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4698U - 风冷式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式冷凝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14698U CN219014698U CN202320620757.5U CN202320620757U CN219014698U CN 219014698 U CN219014698 U CN 219014698U CN 202320620757 U CN202320620757 U CN 202320620757U CN 219014698 U CN219014698 U CN 219014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condenser
- cooling
- air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冷式冷凝器,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管板(4)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6)设置在冷凝腔内,其特征在于: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且各组冷凝管(6)上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本风冷式冷凝器的散热架既能够增加冷凝管的强度,又能够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且能够消除一部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消除了散热架对冷凝管安装的影响,方便冷凝管与管板的密封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风冷式冷凝器,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冷凝器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现有的冷凝器通常有盘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等,在工业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列管式冷凝器。
列管式冷凝器通常包括筒体、冷凝管以及管板,管板有设置在筒体两端的两块,冷凝管设置在两管板之间,冷凝管分别与筒体两端的腔室连通。现有的列管式冷凝器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冷凝管需要与管板密封连接,且冷凝管的间距通常较小,如果在冷凝管的侧部设置翅片,翅片会对冷凝管的安装造成妨碍,使管板式冷凝器的组装困难;2)为了保证冷媒冷凝效果好,冷凝管的长度通常较长,而为了保证好的散热效果,冷凝管的管壁通常较薄,这就导致冷凝管的强度一般,尤其是在横向使用时,冷凝管很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冷凝管损坏而出现冷媒泄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冷凝管发生变形,又能够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的风冷式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风冷式冷凝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管板和冷凝管,管板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设置在冷凝腔内,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腔和输出腔连通,各冷凝管与管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架,冷凝管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且各组冷凝管上的散热架均沿冷凝管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
散热架包括套管以及散热板,套管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根,套管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外,每相邻的两根套管之间通过散热板连接,散热板为弹性金属板。
优选的,各组所述的冷凝管排列成与筒体的中心线重合的同心圆。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与外筒间隔设置,且内筒设置在两管板之间,内筒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冷却夹套。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还包括隔板,隔板设置在冷却夹套内,隔板为与内筒同轴的螺旋状,并在冷却夹套内形成螺旋状的冷却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O形圈以及螺套,螺套和冷凝管分别设置在管板的两侧,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为靠近螺套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孔,冷凝管的端部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后伸入到螺套内,O形圈套设在冷凝管外,O形圈设置在安装孔的大端内,螺套靠近管板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安装孔大端内的压紧部,压紧部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压紧部压紧O形圈。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垫圈,O形圈沿冷凝管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相邻的两O形圈之间均设置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的首尾连接,形成套设在冷凝管外的环形,弹簧位于O形圈与压紧部之间,在弹簧与O形圈之间设置有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管可滑动的安装在散热架上,散热架既能够增加冷凝管的强度,以避免冷凝管使用时间过长时发生变形,对冷凝管进行保护,又能够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而且由于冷凝管与散热架可滑动的连接,冷凝管与散热架现场组装即可,并且能够避免在轴向上散热架对冷凝管的安装造成妨碍;冷凝管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将冷凝管分散安装,使每个散热架上安装的冷凝管的数量少,能够消除一部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消除了散热架对冷凝管安装的影响,方便冷凝管与管板的密封连接;散热架在使用时,各套管均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外,由于散热板为弹性金属板,以方便调节相邻套管的相对位置,以避免对冷凝管与管板的连接造成妨碍。
附图说明
图1为去除散热架后风冷式冷凝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冷凝管与散热架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散热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内圈的散热架展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冷凝管与管板连接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O形圈、垫圈以及弹簧在冷凝管上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筒 2、内筒 3、端盖 4、管板 5、隔板 6、冷凝管 7、内腔输出口8、内腔输入口 9、外腔输出口 10、外腔输入口 11、冷媒输入口 12、冷媒输出口 13、散热架 1301、套管 1302、散热板 14、螺套 1401、压紧部 15、O形圈 16、垫圈 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10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风冷式冷凝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管板4和冷凝管6,管板4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6设置在冷凝腔内,冷凝管6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腔和输出腔连通,各冷凝管6与管板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还包括散热架13,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且各组冷凝管6上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本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管6可滑动的安装在散热架13上,散热架13既能够增加冷凝管6的强度,以避免冷凝管6使用时间过长时发生变形,对冷凝管6进行保护,又能够增加冷凝管6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冷凝管6的散热速度,而且由于冷凝管6与散热架13可滑动的连接,冷凝管6与散热架13现场组装即可,并且能够避免在轴向上散热架13对冷凝管6的安装造成妨碍;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将冷凝管6分散安装,使每个散热架13上安装的冷凝管6的数量少,能够消除一部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消除了散热架13对冷凝管6安装的影响,方便冷凝管6与管板4的密封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筒体包括外筒1、内筒2以及端盖3,外筒1和内筒2均为两端敞口的圆筒,外筒1的两端均通过端盖3封闭,各端盖3与外筒1之间均设置有管板4,且端盖3与对应侧的管板4之间、管板4与外筒1的对应的一端之间均密封设置,并在左侧的管板4与左侧端盖3之间形成输出腔,在右侧的管板4与右侧的端盖3之间形成输入腔。内筒2同轴设置在外筒1内,内筒2的直径小于外筒1的内径,内筒2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间隔设置,内筒2设置在两管板4之间,内筒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管板4之间密封连接,并在内筒2内形成冷凝腔,在内筒2与外筒1之间形成冷却夹套。内筒2的两端与对应侧的管板4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在右侧的端盖3上设置有与输入腔连通的冷媒输入口11,在左侧的端盖3上设置有与输出腔连通的冷媒输出口12。
在冷却夹套内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为与内筒2同轴的螺旋板,并在冷却夹套内形成螺旋状的冷却通道。外筒1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外腔输出口9,外筒1的右端下侧设置有外腔输入口10,外腔输入口10用于冷却介质进入到冷却通道内,冷却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流经内筒2的外壁后经外腔输出口9排出,从而能够将本风冷式冷凝器产生的热量送出,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为冷却风,避免风冷式冷凝器周边的环境温度升高而影响风冷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在内筒2的右端上侧连接有内腔输出口7,内腔输出口7的外端穿过外筒1并向外伸出,在内筒2的左端下侧设置有内腔输入口8,内腔输入口8的外端穿过外筒1并向外伸出。内腔输入口8用于向内筒2的冷凝腔内送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经内筒2的冷凝腔后由内腔输出口7排出,以对冷凝管6内的冷媒进行散热,在本实施例中内筒2内的冷却介质也为冷却风。
内筒2内的冷却风的流向与冷凝管6内的冷媒的流向相反,形成了逆流式换热,冷凝管6内的冷媒与冷凝管6外的冷却风的换热效果更好。
如图2~5所示: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各组冷凝管6排列成与内筒2同轴的若干同心圆,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各冷凝管6与对应的散热架13之间可滑动的连接,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风冷式冷凝器使用时,冷凝管6水平设置,管板4与对应侧相邻的散热架13间隔设置。位于冷凝管6两端的散热架13还可以直接支撑在对应侧的管板4上,以增加冷凝管6的强度,避免冷凝管6由于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弯曲,进而导致冷凝管6破裂而出现冷媒泄漏的问题。散热架13还能够增加冷凝管6的散热面积,以使冷凝管6的散热速度提高。
如图6所示:各散热架13均包括套管1301以及散热板1302,套管1301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每相邻的两套管1301之间均通过散热板1302固定连接,散热板1302为弹性金属板,各套管1301平行设置。当安装在内筒2内后,两端的散热架13分别与对应侧的管板4间隔设置,以避免对冷却介质的流动造成妨碍。
散热架13在使用时,各套管1301均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6外,由于散热板1302为弹性金属板,以方便调节相邻套管1301的相对位置,以避免对冷凝管6与管板4的连接造成妨碍。散热架13合围成圆筒状,以与对应的一组冷凝管6配合,散热架13的两端间隔设置,既能够保证相邻两组散热架13之间的冷却风的流动,又能够避免对冷凝管6与管板4的连接造成妨碍。各套管1301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杆,每相邻的两散热架13中,内侧的散热架13上的支撑杆支撑在外侧的散热架13上,最外侧的散热架13上的支撑杆支撑在内筒2内壁上,以对冷凝管6的中部形成支撑,避免冷凝管6发生形变,支撑杆为弹性杆,能够消除装配误差。
如图7~10所示:密封组件包括O形圈15以及螺套14,螺套14和冷凝管6分别设置在管板4的两侧,螺套14靠近管板4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并在螺套14靠近管板4的一端形成压紧部1401。管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为靠近螺套14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状,冷凝管6的端部穿过安装孔后伸入到螺套14内。O形圈15环绕冷凝管6设置,O形圈15设置在安装孔的大端内,螺套14的压紧部1401伸入到安装孔的大端内,压紧部1401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并将O形圈15压紧在安装孔的肩部,以实现对管板4与冷凝管6之间进行密封。
密封组件还包括垫圈16,O形圈15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相邻的两O形圈15之间均设置有垫圈16,垫圈16套设在冷凝管6外,以在冷凝管6与管板4之间形成多级密封,保证冷凝管6与管板4之间的密封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O形圈15沿冷凝管6的轴向设置有两个。
密封组件还包括弹簧17,弹簧17的首尾连接,形成套设在冷凝管6外的环形,弹簧17位于两O形圈15之间,且弹簧17与对应侧的O形圈15之间均设置有垫圈16。螺套14的压紧部1401压紧弹簧17,使弹簧17发生弹性形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O形圈15会失去弹性,此时弹簧17恢复形变并进行补偿,使各O形圈15之间时刻维持预紧力,保证O形圈15对冷凝管6和管板4之间的密封效果好。
如图1所示:本风冷式冷凝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冷媒通过冷媒输入口11进入到输入腔内,并经各冷凝管6进入到输出腔内,并经冷媒输出口12排出。
冷却风通过内腔输入口8进入到内筒2的冷凝腔内,冷凝腔内的冷却风与冷媒的流向相反,冷却风流经冷凝腔后经内腔输出口7流出,从而将冷媒的热量带走。
冷却风由外腔输入口10进入到冷却夹套内,并通过螺旋状的冷却通道流经整个内筒2的外壁后,经外腔输出口9排出,且冷却夹套内的冷却风与内筒2内的冷却风也形成逆流式换热,从而避免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而出现工作环境温度升高的问题,使本风冷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好。还可以使冷媒经冷凝腔流过,待加热的介质经冷凝管6流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风冷式冷凝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管板(4)和冷凝管(6),管板(4)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6)设置在冷凝腔内,冷凝管(6)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腔和输出腔连通,各冷凝管(6)与管板(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架(13),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且各组冷凝管(6)上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
散热架(13)包括套管(1301)以及散热板(1302),套管(1301)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根,套管(1301)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6)外,每相邻的两根套管(1301)之间通过散热板(1302)连接,散热板(1302)为弹性金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的冷凝管(6)排列成与筒体的中心线重合的同心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包括外筒(1)和内筒(2),内筒(2)设置在外筒(1)内,内筒(2)与外筒(1)间隔设置,且内筒(2)设置在两管板(4)之间,内筒(2)的两端与管板(4)密封连接,并在内筒(2)和外筒(1)之间形成冷却夹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还包括隔板(5),隔板(5)设置在冷却夹套内,隔板(5)为与内筒(2)同轴的螺旋状,并在冷却夹套内形成螺旋状的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O形圈(15)以及螺套(14),螺套(14)和冷凝管(6)分别设置在管板(4)的两侧,管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为靠近螺套(14)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孔,冷凝管(6)的端部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后伸入到螺套(14)内,O形圈(15)套设在冷凝管(6)外,O形圈(15)设置在安装孔的大端内,螺套(14)靠近管板(4)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安装孔大端内的压紧部(1401),压紧部(1401)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压紧部(1401)压紧O形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垫圈(16),O形圈(15)沿冷凝管(6)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相邻的两O形圈(15)之间均设置有垫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弹簧(17),弹簧(17)的首尾连接,形成套设在冷凝管(6)外的环形,弹簧(17)位于O形圈(15)与压紧部(1401)之间,在弹簧(17)与O形圈(15)之间设置有垫圈(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20757.5U CN219014698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风冷式冷凝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20757.5U CN219014698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风冷式冷凝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14698U true CN219014698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6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20757.5U Active CN219014698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风冷式冷凝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14698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620757.5U patent/CN2190146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363301B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 motor | |
EP2283296B1 (en) | Dual-directional cooler | |
CA2450306A1 (en) | Condenser for air cooled chillers | |
CN219014698U (zh) | 风冷式冷凝器 | |
CN219301057U (zh) | 换热器和制冷系统 | |
US20210247114A1 (en) |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07762059U (zh) | 液压机液压油散热装置 | |
CN109944678B (zh) |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的散热组件 | |
CN214998114U (zh) | 一种汽缸盖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0602350U (zh) |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 |
US1886553A (en) |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
CN215809486U (zh) | 一种集成扁管加强结构的汽车冷凝器 | |
CN210035952U (zh) | 一种接头型冷凝器 | |
RU144938U1 (ru) |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трубчатый | |
CN218915473U (zh) | 一种立式冷凝器 | |
CN105865092A (zh) | 一种汽车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总成 | |
CN212950038U (zh) | 一种室内冷凝器 | |
CN212362902U (zh) | 一种高效内外翅片管 | |
CN220648715U (zh) | 一种多回路低温冷液设备 | |
CN213238022U (zh) | 一种内置经济器的满液式蒸发器 | |
CN220648697U (zh) | 一种冷凝器总成 | |
CN216866835U (zh) | 一种高密封散热器 | |
CN217083406U (zh) | 一种空气冷却器 | |
CN216953633U (zh) | 一种VOCs用直冷式深冷冷凝器 | |
CN215062963U (zh) | 一种逆斯特林循环制冷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