh) 液压缸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