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2286U -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2286U
CN219032286U CN202221293291.4U CN202221293291U CN219032286U CN 219032286 U CN219032286 U CN 219032286U CN 202221293291 U CN202221293291 U CN 202221293291U CN 219032286 U CN219032286 U CN 219032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air circulation
furnace body
temper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32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衡
史兰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 Provincial Tianjin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an Provincial Tianjin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an Provincial Tianjin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an Provincial Tianjin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32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2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2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2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炉体、连接座、底板、过滤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外壳、电机、转杆、扇叶、出风管、第一限位块、第一过滤板、第二限位块和第二过滤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热风循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温度均匀性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该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具备高效热风循环的目的,能够保证回火炉内部的热量均匀性,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同时具备过滤杂质的目的,提高了热风循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铸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降低金属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展性或韧性,回火炉的目的既是增加铝合金的延展性和韧性,目前现有的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热风循环设备在低温回火时,回火炉内部温度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导致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具备提高温度均匀性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热风循环设备在低温回火时,回火炉内部温度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导致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侧贯穿至炉体的内腔,所述过滤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过滤箱的一侧连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内腔,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壳的左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左侧贯穿炉体的右侧并延伸至炉体的内腔,所述过滤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火板,所述耐火板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炉体、连接座、底板、过滤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外壳、电机、转杆、扇叶、出风管、第一限位块、第一过滤板、第二限位块和第二过滤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热风循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温度均匀性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该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具备高效热风循环的目的,能够保证回火炉内部的热量均匀性,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同时具备过滤杂质的目的,提高了热风循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块,能够对电机进行安装,保证了电机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耐火板,能够保证炉体内部的密封保温性和隔热性,进而提高了回火效果,通过设置盖板和紧固件,能够对外壳内部结构进行检修,从而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通过设置防护板和把手,能够方便对炉体进行开启和闭合,达到方便对工件进行回火处理,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安装板,能够对外壳进行安装,保证了外壳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体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炉体;2、连接座;3、底板;4、过滤箱;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外壳;8、电机;9、转杆;10、扇叶;11、出风管;12、第一限位块;13、第一过滤板;14、第二限位块;15、第二过滤板;16、安装块;17、耐火板;18、盖板;19、防护板;20、支撑架;2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包括炉体1,炉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火板17,耐火板17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炉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9,防护板19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炉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的顶部与外壳7固定连接,底板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过滤箱4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的左侧贯穿至炉体1的内腔,过滤箱4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远离过滤箱4的一侧连通有外壳7,外壳7的表面设置有盖板18,盖板18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紧固件,外壳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的底部与外壳7固定连接,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9,转杆9的底部贯穿外壳7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7的内腔,转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0,外壳7的左侧连通有出风管11,出风管11的左侧贯穿炉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过滤箱4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3,过滤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5,通过设置安装块16,能够对电机8进行安装,保证了电机8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耐火板17,能够保证炉体1内部的密封保温性和隔热性,进而提高了回火效果,通过设置盖板18和紧固件,能够对外壳7内部结构进行检修,从而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通过设置防护板19和把手,能够方便对炉体1进行开启和闭合,达到方便对工件进行回火处理,通过设置支撑架20和安装板21,能够对外壳7进行安装,保证了外壳7安装的稳定性,通过炉体1、连接座2、底板3、过滤箱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外壳7、电机8、转杆9、扇叶10、出风管11、第一限位块12、第一过滤板13、第二限位块14和第二过滤板15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热风循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温度均匀性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该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具备高效热风循环的目的,能够保证回火炉内部的热量均匀性,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同时具备过滤杂质的目的,提高了热风循环效果。
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转杆9转动,转杆9带动扇叶10转动,扇叶10产生的气流将炉体1内部热量通过第一连接管5输送至过滤箱4的内部,经过第一过滤板13和第二过滤板15的过滤后,将热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6输送至出风管11的内部,并进入炉体1内部,达到循环热风的目的,同时保证炉体1内部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工件回火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左侧贯穿至炉体(1)的内腔,所述过滤箱(4)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过滤箱(4)的一侧连通有外壳(7),所述外壳(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底部贯穿外壳(7)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7)的内腔,所述转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0),所述外壳(7)的左侧连通有出风管(11),所述出风管(11)的左侧贯穿炉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所述过滤箱(4)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所述第一限位块(1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3),所述过滤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4),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底部与外壳(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火板(17),所述耐火板(17)为高铝质耐火浇注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表面设置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9),所述防护板(19)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的顶部与外壳(7)固定连接。
CN202221293291.4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Active CN219032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291.4U CN21903228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291.4U CN21903228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2286U true CN21903228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3291.4U Active CN21903228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2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8041B (zh) 一种高铁车体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9219B (zh) 一种基于铸辗复合成形的钢环坯的铸造工艺
CN109252098B (zh) 一种整铸中部槽用高强度高耐磨贝氏体铸钢及其制备工艺
CN212102927U (zh) 一种新型连续式钢管去应力无氧退火装置
CN219032286U (zh) 一种耐磨铸球网带回火炉的热风循环设备
CN207512217U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淬火热处理工艺系统
CN215481069U (zh) 一种便于均匀受热的热处理炉
CN212094298U (zh) 一种高碳铬铁脱碳用冷却装置
CN206028351U (zh) 一种铝加工冷却设备
CN207540257U (zh) 一种耐用型高温烘箱
CN216005930U (zh) 一种节能式回火炉
CN103602793A (zh) 一种铝合金镶圈活塞的热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12404209U (zh) 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
CN214537417U (zh) 一种碳化钛加工用井式退火炉的高效冷却装置
CN110819789A (zh) 一种镀锡铜带退火及冷却保护装置
CN109365781A (zh) 一种新型的低压铸造设备
CN112247040A (zh) 一种大型钢锭快速锻造方法及装置
CN218410766U (zh) 一种硅铁及金属硅电炉烟罩水冷大门
CN217230850U (zh) 一种高压气淬真空炉对流加热装置
CN116987852B (zh) 一种水冷油冷快速切换式热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7265418U (zh) 一种节能式玻璃瓶生产用退火炉
CN208322067U (zh) 一种汽车铸钢件的冷却装置
CN209174881U (zh) 一种新型的低压铸造设备
CN203559086U (zh) 一种铝合金镶圈活塞装置
CN215404363U (zh) 一种用于高速钢轧辊的淬火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