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1125U -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1125U
CN219031125U CN202223599411.6U CN202223599411U CN219031125U CN 219031125 U CN219031125 U CN 219031125U CN 202223599411 U CN202223599411 U CN 202223599411U CN 219031125 U CN219031125 U CN 219031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eeding
bin
cylindric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4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海
殷玉光
陈宇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ing Highl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ing Highl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ing Highl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ing Highl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4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1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1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1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涉及投料仓领域。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包括筒状料仓、活动仓门、吸尘机构和反吹气管,吸尘口和出料口在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筒状料仓的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鼓起部,鼓起部开设有投料口,活动仓门安装于投料口处,投料口和出料口在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且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吸尘机构包括滤筒、滤尘袋和吸尘风机,滤筒插装固定于吸尘口中,滤尘袋套装于滤筒的外部,吸尘风机和反吹气管分别连接于滤筒的上部。滤筒对滤尘袋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滤尘袋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收缩,使负压吸附区更加接近上扬的粉尘,提高了投料过程中的防飞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料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中,通常由人工完成原料的拆包和投放工作,将成袋包装的粉粒料倒入料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若不加以控制,容易造成生产安全问题。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334665A、申请公布日为2017.01.1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振动筛网无尘投料器,具体公开了该振动筛网无尘投料器包括投料斗组件,在投料斗组件的上方安装除尘机构,除尘机构的上侧安装离心风机;投料斗组件的下端通过悬持装置连接振动筛网机构,振动筛网机构的下端连接储料斗;振动筛网机构与投料斗组件和储料斗之间分别固定有硅胶软连接。其中,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体、喷吹装置和滤袋组件,滤袋组件设置于除尘箱体内,喷吹装置设置于除尘箱体的上部。
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筛网无尘投料器工作时,除尘机构将细尘粒积附在滤袋组件外表面,随着粉尘增多,利用压缩空气通过喷吹装置将滤袋组件上的粉尘抖落至投料组件中。
但是,在投料过程中,原料下落时粉尘沿着料仓壁向上飞扬,由于投料口在粉尘上扬方向上的投影面大,且滤袋组件在吸附状态下朝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收缩,导致粉尘容易从投料口飘出料仓外,实际的防尘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以解决由于投料口在粉尘上扬方向上的投影面大,且滤袋组件在吸附状态下朝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收缩,导致粉尘容易从投料口飘出料仓外,实际防尘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包括筒状料仓、活动仓门、吸尘机构和反吹气管,所述筒状料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状料仓的上部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和所述出料口在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
所述筒状料仓的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鼓起部,所述鼓起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活动仓门安装于所述投料口处,所述投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在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且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滤筒、滤尘袋和吸尘风机,所述滤筒插装固定于所述吸尘口中,所述滤尘袋套装于所述滤筒的外部,所述吸尘风机和所述反吹气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滤筒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滤筒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滤筒的筒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滤筒的下端面与所述投料口的下边缘平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5°至10°之间任意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料仓的轴截面轮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的直腰共线;
所述第一直角梯形为上窄下宽的形状,所述投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斜腰处,所述第三直角梯形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所述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处。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形状为方形,所述投料口的一侧与所述活动仓门铰接连接,所述投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锁,所述活动仓门对应所述机械锁还安装有扣环,所述机械锁与所述扣环锁止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口的外侧还设有条码扫描器,所述条码扫描器和所述机械锁均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条码扫描器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条形码,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条码扫描器发出的识别信号,以在物料无误时控制所述机械锁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料仓的内部还设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位于所述滤筒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鼓起部的外侧设置有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位于所述投料口的下侧,所述投料平台垂直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朝外凸出。
有益效果:该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采用了筒状料仓、活动仓门、吸尘机构和反吹气管的设计形式,筒状料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筒状料仓的上部设有吸尘口,投料口设置在筒状料仓中间的鼓起部。粉粒料从投料口进入料仓中,粉尘沿着料仓内壁向上运动,由于吸尘口与出料口在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投料口和出料口在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保证了吸尘机构更加充分、直接地吸附粉尘,并且确保上扬的粉尘尽可能避开投料口。
其中,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减小了投料口在粉尘上扬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从而降低了投料过程中粉尘向外飘出的概率。而且,吸尘机构设计有滤筒、滤尘袋和吸尘风机,在投料时,启动吸尘机构,滤筒对滤尘袋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滤尘袋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收缩,增大了过滤粉尘的表面积,并使负压吸附区更加接近上扬的粉尘,提高了投料过程中的防飞尘效果。在关闭活动仓门后,吸尘机构停止工作,气管接口外接有高压气源,通过反吹气管向滤筒中吹入压缩气体,从而使附积在滤尘袋表面的粉尘脱离并落入料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省去活动仓门和吸尘风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筒状料仓、10-投料口、11-出料口、12-吸尘口、13-机械锁、14-扣环、15-条码扫描器、16-防坠网、17-投料平台、18-料位计;
2-活动仓门、3-吸尘机构、30-滤筒、31-吸尘风机、4-反吹气管、40-气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包括筒状料仓1、活动仓门2、吸尘机构3和反吹气管4,筒状料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1,筒状料仓1的上部设有吸尘口12,吸尘口12和出料口11在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筒状料仓1的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鼓起部,鼓起部开设有投料口10,活动仓门2安装于投料口10处。
投料口10和出料口11在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且投料口10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1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吸尘机构3包括滤筒30、滤尘袋和吸尘风机31,滤筒30插装固定于吸尘口12中,滤尘袋套装于滤筒30的外部,吸尘风机31和反吹气管4分别连接于滤筒30的上部。
该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采用了筒状料仓1、活动仓门2、吸尘机构3和反吹气管4的设计形式,筒状料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1,筒状料仓1的上部设有吸尘口12,投料口10设置在筒状料仓1中间的鼓起部。粉粒料从投料口10进入料仓中,粉尘沿着料仓内壁向上运动,由于吸尘口12与出料口11在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投料口10和出料口11在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保证了吸尘机构3更加充分、直接地吸附粉尘,并且确保上扬的粉尘尽可能避开投料口10。
其中,投料口10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1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减小了投料口10在粉尘上扬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从而降低了投料过程中粉尘向外飘出的概率。而且,吸尘机构3设计有滤筒30、滤尘袋和吸尘风机31,在投料时,启动吸尘机构3,滤筒30对滤尘袋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滤尘袋向远离出料口11的方向收缩,增大了过滤粉尘的表面积,并使负压吸附区更加接近上扬的粉尘,提高了投料过程中的防飞尘效果。在关闭活动仓门2后,吸尘机构3停止工作,气管接口40外接有高压气源,通过反吹气管4向滤筒30中吹入压缩气体,从而使附积在滤尘袋表面的粉尘脱离并落入料仓中。
在本实施例中,滤筒30的形状为圆柱形,滤筒30的筒壁开设有通气孔,滤筒30的下端面与投料口10的下边缘平齐设置。当粉尘自下而上飞扬时,滤筒30的下端面更加接近粉尘的运动路径,确保吸尘风机31能够充分地吸附粉尘,避免了粉尘直接朝投料口10飘散出去,提高了投料过程中的吸尘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投料口10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1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5°至10°之间任意角度。具体的,投料口10的开口平面相对于筒状料仓1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10°,既能设计较大的开口面积,便于实施人工投料操作,又可减小投料口10在粉尘上扬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防止粉尘容易从投料口10飘出料仓外。
其中,筒状料仓1的轴截面轮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如图1所示,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的直腰共线;第一直角梯形为上窄下宽的形状,投料口10对应设置在第一直角梯形的斜腰处,第三直角梯形为上宽下窄的形状,出料口11对应设置在第三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处。
第二直角梯形连接于第一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的中间,三个直角梯形的直腰共线,构成了位于筒状料仓1右侧的直筒壁;第一直角梯形的斜腰、第二直角梯形的斜腰和第三直角梯形的斜腰相连,构成了位于筒状料仓1左侧的鼓起部。由于筒状料仓1的中部左侧设有鼓起部,使投料口10与出料口11在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上相互错开,避免了粉尘上扬直接从投料口10飘出。
在本实施例中,投料口10的开口形状为方形,投料口10的一侧与活动仓门2铰接连接,投料口10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锁13,活动仓门2对应机械锁13还安装有扣环14,机械锁13与扣环14锁止配合。具体的,机械锁13为气动或液压式机械锁,气动或液压式机械锁的推杆插入扣环14中,从而对活动仓门2起到锁止作用。
而且,投料口10的外侧还设有条码扫描器15,条码扫描器15和机械锁13均电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条码扫描器15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条形码,控制器用于接收条码扫描器15发出的识别信号,以在物料无误时控制机械锁13开启。采用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物料种类是否正确,避免工人在投料中发生操作事故。
筒状料仓1的内部靠近投料口10设有料位计18,料位计18用于实时检测料仓内的物料体积,以便于工人掌握仓内物料的消耗情况。另外,筒状料仓1的内部还设有防坠网16,防坠网16位于滤筒30与出料口11之间,防坠网16主要用于防止包装袋掉入料仓内,粉粒料经过防坠网16能顺利地下落至出料口11。鼓起部的外侧设置有投料平台17,投料平台17位于投料口10的下侧,投料平台17垂直于筒状料仓1的轴线方向朝外凸出,投料平台17可供原料袋临时放置,便于人工拆包和投料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筒状料仓、活动仓门、吸尘机构和反吹气管,所述筒状料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状料仓的上部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和所述出料口在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布置;
所述筒状料仓的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鼓起部,所述鼓起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活动仓门安装于所述投料口处,所述投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在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上错开布置,且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15°;
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滤筒、滤尘袋和吸尘风机,所述滤筒插装固定于所述吸尘口中,所述滤尘袋套装于所述滤筒的外部,所述吸尘风机和所述反吹气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滤筒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滤筒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滤筒的筒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滤筒的下端面与所述投料口的下边缘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平面相对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5°至10°之间任意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状料仓的轴截面轮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第二直角梯形和第三直角梯形的直腰共线;
所述第一直角梯形为上窄下宽的形状,所述投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的斜腰处,所述第三直角梯形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所述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三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投料口的开口形状为方形,所述投料口的一侧与所述活动仓门铰接连接,所述投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锁,所述活动仓门对应所述机械锁还安装有扣环,所述机械锁与所述扣环锁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投料口的外侧还设有条码扫描器,所述条码扫描器和所述机械锁均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条码扫描器用于识别物料袋的条形码,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条码扫描器发出的识别信号,以在物料无误时控制所述机械锁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状料仓的内部还设有防坠网,所述防坠网位于所述滤筒与所述出料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鼓起部的外侧设置有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位于所述投料口的下侧,所述投料平台垂直于所述筒状料仓的轴线方向朝外凸出。
CN202223599411.6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Active CN219031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411.6U CN2190311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411.6U CN2190311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1125U true CN219031125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411.6U Active CN219031125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1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0029U (zh) 一种新型无尘投料站
CN208810523U (zh) 一种饲料颗粒除尘装置
CN207258784U (zh) 一种小袋无尘投料装置
CN219031125U (zh) 一种防飞尘的投料仓结构
CN208054451U (zh) 粉末回收利用装置
CN212668567U (zh) 振动筛缓冲进料装置
CN213737684U (zh) 无尘粉体投料站
CN109178969A (zh) 一种粉类进料装置
KR101817792B1 (ko) 합성수지 제품 성형기의 펠릿 분진 제거장치
TWI788753B (zh) 粒狀樹脂材料的暫時儲存方法
CN210260433U (zh) 一种投料防粉尘系统
CN105043087B (zh) 一种抽气式可调料斗
CN207404496U (zh) 一种粉体真空吸料及下料装置
CN212075754U (zh) 一种防止扬尘的皮带机
CN212944021U (zh) 一种粉料回收装置
CN210366079U (zh) 一种新型小袋解包投料站
CN209922465U (zh) 人工双面投料站
CN107930856B (zh) 一种空心胶囊剔除装置
JP2784326B2 (ja) 分別機
CN211496030U (zh) 一种包括筛选装置的真空上料机
CN111071505A (zh) 高效降尘装料装置
CN218231033U (zh) 一种可提高物料利用率的防尘吨袋投料站
KR102135532B1 (ko) 작업효율이 향상된 원료 덩어리 분리가 가능한 미분원료 공급장치
CN209613540U (zh) 一种制药用混合上料装置
KR102030962B1 (ko) 원료 덩어리 분리가 가능한 미분원료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