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2560U - 双工位帽檐机 - Google Patents

双工位帽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2560U
CN219032560U CN202222528761.7U CN202222528761U CN219032560U CN 219032560 U CN219032560 U CN 219032560U CN 202222528761 U CN202222528761 U CN 202222528761U CN 219032560 U CN219032560 U CN 219032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peak
clamping
clamping jaw
axis driving
dr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87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87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2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2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2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包括机架、左侧帽檐缝纫装置、右侧帽檐缝纫装置、左侧缝纫工作台和右侧缝纫工作台;机架的前侧设置有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包括有基座和左右并排布置于基座上的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基座上安装有平移驱动机构,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架,储料机构左右并排布置于滑动架上,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架相对基座左右平移;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包括有夹爪气缸和带动夹爪气缸位移的XYZ三轴驱动机构,夹爪气缸包括有缸体和两个可张合的夹爪,两个夹爪之间形成有夹持槽;帽檐夹持移载装置衔接于储料机构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

Description

双工位帽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檐缝纫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工位帽檐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部分针对帽檐等半成品的缝制是采用单机形式,缝纫加工是单工位,后来,为了提高车间整体空间有效利用率、操作人员实际看机工位数量,出现了双工位帽檐机,由于其在一个机台上设置有两个帽檐缝纫工位,相当于是将两台帽檐缝纫设备二合一设置,这样,两个帽檐缝纫工位可以共用自动送料装置,相较两台单独设置的帽檐缝纫设备而言,这种二合一的双工位帽檐机,其所占空间更小,而且,操作人员可以监管更多帽檐缝纫工位。
现有的双工位帽檐机,其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有储料装置和帽檐移载装置,其中,储料装置是将帽檐、鞋舌等片状物料堆叠放置于储料装置的物料叠放空间里,一次可放置若干片物料,再由自动帽檐移载装置逐片取物料送至缝纫机的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上进行缝纫加工。这种储料装置通常包括有基座和左右并排布置于基座上的两个的储料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将储料机构内物件向上顶推的顶料机构,使用时,先利用顶料机构将一个储料机构内的物料逐个向上顶推直至用完,然后将装置180度旋转,两个储料机构的位置互换,使另一个储料机构对着顶料机构,这样,可将另一个储料机构内物料供机械手取料。双储料装置的设置,可避免操作人员频繁往物料叠放空间里上料,节省人力。在实际使用时,旋转动作是电机控制,受离心力影响,存在旋转控制误差,旋转后,容易出现与顶料机构对位不准的现象,导致顶料不精准甚至影响正常顶料动作,而且,旋转式双储料机构,需要较大空间供其旋转动作,因此,应用于设备上时,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设备于车间内的应用管理。还有,帽檐移载装置由自动机械手逐片取物料送至缝纫机的工作台上进行缝纫加工,常见的用于取帽檐的机械手是吸盘结构,机械手下降至帽檐上,利用吸盘吸住帽檐的顶面,机械手再将帽檐移送至缝纫机的工作台上。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受气源稳定性影响,容易出现帽檐从吸盘底部脱落的现象;2、利用吸盘吸住移料,容易出现帽檐旋转偏移的现象,导致帽檐摆放位置不准,影响缝纫加工质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其储料切换采用平移切换,解决传统技术中储料装置存在对位不准、位置误差、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同时,其帽檐移载装置采用夹持帽檐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吸盘吸住帽檐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如此,提高了双工位帽檐机的自动送料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双工位帽檐机的加工质量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顶部且左右并排布置的左侧帽檐缝纫装置、右侧帽檐缝纫装置,所述机架顶部相应设置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
所述机架的前侧设置有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且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位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之间;所述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包括有基座和左右并排布置于基座上的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将储料机构内物件向上顶推的顶料机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架,所述储料机构左右并排布置于滑动架上,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架相对基座左右平移;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包括有夹爪气缸和带动夹爪气缸位移的XYZ三轴驱动机构,所述夹爪气缸包括有缸体和两个可张合的夹爪,两个夹爪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衔接于储料机构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有左定位件和右定位件,所述左定位件和右定位件围构形成物料叠放空间;所述滑动架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左右布置且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左定位件连接有套设于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内螺纹块,所述右定位件连接有套设于第二螺纹段的第二内螺纹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料机构设置于基座的后侧,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基座的前侧,所述滑动架设置于基座的上方,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爪的下端具有压持部,所述压持部的外端连接有斜勾部,所述斜勾部自外往夹持槽内斜向下延伸设置, 所述压持部的下侧面与斜勾部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勾槽;以及,所述驱动机构为XYZ三轴驱动机构,以带动夹爪气缸沿XYZ三轴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爪包括有分体设置的夹爪座和夹爪部,所述夹爪部上设置有条形调节槽,所述夹爪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夹爪部的条形调节槽与连接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以实现夹爪部相对夹爪座的安装位置可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持部的下侧面为平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上侧进行限位;所述斜勾部的上侧面为自外往夹持槽内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下侧进行限位;在两个夹爪相向夹持时,所述斜勾部的上侧面将帽檐往上抵推,使得帽檐的边沿上侧与压持部的下侧面形成接触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爪部具有水平板部和竖向板部,所述竖向板部自水平板部的外端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压持部自竖向板的下端一体往外延伸设置,所述斜勾部的上端一体连接于压持部的外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有基架、安装于基架上的X轴驱动单元、由X轴驱动单元控制沿X轴位移的Y轴驱动单元,以及,由Y轴驱动单元控制沿Y轴位移的Z轴驱动单元;所述Z轴驱动单元控制取料机构沿Z轴升降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Z轴驱动单元包括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所述夹爪气缸连接于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所述X轴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驱动沿X轴向平移的同步带,所述Y轴驱动单元连接于同步带上以随同步带沿X轴位移;所述Y轴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转接座和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安装于第一转接座,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的丝杆前端连接于Z轴驱动单元,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丝杆沿Y轴位移以带动Z轴驱动单元沿Y轴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架为龙门架,其具有横梁和分别支撑于横梁左、右端的支撑柱,所述X轴驱动单元安装于横梁上;所述龙门架的前侧设置有左侧夹料平移机构、右侧夹料平移机构,所述左侧夹料平移机构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与左侧缝纫工作台之间,所述右侧夹料平移机构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与右侧缝纫工作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将储料切换采用平移切换,解决传统技术中储料装置存在对位不准、位置误差、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同时,其帽檐移载装置采用夹持帽檐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吸盘吸住帽檐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如此,提高了双工位帽檐机的自动送料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双工位帽檐机的加工质量及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立体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分解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另一分解示图(未示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立体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帽檐夹持移载装置的立体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夹爪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立体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帽檐夹持移载装置的局部立体示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立体示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分解示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帽檐夹持移载装置的立体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机架A1、左侧帽檐缝纫装置A2、右侧帽檐缝纫装置A3、左侧缝纫工作台A4、右侧缝纫工作台A5、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A6、帽檐夹持移载装置A7、左侧夹料平移机构A8、右侧夹料平移机构A9、左侧收料箱A10、右侧收料箱A11、基座10、第一导向槽11、第二导向槽12、第一导条13、储料机构20、左定位件21、右定位件22、物料叠放空间23、支撑底板201、侧边限位架202、端向限位部2021、侧向限位部2022、避让凹位2023、第二导块203、第一内螺纹块211、第二内螺纹块221、顶料机构30电机31、丝杆32、顶推板33、第三内螺纹块34、第一保护罩301、平移驱动机构40、气缸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保护罩401、滑动架50、第二连接部51、第二导条53、避空位501、调节组件60、调节螺杆61、第一螺纹段611、第二螺纹段612、螺杆安装座62、帽檐70、夹爪气缸710、缸体711、夹爪712、夹持槽713、压持部7121、斜勾部7122、勾槽7123、加宽部7124、基架720、避让槽721、X轴驱动单元730、第一电机731、同步带732、Y轴驱动单元740、第一转接座741、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丝杆7421、导向块7411、第二转接座743、Y轴向导杆744、Z轴驱动单元750、升降座160、偏摆座170、浮动弹性件180、水平轴部190、第一铰接部161、第二铰接部171、导向座151、导向部1511、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调节安装块204、第一安装孔205、弧形槽206、第二安装孔207、调节孔208。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包括有机架A1和设置于机架A1顶部且左右并排布置的左侧帽檐缝纫装置A2、右侧帽檐缝纫装置A3,所述机架A1顶部相应设置左侧缝纫工作台A4、右侧缝纫工作台A5。所述左侧帽檐缝纫装置A2、右侧帽檐缝纫装置A3可采用习知缝纫装置,其缝纫机头位于相应左侧缝纫工作台A4、右侧缝纫工作台A5的上方。所述机架A1的前侧设置有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A6。所述机架A1的顶部设置有帽檐夹持移载装置A7,且帽檐夹持移载装置A7位于左侧缝纫工作台A4、右侧缝纫工作台A5之间。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包括有基座10和左右并排布置于基座10上的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20,还包括有用于将储料机构20内物件向上顶推的顶料机构30。所述基座10上安装有平移驱动机构40,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滑动架50,所述储料机构20左右并排布置于滑动架50上,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驱动滑动架50相对基座10左右平移。优选地,所述顶料机构30设置于基座10的后侧,所述调节组件60设置于基座10的前侧,所述滑动架50设置于基座10的上方,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设置于基座10的下方。结构布置紧凑合理,体积小,节省空间。其主要是通过左右平移切换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20使用,解决传统技术中旋转切换存在对位不准、位置误差、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所述基座10呈水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1,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2。所述基座10的顶部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条13。
所述储料机构20包括有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所述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围构形成物料叠放空间23;所述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均包括有支撑底板201和设置于支撑底板201上的侧边限位架202。所述支撑底板201用于支撑在最底层的物料底部,所述侧边限位架202可设计为多个立杆,将立杆沿支撑底板201的侧边间距布置,这样,立杆可以对物料的周侧起到定位作用,将物料夹在物料叠放空间23内。说明书附图中,为了避免线条过于杂乱,在左侧的储料机构20上未显示立杆。支撑底板201和侧边限位架202可分开制作,同时也便于调整侧边限位架202于支撑底板201上的安装位置,进而调节物料叠放空间23大小,例如:本实施例中,在立杆的底端延伸有水平安装部,其水平安装部上设置有长形孔,方便调节水平安装部于支撑底板201上的安装位置。所述左定位件21、右定位件22的底部均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块。所述左定位件21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块211,所述右定位件22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块221。
所述顶料机构30包括有电机31、丝杆32和顶推板33,所述丝杆32竖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机31驱动丝杆32转动,所述丝杆32上螺纹连接有第三内螺纹块34,所述第三内螺纹块34连接于顶推板33。电机丝杆传动方式,使得升降动作可控性较佳,顶推物件精度较理想。所述顶料机构30设置有第一保护罩301。
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包括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气缸41,所述气缸41的伸缩杆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部42向上穿过第一导向槽11连接于滑动架50。有利于平移动作的平稳性,对位准确。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设置有第二保护罩401。
所述滑动架5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二连接部51向下伸入第二导向槽12内。利用第二连接部51沿第二导向槽12左右平移,使得滑动架50相对基座10的平移动作更加精准可靠。所述滑动架50的底部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两个第一导块,所述第二连接部51位于两个第一导块之间;所述第一导块适配于相应第一导条13上以沿第一导条13滑动。第一导块与第一导条13的适配,同时,第二连接部51与两个第一导块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左右平移动作稳定性,避免晃动、偏移现象。所述滑动架50的内部设置有水平延伸的避空位501,滑动架50的左右平移切换时,所述顶推板33位于避空位501内,所述避空位501向上贯通物料叠放空间23。所述滑动架50采用中空设置,利用避空位501给顶推板33避让,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此处滑动架50采用板材构成,即其具有底板、顶板、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在顶板上开设有两个供顶推板33升降出入的窗口。所述滑动架50的顶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条53,所述第二导块适配于相应第二导条53上以沿第二导条53滑动,使得左定位件21、右定位件22的张合动作精准可靠。
所述滑动架50设置有调节组件60,所述调节组件60是针对每个储料机构20单独设置的。所述调节组件60包括有调节螺杆61,在滑动架50的前侧左右间距设置有两个螺杆安装座62,所述调节螺杆61的两端穿过两个螺杆安装座62形成支撑,同时也供调节螺杆61可相对螺杆安装座62转动。所述调节螺杆61上设置有左右布置且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611、第二螺纹段612;所述左定位件21的第一内螺纹块211套设于第一螺纹段611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右定位件22的第二内螺纹块221套设于第二螺纹段612形成螺纹连接。正向旋转调节螺杆61时,所述第一内螺纹块211、第二内螺纹块221沿相应第一螺纹段611、第二螺纹段612相向位移,以使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靠近进而缩小物料叠放空间23;反向旋转调节螺杆61时,所述第一内螺纹块211、第二内螺纹块221沿相应第一螺纹段611、第二螺纹段612背向位移,以使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远离进而扩大物料叠放空间23。如此,通过在滑动架50设置有调节组件60,旋转调节螺杆61以使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靠近/远离,进而缩小/扩大物料叠放空间23,使得放料操作方便,也实现了对所堆叠物料的快速定位,实用性较强;也可满足不同尺寸工件的放置需求,通用性好。
接下来,大致介绍下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将各个物料叠放空间23内加满物料(例如帽檐70),操作时,先把当前储料机构20的调节螺杆61反向旋转,稍打开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然后将物料堆叠放入物料叠放空间23内,再正向旋转调节螺杆61,使得左定位件21和右定位件22的立杆夹持限位于物料的侧边,如此,直至将所有物料叠放空间23内加满物料。然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控制滑动架50沿左右方向平移,使最近处的物料叠放空间23正对顶料机构30,在供料时,顶料机构30是间歇式上顶动作,以满足逐片物料供送需求,直至当前物料叠放空间23内的物料取用完毕,顶料机构30的顶推板33下降至避空位501中,以避免对滑动架50造成干涉。然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40控制滑动架50沿左右方向平移,使相邻的另一物料叠放空间23正对顶料机构30,这样,另一储料机构20的物料进行供料工作。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储料机构20的设置为例,实际设计时,也可设计三个或都更多个储料机构。添加物料操作,可以看到有空仓的物料叠放空间23时,工作人员及时补料,这样,可实现不间断供料。
如图7所示,其显示了实施例二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具体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1)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导条53为圆形条,所述第二导块具有圆形导孔,相较实施例一的方形条、方形导孔而言,第二导条53的圆形条与第二导块的圆形导孔相适配,导向精度更高,而且第二导块不会出现上下晃动现象,如此,使得左定位件21、右定位件22的张合动作控制更加精准可靠。
 (2)实施例二中,侧边限位架202设计为左右两个槽型板件,两个槽型板件之间围构形成物料叠放空间23,相较实施例一中采用多个立片(例如4个)对物料的周侧起到定位作用的方式而言,实施例二的两个槽型板件与物料接触点位更多以及接触面积更大,可以起到更加可靠的定位作用。具体而言,所述侧边限位架202为一体式的槽型板件,所述槽型板件的前、后端均具有端向限位部2021,所述槽型板件的内侧具有位于前、后端的端向限位部2021之间的两个侧向限位部2022,两个侧向限位部2022前后间距设置,两个侧向限位部2022之间形成避让凹位2023。
如图1至3,以及图8所示,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包括有夹爪气缸和带动夹爪气缸位移的XYZ三轴驱动机构,所述夹爪气缸包括有缸体和两个可张合的夹爪,两个夹爪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衔接于储料机构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
所述夹爪气缸710包括有缸体711和两个可张合的夹爪712,两个夹爪712之间形成有夹持槽713;所述夹爪712的下端具有压持部7121,所述压持部7121的外端连接有斜勾部7122,所述斜勾部7122自外往夹持槽713内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压持部7121的下侧面与斜勾部7122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勾槽7123;勾槽7123用于供帽檐的边沿伸入,以对帽檐的边沿上、下侧都进行了限位,确保对帽檐的夹持十分稳固,避免帽檐在移载时脱落。所述压持部7121的下侧面为平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上侧进行限位;所述斜勾部7122的上侧面为自外往夹持槽713内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下侧进行限位;在两个夹爪712相向夹持时,所述斜勾部7122的上侧面将帽檐往上抵推,使得帽檐的边沿上侧与压持部7121的下侧面形成接触限位。提高夹持稳固度,同时对帽檐起到可靠校正作用。具体而言:所述夹爪712包括有分体设置的夹爪座和夹爪部,所述夹爪部上设置有条形调节槽,所述夹爪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夹爪部的条形调节槽与连接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以实现夹爪部相对夹爪座的安装位置可调,以满足不同工件尺寸需求。所述夹爪部具有水平板部和竖向板部,所述条形调节槽开设于水平板部上并贯通水平板部的上、下端面。所述竖向板部自水平板部的外端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压持部7121自竖向板部的下端一体往外延伸设置,所述斜勾部7122的上端一体连接于压持部7121的外端,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其利用勾槽7123用于供帽檐的边沿伸入,以对帽檐的边沿上、下侧都进行了限位,确保对帽檐的夹持十分稳固,避免帽檐在移载时脱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吸盘吸住帽檐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同时夹爪712在夹持帽檐时也起到对校正作用,有利于确保后续缝纫精度。
所述驱动机构为XYZ三轴驱动机构,以带动夹爪气缸710沿XYZ三轴位移。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有基架720、安装于基架720上的X轴驱动单元730、由X轴驱动单元730控制沿X轴位移的Y轴驱动单元740,以及,由Y轴驱动单元740控制沿Y轴位移的Z轴驱动单元750;所述Z轴驱动单元750控制取料机构沿Z轴升降动作;其中:
所述基架720为龙门架,其具有横梁和分别支撑于横梁左、右端的支撑柱,所述X轴驱动单元730安装于横梁上。利用龙门架,便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在缝纫设备上安装应用。所述基架720为龙门架,其具有横梁和分别支撑于横梁左、右端的支撑柱,所述X轴驱动单元730安装于横梁上;所述龙门架的前侧设置有左侧夹料平移机构A8、右侧夹料平移机构A9,所述左侧夹料平移机构A8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A7与左侧缝纫工作台A4之间,所述右侧夹料平移机构A9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A7与右侧缝纫工作台A5之间。
所述Z轴驱动单元750包括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所述夹爪气缸710连接于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所述X轴驱动单元730包括有第一电机731和由第一电机731驱动沿X轴向平移的同步带732,所述Y轴驱动单元740连接于同步带732上以随同步带732沿X轴位移。所述第一电机73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同步带732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带轮,所述同步带732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带轮。在基架720上设置有X轴向延伸的避让槽721,所述Y轴驱动单元740的上端向上穿过避让槽721。所述Y轴驱动单元740包括有第一转接座741和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也指第二电机),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为现有的一种直线动作的电机,通常其电机壳用于支撑和隔离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的内周,定子组件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定子组件通入励磁电流后产生变换磁场,从而带动转子组件旋转,螺杆由外部设备周向限位,当转子组件转时,螺杆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外部设备移动。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安装于第一转接座741,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的丝杆7421前端连接于Z轴驱动单元750,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工作时,所述丝杆7421沿Y轴位移以带动Z轴驱动单元750沿Y轴位移。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742安装于第一转接座741的底部,所述第一转接座74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Y轴向导孔(由导向块7411提供Y轴向导向孔),所述Y轴向导孔分别位于丝杆的两侧,所述丝杆的前端连接于第二转接座743,所述Z轴驱动单元750安装于第二转接座743的前端,所述第二转接座743的后端对应丝杆74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Y轴向导杆744,所述Y轴向导杆744向后穿过相应的Y轴向导孔。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设计搭配合理,结构紧凑,使得驱动机构整体的体积较小,有利于缩小帽檐夹持移载装置所占用空间,同时Y轴驱动单元740确保Y轴位移较高精度,满足夹爪712精准抓取物料的需求,而X轴驱动单元730采用同步带732传动,具有噪音小、成本较低、便于维护等优势,也能很好地满足交物料沿X轴平移输送的需求,以及,Z轴驱动单元750采用升降气缸,其具有动作迅速、反应快、工作环境适应性好、成本较低等优势,配合夹爪712独特结构的设计,能够满足精准夹持物料的需求。
请参照图9所示,其显示实施例二的夹爪的侧视图,实施例二的夹爪与实施例一的的夹爪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竖向板部的下端一体往内延伸设置有加宽部7124,所述加宽部7124与压持部7121两者的底面齐平,如此,有效加宽压持面积,对帽檐的边沿上侧的定位效果更好。
请参照图10所示,实施例三的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其与实施例一的双工位帽檐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三增加了左侧收料箱A10、右侧收料箱A11,这样,左侧夹料平移机构A8、右侧夹料平移机构A9可以分别将加工后的物料移至相应的左侧收料箱A10、右侧收料箱A11内。
请参照图11所示,其将夹爪结构设计为弹性浮动式,在Z轴驱动单元750与夹爪气缸710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座160、偏摆座170和浮动弹性件180,所述Z轴驱动单元750可驱动升降座160上下动作,所述偏摆座170通过水平轴部190铰接于升降座160的下方,所述浮动弹性件180连接于升降座160、偏摆座170之间,以使偏摆座170相对升降座160可绕水平轴部190上下弹性摆动,所述夹爪气缸710设置于偏摆座170底部,如此,当夹爪712碰到帽檐顶部的倾斜面时,能够自动偏摆动适应当前倾斜面,更好地夹取帽檐。
所述升降座160的底部居中向下延伸有第一铰接部161,所述偏摆座170的顶部居中向上延伸有第二铰接部171,所述第一铰接部161和第二铰接部171通过水平轴部90铰接;所述浮动弹性件180分别设置于第一铰接部161的两侧,且分别对应两个夹爪112所在侧设置。所述浮动弹性件180为压力弹簧,其上端作用于升降座160,其下端作用于偏摆座170。所述Z轴驱动单元750为Z轴气缸,所述Z轴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Z轴气缸的缸体底部,所述Z轴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导向座151,所述导向座的底部与升降座160相连接,所述导向座151的顶部向上延伸有位于Z轴气缸的缸体一侧的导向部1511,所述导向部1511与Z轴气缸的缸体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配合形成两者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设置。
请参照图12至14所示,实施例四的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其与实施例一的双工位帽檐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如图13所示,所述侧边限位架202通过调节安装块204安装于支撑底板201上,所述侧边限位架202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侧边限位架202的两个弯折部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05,所述调节安装块204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弧形槽206,所述调节安装块204具有L形安装面206,所述L形安装面206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安装孔207,所述支撑底板201上设置有两组以上的调节孔208;所述侧边限位架202适配于调节安装块204的L形安装面206处,并通过第一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第一安装孔205、第二安装孔207;所述调节安装块204通过第二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弧形槽206以及一组调节孔208,选择不同组调节孔,实现调节安装块204在支撑底板201上的安装位置不同。
如图14所示,其浮动弹性件180居中设置,浮动弹性件180的上端直接作用于第一铰接部161的下端,这样,升降座160在沿夹持方向的宽度可以做得更小,结构紧凑性更好;而且,两个夹爪112中,其一的加宽部7124往内延伸得更长,且往内渐高式设计,使得该加宽部7124的底面为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的最低位置与另一加宽部7124的底面齐平,对于堆叠若干个帽檐的物料而言,其帽檐顶部是倾斜面,即帽檐顶部一边高一边低,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用于适配帽檐顶部的较高边,这样避免因帽檐顶部倾斜度过大而导致加宽部7124卡到帽檐顶部。而往内延伸得更长的加宽部7124,其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向上起到避让作用,向下夹取帽檐时,渐高斜面或渐高弧面1241的最高位置不会与帽檐顶部接触或者说不会与帽檐顶部形成紧抵式接触,就不会导致帽檐顶部产生卡痕、变形等,有利于精准夹取帽檐。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将储料切换采用平移切换,解决传统技术中储料装置存在对位不准、位置误差、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同时,其帽檐移载装置采用夹持帽檐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吸盘吸住帽檐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如此,提高了双工位帽檐机的自动送料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双工位帽檐机的加工质量及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帽檐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顶部且左右并排布置的左侧帽檐缝纫装置、右侧帽檐缝纫装置,所述机架顶部相应设置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的前侧设置有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且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位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之间;所述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包括有基座和左右并排布置于基座上的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将储料机构内物件向上顶推的顶料机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架,所述储料机构左右并排布置于滑动架上,所述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架相对基座左右平移;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包括有夹爪气缸和带动夹爪气缸位移的XYZ三轴驱动机构,所述夹爪气缸包括有缸体和两个可张合的夹爪,两个夹爪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帽檐夹持移载装置衔接于储料机构与左侧缝纫工作台、右侧缝纫工作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有左定位件和右定位件,所述左定位件和右定位件围构形成物料叠放空间;所述滑动架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左右布置且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左定位件连接有套设于第一螺纹段的第一内螺纹块,所述右定位件连接有套设于第二螺纹段的第二内螺纹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设置于基座的后侧,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基座的前侧,所述滑动架设置于基座的上方,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的下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的下端具有压持部,所述压持部的外端连接有斜勾部,所述斜勾部自外往夹持槽内斜向下延伸设置, 所述压持部的下侧面与斜勾部的上侧面之间形成勾槽;以及,所述驱动机构为XYZ三轴驱动机构,以带动夹爪气缸沿XYZ三轴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有分体设置的夹爪座和夹爪部,所述夹爪部上设置有条形调节槽,所述夹爪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夹爪部的条形调节槽与连接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以实现夹爪部相对夹爪座的安装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部的下侧面为平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上侧进行限位;所述斜勾部的上侧面为自外往夹持槽内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其用于对帽檐的边沿下侧进行限位;在两个夹爪相向夹持时,所述斜勾部的上侧面将帽檐往上抵推,使得帽檐的边沿上侧与压持部的下侧面形成接触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部具有水平板部和竖向板部,所述竖向板部自水平板部的外端一体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压持部自竖向板的下端一体往外延伸设置,所述斜勾部的上端一体连接于压持部的外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有基架、安装于基架上的X轴驱动单元、由X轴驱动单元控制沿X轴位移的Y轴驱动单元,以及,由Y轴驱动单元控制沿Y轴位移的Z轴驱动单元;所述Z轴驱动单元控制取料机构沿Z轴升降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单元包括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所述夹爪气缸连接于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所述X轴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驱动沿X轴向平移的同步带,所述Y轴驱动单元连接于同步带上以随同步带沿X轴位移;所述Y轴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转接座和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安装于第一转接座,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的丝杆前端连接于Z轴驱动单元,所述贯通轴式直线步进电机工作时,所述丝杆沿Y轴位移以带动Z轴驱动单元沿Y轴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工位帽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为龙门架,其具有横梁和分别支撑于横梁左、右端的支撑柱,所述X轴驱动单元安装于横梁上;所述龙门架的前侧设置有左侧夹料平移机构、右侧夹料平移机构,所述左侧夹料平移机构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与左侧缝纫工作台之间,所述右侧夹料平移机构衔接于帽檐夹持移载装置与右侧缝纫工作台之间。
CN202222528761.7U 2022-09-23 2022-09-23 双工位帽檐机 Active CN219032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8761.7U CN219032560U (zh) 2022-09-23 2022-09-23 双工位帽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8761.7U CN219032560U (zh) 2022-09-23 2022-09-23 双工位帽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2560U true CN21903256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8761.7U Active CN219032560U (zh) 2022-09-23 2022-09-23 双工位帽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2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37967B1 (ko) 트레이 피더용 스택커
CN103722376A (zh) 遥控器组装设备
CN112623707A (zh) 上料装置
CN219032560U (zh) 双工位帽檐机
CN104686395A (zh) 带自动移虫夹的智能移虫机
CN208556382U (zh) 一种空开产品激光标记装置
CN115478369B (zh) 双工位帽檐机
CN219628016U (zh) 一种线路板插框上下料设备
CN218664137U (zh) 浮动式取帽檐夹持机构
CN210549361U (zh) 一种用于装配充电辊导电海绵的设备
CN112848646A (zh) 丝印机
CN216582910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料盒传输装置
CN217807321U (zh) 一种取放板机
CN213972235U (zh) 一种标签供料成型装置
CN212291983U (zh) 一种托盘供给装置
CN216989936U (zh) 板料加工装置
CN116100681A (zh) 一种玻璃加工设备
CN214397369U (zh) 一种pcb板用装袋装置
CN218466085U (zh) 平移切换式储料装置
CN212221717U (zh) 打包盒收集装置
CN203649902U (zh) 柔性块状产品的二次定位装置
CN210160680U (zh) 一种卡簧搬运与安装机构
CN109573204B (zh) 套袋机及其套袋方法
CN114988096B (zh) 一种取放板机
CN217675013U (zh) 一种分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