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7775U -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 Google Patents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7775U
CN219007775U CN202223539426.3U CN202223539426U CN219007775U CN 219007775 U CN219007775 U CN 219007775U CN 202223539426 U CN202223539426 U CN 202223539426U CN 219007775 U CN219007775 U CN 219007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mponent
grille
high stability
acti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94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顺勤
朱利伟
蒋平
崔静
张小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unyang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unyang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unyang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unyang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94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7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7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7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包括格栅主体,格栅主体上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散热面,散热面由间隔布置的若干散热口组成,在格栅主体后端面设置有若干挡板,格栅主体后端面在散热面的上方设置有传动组件,下方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的驱动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挡板的顶端设置有随动组件,随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发动机温度和外界环境自行控制保险杠的格栅主体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有利于发动机迅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提升燃油经济性,同时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久,不易发生磨损和损坏。

Description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背景技术
进气格栅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水箱和发动机舱内的所有零件免受异物撞击,对发动机和水箱通风、进气和散热,中国专利文件202022251254.4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前格栅,通过纵向布置的丝杆和滑轨,并通过第一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由于进气格栅为竖直放置,而滑轨也处于竖直状态,第一滑块在滑轨上的竖直方向未有限位,致使活动格栅一侧受自身重力的影响会有一个向下的力,且无法对该力进行支撑限位,而活动格栅另一侧则受第二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进行限位,且安装口为横向布置,活动格栅与滑轨和丝杆之间的力矩较长,继而使活动格栅与滑轨连接的一侧低于活动格栅与丝杆连接的一侧,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无法精准的与滑轨和丝杆稳定配合,会导致活动格栅两侧无法同时移动,出现移动不顺畅,甚至磨损和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可根据发动机温度和外界环境自行控制格栅主体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有利于发动机迅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提升燃油经济性,同时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久,不易发生磨损和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包括格栅主体,所述格栅主体上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由间隔布置的若干散热口组成,在所述格栅主体后端面设置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与格栅主体相抵触,若干所述挡板与若干散热口一一对应,并位于散热口的一侧,所述格栅主体后端面在散热面的上方设置有传动组件,下方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设置有随动组件,所述随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沿驱动件中心轴自转,驱动所述随动组件、滚轮组件沿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水平移动,使所述挡板靠近或远离散热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上方,位于散热面两侧的限位块和转动设置在两限位块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限位块与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随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顶端的第一连接轴和设置在第一连接轴顶端的随动块,所述随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下方的导轨,沿导轨长度方向开设在导轨上的滑槽和对称设置在滑槽两侧内壁上的光轴,所述导轨横向设置在散热面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两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栓与格栅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底端的第二连接轴和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的滚轮,所述滚轮外表面设置有与光轴相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滚轮设置在两光轴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主体前端面设置有对散热面形成环绕的包边,所述包边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周缘处于包边内,并通过螺栓与包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主体上位于包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供车灯穿过的车灯孔。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主体上,位于包边的下方设置有雷达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主体后端面沿格栅主体周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车辆连接的车身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面、挡板、传动组件、导向限位组件、驱动件、随动组件、滚轮组件,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均横向布置,并设置在散热面上方和下方,在受自身重力影响时,挡板的底端通过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进行支撑限位,使随动组件不会受挡板自身重力的影响,可以与传动组件始终进准配合,使挡板顶端与传动组件的连接处和底端与导向限位组件的连接处,处在同一直线上,且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继而使得挡板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的一端和挡板与导向限位组件端传动连接的一端的一致性更好,移动同步性高,工作更加稳定,不易出现磨损和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限位组件与滚轮组件配合的侧视剖视图。
其中:1、格栅主体;2、散热面;201、散热口;3、挡板;4、驱动件;501、限位块;502、丝杆;601、第一连接轴;602、随动块;701、导轨;702、滑槽;703、光轴;8、安装部;901、第二连接轴;902、滚轮;903、环形凹槽;10、包边;11、过滤网;12、车灯孔;13、雷达安装孔;14、车身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所示,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包括格栅主体1,格栅主体1上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散热面2,散热面2由间隔布置的若干散热口201组成,散热口为矩形结构,且竖直布置,若干散热口201相互平行,在格栅主体1后端面设置有若干挡板3,挡板3也为矩形结构,挡板3的尺寸在于散热口201对应时,可将散热口201完全遮挡,挡板3与格栅主体1相抵触,挡板3遮挡住散热口201时,挡板3前端的周缘处与散热口201处的格栅主体1抵触,若干挡板3与若干散热口201一一对应,并位于散热口201的一侧,若干挡板3均位于散热口201的左侧或者右侧,若干挡板3同时与若干散热口201靠近并封闭散热口201,完成散热面2的封闭。
格栅主体1后端面在散热面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驱动件4,驱动件4的驱动端与传动组件连接,驱动件4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沿驱动件中4心轴自转,驱动随动组件、滚轮组件沿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水平移动,使挡板3靠近或远离散热口201,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2上方,位于散热面2两侧的限位块501和转动设置在两限位块501之间的丝杆502,丝杆502的一端贯穿限位块501与驱动件4的驱动端连接,限位块501限制随动块602的运动行程,使随动块602稳定的在丝杆502上往复移动,驱动件4为驱动电机,驱动丝杆502转动,继而使随动块602沿丝杆502往复移动。
挡板3的顶端设置有随动组件,随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随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3顶端的第一连接轴60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轴601顶端的随动块602,随动块602与丝杆502螺纹连接,第一连接轴601、随动块602和挡板3为一体成型,随动块602随着丝杆502的转动,带动挡板3沿丝杆502往复移动,与散热口201靠近或远离,使散热口201打开或关闭。
驱动件4与车辆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车辆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驱动件4的工作状态,在车辆冷车状态时,检测到发动机温度较低,控制驱动件4工作,驱动件4驱动传动组件工作,使若干挡板3靠近散热面2,使散热面2封闭,使发动机迅速进入最佳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效率,并在发动机处于安全温度时,始终保持散热面2关闭,以减少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继而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在检测到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控制器控制驱动件4工作,驱动件控制传动组件,使挡板3与散热面2分离,使外界的气流进入,进行散热降温。
散热面2下方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挡板3的底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活动连接,在受自身重力影响和车辆颠簸时,挡板3的底端通过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相配合进行支撑限位,使随动组件不会受挡3板自身重力和上下颠簸的影响,可以与传动组件始终进准配合,使挡板3顶端与传动组件的连接处和底端与导向限位组件的连接处,处在同一直线上,且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之间传动的摩擦系数较小,继而使得挡板3上下两端移动一致性更好,移动同步性高,工作更加稳定,不易出现磨损和损坏。
导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2下方的导轨701,沿导轨701长度方向开设在导轨701上的滑槽702和对称设置在滑槽702两侧内壁上的光轴703,滚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3底端的第二连接轴901和套设在第二连接轴901上的滚轮902,滚轮902外表面设置有与光轴703相匹配的环形凹槽903,滚轮902设置在两光轴703之间,导轨701横向设置在散热面2下方,散热面2下方横向设置的导轨701与上方横向设置的丝杆502形成配合,对竖直布置的挡板3两端进行有效支撑和限位,滑槽702开口朝上,两光轴703与滚轮902的环形凹槽903相配合,对滚轮在纵向进行限位,使滚轮902始终处于两光轴703之间,并对滚轮902的横向移动导向,使滚轮稳定的在导轨701内部移动,滚轮902与光轴703的摩擦系数小,随动性好,不易产生磨损和损坏,挡板3底部随着顶部移动一起移动,且移动的一致性更好,传动组件驱动随动组件和挡板3移动时,挡板3底部的滚轮902在导轨701内沿着光轴703同时移动。
导轨701两侧设置有安装部8,安装部8通过螺栓与格栅主体1固定连接,导轨701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两光轴703对称的设置在两导轨壳体内壁上,通过螺栓将分体式的结构固定连接,便于滚动组件与导轨进行安装。
格栅主体1前端面设置有对散热面2形成环绕的包边10,包边10内设置有过滤网11,包边10与格栅主体1为一体成型,过滤网11外周缘处于包边10内,并通过螺栓与包边10固定连接,过滤网11可以在行驶中防止外界的飞虫和细小石子进入内部,对水箱发动机造成冲击,使格栅主体的过滤性能更好。
格栅主体1上位于包边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供车灯穿过的车灯孔12,供汽车大灯穿过,便于格栅主体1与于车辆配合连接。
格栅主体1上,位于包边10的下方设置有雷达安装孔13,雷达安装孔13用于安装前车雷达。
格栅主体1后端面沿格栅主体1周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车辆连接的车身安装孔14,车身安装孔14通过卡扣或螺栓与车辆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包括格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1)上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散热面(2),所述散热面(2)由间隔布置的若干散热口(201)组成,在所述格栅主体(1)后端面设置有若干挡板(3),所述挡板(3)与格栅主体(1)相抵触,若干所述挡板(3)与若干散热口(201)一一对应,并位于散热口(201)的一侧,所述格栅主体(1)后端面在散热面(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组件,下方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的驱动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挡板(3)的顶端设置有随动组件,所述随动组件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挡板(3)的底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与导向限位组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4)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沿驱动件(4)中心轴自转,驱动所述随动组件、滚轮组件沿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水平移动,使所述挡板(3)靠近或远离散热口(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2)上方,位于散热面(2)两侧的限位块(501)和转动设置在两限位块(501)之间的丝杆(502),所述丝杆(502)的一端贯穿限位块(501)与驱动件(4)的驱动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3)顶端的第一连接轴(60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轴(601)顶端的随动块(602),所述随动块(602)与丝杆(50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散热面(2)下方的导轨(701),沿导轨(701)长度方向开设在导轨(701)上的滑槽(702)和对称设置在滑槽(702)两侧内壁上的光轴(703),所述导轨(701)横向设置在散热面(2)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01)两侧设置有安装部(8),所述安装部(8)通过螺栓与格栅主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3)底端的第二连接轴(901)和套设在第二连接轴(901)上的滚轮(902),所述滚轮(902)外表面设置有与光轴(703)相匹配的环形凹槽(903),所述滚轮(902)设置在两光轴(7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1)前端面设置有对散热面(2)形成环绕的包边(10),所述包边(10)内设置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外周缘处于包边(10)内,并通过螺栓与包边(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1)上位于包边(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供车灯穿过的车灯孔(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1)上,位于包边(10)的下方设置有雷达安装孔(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主体(1)后端面沿格栅主体(1)周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与车辆连接的车身安装孔(14)。
CN202223539426.3U 2022-12-29 2022-12-29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Active CN219007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9426.3U CN219007775U (zh) 2022-12-29 2022-12-29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9426.3U CN219007775U (zh) 2022-12-29 2022-12-29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7775U true CN21900777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9426.3U Active CN219007775U (zh) 2022-12-29 2022-12-29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7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226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CN219007775U (zh) 稳定性高的主动进气式保险杆格栅
CN203172574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
CN114501899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09534674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车载空调保护壳
CN10849338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16767561U (zh) 一种双燃料供应系统
CN212827875U (zh) 一种自动开启的汽车格栅装置
CN21098540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直流屏
CN216658614U (zh) 一种新型高温油式模温机
CN215257770U (zh) 一种农机传动箱的高效散热壳体
CN213473050U (zh) 智能汽车前格栅
CN211958945U (zh) 一种车载发电机通风装置和系统
CN214648113U (zh) 智能汽车中网
CN211557075U (zh) 4.8mw大功率开启式空冷器
CN208263964U (zh) 一种汽车进风格栅
CN211513774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过滤装置
CN113594892A (zh) 一种雨天自动密封并切换水冷循环散热的配电柜装置
CN208523126U (zh)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电机控制器安装盒体
CN203452608U (zh) 一种铁路发电车用百叶开闭装置
CN117833075B (zh) 一种新能源电源接入电网系统安全保护装置
CN21128055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CN220871153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换气量调节装置
CN218998626U (zh) 一种弱电bs版用防护箱
CN21965103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充电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