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8156U - 无人机载物架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载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8156U
CN219008156U CN202320083008.3U CN202320083008U CN219008156U CN 219008156 U CN219008156 U CN 219008156U CN 202320083008 U CN202320083008 U CN 202320083008U CN 219008156 U CN219008156 U CN 219008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hinge
hinged
vehicl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30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30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8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8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8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载物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物架,固定于无人机平行设置的两根碳管,无人机载物架包括两个支撑杆、摆臂和载物板。其中,两个支撑杆平行放置,且架设于两个碳管之间,至少一个支撑杆能够与碳管滑动连接;摆臂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杆铰接,载物板与支撑杆平行放置,沿第一方向,载物板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别与另一个支撑杆和摆臂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向与第二铰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随着两个支撑杆沿碳管轴向的间距发生改变,载物板与碳管的夹角随之改变。如此设置,载物架的结构简单,且容易调节载物板的角度,操作方便。载物板也能够适应更多型号/种类的挂载设备,泛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无人机载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载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载物架。
背景技术
由于无人机在航拍领域的出色表现,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积极的拓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随着工业无人机迅速发展,无人机挂载的功能模块种类增多,要求增多。例如定向天线等一些挂载设备需要不同的安装角度,来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现有的无人机挂载大多数为吊舱云台设备,虽然其自带增稳及角度调整功能,但其载重能力差,缺少适配的夹具以固定额外的挂载设备,使得其适用性较差,应用场景有限。
部分工业无人机也携带了载物架,但其多用于固定、转运设备,虽然提升了其载重能力,但并不具备调整挂载设备安装角度的功能。
因此,亟需一种无人机载物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载物架,能够调节挂载设备的安装角度,操作方便。还能够适应更多型号/种类的挂载设备,泛用性更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无人机载物架,固定于无人机平行设置的两根碳管,上述无人机载物架包括:
两个支撑杆,两个上述支撑杆平行放置,且架设于两个上述碳管之间,至少一个上述支撑杆能够与上述碳管滑动连接;
摆臂,上述摆臂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述支撑杆铰接,铰接的轴向与上述支撑杆的轴向平行;
载物板,上述载物板与上述支撑杆平行放置,沿第一方向,上述载物板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上述第一铰接部与另一个上述支撑杆铰接,上述第二铰接部与上述摆臂的另一端铰接,上述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向与上述第二铰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随着两个支撑杆沿上述碳管轴向的间距发生改变,上述载物板与上述碳管的夹角随之改变。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支撑杆包括安装部与承重部,上述安装部套设于上述碳管且与上述碳管滑动连接,上述承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两个上述碳管上的上述安装部,上述摆臂与上述承重部铰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部包括第一抱管件和第二抱管件,上述第一抱管件与上述承重部固定,螺栓依次贯穿上述第二抱管件和上述第一抱管件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或,上述螺栓与上述第一抱管件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一抱管件与上述第二抱管件的一侧铰接,且铰接的轴向与上述碳管的轴向平行,上述第一抱管件与上述第二抱管件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承重部设置有第三铰接部,转轴包括抵接部和转动部,上述转动部依次穿过上述摆臂和上述第三铰接部后,插销沿上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上述转动部远离上述抵接部的一端,且上述插销的长度大于上述转动部的直径。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部与上述承重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载物板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铰接部,上述摆臂择一铰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摆臂沿其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铰接孔,上述铰接孔与上述第二铰接部铰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摆臂设置有两根,且沿上述支撑杆的轴向布置,上述载物板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铰接部与两根上述摆臂铰接。
作为上述无人机载物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载物板开设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物架,固定于无人机平行设置的两根碳管,无人机载物架包括两个支撑杆、摆臂和载物板。其中,两个支撑杆平行放置,且架设于两个碳管之间,至少一个支撑杆能够与碳管滑动连接;摆臂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杆铰接,铰接的轴向与支撑杆的轴向平行;载物板与支撑杆平行放置,沿第一方向,载物板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与另一个支撑杆铰接,第二铰接部与摆臂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铰接部的铰接轴向与第二铰接部的铰接轴向平行,随着两个支撑杆沿碳管轴向的间距发生改变,载物板与碳管的夹角随之改变。
挂载设备通过紧固件与载物板固定,且挂载设备安装于载物板背对无人机机体的一侧,当需要调节挂载设备与无人机机体的安装角度时,沿碳管的延伸方向拉动其中一个或是两个支撑杆,使得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此时,摆臂受到移动的支撑杆的牵引,摆臂与碳管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摆臂的另一端拉着载物板绕着第一铰接部周向转动,挂载设备随着载物板一同转动以实现角度的调节。
如此设置,载物架的结构简单,且容易调节载物板的角度,操作方便。载物板也能够适应更多型号/种类的挂载设备,泛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载物架(含无人机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载物架(含无人机机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载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载物架(含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碳管;12、无人机机体;
20、支撑杆;21、安装部;211、第一抱管件;212、第二抱管件;22、承重部;221、第三铰接部;
30、摆臂;31、铰接孔;
40、载物板;41、第一铰接部;42、第二铰接部;43、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物架,固定于无人机平行设置的两根碳管11,无人机载物架包括两个支撑杆20、摆臂30和载物板40。其中,两个支撑杆20平行放置,且架设于两个碳管11之间,至少一个支撑杆20能够与碳管11滑动连接;摆臂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杆20铰接,铰接的轴向与支撑杆20的轴向平行;载物板40与支撑杆20平行放置,沿第一方向,载物板40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部41和第二铰接部42,第一铰接部41与另一个支撑杆20铰接,第二铰接部42与摆臂30的另一端铰接,第一铰接部41的铰接轴向与第二铰接部42的铰接轴向平行,随着两个支撑杆20沿碳管11轴向的间距发生改变,载物板40与碳管11的夹角随之改变。
挂载设备通过紧固件与载物板40固定,且挂载设备安装于载物板40背对无人机机体12的一侧,当需要调节挂载设备与无人机机体12的安装角度时,保持其中一个支撑杆20与碳管11相对固定,沿碳管11的延伸方向拉动另一只支撑杆20,此时,摆臂30受到移动的支撑杆20的牵引,使得摆臂30与碳管1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摆臂30的另一端拉着载物板40绕着固定的支撑杆20周向转动,挂载设备随着载物板40一同转动以实现角度的调节。
还可以沿碳管11的延伸方向同时拉动两个支撑杆20,使得两个支撑杆20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进行载物板40的角度调节,其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设置,载物架的结构简单,且容易调节载物板40的角度,操作方便。载物板40也能够适应更多型号/种类的挂载设备,泛用性更强。
一般的,载物板40与碳管11的夹角调试范围为0~90°。
可选的,支撑杆20包括安装部21与承重部22,安装部21套设于碳管11,且与碳管11滑动连接,承重部22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两个碳管11上的安装部21,摆臂30与承重部22铰接。如此设置,通过将安装部21套设于碳管11使得支撑杆20与碳管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通过承重部22将两个安装部21连接,实现了两个安装部21沿碳管11滑动时动作同步,且保持两个安装部21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一定。
可选的,安装部21包括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第一抱管件211与承重部22固定,螺栓依次贯穿第二抱管件212和第一抱管件21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如此设置,在进行安装时,仅需将碳管11夹持于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之间,将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扣合,并将两个抱管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部21即套设于碳管11上。进一步的,当需要调整载物板40与碳管11之间的夹角时,仅需调节螺母与螺栓的旋紧量,使得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之间的空隙变大,解除与碳管11的夹持关系,安装部21既可以保持套设在碳管11上,还可以沿碳管11的延伸方向滑动;完成角度调节后,再旋紧螺母与螺栓,使得第一抱管件211与第二抱管件212相互靠近,重新夹持住碳管11,将安装部21在碳管11上的相对位置锁定,以维持载物板40的调试角度。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抱管件211开设有螺纹孔,螺栓与第一抱管件211螺纹连接。如此设计,减少了螺母的使用,避免了在调试载物板40角度的过程中,螺母掉落的问题,仅需要调整螺栓与第一抱管件211的旋紧量即可。
可选的,第一抱管件211与第二抱管件212的一侧铰接,且铰接的轴向与碳管11的轴向平行,第一抱管件211与第二抱管件21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如此设置,第一抱管件211与第二抱管件212能够保持连接关系,避免了在安装/拆卸过程中,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其中一个掉落丢失的问题,且由于第一抱管件211与第二抱管件212的一侧铰接,在安装过程中,不再需要将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重新找准对齐,即可完成安装。
可选的,承重部22设置有第三铰接部221,转轴包括抵接部和转动部,转动部依次穿过摆臂30和第三铰接部221后,插销沿转轴的径向插设于转动部远离抵接部的一端,且插销的长度大于转动部的直径。如此设置,通过插销对转动部的一端进行锁定,以维持支撑杆20与摆臂30的铰接关系。且使用插销锁定转轴,相较转轴与螺母的螺纹连接,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摆臂30与支撑杆20发生相对转动时,带动螺母或转轴一同转动,使得螺纹连接松脱的问题。
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其自带的碳管11的管径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安装部21能够稳定地套设于碳管11上,可选的,安装部21与承重部22可拆卸连接。针对不同管径的碳管11,支撑杆20能够更换对应型号的安装部21与之适配。
如图3所示,载物板40的长度方向记为L。
可选的,载物板40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部42,摆臂30择一铰接。如此设置,通过选择位于第一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铰接部42与摆臂30铰接,能够改变力臂的长度,进而在调整载物板40与碳管11的夹角时,改变拉动支撑杆20的拉力。
可选的,摆臂30沿其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铰接孔31,铰接孔31与第二铰接部42铰接。如此设置,通过改变摆臂30与载物板40的铰接位置,能够在改变两个支撑杆20间距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载物板40与碳管11之间的夹角不变,使得无人机载物架能够应对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其携带碳管11长度也不尽相同的问题。
可选的,摆臂30设置有两根,且沿支撑杆20的轴向布置,载物板40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铰接部42与两根摆臂30铰接。如此设置,通过两个摆臂30与载物板40铰接,减轻了单个摆臂30的载荷,使得无人机载物架能够负担质量更大的挂载设备,也使得载物板40与支撑杆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晃动。
具体的,载物板40能够沿支撑杆20的轴向布置有两个第二铰接部42,分别与对应的一根摆臂30铰接。
于其他实施例中,载物板40能够仅设置一个第二铰接部42,两根摆臂30分别位于该第二铰接部42的轴向两侧,与之铰接。
可选的,载物板40开设有减重孔43。如此设置,能够有效的减轻整个无人机载物架的重量,降低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负担。
可选的,无人机载物架的其他零件,在不影响其作用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均可开设减重孔43。
于其他实施例中,无人机仅设置有一根碳管11,无人机载物架包括两个滑块、摆臂30以及载物板40,滑块套设于所述碳管11,且至少一个滑块能够与碳管11滑动连接,摆臂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滑块铰接,另一端与载物板40的第二铰接部42铰接,载物板40的第一铰接部41与另一个滑块铰接。通过沿碳管11的轴向改变两个滑块的间距,进而改变载物板40与碳管11之间的角度,具体的工作原理不再赘述。为了防止滑块与碳管11发生周向转动,碳管11的横截面可以设置成多边形,滑块的内周壁设置为与碳管11适配的多边形结构,或者碳管11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而滑块对应的设置有插接部伸入滑槽中,并与滑槽滑动连接。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无人机载物架,固定于无人机平行设置的两根碳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载物架包括:
两个支撑杆(20),两个所述支撑杆(20)平行放置,且架设于两个所述碳管(11)之间,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20)能够与所述碳管(11)滑动连接;
摆臂(30),所述摆臂(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20)铰接,铰接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20)的轴向平行;
载物板(40),所述载物板(40)与所述支撑杆(20)平行放置,沿第一方向,所述载物板(40)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部(41)和第二铰接部(42),所述第一铰接部(41)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20)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42)与所述摆臂(3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部(41)的铰接轴向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2)的铰接轴向平行,随着两个支撑杆(20)沿所述碳管(11)轴向的间距发生改变,所述载物板(40)与所述碳管(11)的夹角随之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包括安装部(21)与承重部(22),所述安装部(21)套设于所述碳管(11)且与所述碳管(11)滑动连接,所述承重部(22)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两个所述碳管(11)上的所述安装部(21),所述摆臂(30)与所述承重部(2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包括第一抱管件(211)和第二抱管件(212),所述第一抱管件(211)与所述承重部(22)固定,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抱管件(212)和所述第一抱管件(21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或,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抱管件(21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管件(211)与所述第二抱管件(212)的一侧铰接,且铰接的轴向与所述碳管(11)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抱管件(211)与所述第二抱管件(21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22)设置有第三铰接部(221),转轴包括抵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依次穿过所述摆臂(30)和所述第三铰接部(221)后,插销沿所述转轴的径向插设于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且所述插销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部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承重部(2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40)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铰接部(42),所述摆臂(30)择一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0)沿其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铰接孔(31),所述铰接孔(31)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0)设置有两根,且沿所述支撑杆(20)的轴向布置,所述载物板(40)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铰接部(42)与两根所述摆臂(30)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40)开设有减重孔(43)。
CN202320083008.3U 2023-01-28 2023-01-28 无人机载物架 Active CN219008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3008.3U CN219008156U (zh) 2023-01-28 2023-01-28 无人机载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3008.3U CN219008156U (zh) 2023-01-28 2023-01-28 无人机载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8156U true CN219008156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3008.3U Active CN219008156U (zh) 2023-01-28 2023-01-28 无人机载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8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42762A1 (en) Tower erection lift kit tools
AU2015251303A1 (en) Alignment to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nnection of wind turbine tower segments
CN219008156U (zh) 无人机载物架
CN209267109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喉箍型引下夹具
US9186762B2 (en) Turbine extension nut support tool
CN211939191U (zh) 一种环形件径向孔加工装置
CN113007513B (zh) 可调式安装支架
US20070176057A1 (en) Hanger System for Rigid Lines
CN220234128U (zh) 一种电缆夹持装置
CN217778603U (zh) 一种箭体滚转架车
CN219140045U (zh) 一种大型管道安装用支撑调整架
CN216692747U (zh) 多功能可调式台架
JP2649484B2 (ja) 揚綱機の支持装置
CN216915841U (zh) 水平扩索距导向轮
CN218963830U (zh) 一种扩口进料架送料机构
CN113819302B (zh) 一种市政管道安装用的支撑装置
CN220173157U (zh) 一种大弧度屋面光伏支架结构
CN220947808U (zh) 一种行李架结构
CN220249442U (zh) 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14945517U (zh) 一种可伸缩支撑杆
CN220817318U (zh) 一种碳排放环境质量监测装置
CN214500746U (zh) 一种方便伸缩收纳的支架
CN114571171B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球定位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19730372U (zh) 臂架支座、臂架及作业机械
CN219549405U (zh) 一种便于固定滚珠的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