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4586U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14586U CN219014586U CN202223459018.7U CN202223459018U CN219014586U CN 219014586 U CN219014586 U CN 219014586U CN 202223459018 U CN202223459018 U CN 202223459018U CN 219014586 U CN219014586 U CN 219014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wind shield
- wind
- wind defl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出风部具有出风腔,出风腔具有进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挡风口,进风口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相连通;挡风板,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处,挡风板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出风腔内的气体进行导向;其中,挡风板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挡风板封闭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在开启状态下,挡风板部分遮挡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和挡风口分别吹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挡风板至开启状态,将出风部与挡风板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排出,有效解决了出风部与挡风板的交汇处出现涡流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涡流导致空调器向前送风距离短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调上下分布式的送风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且已有多款机型在市场上销售,为了丰富市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同风格款式的空调器被不断挖掘设计出来。
现有常见的具有上出风结构的空调器,其气流是从上出风口向上送出,然后经过挡风板的导向而吹向空调器的前方,完成由上出风至空调器前方的送风动作,在上述送风过程中,由于受到空调器上出风口顶端结构的影响,在上出风口与挡风板的交汇处会出现涡流,涡流会导致上出风口的部分风量出现损失,从而导致空调器向前的送风距离下降,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变差,降低了空调器的舒适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出风口与挡风板的交汇处出现涡流,进而导致空调器向前的送风距离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出风部具有出风腔,出风腔具有进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挡风口,进风口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相连通;挡风板,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处,挡风板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出风腔内的气体进行导向;其中,挡风板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挡风板封闭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在开启状态下,挡风板部分遮挡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和挡风口分别吹出。
进一步地,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与挡风板连接,以驱动挡风板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电机和挡风板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挡风板转动。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且跟随转轴转动;从动齿轮设置在挡风板上,以带动挡风板转动。
进一步地,从动齿轮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两端分别为弧形端和固定端,固定端与挡风板连接,弧形端上具有轮齿,其中,轮齿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挡风板包括板体、第一连接件和固定杆,板体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出风腔内的气体进行导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板体上,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出风部铰接,以带动板体相对于挡风口转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从动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以跟随从动齿轮同时转动。
可选地,挡风板包括板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板体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出风腔内的气体进行导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间隔设置在板体上,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出风部铰接,以共同带动板体相对于挡风口转动。
进一步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部,导风部设置在出风腔的进风口处,导风部用于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进入出风腔内气体的流向。
进一步地,导风部包括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通过转动导风板,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进入出风腔内气体的流向,使得气体朝向挡风板。
进一步地,导风板为多个,多个导风板间隔设置,以共同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进入出风腔内气体的流向。
进一步地,导风部还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导风板连接,以驱动导风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空调主体,空调主体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出风风道和进风风道;出风结构设置在空调主体的上部,且与出风风道连通,进风风道的气体入口位于出风结构的下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出风部具有出风腔,出风腔具有进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挡风口,进风口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相连通;挡风板,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处,挡风板用于对从进风口进入出风腔内的气体进行导向;其中,挡风板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挡风板封闭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吹出;在开启状态下,挡风板部分遮挡挡风口,出风腔内的气体从出风口和挡风口分别吹出。本实用新型将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处,通过切换挡风板至开启状态,将出风部与挡风板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排出,有效解决了出风部与挡风板的交汇处出现涡流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涡流导致空调器向前送风距离短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将出风部与挡风板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排出至外部,使得这部分气流也被有效利用,使风量达到最大化地使用效果,提高了能效,并使得空调器能够均匀调节温度,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用户的舒适体验感;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挡风板相对于出风部的位置关系(例如:角度),也能够实现对于出风口和挡风口的风量和风向的有效调节,进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和空调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出风结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处于开启状态时出风结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挡风板处于开启状态时出风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出风部;11、出风腔;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挡风口;
20、挡风板;21、板体;22、第一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4、固定杆;
30、驱动部;31、驱动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31、弧形端;332、固定端;
40、导风部;41、导风板;
50、空调主体;51、出风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10,出风部10具有出风腔11,出风腔11具有进风口111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112、挡风口113,进风口111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相连通;挡风板20,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113处,挡风板20用于对从进风口111进入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挡风板20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挡风板20封闭挡风口113,出风腔11内的气体从出风口112吹出;在开启状态下,挡风板20部分遮挡挡风口113,出风腔11内的气体从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分别吹出。
本实用新型将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113处,通过切换挡风板20至开启状态,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113排出,有效解决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的交汇处出现涡流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涡流导致空调器向前送风距离短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113排出至外部,使得这部分气流也被有效利用,使风量达到最大化地使用效果,提高了能效,并使得空调器能够均匀调节温度,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用户的舒适体验感;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挡风板20相对于出风部10的位置关系(例如:角度),也能够实现对于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的风量和风向的有效调节,进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
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部30,驱动部30与挡风板20连接,以驱动挡风板20转动。通过设置驱动部30,使得挡风板20实现自动且高精度地转动,进而实现对于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的风量和风向的有效调节。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部30包括:驱动电机31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电机31和挡风板20连接,驱动电机31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挡风板20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31和传动组件,有效保证了驱动部30结构的简单化和小型化,并且实现了对于挡风板20的快速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采用步进电机,既便于采购和安装,又便于后续空调器整体的电连接控制。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2和从动齿轮33,主动齿轮32设置在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上,且跟随转轴转动;从动齿轮33设置在挡风板20上,以带动挡风板20转动。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2和从动齿轮33,既保证了传动组件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又保证了传动组件的工作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传动组件的工作噪音。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从动齿轮33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两端分别为弧形端331和固定端332,固定端332与挡风板20连接,弧形端331上具有轮齿,其中,轮齿与主动齿轮32相啮合。通过设置从动齿轮33为扇形齿轮,在保证从动齿轮33可靠工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从动齿轮33的质量和体积,进而便于传动组件整体的轻量化和简单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挡风板20所需转动的角度范围,相应设计弧形端331的长度和轮齿的具体参数(例如:轮齿的数量,模数和尺寸等),以避免扇形齿轮和主动齿轮32因脱离啮合导致工作失效。
如图2所示,挡风板20包括板体21、第一连接件22和固定杆24,板体21用于对从进风口111进入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第一连接件22的一端设置在板体21上,第一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出风部10铰接,以带动板体21相对于挡风口113转动;固定杆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22和从动齿轮33的端面固定连接,以跟随从动齿轮33同时转动。通过设置固定杆24,有效保证了从动齿轮33与挡风板20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板体21和第一连接件22,既保证了挡风板20整体结构的简单化和轻量化,又保证了挡风板20的转动自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杆24为两个,两个固定杆24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从动齿轮33的端面的上下两处位置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从动齿轮33与挡风板2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挡风板20包括板体21、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23,板体21用于对从进风口111进入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第一连接件22的一端和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间隔设置在板体21上,第一连接件2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分别与出风部10铰接,以共同带动板体21相对于挡风口113转动。通过设置板体21、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23,既保证了挡风板20整体结构的简单化和轻量化,又保证了挡风板20的转动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板体21为弧形板体结构(例如:板体21用于导风的平面设计成流线弧形面),且板体21的具体外观轮廓适配挡风口113的形状,这样设置,既保证了板体21对于出风部10的导风效果,又在挡风板20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完全封闭挡风口113,同时,在挡风板20处于开启状态时,弧形板体结构的设计也能够降低挡风口113和出风口112处的阻力和气体噪音。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部40,导风部40设置在出风腔11的进风口111处,导风部40用于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通过设置导风部40,进一步保证了出风结构对于出风腔11内气体流向的可靠调节,保证了气体以最佳角度吹向挡风板20来实现气体的导向,进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
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部40包括导风板41,导风板41可转动地设置,通过转动导风板41,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使得气体朝向挡风板20。通过设置导风板41,既保证了导风部40整体结构的简单化,又有效减小了导风部40对于出风腔11内气体的阻碍。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导风板41为多个,多个导风板41间隔设置,以共同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通过设置多个导风板41,进一步提高导风部40的导风效果。
具体地,导风部40还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导风板41连接,以驱动导风板41转动。通过设置转动电机,有效保证了导风部40结构的简单化和小型化,并且实现了对于导风板41的快速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风板41和挡风板20的具体旋转角度可以根据空调器出风风速的大小去调节,例如设定在空调器处于低风档位时,因此时涡流现象不明显,挡风板20可以处于关闭状态或小角度开启状态,以保证空调器向前的送风距离,挡风板20处于小角度开启状态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5度;设定在空调器处于中风档位时,设定挡风板20处于中角度开启状态,其旋转角度范围为15-30度,设定在空调器处于高风档位时,设定挡风板20处于大角度开启状态,其旋转角度范围为30-45度,通过上述设置,有效满足客户对于空调器各个方向(例如:出风口112的朝向为前方向,挡风口113的朝向为后方向)出风距离的需求,使用舒适性好,空调器的适用场景更广泛,为后续空调器智能工作模式(例如:快速制冷和快速制热模式)提供结构支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采用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器,有效解决了可能出现的涡流问题,空调器向前送风距离长,能效高,并且空调器能够均匀调节温度,有效实现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用户的使用体验舒适。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空调器还包括空调主体50,空调主体50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出风风道51和进风风道;出风结构设置在空调主体50的上部,且与出风风道51连通,进风风道的气体入口位于出风结构的下方。通过设置进风风道的气体入口位于出风结构的下方,使得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吹出的风不会直接从进风风道的气体入口进入到进风风道内,避免了空调器出风和进风相互干扰的问题出现,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
现在针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当空调器出现上述涡流现象时,通过驱动部30切换挡风板20处于开启状态,挡风板20部分遮挡挡风口113,出风腔11内的气体从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分别吹出,此时出风口与挡风板的交汇处出现的涡流会从挡风口113吹出,既解决了涡流现象,又实现了对于涡流的有效利用;当空调器的出风速度较小且风量较少时,此时涡流现象不明显,为保证出风口112处的送风距离,通过驱动部30切换挡风板20处于关闭状态,挡风板20将出风腔11内的气体全部导向出风口112处进行出风,并避免部分气体从挡风口113处泄漏,进而有效保证了出风口112处的送风距离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将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挡风口113处,通过切换挡风板20至开启状态,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113排出,有效解决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的交汇处出现涡流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涡流导致空调器向前送风距离短的问题出现,并且通过将出风部10与挡风板20交汇处的气流从挡风口113排出至外部,使得这部分气流也被有效利用,使风量达到最大化地使用效果,提高了能效,并使得空调器能够均匀调节温度,提高了空调器快速制冷或快速制热的效果,有效提高了用户的舒适体验感;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挡风板20相对于出风部10的位置关系(例如:角度),也能够实现对于出风口112和挡风口113的风量和风向的有效调节,进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部(10),所述出风部(10)具有出风腔(11),所述出风腔(11)具有进风口(111)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112)、挡风口(113),所述进风口(111)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相连通;
挡风板(20),所述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挡风口(113)处,所述挡风板(20)用于对从所述进风口(11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
其中,所述挡风板(20)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挡风板(20)封闭所述挡风口(113),所述出风腔(11)内的气体从所述出风口(112)吹出;在所述开启状态下,所述挡风板(20)部分遮挡所述挡风口(113),所述出风腔(11)内的气体从所述出风口(112)和所述挡风口(113)分别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部(30),所述驱动部(30)与所述挡风板(20)连接,以驱动所述挡风板(2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0)包括:驱动电机(31)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31)和所述挡风板(2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挡风板(2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32)和从动齿轮(33),所述主动齿轮(32)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上,且跟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从动齿轮(33)设置在所述挡风板(20)上,以带动所述挡风板(2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3)为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两端分别为弧形端(331)和固定端(332),所述固定端(332)与所述挡风板(20)连接,所述弧形端(331)上具有轮齿,其中,所述轮齿与所述主动齿轮(32)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包括板体(21)、第一连接件(22)和固定杆(24),所述板体(21)用于对从所述进风口(11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所述第一连接件(2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板体(2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部(10)铰接,以带动所述板体(21)相对于所述挡风口(113)转动;所述固定杆(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从动齿轮(33)的端面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从动齿轮(33)同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包括板体(21)、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23),所述板体(21)用于对从所述进风口(11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的气体进行导向,所述第一连接件(2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间隔设置在所述板体(2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风部(10)铰接,以共同带动所述板体(21)相对于所述挡风口(11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部(40),所述导风部(40)设置在所述出风腔(11)的进风口(111)处,所述导风部(40)用于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40)包括导风板(41),所述导风板(41)可转动地设置,通过转动所述导风板(41),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使得气体朝向所述挡风板(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41)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板(41)间隔设置,以共同调节从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1)进入所述出风腔(11)内气体的流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40)还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导风板(41)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41)转动。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空调主体(50),所述空调主体(50)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出风风道(51)和进风风道;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调主体(50)的上部,且与所述出风风道(51)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气体入口位于所述出风结构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9018.7U CN219014586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9018.7U CN219014586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14586U true CN219014586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4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59018.7U Active CN219014586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14586U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23459018.7U patent/CN2190145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07661B (zh) | 一种立式空调 | |
EP2754973B1 (en) | Indoor air-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air deflector | |
CN104596076B (zh) |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10390690U (zh) | 一种隐藏叶片的空调出风口 | |
CN21541217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3531652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066391A (zh) |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 |
CN106225070A (zh) | 风管机 | |
CN219014586U (zh)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165047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1188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345519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116358146A (zh) |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
CN209326049U (zh) | 出风框部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0172940A1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7230880U (zh) | 一种风管式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 |
CN214841210U (zh) | 空调挂机 | |
CN212538049U (zh) | 一种具有前面板空调的中框 | |
CN212566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37810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0128413U (zh) | 空调器 | |
CN22082890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688262U (zh) |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1744274U (zh) | 一种导风组件以及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