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1411U -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1411U
CN219031411U CN202223016029.8U CN202223016029U CN219031411U CN 219031411 U CN219031411 U CN 219031411U CN 202223016029 U CN202223016029 U CN 202223016029U CN 219031411 U CN219031411 U CN 219031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ollision device
contact
movable pie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60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斌
许志强
李文生
陈腾飞
陈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60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1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1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1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底座,其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两个接触开关,两个接触开关均与电梯制动系统电连接;曳引绳;活动件,其沿竖直方向与底座滑动连接,活动件上安装有触发件,触发件在两个接触开关间移动并能够触发两个接触开关;活动件的两端安装有换向柱,曳引绳绕于两个换向柱;其中,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活动件受曳引绳拉动,触发件触发任一接触开关,从而启动电梯制动系统以制动电梯轿厢。本实用新型通过曳引绳牵引活动件,在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而产生瞬时拉力时,瞬时拉力能够引起活动件的上下移动,进而触发接触开关实现机械式触发,免除电控系统的介入,也便于在旧式电梯中追加本安全保护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重或轿厢压在缓冲器上时(滞留工况)曳引系统应不能提起轿厢或对重。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或对重必然在顶层平层位置以上,已经处于故障位置,此时必须保证即使曳引机仍然轿厢或对重向上行方向转动,曳引系统能够防止将轿厢提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轿厢仍能被曳引系统继续提升,则势必造成轿厢撞击井道顶板的严重事故。
因此,目前的电梯系统中一般会设置有防冲顶装置。该装置作用是是防止乘客进出轿厢、维保人员进出井道、底坑或在轿顶作业时电梯发生冲顶事故,到时人员受到剪切或挤压伤害的一种装置。
但是,目前轿厢防冲顶事故的检测基本上利用的是轿厢位置检测器的电气检测,且会受到电梯控制系统的影响,若电梯控制系统发生失灵或电路发生失效的情况,对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就有可能发生误判。而对于旧梯改造而言,如果使用此类方法来改造并追加轿厢意外保护功能,那么就会涉及到旧梯控制系统的改动,改造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免除电控系统对防冲顶装置的控制,减少电控系统对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的影响,从而也便于对旧式电梯追加保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
底座,其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两个接触开关,两个所述接触开关均与电梯制动系统电连接;
曳引绳,其一端连接至电梯轿厢,另一端连接至电梯对重块;
活动件,其沿竖直方向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上安装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能够在两个所述接触开关间移动并能够触发两个所述接触开关;所述活动件的两端安装有换向柱,所述曳引绳绕于两个所述换向柱;
其中,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所述活动件受所述曳引绳拉动,所述触发件触发任一所述接触开关,从而启动电梯制动系统以制动电梯轿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由C型钢焊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有滑轨,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开关外安装有保护壳以对所述接触开关进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的两端均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背向所述接触开关弯折,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斜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开关的触发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斜面滚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包括两块活动板,两块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换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活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换向柱上均转动连接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的侧面设有凹槽以与所述曳引绳配合,所述曳引绳绕于两个所述换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上还安装有配重,用于调节所述活动件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的数量为偶数,且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件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曳引绳牵引活动件,在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而产生瞬时拉力时,瞬时拉力能够引起活动件的上下移动,进而触发接触开关实现机械式触发,免除电控系统的介入,也便于在旧式电梯中追加本安全保护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中底座的三视图。
附图标记:100-底座、110-接触开关、111-滚轮、120-滑轨、130-保护壳、200-曳引绳、300-活动件、310-触发件、311-斜面、320-换向柱、330-活动板、340-换向轮、350-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相较于传统的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其触发结构为机械式的,从而无需经电控系统触发,避免因电控系统出错而导致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无法启动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并不需要与电控系统进行电连接,本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能够方便地加装在旧式电梯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包括底座100、曳引绳200和活动件300。其中,底座100为本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的主体结构,其由多个C型钢焊接而成,底部焊接有钢板并能够与电梯井的井底进行锚固。C型钢共同构成门式结构,其中的空间容活动件300穿过,且活动件300能够在该空间中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底座100上还安装有两个接触开关110,接触开关110位物理触发式开关,当其被触发时可发出电信号。容易理解地,也可以采用光电门开关或超声波测距开关等能够探知距离的传感器类型,在此不再赘述。两个接触开关110沿竖直方向排布,且两个接触开关110均与电梯的制动系统电连接。
曳引绳200的一端连接至电梯轿厢,另一端连接至电梯对重块,其中部绕在活动件300上。对于有补偿链补偿缆装置的电梯,可将曳引绳200替换为补偿链、缆,达到轿厢意外移动时安全保护的目的。
活动件300与底座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其上安装有触发件310。触发件310向外延伸,当活动件300移动时,触发件310在两个接触开关110之间移动并能够与任一接触开关110接触以触发。活动件300的两端还安装有换向柱320,曳引绳200绕于两个换向柱320。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柱320与曳引绳200直接接触,从而曳引绳200与换向柱320滑动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柱320与活动件300转动连接,从而换向柱320能够受曳引绳200牵引而发生转动,减少摩擦阻力。在本实施例中,换向柱320上还转动连接有换向轮340,其侧面设有凹槽以与曳引绳200配合,曳引绳200绕于两个换向轮340并通过换向轮340与换向柱320间接接触,进一步减少转动摩擦。另外,为了减少换向轮340的自重,在其表面进行镂空处理。
本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梯轿厢正常运作时,曳引绳200匀速通过活动件300,使得曳引绳200对活动件300的拉力与活动件300自身的重力达到平衡状态,触发件310在两个接触开关110间移动而并未触发。当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瞬时的拉力通过曳引绳200传递至活动件300,平衡状态被打破,活动件300受外力发生竖直方向移动,并使得触发件310与任一接触开关110发生接触并触发,电信号传递至电梯制动系统后由电梯制动系统进行紧急制动。相较于传统的传感器感应方式,本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采用机械式触发检测异常,独立于电梯控制系统之外,提升本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4,其中图4a为底座100的主视图,图4b为底座100的侧视图,图4c为底座100的俯视图。底座100内设有滑轨120,其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动件300通过滑轨120与底座100滑动连接。具体地,滑轨120向外凸出,呈凸条状,活动件300的连接处呈C型槽状并能够与滑轨120适配连接。通过设置滑轨120,减少活动件300的滑动阻力,并且减少活动件300活动时产生的偏移,使得活动件300的移动更为顺畅准确。
进一步地,在接触开关110外安装有保护壳130,其对接触开关110进行包裹,从而减少外力冲击对接触开关110的冲击,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触发件310的两端均设有斜面311,斜面311背向接触开关110弯折,其能够与接触开关110直接接触。在斜面311与接触开关110接触时,接触开关110的触发端在斜面311上滑动,减轻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延长接触开关1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接触开关110的触发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1,其与斜面311滚动接触,从而与斜面311构成滚动接触,进一步减少接触开关110的触发端与斜面311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活动件300包括两块活动板330,两块活动板330通过螺栓连接,换向柱32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活动板330并设置在两个活动板330之间。从而通过两个活动板330夹持换向柱320的结构提升活动件300的整体刚性,提升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活动件300上还安装有配重350,其悬吊在活动件300上,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配重350的重量,从而调整平衡状态时活动件300的高度,使得触发件310位于两个接触开关110之间,防止发生误触情况。
进一步地,配重350的数量为偶数,且分别对称安装在活动件300的两端以平衡活动件300的两端重量,防止活动件300发生侧翻或偏移情况。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0),其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两个接触开关(110),两个所述接触开关(110)均与电梯制动系统电连接;
曳引绳(200),其一端连接至电梯轿厢,另一端连接至电梯对重块;
活动件(300),其沿竖直方向与所述底座(100)滑动连接,所述活动件(300)上安装有触发件(310),所述触发件(310)能够在两个所述接触开关(110)间移动并能够触发两个所述接触开关(110);所述活动件(300)的两端安装有换向柱(320),所述曳引绳(200)绕于两个所述换向柱(320);
其中,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所述活动件(300)受所述曳引绳(200)拉动,所述触发件(310)触发任一所述接触开关(110),从而启动电梯制动系统以制动电梯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由C型钢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内设有滑轨(120),所述活动件(300)通过所述滑轨(120)与所述底座(10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开关(110)外安装有保护壳(130)以对所述接触开关(110)进行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310)的两端均设有斜面(311),所述斜面(311)背向所述接触开关(110)弯折,所述接触开关(110)与所述斜面(31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所述触发件(310)与所述接触开关(110)接触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开关(110)的触发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1),所述滚轮(111)与所述斜面(311)滚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00)包括两块活动板(330),两块所述活动板(33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换向柱(32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活动板(3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换向柱(320)上均转动连接有换向轮(340),所述换向轮(340)的侧面设有凹槽以与所述曳引绳(200)配合,所述曳引绳(200)绕于两个所述换向轮(3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00)上还安装有配重(350),用于调节所述活动件(300)的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350)的数量为偶数,且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件(300)的两端。
CN202223016029.8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Active CN219031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6029.8U CN2190314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6029.8U CN2190314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1411U true CN219031411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6029.8U Active CN2190314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1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66044A (en) Bidirectional eddy current overspeed protection for elevators
CN111099469B (zh) 电梯系统
CN107082335B (zh) 一种电梯升降安全防护系统
WO2014097373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US4106594A (en) Elevator system
US20150083527A1 (en) Back-up brake system of lifts
JP2004155519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3441107A (en) Flexible guide clamp safety system
CN106672756B (zh) 智能家用电梯
CN219031411U (zh) 一种机械式电梯防冲顶装置
CN110240031B (zh) 一种轿厢机械阻止装置
US6318506B1 (en) Single rope elevator governor
CN108298401A (zh) 一种电梯防冲顶及蹲底的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932827U (zh) 一种电梯防冲顶及蹲底的保护装置
KR102434859B1 (ko) 엘리베이터 승강도어 안전관리 시스템
CN106006283B (zh) 一种用于垂直电梯的高强度制动装置
CN211141209U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CN109879136B (zh) 安全电梯
CN2677348Y (zh) 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108313849B (zh) 一种电梯的紧急安全机电系统
JP55413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終端階強制減速装置
CN212076079U (zh) 一种提升安全性能的电梯
JP430206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0264555A (ja) 建設工事用リフトの安全装置
CN112897271B (zh) 一种电梯对重安全保护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