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8072U - 一种无人测量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测量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8072U
CN219008072U CN202223609259.5U CN202223609259U CN219008072U CN 219008072 U CN219008072 U CN 219008072U CN 202223609259 U CN202223609259 U CN 202223609259U CN 219008072 U CN219008072 U CN 219008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t
boat body
balance
unmanned survey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2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刚
蒋文利
韩健健
卢兴海
熊传进
刘世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Han Aibird Uav Co ltd
Wuhan Huace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 Han Aibird Uav Co ltd
Wuhan Huace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 Han Aibird Uav Co ltd, Wuhan Huace Satell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 Han Aibird Ua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2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8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8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8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两个支架和两个平衡舟,船体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与两个平衡舟连接;平衡舟包括舟体、连接座和连接杆,舟体与船体平行布置,且舟体位于船体两侧的下方,舟体上表面低于船体底面,舟体上表面通过连接座上的连接杆与支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衡舟会降低无人测量船的重心,使船体的重心降低到水面以下,使船体不会发生剧烈摇晃,始终位于平衡状态,有利于无人测量船进行测量工作;该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无人测量船在海上大风浪中的工作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测量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测量船。
背景技术
无人测量船由于工作需要,常需要海上作业,市面上常见的无人测量船多为单体船结构,海上风浪较大时,不容易保持平衡,影响测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一种无人测量船,能在海上风浪较大时,保持平衡,不影响无人测量船的正常测量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两个支架和两个平衡舟,船体两侧均通过支架分别与两个平衡舟连接;平衡舟包括舟体、连接座和连接杆,舟体与船体平行布置,且舟体位于船体两侧的下方,舟体上表面低于船体底面,舟体上表面通过连接座上的连接杆与支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衡舟会降低无人测量船的重心,使船体的重心降低到水面以下,使船体不会发生剧烈摇晃,始终位于平衡状态,有利于无人测量船进行测量工作;该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无人测量船在海上大风浪中的工作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舟体前端为流线型,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一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舟体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进一步,支架包括第一电动旋转轴、旋转杆和第二电动旋转轴,旋转杆一端通过第一电动旋转轴与船体转动连接,旋转杆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动旋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摄像头,船体前端两侧安装有摄像头。
进一步,第一电动旋转轴、第二电动旋转轴、电磁阀和摄像头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测量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测量船的舟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测量船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测量船的另一姿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船体,2、支架,21、第一电动旋转轴,22、旋转杆,23、第二电动旋转轴,23、第二电动旋转轴,3、平衡舟,31、舟体,311、进水口,32、连接座,33、连接杆,4、电磁阀,5、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1、两个支架2和两个平衡舟3,船体1两侧均通过支架2分别与两个平衡舟3连接;平衡舟3包括舟体31、连接座32和连接杆33,舟体31与船体1平行布置,且舟体31位于船体1两侧的下方,舟体31上表面低于船体1底面,舟体31上表面通过连接座32上的连接杆33与支架2活动连接。
平衡舟3会降低无人测量船的重心,使船体1的重心降低到水面以下,使船体1不会发生剧烈摇晃,始终位于平衡状态,有利于无人测量船进行测量工作;该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无人测量船在海上大风浪中的工作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无人测量船,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舟体31前端为流线型,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一侧开设有进水口311,进水口311内设置有电磁阀4。若无人测量船的晃动幅度还是较大,打开电磁阀4将舟体31外部的海水通过进水口311引入到舟体31内部,海水充满舟体31后,关闭电磁阀4,将舟体31内部海水与舟体31外部海水分隔开;增加舟体31重量,进一步降低无人测量船的重心,利于对抗大的风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一种无人测量船,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舟体31的材质为硬质橡胶。硬质橡胶有一定的强度,还具有较好的弹性,浪花拍打舟体31时,橡胶回弹,可以初步削弱浪花对舟体31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一种无人测量船,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支架2包括第一电动旋转轴21、旋转杆22和第二电动旋转轴23,旋转杆22一端通过第一电动旋转轴21与船体1转动连接,旋转杆22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动旋转轴23与连接杆33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旋转轴21和第二电动旋转轴23,可以完成舟体31的展开,以及舟体31的缩拢,节约装箱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一种无人测量船,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包括摄像头5,船体1前端两侧安装有摄像头5。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5实时观察舟体31的姿态,便于舟体31的展开和缩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一种无人测量船,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第一电动旋转轴21、第二电动旋转轴23、电磁阀4和摄像头5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外部控制器统一控制,集成度高,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两个支架(2)和两个平衡舟(3),所述船体(1)两侧均通过所述支架(2)分别与两个所述平衡舟(3)连接;所述平衡舟(3)包括舟体(31)、连接座(32)和连接杆(33),所述舟体(31)与所述船体(1)平行布置,且所述舟体(31)位于所述船体(1)两侧的下方,所述舟体(31)上表面低于所述船体(1)底面,所述舟体(31)上表面通过所述连接座(32)上的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支架(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舟体(31)前端为流线型,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其一侧开设有进水口(311),所述进水口(311)内设置有电磁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舟体(31)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电动旋转轴(21)、旋转杆(22)和第二电动旋转轴(23),所述旋转杆(22)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旋转轴(21)与所述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2)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旋转轴(23)与所述连接杆(3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5),所述船体(1)前端两侧安装有所述摄像头(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旋转轴(21)、所述第二电动旋转轴(23)、所述电磁阀(4)和所述摄像头(5)均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CN202223609259.5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人测量船 Active CN219008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259.5U CN219008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人测量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259.5U CN219008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人测量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8072U true CN21900807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8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259.5U Active CN219008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无人测量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8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1461B1 (ko) 부유식 풍력 발전 플랜트
CN103112550B (zh) 一种深海通信中继浮标
CN105905251A (zh) 一种隐身单体小水线面的水翼无人艇及航行方法
US20090313988A1 (en) Method of extracting energy from ocean waves
KR101259129B1 (ko) 양력 핀과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CN105539757A (zh) 一种外张型可开合舭龙骨
CN101284566A (zh) 船舭部双侧自动开合气囊减横摇装置
CN105539758B (zh) 一种蚌式舭龙骨的控制方法
CN219008072U (zh) 一种无人测量船
CN205469707U (zh) 一种舭龙骨
CN102556313B (zh) 可调式表面桨驱动系统及船艇
CN205632940U (zh) 一种隐身单体小水线面的水翼无人艇
CN113619747B (zh) 一种具有多组气囊的船舶防倾覆装置
CN109250037B (zh) 一种飞行悬浮式水下滑翔器布放回收装置
CN204726635U (zh) 一种t型转子翼低速减摇装置
CN205440803U (zh) 一种外张型可开合舭龙骨
CN105438414A (zh) 一种舭龙骨
CN109625194B (zh) 一种具有减摇水舱系统的科学考察船
CN208102299U (zh) 一种能够双面吸水的推进装置
CN108394531B (zh) 一种海上风电运维船稳定装置
CN114572368B (zh) 一种波浪滑翔机
CN205589433U (zh) 一种出海作业渔船
CN213168488U (zh) 组合式减摇鳍
CN108423146A (zh) 一种水下双体航行系统
CN107444581A (zh) 一种无人测量船防撞减震船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