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7920U -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7920U
CN219027920U CN202223606568.7U CN202223606568U CN219027920U CN 219027920 U CN219027920 U CN 219027920U CN 202223606568 U CN202223606568 U CN 202223606568U CN 219027920 U CN219027920 U CN 219027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ld
prefabricated part
driv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5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昌山
伍尚才
康文标
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ipinju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5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7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7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7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包括:机架,设有行走轮,行走轮用以带动机架沿轨道在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模具框,设于机架上并用于装载预制构件模具;中转定位平台,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模具框的一侧,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并对其进行定位;主机械手,设于机架上,用于在中转定位平台与长模台生产线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副机械手,设于机架上,用于在模具框与中转定位平台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可取代人工,以实现长模台生产线上批量预制构件模具的自动组装和拆卸,省时省力,装拆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提升产线的产能。

Description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预制构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现如今,通常是在长模台生产线(由多个固定模台无缝连接而成的长条状生产线)上安装多个预制构件模具,并通过模具浇筑制作成型,以批量生产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模具包括边模和横模的结构组成,其中,边模沿产线长度方向布置,横模沿产线宽度方向布置。
目前,在长模台生产线上,通常是借助自动划线机或人工在模台上划线,然后在运料小车运送横模的辅助下,人工在划线位置处放置和安装横模;以及通过人工从模台上将预制构件模具的横模拆下,并放置至运料小车上以进行收纳,预制构件模具的横模的装拆过程耗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影响产线的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旨在解决目前长模台生产线中预制构件模具的横模通过人工装拆耗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用于长模台生产线,其中,该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包括:
机架,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用以带动所述机架沿轨道在所述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
模具框,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装载预制构件模具;
中转定位平台,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模具框的一侧,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并对其进行定位;
主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所述中转定位平台与所述长模台生产线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
副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所述模具框与所述中转定位平台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横梁,所述主机械手包括:
第一移动架,搭载于两根所述横梁之上且可沿两根所述横梁移动;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移动;
滑动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
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相对固定,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水平移动;
第一升降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座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构件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盒,所述磁盒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为按下状态时,所述磁盒产生磁性吸附力;所述开关按钮为提起状态时,所述磁盒的磁性吸附力消失;
所述主机械手还包括:
按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按下所述开关按钮;和/或,
提起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提起所述开关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机构包括:
按压件;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按压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按压件竖直移动以按压所述开关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起机构包括:
撬边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撬边端;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撬边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撬边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座转动以使所述撬边件的撬边端从所述开关按钮的底部边缘将其撬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机械手包括:
第二移动架,搭载于两根所述横梁之上且可沿两根所述横梁移动;
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移动;
第二升降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架上;
第五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座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座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定位平台包括:
平台,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
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件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限位;
两定位夹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平台上,两所述定位夹块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的长度方向对其进行对中定位夹持;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所述定位夹块相向或背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定位平台还包括:
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平台上,用于检测所述平台上有无预制构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框内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位组件,每一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在所述模具框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竖向定位条,所述竖向定位条用于容置定位预制构件模具的一端,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竖向定位条之间用于堆叠放置预制构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框的底侧边缘设置有凸块,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凸块进行限位以固定所述模具框。
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机架可通过行走轮沿轨道在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进而实现整机移动,以执行长模台生产线上批量预制构件模具的组装或拆卸工作。装模时,副机械手将模具框中的预制构件模具取出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上以进行定位,随后主机械手从中转定位平台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以装配至长模台生产线上;拆模时,主机械手从长模台生产线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上,随后副机械手从中转定位平台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放回于模具框中以进行收纳。本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可取代人工,以实现长模台生产线上批量预制构件模具的自动组装和拆卸,省时省力,装拆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提升产线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构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主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中主机械手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副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中转定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模具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的机架的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100,用于长模台生产线,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100包括:
机架110,设有行走轮111,行走轮111用以带动机架110沿轨道在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
模具框120,设于机架110上并用于装载预制构件模具10;
中转定位平台130,设于机架110上且位于模具框120的一侧,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10并对其进行定位;
主机械手140,设于机架110上,用于在中转定位平台130与长模台生产线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10;
副机械手150,设于机架110上,用于在模具框120与中转定位平台130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10。
长模台生产线即由多个固定模台无缝连接而成的长条状生产线,一般地,长模台生产线上安装多个预制构件模具10,并通过模具浇筑制作成型,以批量生产预制构件。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100主要用于长模台生产线上预制构件模具10的自动组装和拆卸,其中,如图1所示,所涉及的预制构件模具10具体可为模具的横模,且为具有一定长度的长条形模具,以下均以预制构件模具进行介绍说明。
如图2所示,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100主要包括机架110、模具框120、中转定位平台130、主机械手140和副机械手150的结构组成,其中,机架110配置有行走轮111。可选地,行走轮111包括两个主动行走轮和两个从动行走轮,四个行走轮分别位于机架110的四角位置,其中两个主动行走轮位于机架110前进方向上的前侧,而两个从动行走轮位于机架110前进方向上的后侧。主动行走轮配置有驱动组件以进行驱动转动,从动行走轮在主动行走轮转动时随之转动。机架110可通过行走轮111沿轨道在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进而实现整机移动,以执行长模台生产线上批量预制构件模具的组装或拆卸工作。可选地,轨道可为沿长模台生产线的产线长度方向预设的轨道,并且轨道可为两条,两条轨道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长模台生产线的相对两侧方向,以对应供机架110两侧的行走轮滚动行走。
装模时,副机械手150将模具框120中的预制构件模具10取出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以进行定位,随后主机械手140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10以装配至长模台生产线上;拆模时,主机械手140从长模台生产线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10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随后副机械手150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抓取预制构件模具10放回于模具框120中以进行收纳。
其中,主机械手140和副机械手150的结构构造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龙门架式三轴机械手,且抓取形式可采用夹取式、吸取式等,对此不作限制。并且,主机械手140与副机械手150的结构构造可相同或不相同。模具框120为框式结构,可装载批量预制构件模具10,以实现预制构件模具10的收纳。
另外,在预制构件模具10上料安装过程中,副机械手150将预制构件模具10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通过中转定位平台130对预制构件模具10进行中转定位,提高抓取位置精度,以便主机械手140抓取安装,减小取料安装误差,提高预制构件模具10在长模台生产线上的安装精度。
本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100可取代人工,以实现长模台生产线上批量预制构件模具10的自动组装和拆卸,省时省力,装拆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提升产线的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机架110上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横梁110a,主机械手140包括:
第一移动架141,搭载于两根横梁110a之上且可沿两根横梁110a移动;
第一驱动机构142,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141移动;
滑动座143,可移动地设于第一移动架141上;
第二驱动机构144,与第一移动架141相对固定,并与滑动座143连接,用于驱动滑动座143水平移动;
第一升降座145,可移动地设于滑动座143上;
第三驱动机构146,与第一升降座145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145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一夹持件147,相对设置于第一升降座145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
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架141、滑动座143以及第一升降座145的移动方向对应为空间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主机械手14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42驱动第一移动架141沿横梁110a移动、第二驱动机构144驱动滑动座143水平移动以及第三驱动机构146驱动第一升降座145竖直移动,可实现驱动其执行末端的至少两第一夹持件147沿X轴、Y轴及Z轴的三轴方向移动,再通过至少两第一夹持件147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进而对其进行转移。其中,第一驱动机构142、第二驱动机构144及第三驱动机构146可参照三轴驱动模组的驱动结构设置,比如,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齿条组件或电机和同步带轮组件等。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件147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夹持件147用于共同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第一夹持件147采用夹指气缸,通过夹指气缸相对张合以夹持或释放预制构件模具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4,预制构件模具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盒11,磁盒11上设有开关按钮11a,开关按钮11a为按下状态时,磁盒11产生磁性吸附力;开关按钮11a为提起状态时,磁盒11的磁性吸附力消失;
主机械手140还包括:
按压机构148,设于第一升降座145上,用于按下开关按钮11a;和/或,
提起机构149,设于第一升降座145上,用于提起开关按钮11a。
本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10自带磁盒11,以用于其安装固定。具体地,预制构件模具10通过其磁盒11提供磁性吸附力,以用于吸附固定在长模台生产线的模台上。其中,磁盒11上的开关按钮11a按下时,产生磁性吸附力;提起时,磁性吸附力消失。磁盒11为现有器件,故在此对其结构构造及使用原理不作细述。基于此,主机械手140包括按压机构148、提起机构149,在装模时,主机械手140将预制构件模具10并放置于长模台生产线的模台上,然后通过按压机构148按下预制构件模具10上磁盒11的开关按钮11a,进而产生磁性吸附力以使得预制构件模具10固定在长模台生产线的模台上;拆模时,主机械手140通过提起机构149提起预制构件模具10上磁盒11的开关按钮11a,磁性吸附力消失以使得预制构件模具10在长模台生产线的模台上为可移动状态,如此,便可将预制构件模具10取走拆除。可选地,如图1所示,预制构件模具10上的磁盒11为两个且两个磁盒11间隔设置;相应地,主机械手140的按压机构148为两个,两个按压机构148位于两个第一夹持件117之间,提起机构149为一个且位于两个按压机构148之间。
参照图4,按压机构148包括:
按压件148a;
第一驱动件148b,与按压件148a连接,用于驱动按压件148a竖直移动以按压开关按钮11a。
具体地,按压机构148通过第一驱动件148b驱动按压件148a竖直向下移动,接触并按下磁盒11的开关按钮11a,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件148b驱动按压件148a竖直向上移动以进行复位。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包括气缸,按压件148a安装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参照图4,提起机构149包括:
撬边件149a,一端与第一升降座145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撬边端;
第二驱动件149b,与撬边件149a连接,用于驱动撬边件149a相对于第一升降座145转动以使撬边件的撬边端从开关按钮11a的底部边缘将其撬起。
具体地,提起机构149通过第二驱动件149b驱动撬边件149a正向转动,以使撬边件149a的撬边端从开关按钮11a的底部边缘将其撬起,进而提起开关按钮11a,然后再通过第二驱动件149b驱动撬边件149a反向转动,以使撬边件149a的撬边端复位。可选地,撬边件149a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以通过两个撬边件149a从开关按钮11a的相对两侧将其撬起。相应地,第二驱动件149b设置为两个,每一个撬边件149a通过一个第二驱动件149b驱动转动。可选地,第二驱动件149b包括笔式气缸,笔式气缸的活塞杆和撬边件149a用于与第一升降座145转动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件149b还包括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伸缩杆与撬边件149a连接,以辅助驱动撬边件149a进行转动,防止其转动动作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5,副机械手150包括:
第二移动架151,搭载于两根横梁110a之上且可沿两根横梁110a移动;
第四驱动机构152,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架151移动;
第二升降座153,可移动地设于第二移动架151上;
第五驱动机构154,与第二升降座15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升降座153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二夹持件155,相对设置于第二升降座153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
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架151以及第二升降座153的移动方向对应为空间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副机械手150通过第四驱动机构152驱动第二移动架151沿横梁110a移动、第五驱动机构154驱动第二升降座153竖直移动,可实现驱动其执行末端的至少两第二夹持件155沿X轴及Z轴的两轴方向移动,再通过至少两第二夹持件155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进而对其进行转移。其中,第四驱动机构152及第五驱动机构154可参照两轴驱动模组的驱动结构设置,比如,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齿条组件或电机和同步带轮组件等。可选地,第二夹持件15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夹持件155用于共同夹持预制构件模具10;第二夹持件155采用夹指气缸,通过夹指气缸相对张合以夹持或释放预制构件模具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中转定位平台130包括:
平台131,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10;
至少一个限位组件132,设于平台131上,限位组件132包括两限位件132a,两限位件132a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10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限位;
两定位夹块133,可移动地设于平台131上,两定位夹块133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10的长度方向对其进行对中定位夹持;
驱动组件134,用于驱动两定位夹块133相向或背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模具10放置于平台131上时,预制构件模具10位于各限位组件132的两限位件132a之间,限位组件132的两限位件132a沿预制构件模具10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限位;并且,预制构件模具10同时处于两定位夹块133之间,驱动组件134驱动两定位夹块133相向移动,两定位夹块133从预制构件模具10的两端推动预制构件模具10,并最终沿预制构件模具10的长度方向对其进行对中定位夹持,以将预制构件模具10定位至抓取位置,供主机械手140抓取。可选地,限位组件132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组件132的设置方向与预制构件模具10的长度方向一致。可选地,驱动组件134包括驱动电机和同步带轮组件,两定位夹块133与同步带轮组件的同步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同步带轮组件工作时,同步带转动以带动两定位夹块133移动,其中,同步带正向转动时,两定位夹块133相向移动;同步带反向转动时,两定位夹块133背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中转定位平台130还包括:
检测组件135,设于平台131上,用于检测平台131上有无预制构件模具10。
当预制构件模具10放置于中转定位平台130上时,通过检测组件135检测到并发送检测信号,驱动组件134驱动两定位夹块133相向移动,以对预制构件模具10进行对中定位夹持。其中,检测组件135位于平台131的中部位置,可选地,检测组件135包括接近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模具框120内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位组件121,每一定位组件121包括两在模具框12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竖向定位条121a,竖向定位条121a用于容置定位预制构件模具10的一端,两相对设置的竖向定位条121a之间用于堆叠放置预制构件模具10。
本实施例中,竖向定位条121a的横截面呈U形,以构成U形的容置槽容置定位预制构件模具10的一端,每一定位组件121的两竖向定位条121a之间堆叠放置批量的预制构件模具10,通过所设定位组件121,可实现预制构件模具10在模具框120内的整齐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模具框120的底侧边缘设置有凸块122,机架110上设有限位机构160,限位机构160用于对凸块122进行限位以固定模具框120。
本实施例中,模具框120在机架110上为可拆卸设置,模具框120放置于机架110上时,通过限位机构160对模具框120上的凸块122进行限位,以固定模具框120;当需要拆下模具框120时,限位机构160解除对模具框120上凸块122的限位即可。具体地,模具框120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122,机架110上的限位机构160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机构160分别对模具框120两侧的凸块122进行限位,进而实现模具框120在机架110上的固定。可选地,凸块122为水平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机构160包括限位块161和用于驱动限位块161件水平移动的驱动气缸162,限位块161的一面与驱动气缸162的活塞杆连接,另一面构造有T形限位部161a,T形限位部161a两侧分别形成限位空间161b。其中,驱动气缸162驱动限位块161朝向两个凸块122移动并在移动到限位位置时,两个凸块122分别相应位于T形限位部161a两侧的限位空间161b中,进而对凸块122进行限位。在限位机构160对凸块122的位置限制下,模具框120在机架110上不可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用于长模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包括:
机架,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用以带动所述机架沿轨道在所述长模台生产线的上方行走;
模具框,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装载预制构件模具;
中转定位平台,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模具框的一侧,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并对其进行定位;
主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所述中转定位平台与所述长模台生产线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
副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在所述模具框与所述中转定位平台之间转移预制构件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横梁,所述主机械手包括:
第一移动架,搭载于两根所述横梁之上且可沿两根所述横梁移动;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移动;
滑动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
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相对固定,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水平移动;
第一升降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座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模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磁盒,所述磁盒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为按下状态时,所述磁盒产生磁性吸附力;所述开关按钮为提起状态时,所述磁盒的磁性吸附力消失;
所述主机械手还包括:
按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按下所述开关按钮;和/或,
提起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升降座上,用于提起所述开关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
按压件;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按压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按压件竖直移动以按压所述开关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起机构包括:
撬边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撬边端;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撬边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撬边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座转动以使所述撬边件的撬边端从所述开关按钮的底部边缘将其撬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机械手包括:
第二移动架,搭载于两根所述横梁之上且可沿两根所述横梁移动;
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移动;
第二升降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架上;
第五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座竖直移动;
至少两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座上,用于夹持预制构件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定位平台包括:
平台,用于放置预制构件模具;
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件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限位;
两定位夹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平台上,两所述定位夹块相对设置并用于沿预制构件模具的长度方向对其进行对中定位夹持;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所述定位夹块相向或背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定位平台还包括:
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平台上,用于检测所述平台上有无预制构件模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框内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位组件,每一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在所述模具框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竖向定位条,所述竖向定位条用于容置定位预制构件模具的一端,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竖向定位条之间用于堆叠放置预制构件模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框的底侧边缘设置有凸块,所述机架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凸块进行限位以固定所述模具框。
CN202223606568.7U 2022-12-30 2022-12-30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Active CN219027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568.7U CN21902792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568.7U CN21902792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7920U true CN21902792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568.7U Active CN21902792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7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41264B2 (zh)
CN105643322A (zh) 一种用于薄板类工件的精密气动夹持机械手爪
CN111169981B (zh) 一种三轴联动旋转夹爪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N219027920U (zh) 用于长模台生产线的预制构件模具自动拆装机
CN116692461A (zh) 电池模组翻转装置与电池模组翻转方法
CN115837682B (zh) 抓手装置及抓手系统
CN215358995U (zh) 叠合剪力墙翻面装置
CN110561134B (zh)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交替移动装置
CN211762450U (zh) 一种带位置检测功能的边模预埋件安装装置
JPH0624182Y2 (ja) 射出成形機の取出し装置
CN112878666A (zh) 叠合剪力墙翻面组模系统及方法
JPS62183312A (ja) タイヤ加硫プレス
CN111015934A (zh) 一种带位置检测功能的边模预埋件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20519450U (zh) 一种转子翻转机构
CN211337846U (zh) 物料上料系统
CN214360067U (zh) 三轴移动机构和开模机
CN220574529U (zh) 一种换模机构
JPH0510987Y2 (zh)
CN113385582B (zh) 一种多运程汽车覆盖件模具修整装置
JPH0646605Y2 (ja) 低圧鋳造設備における上金型移動台車装置
CN220179361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工装治具
CN210549239U (zh) 牵引车鞍座框架翻转满焊模具
CN220199170U (zh) 一种amr小车与承载物的连接结构
JPH0741641B2 (ja) 射出成形機
JPH09271860A (ja) プレス機械の金型交換台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