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3442A -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3442A
CN112933442A CN202110428471.2A CN202110428471A CN112933442A CN 112933442 A CN112933442 A CN 112933442A CN 202110428471 A CN202110428471 A CN 202110428471A CN 112933442 A CN112933442 A CN 112933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platform
along
rotating shaft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84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康利
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uazhi Y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uazhi Y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uazhi Y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uazhi Yu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84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3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3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344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2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escue cages, bag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2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escue cages, bags, or the like
    • A62B1/04Single parts, e.g. faste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建筑物;逃生井,所述逃生井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建筑物的内腔中;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所述逃生井底端左右两侧的内壁中;缠绕电机,所述缠绕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物内腔顶端右侧;收卷辊,所述收卷辊通过联轴器锁紧于所述缠绕电机左侧的输出端;固定钢线,所述固定钢线收卷缠绕在所述收卷辊的中部;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平台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至所述逃生井的内腔中。该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能够有效控制逃生平台的下落速度,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显著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存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各大城市高楼林立,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高楼火险、地震、不法分子的恐怖袭击等这一系列意外事故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配备相应的逃生设备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现如今高层逃生的难度依然较为困难,传统的高层逃生对逃生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对于老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人员增加逃生难度,部分逃生设备造价高昂,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实用性较差,虽然逃生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仍要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危,如何简单快捷的缓降控制和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存概率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对于老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人员增加逃生难度和如何简单快捷的缓降控制和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存概率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
建筑物;
逃生井,所述逃生井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建筑物的内腔中;
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所述逃生井底端左右两侧的内壁中;
缠绕电机,所述缠绕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物内腔顶端右侧;
收卷辊,所述收卷辊通过联轴器锁紧于所述缠绕电机左侧的输出端;
固定钢线,所述固定钢线收卷缠绕在所述收卷辊的中部;
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平台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至所述逃生井的内腔中;
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的底端;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的顶端中部;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平台的顶端右侧中部位置;
门体,两个所述门体分别通过合页可开合的安装在逃生平台的左右两侧;
滑槽,若干个所述滑槽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逃生井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还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沿前后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其形状呈“F”形;插销,所述插销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插槽中。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逃生井左右两侧内壁的内腔中;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外侧;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扭簧的受力端固定相连: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前后方向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块内侧的内腔中;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外侧;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扭簧的受力端固定相连;限位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井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第一卡块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逃生平台底端的内腔中;弹簧,若干个所述弹簧均沿上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底端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限位板的顶端紧密接触;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并延伸至逃生平台底端外侧,其底端边缘位置与逃生平台的底端边缘位置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有:套筒,所述套筒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平台的顶端中部;并套接在固定钢线的外壁外侧;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沿前后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套筒右侧的内腔中;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外侧,其右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减速块,所述减速块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套筒右侧的内腔中,其左端内壁与所述固定钢线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左端呈圆形,并相对于所述第三转轴的位置呈偏心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通过防护机构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逃生平台的下落速度,如发生速度过快或者坠落情况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拦截,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减震机构能够保证逃生平台在达到地面时进行减震,防止对逃生人员造成意外伤害,通过机构的作用能够合理的调节逃生平台的下落速度,降低对逃生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针对老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人员均可使用,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显著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存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逃生平台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柱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C处放大图。
图中:1、建筑物,2、逃生井,3、防护机构,4、缠绕电机,5、收卷辊,6、固定钢线,7、逃生平台,8、减震机构,9、控制机构,10、固定块,11、门体,12、滑槽,13、插槽,14、插销,31、第一转轴,32、第一扭簧,33、第一卡块,34、第二转轴,35、第二卡块,36、第二扭簧,37、限位块,81、限位板,82、弹簧,83、减震垫,91、套筒,92、第三转轴,94、减速块,95、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建筑物1;逃生井2、防护机构3、缠绕电机4、收卷辊5、固定钢线6、逃生平台7、减震机构8、控制机构9、固定块10、门体11和滑槽12,逃生井2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建筑物1的内腔中;防护机构3设置在逃生井2底端左右两侧的内壁中;缠绕电机4固定安装在建筑物1内腔顶端右侧可驱动固定钢线6进行收卷;收卷辊5通过联轴器锁紧于缠绕电机4左侧的输出端;固定钢线6收卷缠绕在收卷辊5的中部;逃生平台7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至逃生井2的内腔中,用于临时搭乘逃生者;减震机构8设置在逃生平台7的底端;控制机构9设置在逃生平台7的顶端中部;固定块10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逃生平台7的顶端右侧中部位置;两个门体11分别通过合页可开合的安装在逃生平台7的左右两侧;若干个滑槽12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逃生井2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使逃生平台7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块10的顶端还设置有:插槽13和插销14,插槽13沿前后方向固定开设在固定块10的顶端,其形状呈“F”形,对控制杆95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插销14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插槽13中。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防护机构3包括有:第一转轴31、第一扭簧32、第一卡块33、第二转轴34、第二卡块35、第二扭簧36和限位块37,若干个第一转轴31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安装在逃生井2左右两侧内壁的内腔中;第一扭簧32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31的外壁外侧;第一卡块33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31的外壁外侧,且与第一扭簧32的受力端固定相连:第二转轴34沿前后方向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第一卡块33内侧的内腔中;第二扭簧36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34的外壁外侧;第二卡块35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34的外壁外侧,且与第二扭簧36的受力端固定相连;若干个限位块37固定安装在逃生井2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且与第一卡块33的位置相对应,通过防护机构3能够有效防止逃生平台7意外坠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减震机构8包括有:限位板81、弹簧82和减震垫83,限位板81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在逃生平台7底端的内腔中;若干个弹簧82均沿上方向固定设置在逃生平台7底端的内腔中,并与限位板81的顶端紧密接触;减震垫83固定安装在限位板81的底端,并延伸至逃生平台7底端外侧,其底端边缘位置与逃生平台7的底端边缘位置相匹配,通过减震机构8能够有效缓冲逃生平台7落地时的巨大震荡力。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控制机构9还包括有:套筒91、第三转轴92、减速块94和控制杆95,套筒91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逃生平台7的顶端中部;并套接在固定钢线6的外壁外侧;第三转轴92沿前后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套筒91右侧的内腔中;控制杆95固定套接在第三转轴92的外壁外侧,其右端延伸至固定块10的上方;减速块94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套筒91右侧的内腔中,其左端内壁与固定钢线6紧密接触,通过控制机构94能够灵活的控制逃生平台7的下降速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控制杆95的左端呈圆形,并相对于第三转轴92的位置呈偏心状态,转动后实现对减速块94的推动效果。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本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遇到火灾发生的情况,可通过对应楼层的消防通道达到本装置处,然后通过打开门体11进入到逃生平台7内,当需要进行下降时,可通过逃生人员控制本装置中插销14向外抽出,并解除对控制杆95的控制状态,然后通过手握控制杆95并适当调节控制杆95的旋转角度以实现对逃生平台7下降速度的控制,当控制杆95旋转后,由于控制杆95的左端固定套接在第三转轴92的外壁外侧,且相对于第三转抽呈偏向状态,当控制杆95转动后,在控制杆95左端位置形状的限制下,迫使减速块94向左移动并与固定钢线6紧密接触,极大程度的增加与固定钢线6外壁的摩擦力,从而实现灵活控制下降速度的效果,如有逃生人员操作不当,或者逃生平台7意外坠落的情况发生时,处于坠落状态中的减震垫83底端边缘位置首先与第二卡块35相接触,并带动第一卡块33整体向内侧翻转,同时对第一扭簧32施加扭力,如逃生平台7下降速度处于正常状态,则在第一扭簧32反向扭力的推动下迫使第一卡块33迅速恢复到初始位置,如逃生平台7的下降速度异常,则在第一卡块33为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时即与逃生平台7底端边缘位置相接触,限制逃生平台7继续向下移动,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逃生平台7安全下降至地面是,可通过减震垫83与弹簧82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抵消部分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力,帮助逃生人员顺利逃生,能够有效控制逃生平台7的下落速度,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显著提高逃生人员的生存概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端”、“一端”、“顶端”、“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侧”、“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固定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筑物(1);
逃生井(2),所述逃生井(2)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建筑物(1)的内腔中;
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设置在所述逃生井(2)底端左右两侧的内壁中;
缠绕电机(4),所述缠绕电机(4)固定安装在所述建筑物(1)内腔顶端右侧;
收卷辊(5),所述收卷辊(5)通过联轴器锁紧于所述缠绕电机(4)左侧的输出端;
固定钢线(6),所述固定钢线(6)收卷缠绕在所述收卷辊(5)的中部;
逃生平台(7),所述逃生平台(7)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至所述逃生井(2)的内腔中;
减震机构(8),所述减震机构(8)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7)的底端;
控制机构(9),所述控制机构(9)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7)的顶端中部;
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平台(7)的顶端右侧中部位置;
门体(11),两个所述门体(11)分别通过合页可开合的安装在逃生平台(7)的左右两侧;
滑槽(12),若干个所述滑槽(12)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逃生井(2)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的顶端还设置有:
插槽(13),所述插槽(13)沿前后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固定块(10)的顶端,其形状呈“F”形;
插销(14),所述插销(14)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插槽(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有:
第一转轴(31),若干个所述第一转轴(31)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逃生井(2)左右两侧内壁的内腔中;
第一扭簧(32),所述第一扭簧(32)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1)的外壁外侧;
第一卡块(33),所述第一卡块(33)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1)的外壁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扭簧(32)的受力端固定相连:
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转轴(34)沿前后方向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块(33)内侧的内腔中;
第二扭簧(36),所述第二扭簧(36)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34)的外壁外侧;
第二卡块(35),所述第二卡块(35)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转轴(34)的外壁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扭簧(36)的受力端固定相连;
限位块(37),若干个所述限位块(37)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井(2)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且与所述第一卡块(33)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有:
限位板(81),所述限位板(81)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逃生平台(7)底端的内腔中;
弹簧(82),若干个所述弹簧(82)均沿上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逃生平台(7)底端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限位板(81)的顶端紧密接触;
减震垫(83),所述减震垫(83)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板(81)的底端,并延伸至逃生平台(7)底端外侧,其底端边缘位置与逃生平台(7)的底端边缘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9)还包括有:
套筒(91),所述套筒(91)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逃生平台(7)的顶端中部;并套接在固定钢线(6)的外壁外侧;
第三转轴(92),所述第三转轴(92)沿前后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套筒(91)右侧的内腔中;
控制杆(95),所述控制杆(95)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三转轴(92)的外壁外侧,其右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块(10)的上方;
减速块(94),所述减速块(94)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套筒(91)右侧的内腔中,其左端内壁与所述固定钢线(6)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95)的左端呈圆形,并相对于所述第三转轴(92)的位置呈偏心状态。
CN202110428471.2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Withdrawn CN112933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471.2A CN112933442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8471.2A CN112933442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3442A true CN112933442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3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8471.2A Withdrawn CN112933442A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34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8245A (zh) * 2022-01-07 2022-05-27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8245A (zh) * 2022-01-07 2022-05-27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609A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112933442A (zh)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CN212038641U (zh) 一种巴士安全锤限位防护装置
CN21073839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
CN202659131U (zh) 一种可回复式高楼逃生装置
CN203008698U (zh)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112627559A (zh) 一种用于中高层建筑建设时的防坠网架设装置
KR20150055955A (ko) 건설리프트의 추락 감속장치
JPH11268635A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可動柵
CN21240486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防落装置
CN217430688U (zh) 一种高层建筑自降逃生装置
KR101070760B1 (ko) 원터치형 이중 고정식 완강기 지지기구
CN214569963U (zh) 一种防坠装置
CN215084426U (zh) 建筑施工用高空作业保护装置
CN214527553U (zh) 一种电梯用厅门开门限速装置
CN2383536Y (zh) 缆绳式安全救生器
CN206842807U (zh) 一种同步门刀
CN219217193U (zh) 一种电梯轿厢
CN112758860A (zh) 一种带有滑动救援功能的消防云梯
CN212425060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消防紧急避险装置
CN113350708B (zh) 一种高层建筑自降逃生装置
CN212837423U (zh) 一种便于推动的人防门
CN219826694U (zh) 一种液压机攀爬防坠落装置
KR200255890Y1 (ko) 전동차량 안전발판
KR200179946Y1 (ko) 고층건물의 화재용 인명 구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