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297U -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 Google Patents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297U
CN219033297U CN202223539642.8U CN202223539642U CN219033297U CN 219033297 U CN219033297 U CN 219033297U CN 202223539642 U CN202223539642 U CN 202223539642U CN 219033297 U CN219033297 U CN 219033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ing lane
branch outlet
outlet structure
bottom pl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96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宁
武锐丫
康晓乐
赵峰
庄璐
尹瑞
霍铁军
韩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96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涉及管廊技术领域,该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包括:管廊基体,所述管廊基体具有管廊底板、管廊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底部扩展结构,所述底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底板上的底部扩展区;以及侧部扩展结构,所述侧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侧壁上的侧部扩展区。通过结合管廊基体的具体安装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灵活地调节设置在管廊基体上的底部扩展结构和侧部扩展结构,从而能够增大管廊基体的内部通道大小以满足使用空间需要。

Description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以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主要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等。综合管廊能够容纳给水、再生水、热力、燃气、电力和电讯等多种管线。
当在老旧城区内较窄的街巷内建造小型综合管廊时,这些老旧城区的城市地下空间有限,当管廊覆土较浅或者管廊的两侧空间受限严重时,导致引出位置的管廊高度和宽度空间均受较大制约,难以保证入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的通行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用于解决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的空间受限问题以增大通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包括:
管廊基体,所述管廊基体具有管廊底板、管廊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
底部扩展结构,所述底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底板上的底部扩展区;
以及侧部扩展结构,所述侧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侧壁上的侧部扩展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管廊底板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底板向下凹陷设置形成所述底部扩展区,所述底部扩展区与所述管廊底板之间设有过渡阶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扩展区设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扩展区的集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管廊侧壁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侧壁向外凸起设置形成所述侧部扩展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扩展区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管廊底板和所述管廊顶板设置在同一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廊顶板上设有逃生结构,所述逃生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顶板上的逃生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扩展区与所述底部扩展区相接设置,所述逃生口设置在所述底部扩展区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成品预留套管结构,所述成品预留套管结构设置在所述管廊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品预留套管结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设置的套管,各所述套管嵌设在所述管廊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使用时,将管廊基体设置在地基中,通过管廊基体能够作为管廊管线的分支引出口,从而实现管廊管线之间的过渡连接,并且通过管廊基体还能够供各管线通过。在实际环境下使用时,当管廊基体的管廊顶板的安装空间无法变动时,通过使管廊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底板扩展区,能够增大了管廊基体的纵向空间。当管廊基体的管廊顶板和管廊底板均无法变动时,通过使管廊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侧部扩展区,能够增大了管路基体的横向空间。通过结合管廊基体的具体安装环境,设计人员可灵活地调节设置在管廊基体上的底部扩展结构和侧部扩展结构,从而能够增大管廊基体的内部通道大小以满足使用空间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的一种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的一种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的一种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的一种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管廊基体;11、管廊底板;12、管廊顶板;13、管廊侧壁;
2、底部扩展结构;21、底部扩展区;22、过渡阶梯;
3、侧部扩展结构;31、侧部扩展区;
4、集水结构;41、集水槽;
5、逃生结构;51、逃生口;
6、成品预留套管结构;6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该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包括:管廊基体1,管廊基体1具有管廊底板11、管廊顶板12、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13;底部扩展结构2,底部扩展结构2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管廊底板11上的底部扩展区21;以及侧部扩展结构3,侧部扩展结构3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管廊侧壁13上的侧部扩展区31。
整体上,该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使用时,将管廊基体1嵌设在地基中,通过管廊基体1能够作为管廊管线的分支引出口,从而实现管廊管线之间的过渡连接,并且通过管廊基体1还能够供各管线通过。
在实际环境下使用时,当管廊基体1的管廊顶板12的安装空间无法变动时,通过使管廊底板11向下凹陷形成底板扩展区,能够增大了管廊基体1的纵向空间。当管廊基体1的管廊顶板12和管廊底板11均无法变动时,通过使管廊侧壁13向外凸起形成侧部扩展区31,能够增大了管路基体的横向空间。通过结合管廊基体1的具体安装环境,设计人员可灵活地调节设置在管廊基体1上的底部扩展结构2和侧部扩展结构3,从而能够增大管廊基体1的内部通道大小以满足使用空间需要。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管廊底板11、管廊顶板12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13能够围成矩形结构的管廊基体1。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管廊底板11、管廊顶板12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13还能够围成圆形结构的管廊基体1,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沿管廊底板11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管廊底板11向下凹陷设置形成底部扩展区21,底部扩展区21与管廊底板11之间设有过渡阶梯22。
具体的,至少部分的管廊底板11向下凹陷设置形成底部平台,该底部平台形成底部扩展区21。通过在底部扩展区21与管廊底板11之间设置过渡阶梯22,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底部扩展区21,减少发生安全风险。设计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底部扩展区21的结构和大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底部扩展区21设有集水结构4,集水结构4包括设置在底部扩展区21的集水槽41。
由于管廊底板11向下凹陷形成底部扩展区21,底部扩展区21的位置较低,容易积水。因此,通过在底部扩展区21设置集水槽41能够收集积水,避免积水溢流而产生安全风险。并且在管廊基体1内还能够设置排水渠,通过将集水槽41与排水渠相接,能够将集水槽41内的积水引出排放,从而满足管廊的排水要求。设计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排水渠的设置位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沿管廊侧壁13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管廊侧壁13向外凸起设置形成侧部扩展区31。
通过设置在管廊侧壁13上的侧部扩展区31,当管廊基体1的管廊顶板12和管廊底板11均无法变动时,通过使管廊侧壁13向外凸起形成侧部扩展区31,能够增大了管廊基体1的横向空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在其中一个管廊侧壁13上设置侧部扩展区31,利用该侧部扩展区31增大了管廊基体1的横向空间大小。其中,设计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侧部扩展区3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梯形或弧形,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在两个管廊侧壁13上均设置侧部扩展区31,从而协同增大管廊基体1的内部空间,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侧部扩展区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管廊底板11和管廊顶板12设置在同一高度。
通过使侧部扩展区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管廊底板11和管路顶部设置在同一高度,能够在不进一步占用管廊基体1的横向空间的情况下,增大了侧部扩展区31的总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管廊顶板12上设有逃生结构5,逃生结构5包括设置在管廊顶板12上的逃生口51。
通过设置在管廊顶板12上的逃生口51,能够供人员进入管廊基体1进行检修作业。或者,当操作人员在管廊基体1内遇到危险时,通过逃生口51便于操作人员逃离管廊基体1,从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管廊基体1嵌设在地面下,逃生口51由管廊基体1延伸至地面,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出管廊基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侧部扩展区31与底部扩展区21相接设置,逃生口51设置在底部扩展区21的上方。
通过将侧部扩展区31和底部扩展区21相接,从而同时增加了管廊基体1的横向和纵向空间,便于操作人员通过逃生口51进出管廊基体1内进行各种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成品预留套管结构6,成品预留套管结构6设置在管廊侧壁13上。通过将成品预留套管结构6预设在管廊侧壁13上,能够满足管线穿墙及防水要求。
具体的,成品预留套管结构6包括多个间隔排列设置的套管61,各套管61嵌设在管廊侧壁13上。通过将多个套管61嵌设在管廊侧壁13上,从而在管廊侧壁13上形成了多个供管线穿过的通道。当需要穿线时,管线能够直接从套管61进出管廊基体1,减少了穿线难度,提高了穿线效率。设计人员可根据穿线需要确定各套管61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至少一个实施例一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
该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前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该综合管廊通过运用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能够增大通行空间。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廊基体,所述管廊基体具有管廊底板、管廊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管廊侧壁;
底部扩展结构,所述底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底板上的底部扩展区;以及
侧部扩展结构,所述侧部扩展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侧壁上的侧部扩展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廊底板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底板向下凹陷设置形成所述底部扩展区,所述底部扩展区与所述管廊底板之间设有过渡阶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扩展区设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部扩展区的集水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廊侧壁的横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的所述管廊侧壁向外凸起设置形成所述侧部扩展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扩展区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管廊底板和所述管廊顶板设置在同一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顶板上设有逃生结构,所述逃生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顶板上的逃生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扩展区与所述底部扩展区相接设置,所述逃生口设置在所述底部扩展区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成品预留套管结构,所述成品预留套管结构设置在所述管廊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预留套管结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设置的套管,各所述套管嵌设在所述管廊侧壁上。
10.一种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
CN202223539642.8U 2022-12-29 2022-12-29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Active CN219033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9642.8U CN219033297U (zh) 2022-12-29 2022-12-29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9642.8U CN219033297U (zh) 2022-12-29 2022-12-29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297U true CN21903329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9642.8U Active CN219033297U (zh) 2022-12-29 2022-12-29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2838U (zh) 浅埋地下综合管廊拼装组合舱室混凝土结构
CN105113543A (zh) 浅埋0815型地下综合管廊拼装组合舱室混凝土结构
CN103195083A (zh) 一种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
CN103147461B (zh) 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
AU2017211191B2 (en) Surface water drainage system
CN219033297U (zh) 管廊管线分支引出口结构以及综合管廊
CN110258632A (zh) 一种直埋出线的综合管廊管线分支口
CN208293610U (zh) 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
CN208121811U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215630124U (zh) 一种城市雨水管廊
CN216428499U (zh) 一种用于市政排水新旧管接驳处的多功能检查井
CN210507348U (zh) 设踏步竖井结构
CN112900493A (zh) 一种自防水敞口管廊
CN210766884U (zh) 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
CN107221885A (zh) 地下综合管廊电缆引出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35502U (zh) 一种避让障碍物的下引出管线分支口
CN216819348U (zh) 一种横纵电缆沟道立体交叉穿越结构
CN205444397U (zh) 一种多排水管的管沟结构
CN110714443A (zh) 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
CN219280760U (zh) 一种直通地下室的可避让障碍物式过路支廊结构
CN108547318A (zh) 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
CN215948262U (zh) 一种贯穿地铁出入口的管线结构
CN219157894U (zh) 一种混凝土跌水检查井
CN217152024U (zh) 一种隧道排水系统
CN110863514A (zh) 一种避让障碍物的下引出管线分支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