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9095U -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9095U
CN219019095U CN202223416843.9U CN202223416843U CN219019095U CN 219019095 U CN219019095 U CN 219019095U CN 202223416843 U CN202223416843 U CN 202223416843U CN 219019095 U CN219019095 U CN 219019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ground electrode
electrode
voltage electrode
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68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沁
赵锦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GB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2234168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9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9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9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设置有隔离件、高压电极和地电极;隔离件设置有隔离板和N根通气柱,隔离板开设有N个第一通孔,通气柱穿设于第一通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N根通气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高压电极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地电极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端穿设于第三通孔。通过将通气柱依次穿过地电极、隔离板和高压电极形成电离通道,当工作气体通过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之间的通气柱时,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具备更大的电离面积,提高了电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即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被称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包含电子激发的原子或分子及光子、离子、自由基等的化学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电场运动对皮肤轻轻碰撞达到对皮肤表面杀菌的作用,同时等离子体中的大量活性粒子可以改变皮肤脂质量特性,加速皮肤微循环,增加皮肤亲水性,达到祛痘、祛斑、抗衰、促进护肤品或药物渗透等作用。基于等离子体对皮肤的多种功效,市面上通过产生等离子体改善皮肤的美容仪越来越多,如CN209474789U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皮肤治疗装置及其手柄组件,通过电极阵列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组织创伤修复等。而通过电极阵列对工作气体进行电离,仅可在各个电极的尖端发生电离,电离面积小,电离效率低,且需要设置较多的电极片才能达到理想的电离效果,制造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美容仪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包括:
隔离件、高压电极和地电极;
该隔离件设置有隔离板和N根通气柱,该隔离板开设有N个第一通孔,该通气柱穿设于该第一通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N根该通气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该高压电极开设有N个与该通气柱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该第一端穿设于该第二通孔;
该地电极开设有N个与该通气柱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该第二穿设于该第三通孔。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N个该第一通孔阵列分布。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该通气柱为直圆筒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该高压电极和该地电极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凸起。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该高压电极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
该高压电极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
结合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的组件,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还包括:前壳和后壳;
该前壳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N个与该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
该隔离件、该高压电极和该地电极容置于该容纳槽;
该后壳设有与N个该通气柱连通的气体通道,该后壳的出气端与该前壳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组件,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该出气端设置有外螺纹;
该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配合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组件,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防漏垫,该防漏垫开设有N个与该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
该第二端穿设于该第五通孔;
该防漏垫位于该前壳和该地电极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组件,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的组件中,还包括:
压紧件,该压紧件开设有N个与该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
该第一端穿设于该第六通孔;
该压紧件的压紧面大于该出气端的通道截面;
该压紧件位于该后壳和该高压电极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美容仪,包括:
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设置有隔离件、高压电极和地电极;隔离件设置有隔离板和N根通气柱,隔离板开设有N个第一通孔,通气柱穿设于第一通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N根通气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高压电极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地电极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端穿设于第三通孔。通过将通气柱依次穿过地电极、隔离板和高压电极形成电离通道,当工作气体通过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之间的通气柱时,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电离通道的通道截面相较于电极针的尖端或电极片的尖端具备更大的面积,即具备了更大的电离面积,提高了电离效率。
可通过增加通气柱的数量增加电离面积,从而达到理想的电离效果,相较于通过增加电极片达到理想电离效果的方式,制造成本更低,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
1、隔离件 11、隔离板 12、通气柱
2、高压电极 21、第二通孔 22、接线凸起
3、地电极 31、第三通孔 4、前壳
41、第四通孔 42、第二U型凸起 5、后壳
51、外螺纹 52、卡接凸起 53、进气端口
6、防漏垫 61、第五通孔 7、压紧件
71、第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用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美容仪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离效率低。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等离子体对皮肤的多种功效,市面上通过产生等离子体改善皮肤的美容仪越来越多,如CN209474789U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皮肤治疗装置及其手柄组件,通过电极阵列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组织创伤修复等。而通过电极阵列对工作气体进行电离,仅可在各个电极的放电端发生电离,电离面积小,电离效率低,且需要设置较多的电极片才能达到理想的电离效果,制造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包括:
隔离件1、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隔离件1设置有隔离板11和N个通气柱12,隔离板11开设有N个第一通孔,通气柱12穿设于第一通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N个通气柱1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高压电极2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12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21,第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21;地电极3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12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31,第二端穿设于第三通孔31。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阻挡放电,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气体放电,具体来说,在两个放电电极之间充满某种工作气体,并将其中一个或两个电极用绝缘介质覆盖,也可以将介质直接悬挂在放电空间或采用颗粒状的介质填充其中,当两电极间施加足够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而产生放电,属于典型的交流高气压低温非平衡气体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具备以下特性:绝缘介质的存在有效地限制了放电电流的无限增长,避免了在高气压下形成电弧放电或火花放电,因此能在很宽的气体压力范围内工作;能在很宽的电源频率范围内工作;且绝缘介质的存在能防止等离子体直接与金属电极接触,从而避免了腐蚀性气体腐蚀电极,也避免了高纯度等离子体因阴极溅射而被污染;同时,绝缘介质的存在对放电起到镇流作用,从而使放电准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放电空间,有利于产生稳定均匀的大体积大气压等离子体,所以介质阻挡放电成为目前等离子体制备中最有效且方便的技术。等离子体发生组件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产生等离子体,即利用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使得定向经过设置有绝缘介质的放电空间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射流。
隔离件1即插入放电空间的绝缘介质,放电空间即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之间的间隔;电离区域即通气柱12中、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之间的气体通道,定向流动的工作气体经过电离区域被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射流。通气柱12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中空区域即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通道截面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通道截面的大小根据工作气体的气压大小和电离区域的电场大小确定,需确保流过电离区域的工作气体均可被电场覆盖,同时,需确保流过气体通道后的气体还具备足够的气压,以形成射流;隔离板1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隔离板11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形不作具体限定,与通气柱12的径向截面形状相适配,以确保通气柱12穿设于隔离板11之后,仅可在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上进行移动;当N大于1时,N个通气柱1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即多个通气柱1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者说,多个第一通孔开设在同一平面,且多个第一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平行;隔离板11和通气柱12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制造,然后组装成型,但一体成型可以省去组装工序,可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优选一体成型的制造方法。
高压电极2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12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21,第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21;地电极3开设有N个与通气柱12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31,第二端穿设于第三通孔31,可以理解为,隔离板11位于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之间,开设于隔离板11上的第一通孔、开设于高压电极2上的第二通孔21与开设于地电极3上的第三通孔31相互对齐,通气柱1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1、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21后与地电极3、隔离板11和地电极3形成稳定连接,所以需确保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同样与通气柱12的径向截面形状相适配;通气柱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通气柱12位于延伸方向上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将通气柱12依次穿过地电极3、隔离板11和高压电极2形成电离通道,当工作气体通过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之间的通气柱12时,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电离通道的通道截面相较于电极针的尖端或电极片的尖端具备更大的面积,即具备了更大的电离面积,提高了电离效率。
可通过增加通气柱12的数量增加电离面积,从而达到理想的电离效果,相较于通过增加电极片达到理想电离效果的方式,制造成本更低,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隔离件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隔离板11上开设N个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即隔离板11上穿设有多根通气柱12,且多根通气柱12以阵列方式分布,如此,在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之间所形成的有限电场空间中设置尽量多的通气柱12,充分地利用电场空间,可获得更多的等离子体,获得更佳的电离效果。示例性的:在圆形的隔离板11开设9个垂直贯穿其平面的圆形通孔,即第一通孔,9个圆形通孔以3排3列的方式排布在隔离板11的平面的中心区域;通气柱12为直圆筒结构,直圆筒结构的外径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径,9根通气柱12以开口端面平齐的方式分别穿设于9个圆形通孔。进一步优化,将第一端设置得更长,即通气柱12左侧的开口端面与隔离板11的平面的距离设置的更长,以起到聚流作用,工作气体从左侧的开口进入通气柱12后,流经一定距离后再进入电离区域被电离,工作气体经过流过该距离后,气体更稳定,更利于产生等离子体射流。
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凸起22,接线凸起22作为与电源连接的电线的附着点。示例性的:放电电极和地电极3均为圆形金属板,圆形金属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隔离板11的直径,以确保隔离板11可完全覆盖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圆形金属板的弧面设置有一个径向延伸的第一U型凸起,即接线凸起22。高压电极2可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地电极3可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可采用同一种材料制造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
优化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还设置有前壳4和后壳5;前壳4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N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41;隔离件1、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容置于容纳槽;后壳5设有与N个通气柱12连通的气体通道,后壳5的出气端与前壳4可拆卸连接。示例性的:前壳4为圆柱状壳体,可看成在圆柱的其中一个圆形端面上开设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圆形凹槽形成,圆形凹槽围合成一个圆柱型空间,圆形凹槽即容纳槽,圆形凹槽的底面开设有9个沿轴向延伸的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即第四通孔41,9个第四通孔41分别与9个第一通孔对齐,圆形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内螺纹;在前壳4的外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U型凸起42,并将该第二U型凸起42的内部掏空,形成与容纳槽连通的、与高压电极2(或地电极3)的第一U型凸起相适配的U形容纳槽,高压电极2上的第一U型凸起和地电极3上的第一U型凸起分别容置于两个U形容纳槽中;后壳5为直圆筒结构,该直圆筒结构的其中一个开口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51,通过将外螺纹51旋入内螺纹,即可实现后壳5与前壳4的可拆卸连接,该开口端即出气端,直圆筒结构的中空区域即气体通道;该直筒结构的另一个开口端用于与输气管道连接,以让工作气体通入后壳5,该开口端需与输气管道的端口适配,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成一个孔口,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孔口,在该示例中,将该开口端设置成口径成远小于直圆筒结构的内径的进气端口53,进气端口53远离出气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输气管道卡接凸起52,卡接凸起52呈现为垂直环绕在进气端左侧的一圈凸起,凸起围合成一个与进气端口53对齐的圆柱型空间,该凸起的外壁开设有一圈凹槽,用于与输气管道进行卡接。需要说明的是,后壳5道与美容仪的主机连通,主机用于产生压强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工作气体。
进一步优化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还设置有防漏垫6,防漏垫6开设有N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61;第二端穿设于第五通孔61;防漏垫6位于前壳4和地电极3之间,防漏垫6可起到防漏胶作用。示例性的:防漏垫6为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圆形板结构,防漏垫6的直径等于容纳槽的直径,防漏垫6的圆形端面上开设有9个轴向延伸的圆形通孔,即第五通孔61,9个第五通孔61分别与9个第一通孔对齐,第五通孔61的直径稍小于通气柱12的外径,以与通气柱12过盈配合,避免封装胶从第五通孔61漏出,通气柱12的左开口端面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1和第五通孔61后与第四通孔41对准。
更进一步优化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还设置有压紧件7,压紧件7开设有N个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71;第一端穿设于第六通孔71;压紧件7的压紧面大于出气端的通道截面;压紧件7位于后壳5和高压电极2之间。示例性的:压紧件7为圆形板结构,压紧件7的直径大于后壳5的内径,以在后壳5旋入前壳4后,后壳5的开口端面对压紧件7的圆形端面产生推压,从而将高压电极2、隔离板11和地电极3压紧于容纳槽中;压紧件7的圆形端面开设有9个轴向延伸的圆形通孔,即第六通孔71,9个第六通孔71分别与9个第一通孔对齐,第六通孔71的直径等于通气柱12的外径,通气柱12的右开口端面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1和第六通孔71后与后壳5的端口对准。
等离子体发生组件的组装过程为:
将通气柱12穿设于隔离板11的第一通孔(若通气柱12和隔离板11为一体化结构,可省去该步骤);将通气柱12的左开口端面穿过第二通孔21,并让隔离板11的左侧圆形端面与高压电极2的右侧圆形端面贴合;将通气柱12的右开口端面穿过第三通孔31,并让隔离板11的右侧圆形端面与地电极3的左侧圆形端面贴合;将通气柱12的左开口端面穿过第六通孔71,并让高压电极2的左侧圆形端面与压紧件7的右侧圆形端面贴合;将通气柱12的右开口端面穿过第五通孔61,并让地电极3的右侧圆形端面与防漏垫6的左侧圆形端面贴合;调整高压电极2和地电极3上的第一U型凸起的位置,在通气柱12的右开口端面与第四通孔41一一相对的情况下,使两个第一U型凸起分别与前壳4上两个U形容纳槽对应,移动通气柱12,使通气柱12的右端面与容纳槽的底面贴合,两个第一U型凸起分别容置于两个U形容纳槽中;将后壳5的右端(即出气端)的外螺纹51旋入容纳槽顶部的内螺纹,并确保后壳5的右开口端面与压紧件7的左侧圆形端面贴合;从U形容纳槽注入胶,进行灌胶封装,防止后壳5、前壳4被高压击穿,发生漏电。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包括:
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任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件、高压电极和地电极;
所述隔离件设置有隔离板和N根通气柱,所述隔离板开设有N个第一通孔,所述通气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当N大于1时,N根所述通气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所述高压电极开设有N个与所述通气柱的第一端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地电极开设有N个与所述通气柱的第二端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
N个所述第一通孔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柱为直圆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地电极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电极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
所述地电极由钨、钼、铜或不锈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壳和后壳;
所述前壳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N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
所述隔离件、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地电极容置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后壳设有与N个所述通气柱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后壳的出气端与所述前壳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漏垫,所述防漏垫开设有N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五通孔;
所述防漏垫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地电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开设有N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六通孔;
所述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六通孔;
所述压紧件的压紧面大于所述出气端的通道截面;
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后壳和所述高压电极之间。
10.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组件。
CN202223416843.9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Active CN219019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843.9U CN21901909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843.9U CN21901909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9095U true CN21901909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6843.9U Active CN21901909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9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8843B (zh) 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发生装置
CN102956433B (zh) 质量分析装置及质量分析方法
JP2016083658A (ja) 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JP2003210940A (ja)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装置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US20020063207A1 (en) Mass spectrometers and methods of mass spectrometry
CN105491774A (zh) 一种基于导电涂层的阵列式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219019095U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组件及美容仪
CN105514803A (zh) 一种阵列微空心阴极放电触发的气体开关
CN109429494A (zh) 液体处理装置
CN106163075A (zh) 一种充气型放电毛细管的夹持装置
CN111988903A (zh) 一种气相填充床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CN219068443U (zh) 一种等离子体射流发生组件及皮肤治疗仪
CN215682721U (zh) 一种新型结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12358015B (zh)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污水处理单元
US20240055249A1 (en) Ion source, mass spectrometer, and capillary insertion method
CN205489002U (zh) 一种阵列微空心阴极放电触发的气体开关
CN112275130B (zh) 一种具有绝缘边框的复合放电电极及净化装置
CN213991121U (zh) 一种等离子体喷嘴
CN110418484B (zh) 一种空气射流放电产生装置
JP2002275674A (ja) 電解槽
CN219048807U (zh) 一种等离子体治疗仪手柄
JP2000252098A (ja) 非平衡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CN210579410U (zh)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电场分离装置
CN109872940B (zh) 一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辅助离子化的离子源装置
CN111867225A (zh)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电场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