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1426U -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1426U
CN219031426U CN202222552473.5U CN202222552473U CN219031426U CN 219031426 U CN219031426 U CN 219031426U CN 202222552473 U CN202222552473 U CN 202222552473U CN 219031426 U CN219031426 U CN 219031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fixed
sets
rod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24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luo Junj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ngwei Securi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ngwei Securi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ngwei Securi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24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1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1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1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实现对升降板和逃生箱的有效缓冲,有效降低了逃生箱内人员的受伤概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包括底座、两组支撑板、升降机构、升降板、逃生箱和气囊,两组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板连接,逃生箱固定在升降板的顶端,并且气囊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直角固定板、移动板和缓冲机构,两组直角固定板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板内侧端的底部,直角固定板固定在底座的顶端,并且移动板与两组直角固定板的内侧端滑动卡装,气囊固定在直角固定板的顶端中部,气囊处于充气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各大城市高楼林立,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高楼火险、地震、不法分子的恐怖袭击等这一系列意外事故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配备相应的逃生设备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020989618.6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安防救生逃生升降装置,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每个所述支撑板内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杆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逃生箱,使用时,将两个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层建筑的外墙体表面,接通电源,当需要逃生时,逃生人员进入到逃生箱中,再打开两个电机的开关,使两个电机同方向转动,电机启动带动短轴开始转动,短轴转动带动螺纹杆在轴承的内腔开始转动,同时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块在螺纹杆的表面开始移动,螺纹块移动带动底板开始移动,从而带动逃生箱下移到地面时,逃生人员可以离开逃生箱,当出现故障急降时,可以打开气泵的开关对气囊进行充气,可以使逃生箱缓降,从而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只通过气囊对急降的逃生箱缓降的效果较差,导致逃生箱内人员安全降落的概率较低,导致装置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对升降板和逃生箱的有效缓冲,有效降低了逃生箱内人员的受伤概率,提高其安全使用性的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包括底座、两组支撑板、升降机构、升降板、逃生箱和气囊,两组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板连接,逃生箱固定在升降板的顶端,并且气囊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直角固定板、移动板和缓冲机构,两组直角固定板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板内侧端的底部,直角固定板固定在底座的顶端,并且移动板与两组直角固定板的内侧端滑动卡装,气囊固定在直角固定板的顶端中部,气囊处于充气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安装在底座上并对移动板进行缓冲减震;将底座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层外墙体表面,接通电源,当需要逃生时,逃生人员进入到逃生箱中,再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和逃生箱向下移动,当逃生箱下移到地面时,逃生人员可以离开逃生箱,当出现故障急降时,通过气囊对升降板进行初步的缓降,同时气囊收到压力作用会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此时缓冲机构对移动板进一步缓冲减震,从而对逃生箱进一步的缓降,提高了装置对逃生箱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了逃生箱内人员的受伤概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
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两组摆动块、两组滑块、两组第一收缩杆、两组第一减震弹簧和两组第一减震器,两组摆动块分别与移动板底端的左两侧铰接,摆动块的另一端与滑块的顶端铰接,并且两组滑块分别与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两组第一收缩杆分别固定在两组滑块的外侧端,并且第一减震弹簧固定套装在第一收缩杆上,第一收缩杆的外侧端与第一减震器的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减震器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当移动板受压向下移动时,使得移动板在摆动块的配合是使用下,带动两组滑块向外侧移动,此时在第一收缩杆、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一减震器的配合使用下阻止滑块的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下降的距离减小,实现对移动板的缓冲,进而实现对升降板和逃生箱的缓冲,提高装置的缓冲效果。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电机、两组丝杠轴和两组滑杆,两组固定板分别对称固定在两组支撑板内侧端的上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轴连接,丝杠轴与固定板以及直角固定板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滑杆固定在固定板与直角固定板之间,滑杆位于丝杠轴的外侧,并且升降板与丝杠轴螺装连接,并与滑杆滑动连接;同时启动两组电机,使得两组电机同时带动两组丝杠轴同向转动,此时升降板在滑杆的配合使用下带动逃生箱上下移动,为升降板和逃生箱的移动提供动力。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第二减震器、两组第二收缩杆、两组第二减震弹簧、两组第一缓冲块、两组第三减震器、两组第三收缩杆、两组第三减震弹簧和两组第二缓冲块,两组第二减震器分别对称固定在升降板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二减震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收缩杆连接,并且第二减震弹簧固定套装在第二收缩杆上,第二收缩杆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块连接,并且两组第三减震器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三减震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收缩杆连接,第三收缩杆可穿过直角固定板,并且第三减震弹簧固定套装在第三收缩杆上,第三收缩杆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块连接;当升降板向下降时,第一缓冲块预先与移动板接触,此时第一缓冲块在第二减震器、第二收缩杆和第二减震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对升降板进行缓冲,并且升降板的底端会同时预先与第二缓冲块接触,第二缓冲块在第三减震器、第三收缩杆和第三减震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对升降板进一步缓冲,提高了装置对升降板缓冲的效果,确保了逃生箱内逃生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重力传感器、托板和蜂鸣器,逃生箱的底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多组重力传感器均匀固定在逃生箱底端内侧壁的凹槽内,并且托板固定在多组重力传感器的顶端,托板的顶端难于逃生箱底端内侧壁齐平,并且重力传感器与固定在逃生箱右端内侧壁底部的蜂鸣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托板,便于检测逃生箱内的逃生人员总重量是否超标,当总重量超标时,重力传感器会触发蜂鸣器发出警报,避免逃生箱内逃生人员超重增加逃生箱和升降板坠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使用性。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加强杆,两组加强杆分别对称固定在逃生箱的左右两端,并且两组加强杆的底端均与升降板的顶端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杆,加强逃生箱与升降板连接的强度,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三减震弹簧的材质均为弹簧钢;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三减震弹簧的材质均为弹簧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底座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层外墙体表面,接通电源,当需要逃生时,逃生人员进入到逃生箱中,再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和逃生箱向下移动,当逃生箱下移到地面时,逃生人员可以离开逃生箱,当出现故障急降时,通过气囊对升降板进行初步的缓降,同时气囊收到压力作用会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此时缓冲机构对移动板进一步缓冲减震,从而对逃生箱进一步的缓降,提高了装置对逃生箱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了逃生箱内人员的受伤概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撑板;3、升降板;4、逃生箱;5、气囊;6、直角固定板;7、移动板;8、摆动块;9、滑块;10、第一收缩杆;11、第一减震弹簧;12、第一减震器;13、固定板;14、电机;15、丝杠轴;16、滑杆;17、第二减震器;18、第二收缩杆;19、第二减震弹簧;20、第一缓冲块;21、第三减震器;22、第三收缩杆;23、第三减震弹簧;24、第二缓冲块;25、重力传感器;26、托板;27、蜂鸣器;28、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两组支撑板2分别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两组固定板13分别对称固定在两组支撑板2内侧端的上部,电机14固定在固定板13上,并且电机14的输出端与丝杠轴15连接,丝杠轴15与固定板13以及直角固定板6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滑杆16固定在固定板13与直角固定板6之间,滑杆16位于丝杠轴15的外侧,并且升降板3与丝杠轴15螺装连接,并与滑杆16滑动连接,并且逃生箱4固定在升降板3的顶端,两组加强杆28分别对称固定在逃生箱4的左右两端,并且两组加强杆28的底端均与升降板3的顶端连接,逃生箱4的底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多组重力传感器25均匀固定在逃生箱4底端内侧壁的凹槽内,并且托板26固定在多组重力传感器25的顶端,托板26的顶端难于逃生箱4底端内侧壁齐平,并且重力传感器25与固定在逃生箱4右端内侧壁底部的蜂鸣器27电性连接,气囊5位于升降板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两组直角固定板6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板2内侧端的底部,直角固定板6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并且移动板7与两组直角固定板6的内侧端滑动卡装,气囊5固定在直角固定板6的顶端中部,气囊5处于充气状态,并且,两组摆动块8分别与移动板7底端的左两侧铰接,摆动块8的另一端与滑块9的顶端铰接,并且两组滑块9分别与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两组第一收缩杆10分别固定在两组滑块9的外侧端,并且第一减震弹簧11固定套装在第一收缩杆10上,第一收缩杆10的外侧端与第一减震器12的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减震器12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并且两组第二减震器17分别对称固定在升降板3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二减震器17的输出端与第二收缩杆18连接,并且第二减震弹簧19固定套装在第二收缩杆18上,第二收缩杆18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块20连接,并且两组第三减震器21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三减震器21的输出端与第三收缩杆22连接,第三收缩杆22可穿过直角固定板6,并且第三减震弹簧23固定套装在第三收缩杆22上,第三收缩杆22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块24连接;将底座1和支撑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层外墙体表面,接通电源,当需要逃生时,逃生人员进入到逃生箱4中,再同时启动两组电机14,使得两组电机14同时带动两组丝杠轴15同向转动,此时升降板3在滑杆16的配合使用下带动逃生箱4向下移动,当逃生箱4下移到地面时,逃生人员可以离开逃生箱4,当出现故障急降时,通过气囊5对升降板3进行初步的缓降,同时气囊5收到压力作用会带动移动板7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7在摆动块8的配合是使用下,带动两组滑块9向外侧移动,并且在第一收缩杆10、第一减震弹簧11和第一减震器12的配合使用下阻止滑块9的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7下降的距离减小,实现对移动板7的缓冲,进而实现对升降板3和逃生箱4的缓冲,提高装置的缓冲效果,有效降低了逃生箱4内人员的受伤概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使用性,之后在升降板3向下降时,第一缓冲块20与移动板7接触,此时第一缓冲块20在第二减震器17、第二收缩杆18和第二减震弹簧19的配合使用下,对升降板3进行缓冲,并且升降板3的底端会同时与第二缓冲块24接触,第二缓冲块24在第三减震器21、第三收缩杆22和第三减震弹簧23的配合使用下,对升降板3进一步缓冲,提高了装置对升降板3缓冲的效果,进一步确保了逃生箱4内逃生人员的安全,然后通过设置重力传感器25和托板26,便于检测逃生箱4内的逃生人员总重量是否超标,当总重量超标时,重力传感器25会触发蜂鸣器27发出警报,避免逃生箱4内逃生人员超重增加逃生箱4和升降板3坠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使用性,并且通过设置加强杆28,加强逃生箱4与升降板3连接的强度,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的气囊5、第一减震器12、电机14、第二减震器17、第三减震器21、重力传感器25和蜂鸣器27为市面上采购,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包括底座(1)、两组支撑板(2)、升降机构、升降板(3)、逃生箱(4)和气囊(5),两组支撑板(2)分别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升降板(3)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板(2)连接,逃生箱(4)固定在升降板(3)的顶端,并且气囊(5)位于升降板(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直角固定板(6)、移动板(7)和缓冲机构,两组直角固定板(6)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板(2)内侧端的底部,直角固定板(6)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并且移动板(7)与两组直角固定板(6)的内侧端滑动卡装,气囊(5)固定在直角固定板(6)的顶端中部,气囊(5)处于充气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并对移动板(7)进行缓冲减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缓冲机构包括两组摆动块(8)、两组滑块(9)、两组第一收缩杆(10)、两组第一减震弹簧(11)和两组第一减震器(12),两组摆动块(8)分别与移动板(7)底端的左两侧铰接,摆动块(8)的另一端与滑块(9)的顶端铰接,并且两组滑块(9)分别与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两组第一收缩杆(10)分别固定在两组滑块(9)的外侧端,并且第一减震弹簧(11)固定套装在第一收缩杆(10)上,第一收缩杆(10)的外侧端与第一减震器(12)的输出端连接,两组第一减震器(12)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固定板(13)、两组电机(14)、两组丝杠轴(15)和两组滑杆(16),两组固定板(13)分别对称固定在两组支撑板(2)内侧端的上部,电机(14)固定在固定板(13)上,并且电机(14)的输出端与丝杠轴(15)连接,丝杠轴(15)与固定板(13)以及直角固定板(6)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滑杆(16)固定在固定板(13)与直角固定板(6)之间,滑杆(16)位于丝杠轴(15)的外侧,并且升降板(3)与丝杠轴(15)螺装连接,并与滑杆(16)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二减震器(17)、两组第二收缩杆(18)、两组第二减震弹簧(19)、两组第一缓冲块(20)、两组第三减震器(21)、两组第三收缩杆(22)、两组第三减震弹簧(23)和两组第二缓冲块(24),两组第二减震器(17)分别对称固定在升降板(3)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二减震器(17)的输出端与第二收缩杆(18)连接,并且第二减震弹簧(19)固定套装在第二收缩杆(18)上,第二收缩杆(18)的底端与第一缓冲块(20)连接,并且两组第三减震器(21)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底端的左右两侧,第三减震器(21)的输出端与第三收缩杆(22)连接,第三收缩杆(22)可穿过直角固定板(6),并且第三减震弹簧(23)固定套装在第三收缩杆(22)上,第三收缩杆(22)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块(2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重力传感器(25)、托板(26)和蜂鸣器(27),逃生箱(4)的底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多组重力传感器(25)均匀固定在逃生箱(4)底端内侧壁的凹槽内,并且托板(26)固定在多组重力传感器(25)的顶端,托板(26)的顶端难于逃生箱(4)底端内侧壁齐平,并且重力传感器(25)与固定在逃生箱(4)右端内侧壁底部的蜂鸣器(27)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加强杆(28),两组加强杆(28)分别对称固定在逃生箱(4)的左右两端,并且两组加强杆(28)的底端均与升降板(3)的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弹簧(11)、第二减震弹簧(19)和第三减震弹簧(23)的材质均为弹簧钢。
CN202222552473.5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Active CN219031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2473.5U CN219031426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2473.5U CN219031426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1426U true CN21903142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2473.5U Active CN219031426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1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4895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江苏省方正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避险逃生的安全电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4895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江苏省方正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避险逃生的安全电梯
CN117284895B (zh) * 2023-11-27 2024-02-09 江苏省方正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避险逃生的安全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31426U (zh) 一种高层安防救生逃生升降机
CN113173540B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用安全性好的升降机
CN101244320A (zh) 移动式救援索道
CN104689492A (zh) 太阳能或交流变频充电蓄电池直流驱动高空安全救援舱
CN113581968A (zh) 一种房建施工电梯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CN215564660U (zh)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坠装置
CN107285162A (zh) 一种电梯防坠缓冲底座
CN215055562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RU23055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CN214569963U (zh) 一种防坠装置
CN108252433B (zh) 一种用于防震的组装式墙体
CN207390729U (zh) 一种电梯防坠缓冲底座
CN113753236B (zh) 一种救援机器人的卸货投放结构
CN21324521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3265207U (zh) 一种智能防护逃生电梯厢
CN211397268U (zh) 一种高抗力人防伪装门
CN2857982Y (zh) 高楼自救逃生器
CN110937482A (zh) 一种防止坠落伤害的安全观光电梯
CN112933442A (zh)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CN219217193U (zh) 一种电梯轿厢
CN215558149U (zh) 一种电梯维修保护装置
CN201744095U (zh) 家庭避难活用空间单元
CN212425060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消防紧急避险装置
CN219539395U (zh) 一种篮球架液压升降机构
CN214495337U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安全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726000, 30 meters west of Xingshang Street Cross, Shangzhou District, Shangluo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gluo Junj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8000 Jingmen High tech Zone,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Room C1-1 314, No. 201, Peigong Avenue, Duodao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Hubei Lingwei Securit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