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1642U -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1642U
CN219001642U CN202222101390.4U CN202222101390U CN219001642U CN 219001642 U CN219001642 U CN 219001642U CN 202222101390 U CN202222101390 U CN 202222101390U CN 219001642 U CN219001642 U CN 219001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
guide wire
fixedly connecte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13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i Medical Area General Hospital of Eastern Theater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i Medical Area General Hospital of Eastern Theater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i Medical Area General Hospital of Eastern Theater of Pla filed Critical Qinhuai Medical Area General Hospital of Eastern Theater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21013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1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1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1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插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管本体,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输送架构,所述定位输送架构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丝,所述导丝通过定位输送架构、连接管和插座延伸至导管本体中。该手术介入导管结构,通过设置定位输送架构,利用转盘通过输送齿轮促使两个输送轮带动导丝进行输送运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就能够对导丝进行输送,进而实现导丝与导管的同步式输送介入,且输送速度取决于转盘的转速,使得导丝介入过程平缓,相较于现有的双手分开式输送而言,本方案所采用的同步式输送使得手部负担小,有效提高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导丝介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术中需要各种介入材料,包括导管鞘、导丝、导管、压力套件、高压连接管、微导管、球囊、支架、引流管、各类穿刺针等等,各种导管是介入治疗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和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手术中通常采用导管进入人体器官内,再由导丝对导管起引导及支持作用,帮助导管进入血管及其他腔隙,引导导管顺利到达病变处,是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经皮穿刺插管的工具之一,而对于导丝的操作,需要双手轻送慢行,确认在无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狭窄部位,保持触觉反馈,尤其的是需要将头端来回转动,以能减少导丝进入小侧支的概率。
现有技术中,常规在操作导丝时,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一只手握持导管,且另一只手同时驱使导丝移动,在手部移动导丝时手部横向移位量容易产生偏差,即单次导丝送入量过多或过少,导丝送入量过少影响导丝介入效率,导丝送入量过多的话则极易导致导丝过度介入,存在安全隐患,且手部负担大,易疲劳,都会影响手术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包括握持管,所述握持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插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管本体,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输送架构,所述定位输送架构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丝,所述导丝通过定位输送架构、连接管和插座延伸至导管本体中;
所述定位输送架构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输送轮和输送齿轮,两个输送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导丝位于两个输送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与输送管的内壁转动连接,而左侧转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延伸至输送管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输送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位于左侧输送齿轮的齿间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包括管道外层、管道中层和管道内层,所述管道外层为聚脲胺脂层,所述管道中层为镍钛金属层,所述管道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蝴蝶翅型握持板,且蝴蝶翅型握持板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手术介入导管结构,通过设置定位输送架构,利用转盘通过输送齿轮促使两个输送轮带动导丝进行输送运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就能够对导丝进行输送,进而实现导丝与导管的同步式输送介入,且输送速度取决于转盘的转速,使得导丝介入过程平缓,相较于现有的双手分开式输送而言,本方案所采用的同步式输送使得手部负担小,有效提高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导丝介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结构剖视图。
图中:1、握持管;2、连接管;3、插座;4、导管本体;5、定位输送架构;6、导丝;7、输送管;8、转轴;9、输送轮;10、输送齿轮;11、转盘;12、滑轨;13、滑块;14、定位杆;15、管道外层;16、管道中层;17、管道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包括握持管1,所述握持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蝴蝶翅型握持板,且蝴蝶翅型握持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握持管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插座3,所述插座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管本体4,所述连接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输送架构5,所述定位输送架构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丝6,所述导丝6通过定位输送架构5、连接管2和插座3延伸至导管本体4中;
所述定位输送架构5包括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所述转轴8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与输送管7的内壁转动连接,而左侧转轴8的顶端通过轴承延伸至输送管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1,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输送轮9和输送齿轮10,两个输送齿轮10之间相啮合,所述导丝6位于两个输送轮9之间。
通过设置定位输送架构5,利用转盘11通过输送齿轮10促使两个输送轮9带动导丝6进行输送运动,通过转盘11的转动就能够对导丝6进行输送,进而实现导丝6与导管的同步式输送介入,且输送速度取决于转盘11的转速,使得导丝6介入过程平缓,相较于现有的双手分开式输送而言,本方案所采用的同步式输送使得手部负担小,有效提高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导丝6介入使用。
具体的,所述输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位于输送管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底端位于左侧输送齿轮10的齿间隙中。
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对导丝6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时,向下拉动滑块13,促使滑块13带动定位杆14插入在左侧输送齿轮10的凸齿的间隙处,从而限制了输送齿轮10的转动,避免了转盘11的自转动。
具体的,所述导管本体4的内壁包括管道外层15、管道中层16和管道内层17,所述管道外层15为聚脲胺脂层,所述管道中层16为镍钛金属层,所述管道内层17为聚四氟乙烯层。
本实施方案中,管道外层15为聚脲胺脂材质,具有较好的相融性,方便导管本体4在血管内移动,使血栓难于在导管本体4外壁产生,同时对血管肉皮的刺激最小;
管道内层17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使得导管本体4内部摩擦系数较小,便于导丝6穿梭,同时便于清洁导管本体4的内腔;
管道中层16为镍钛金属材质,使得导管本体4有足够的韧性和支撑性,同时导管本体4在弯曲后仍可恢复原状,便于导管本体4在血管内弯曲和穿梭。
在使用时,先将导丝6插入两个输送轮9之间,而后通过滑块13沿着滑轨12方向向上拨动,使得滑块13带动定位杆14进行斜上方滑动,使得定位杆14与左侧输送齿轮10的卡接限位状态解除,而后转动转盘11,使得转盘11带动左侧转轴8进行转动,使得左侧输送齿轮10带动右侧输送齿轮10进行转动,使得两个输送轮9进行相反方向转动,使得两个输送轮9可共同对导丝6进行输送,且整个输送过程只需要医护人员一手握在握持管1上,另一只手转动转盘11即可,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对导管和导丝6进行同步输送,由于导丝6被两个输送轮9所限位,所以导丝6不会在导管内出现位置偏差;
当需要对导丝6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时,向下拉动滑块13,促使滑块13带动定位杆14插入在左侧输送齿轮10的凸齿的间隙处,从而限制了输送齿轮10的转动,避免了转盘11的自转动。
综上所述,该手术介入导管结构,通过设置定位输送架构5,利用转盘11通过输送齿轮10促使两个输送轮9带动导丝6进行输送运动,通过转盘11的转动就能够对导丝6进行输送,进而实现导丝6与导管的同步式输送介入,且输送速度取决于转盘11的转速,使得导丝6介入过程平缓,相较于现有的双手分开式输送而言,本方案所采用的同步式输送使得手部负担小,有效提高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导丝6介入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包括握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管(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插座(3),所述插座(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管本体(4),所述连接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输送架构(5),所述定位输送架构(5)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丝(6),所述导丝(6)通过定位输送架构(5)、连接管(2)和插座(3)延伸至导管本体(4)中;
所述定位输送架构(5)包括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输送轮(9)和输送齿轮(10),两个输送齿轮(10)之间相啮合,所述导丝(6)位于两个输送轮(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与输送管(7)的内壁转动连接,而左侧转轴(8)的顶端通过轴承延伸至输送管(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位于输送管(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底端位于左侧输送齿轮(10)的齿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4)的内壁包括管道外层(15)、管道中层(16)和管道内层(17),所述管道外层(15)为聚脲胺脂层,所述管道中层(16)为镍钛金属层,所述管道内层(17)为聚四氟乙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蝴蝶翅型握持板,且蝴蝶翅型握持板的数量为两个。
CN202222101390.4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Active CN219001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1390.4U CN21900164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1390.4U CN21900164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1642U true CN21900164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1390.4U Active CN219001642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1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59393B2 (ja) ガイドカルーテル制御用のシステム
CN113729966B (zh) 并行渐进可替换式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US76742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justable shape guide catheter
CN111494012A (zh) 一种辅助医生操作结肠镜的机器人系统
CN114391961B (zh) 一种简便型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操作装置
CN113598947A (zh) 血管介入导航手术系统
TW201000160A (en) The control system of catheter feeder
CN113693733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
EP3088035A1 (en) Catheter for accessing branch vessel of abdominal aorta
CN114177482A (zh) 管腔介入系统
WO2023093155A1 (zh) 一种同步型介入手术机器人
JP2015130898A (ja) 操作部材
CN219001642U (zh) 一种手术介入导管结构
CN110755152A (zh) 微波消融导管、操控其的机械手及机械手控制系统
CN107684657A (zh) 一种用于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术的双层弯头微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6036445A (zh) 导丝直线和旋转同步执行机构、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CN113729959B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导丝导管操作装置
CN212940963U (zh) 一种可调弯导管
CN113633388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导丝导管控制装置
JP2021132916A (ja) 医療デバイス
CN220833140U (zh) 一种介入手术用导丝递送装置
CN218960926U (zh) 一种导管输送的手动自动切换装置及机器人系统
CN220124807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
CN109199592A (zh) 一种高灵活性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CN215839387U (zh) 一种放射介入用动脉灌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