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8398U - 物流器具 - Google Patents

物流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8398U
CN219008398U CN202222918759.0U CN202222918759U CN219008398U CN 219008398 U CN219008398 U CN 219008398U CN 202222918759 U CN202222918759 U CN 202222918759U CN 219008398 U CN219008398 U CN 219008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ayer
logistics
pallet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87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勇兵
秦杰
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87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8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8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8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器具,属于物流技术领域。该物流器具用于托盘货物运输堆垛,包括框架主体、层架和堆垛角。框架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堆垛货物。底架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层架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由此实现了托盘货物在车辆车厢内的间接堆垛,通过该物流器具实现了堆垛运输。叉车槽适配于叉车及手动液压车,通过叉车及手动液压车可将装有货物的物流器具运输到指定位置。此外,由于层架的存在,使得第二层托盘货物直接放置在其上,解决了第一层托盘货物顶层不满无法堆垛的问题,解决了最小包装单元无法承受堆垛的重量无法堆垛运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物流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器具。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内,使用小单元包装的汽车零部件,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大多数都会选择托盘打包后进行运输。但是很多汽车主机厂并非以托为单位进行零部件需求拉动,而是以箱为单位。这样每托货物高度就不固定,通常在400mm到1500mm之间。个别拖货物还会存在最上一层的箱子未填满整层的情况。最上一层未填满,就无法在上面再堆一层,既无法堆垛。有的最上一层的箱子已经填满,但是最小包装单元无法承受堆垛的重量,也是无法堆垛运输。这就导致托盘货物在运输中装载率低,通常在50%左右。特别体现在短途运输环节。
因此,为了解决托盘货物运输无法堆垛问题,亟需研制出一种物流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器具,通过该物流器具能够实现堆垛运输。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流器具,用于托盘货物运输堆垛,包括:
框架主体,由立杆及横杆组合成包括顶架、底架、左架、右架、前架、后架的立方形,其中,所述顶架的前端及所述前架的顶端的相交位置为开口,用于装卸托盘货物,所述底架所在平面高于地面,所述底架用于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所述底架的下部位置处设有前、后对应和左、右对应的叉车槽;
层架,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用于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以及
堆垛角,对应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立杆的顶部位置处,用于堆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的物流器具,还包括第一防护杆,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左架、所述右架及所述后架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护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所述右架及所述后架的中部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的物流器具,还包括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左架及所述右架处,配置成可调节所述层架的安装高度,以适配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呈垂直叠加的多组支撑块,每组支撑块位于同一水平面,每组支撑块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的前、后立杆处和所述右架的前、后立杆处的四个支撑块,以支撑在所述层架的四个角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的物流器具,还包括第二防护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处及所述右架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处,以防止稳固所述层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物流器具的长度及宽度满足国际托盘的存放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物流器具的外轮廓的长度为1400mm,所述物流器具的外轮廓的宽度为1150mm,所述物流器具内部的长度为1320mm,所述物流器具内部的宽度为11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长度为12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宽度为10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为18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框架主体由Q235方管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流器具用于托盘货物运输堆垛,包括框架主体、层架和堆垛角。框架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堆垛货物。底架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层架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由此实现了托盘货物在车辆车厢内的间接堆垛,通过该物流器具实现了堆垛运输。叉车槽适配于叉车及手动液压车,通过叉车及手动液压车可将装有货物的物流器具运输到指定位置。此外,由于层架的存在,使得第二层托盘货物直接放置在其上,解决了第一层托盘货物顶层不满无法堆垛的问题。第二层托盘货物的重量由层架及框架主体承受,解决了在最小包装单元上堆垛,最小包装单元无法承受堆垛的重量无法堆垛运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物流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物流器具,
10框架主体,11顶架,12底架,13左架,14右架,15前架,16后架,101立杆,102横杆,103开口,104叉车槽,
20层架,
30堆垛角,
40调节结构,41支撑块,
50第一防护杆,
60第二防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物流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物流器具100,用于托盘货物运输堆垛。该物流器具100一般性可以包括:框架主体10、层架20及堆垛角30。框架主体10由立杆101及横杆102组合成包括顶架11、底架12、左架13、右架14、前架15、后架16的立方形。框架主体10的内部空间用于堆垛货物。其中,所述顶架11的前端及所述前架15的顶端的相交位置为开口103,用于装卸托盘货物。所述底架12所在平面高于地面。所述底架12用于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所述底架12的下部位置处设有前、后对应和左、右对应的叉车槽104。叉车槽104适配于叉车及手动液压车。通过叉车槽104可使用叉车和液压车进行操作,方便装卸、搬运和挪动。层架20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10的内部,用于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从而实现托盘货物在车厢内的间接堆垛。堆垛角30对应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10的立杆101的顶部位置处,用于堆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物流器具100使用方法如下:
将第一层托盘货物放在底架12上,再将第二层托盘货物放在层架20上。通过将叉车或手动液压车插入叉车槽104内,将带有货物的物流器具100移动到装车地点。将物流器具100带货物装车进行运输。货物到达目的地卸货后装入空箱返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流器具100,通过底架12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通过层架20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由此实现了托盘货物在车辆车厢内的间接堆垛,所以通过物流器具100实现了堆垛运输,解决现有技术托盘货物运输无法堆垛的问题,提高车辆运输装载率。
此外,提前将两托货物放入该物流器具100,还可提高装卸效率。
此外,由于层架20的存在,使得第二层托盘货物直接放置在层架20,解决了第一层托盘货物顶层不满无法堆垛的问题。故物流器具100不需要托盘货物特定的箱数,对最小包装单元的尺寸要求也不高,通用性强。第二层托盘货物的重量由层架20及框架主体10承受,解决了在最小包装单元上堆垛,最小包装单元无法承受堆垛的重量无法堆垛运输的问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最小单元包装即便可以承受堆垛的重量,但是由于直接堆垛没有限位,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滑落倒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所述的物流器具100还包括第一防护杆50,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左架13、所述右架14及所述后架16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滑出,提高托盘货物运输稳定性,降低货损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13、所述右架14及所述后架16的中部位置处,以达到受力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物流器具100还包括调节结构40,设置在所述左架13及所述右架14处,配置成可调节所述层架20的安装高度,以适配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的高度,物流器具100内部的层架20可根据两托货物的不同高度来选择安放,以实现柔性兼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结构40包括呈垂直叠加的多组支撑块41。每组支撑块41位于同一水平面。每组支撑块41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13的前、后立杆101处和所述右架14的前、后立杆101处的四个支撑块41,以支撑在所述层架20的四个角点。本实施例中,物流器具100的调节结构40包括七组支撑块41,使得物流器具100内部的层架20可根据两托货物的不同高度来选择安放在不同档位,既层架20在七个档位进行调节,较好实现柔性兼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物流器具100还包括第二防护杆60,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13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41处及所述右架14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41处,以防止稳固所述层架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物流器具100的长度及宽度满足国际托盘的存放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物流器具100的外轮廓的长度为1400mm,所述物流器具100的外轮廓的宽度为1150mm,可以较好匹配车厢尺寸。所述物流器具100内部的长度为1320mm,所述物流器具100内部的宽度为11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长度为12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宽度为1000mm。由此满足国标托盘的存放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主体10的高度为1800mm,以更好的适应车辆空间,提高运输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主体10由Q235方管焊接而成。使得物流器具100稳固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物流器具100能够提高车辆装载率,节约物流成本;还能够提高托盘货物运输稳定性,降低货损风险;还可以提前将两托货物放入该物流器具100,提高装卸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用于托盘货物运输堆垛,包括:
框架主体,由立杆及横杆组合成包括顶架、底架、左架、右架、前架、后架的立方形,其中,所述顶架的前端及所述前架的顶端的相交位置为开口,用于装卸托盘货物,所述底架所在平面高于地面,所述底架用于存放第一层托盘货物,所述底架的下部位置处设有前、后对应和左、右对应的叉车槽;
层架,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内部,用于存放第二层托盘货物;以及
堆垛角,对应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立杆的顶部位置处,用于堆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护杆,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左架、所述右架及所述后架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所述右架及所述后架的中部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左架及所述右架处,配置成可调节所述层架的安装高度,以适配所述第一层托盘货物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层托盘货物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呈垂直叠加的多组支撑块,每组支撑块位于同一水平面,每组支撑块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的前、后立杆处和所述右架的前、后立杆处的四个支撑块,以支撑在所述层架的四个角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护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左架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处及所述右架中靠近后部的支撑块处,以防止稳固所述层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器具的长度及宽度满足国际托盘的存放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器具的外轮廓的长度为1400mm,所述物流器具的外轮廓的宽度为1150mm,所述物流器具内部的长度为1320mm,所述物流器具内部的宽度为11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长度为1200mm,所述国际托盘的宽度为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为18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由Q235方管焊接而成。
CN202222918759.0U 2022-11-01 2022-11-01 物流器具 Active CN219008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8759.0U CN219008398U (zh) 2022-11-01 2022-11-01 物流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8759.0U CN219008398U (zh) 2022-11-01 2022-11-01 物流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8398U true CN21900839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8759.0U Active CN219008398U (zh) 2022-11-01 2022-11-01 物流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8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4815B1 (ko) 차량 선적용 콘테이너
US8002128B2 (en) Decking beam rac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193247A1 (en) Movable storage racks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CN209871044U (zh) 柴油发动机运输用托盘
WO2021119147A1 (en) Adjustable pallet rack
CA2590243A1 (en) Layered package handling method & apparatus
WO2017083305A1 (en) Universal platform for stacking an object on top of a bulk bin
EP3655288B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for goods transportation
CN219008398U (zh) 物流器具
TWI237000B (en) Pallet for coiled carrying article, loading structure for loading coiled carrying article on pallet, stacking structure for stacking carrying article loading pallet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ontaining structure for containing stacked coiled...
US20100092268A1 (en) Railca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ipping product
CN204161908U (zh) 管材堆码架
US20220055675A1 (en)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transferring, and/or storing goods
CN111619927A (zh) 一种存储运输物流周转架
CN221252139U (zh) 一种可带盘或脱盘叉运的托盘
KR200427799Y1 (ko) 선적용 승용차 컨테이너
CN215626592U (zh) 一种新型叉车货叉架
CN213736200U (zh) 一种装运卷板的集装箱卷板托架
WO2013189499A1 (en) A transportation box for a standard intermodal freight container, systems therewith and use thereof
RU2789270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перегрузки и/или хранения товаров
KR20050004243A (ko) 유닛 로드 운송 방법
CN112722114B (zh) 一种配送车及配送系统
EP1292516B1 (en) Container supports
CN215795117U (zh) 一种联运货物托盘
EP2683627B1 (en) Transport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bulk go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