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0934U - 一种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0934U
CN219000934U CN202122754318.7U CN202122754318U CN219000934U CN 219000934 U CN219000934 U CN 219000934U CN 202122754318 U CN202122754318 U CN 202122754318U CN 219000934 U CN219000934 U CN 219000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ed board
main
auxiliary
main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43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亿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e Sanitary Ware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e Sanitary War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e Sanitary Ware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e Sanitary War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43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0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0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0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其包括主床板和副床板,主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的第一梳齿部,副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第二梳齿部,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互补以拼接成完整床面,副床板能够移动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以在第一梳齿部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该种护理床方便实现仅有护理床和转运装置的情况下就能对患者进行转移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种护理床结构更加简单,造价便宜。

Description

一种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在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把患者从卧床转移到轮椅上,使用轮椅对患者进行转运,完成护理后又需要把患者从轮椅转移回到卧床上。目前大多都是采用人工抱的方式把患者在卧床与轮椅之间进行转移,但采用抱的方式不仅对护理人员的体力和技巧是极大的考验,同时也给被转移的人带来不好的体验,配合不好的话还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护理转移系统,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11938952A所公开的一种家用护理机器人及控制方法,其通过多个装置的配合来实现把人从护理床转移到轮椅上,其实现转移的机械臂是集成在转移装置上,这就导致整套系统除了有护理床和轮椅以外,还有必须有一个转移装置,转移装置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占地面积也大。
护理转移系统最基本的两个模块为护理床和轮椅,如果能在仅有护理床和轮椅的情况下就能对患者进行转移,那将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技术中未存在相关的护理床,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护理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床,旨在解决护理转移系统的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其包括主床板和副床板,所述主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的第一梳齿部,所述副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第二梳齿部,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互补以拼接成完整床面,所述副床板能够移动到所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以在第一梳齿部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一导向结构,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为所述副床板相对于所述主床板的升降导向,所述副床板下降后再平移到所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的竖向导槽,竖向导槽的底部为开口顶部为封闭,且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倒角结构,第二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的导轮,导轮与竖向导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条,所述主床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配合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后方两侧的第一主床支撑脚,在第一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之间设置有上翻驱动机构,所述上翻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床板绕第一主床支撑脚转动上翻;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前方两侧的第二主床支撑脚,第二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铰接;在第一主床支撑脚与第二主床支撑脚之间铰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床板与所述副床板之间设置有上翻锁紧机构,所述上翻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床板转动上翻时带动副床板一起上翻。
进一步地,所述上翻锁紧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转动件、锁紧杆、螺套、锁紧孔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主床支撑脚,所述主动转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锁紧杆和螺套设置在所述主床板,所述锁紧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主床板,所述锁紧杆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套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转动件与所述螺套之间,部分所述传动机构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的铰接位,所述锁紧孔设置在所述副床板;在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拼接成床面后,所述锁紧杆能够沿水平于床面的方向伸出并插入所述锁紧孔,当所述副床板需要相对于所述主床板下降时,所述锁紧杆缩回并脱离所述锁紧孔。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副床板的副床板升降机构和连接在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的底部的驱动轮;在所述副床板与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下翻驱动机构,所述下翻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绕所述副床板转动下翻。
进一步地,所述副床板的两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副床板两侧的限位板位于所述主床板两侧的连接板之间,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珠,所述玻珠抵顶所述连接板。
进一步地,第一主床支撑脚的外侧连接有向外伸出的防倒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护理床,在日常使用状态下,护理床的主床板与副床板拼接成完整床面,供患者躺睡;当需要把患者从护理床转移到其他转运装置上时,副床板下降并移动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以在第一梳齿部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转运装置以平整的方式进入,在转运装置上设置一种与第一梳齿部的齿条间隙匹配的并能从第一梳齿部的下方从上往上升的升降结构,以抬起患者,转运装置抬着患者离开护理床,即可完成患者在该种护理床与转运装置之间的转移,以方便实现仅有护理床和转运装置的情况下就能对患者进行转移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种护理床结构更加简单,造价便宜。
附图说明
图1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配合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2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统的配合状态二的示意图;
图3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配合状态三的示意图;
图4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配合状态四的示意图;
图5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配合状态五的示意图;
图6是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配合状态六的示意图;
图7是主床板及与其连接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翻驱动机构和上翻锁紧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副床板及与其连接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副床板及与其连接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轮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上翻锁紧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床板、11-第一梳齿部、12-第一导向结构、13-第一主床支撑脚、14-第二主床支撑脚、15-连接板、16-上翻驱动机构、171-主动转动件、172-锁紧杆、173-螺套、174-传动机构、175-从动链轮、176-链条、18-防倒脚;
2-副床板、21-第二梳齿部、22-第二导向结构、23-锁紧孔、24-副床板升降机构、25-下翻驱动机构、26-支撑条、27-导向条、28-限位板;
3-轮椅、31-升降块、32-背板、33-坐板、34-脚板、35-支撑块、351-滚珠、36-底座、37-升降架、38-防侧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出现方位词时,对于方位词,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理床、和将护理床与优选的轮椅配合使用的护理转移系统,如图1至图13所示。
护理床包括主床板1和副床板2,主床板1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的第一梳齿部11,副床板2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第二梳齿部21,第一梳齿部11与第二梳齿部21互补以拼接成完整床面,副床板2能够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在水平方向上,主床板1与副床板2分离后相互远离的方向为外侧,与所述外侧相反的方向为内侧,当副床板2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时,主床板1与副床板2的竖向投影部分重叠),以在第一梳齿部11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
在日常使用状态下,护理床的主床板1与副床板2拼接成完整床面,供患者躺睡;当需要把患者从护理床转移到其他转运装置上时,副床板2下降并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以在第一梳齿部11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转运装置以平整的方式进入,在转运装置上设置一种与第一梳齿部11的齿条间隙匹配的并能从第一梳齿部11的下方从上往上升的升降结构,以抬起患者,转运装置抬着患者离开护理床,即可完成患者在该种护理床与转运装置之间的转移,以方便实现仅有护理床和转运装置的情况下就能对患者进行转移的目的。
优选的轮椅3能够变形为坐式姿态和卧式姿态,轮椅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升降块31,轮椅3变形为卧式姿态后能够移动到容置空间,升降块31能够从下往上穿过第一梳齿部11的间隙并上升到高于第一梳齿部1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和轮椅3可以配套使用,也可以各自使用。当护理床单独使用时,除了配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椅3以外,也可配其他结构的转运装置使用,只要转运装置为平整状态,且转运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梳齿部的齿条间隙匹配的升降结构即可。同样地,当轮椅3单独使用时,除了配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护理床以外,也可配其他结构的护理床使用,只要在护理床上设置有能够供升降块31从下往上升并在升降块31升起后能沿水平方向进出的梳齿结构即可。因此,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护理床和轮椅3均能脱离另一方单独使用。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在日常使用状态下,如图1所示,护理床的主床板1与副床板2拼接成完整床面,供患者躺睡;当需要把患者从护理床转移到轮椅3时,如图2所示,副床板2下降并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之后如图3所示,轮椅3变为卧式姿态后运动到第一梳齿部11的下方,升降块31位于第一梳齿部11的间隙的下方,之后升降块31升起并上升到高于第一梳齿部11,以把患者抬起,之后如图4所示,轮椅3抬着患者移出护理床,在完全移出后如图5所示和图6所示,升降块31下降,轮椅3转变为坐式姿态,轮椅3载着呈坐姿的患者转运。当需要把患者从轮椅3转移到护理床时,副床板2下降并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轮椅3载着患者变为卧式姿态,升降块31升起和托起患者并上升到高于第一梳齿部11,升降块31从第一梳齿部11的间隙沿水平插入,此时患者位于第一梳齿部11的上方,之后升降块31下降,患者被第一梳齿部11支撑,轮椅3移出护理床,主床板1与副床板2重新拼接成完整床面。
在本实施例中,副床板2是能够下降并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该动作还具有以下好处:由于护理床在变形后副床板2是移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的,因此不会存在副床板2往外侧移动而阻碍轮椅3进入第一梳齿部11的下方的情况发生,也不需要额外预留空间去容纳向外侧移动出来的副床板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梳齿部11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一导向结构12,第二梳齿部21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二导向结构22,第一导向结构12与第二导向结构22配合以为副床板2相对于主床板1的升降导向,副床板2下降后再平移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梳齿部11和第二梳齿部21拼接后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定位,使拼接出的床面间隙更小,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两者也不容易脱离。优选地,如图7和图9所示,第一导向结构12为设置在第一梳齿部11的齿条的侧面的竖向导槽,竖向导槽的底部为开口顶部为封闭,且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倒角结构,第二导向结构22为设置在第二梳齿部21的齿条的侧面的导轮,导轮与竖向导槽滑动连接,导轮借助倒角结构更容易进入竖向导槽,采用导轮的转动特性使导轮与竖向导槽之间的摩擦更小。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二梳齿部21的齿条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条26,支撑条26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条27,主床板1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条27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条27与导向孔的配合能够提高主床板1与副床板2拼接后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主床板1的后方两侧的第一主床支撑脚13,在第一主床支撑脚13与主床板1之间设置有上翻驱动机构16,上翻驱动机构16用于使主床板1绕第一主床支撑脚13转动上翻;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主床板1的前方两侧的第二主床支撑脚14,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与主床板1铰接;在第一主床支撑脚13与第二主床支撑脚14之间铰接有连接板15。优选地,上翻驱动机构16包括固定在主床板1的固定齿轮和固定在第一主床支撑脚13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基于上述的结构,当护理床不需要使用时,电机转动,主床板1能够向上翻起,以节省护理床的占地空间,在主床板1向上翻起时,通过连接板15的连接,第二主床支撑脚14自动跟随往下翻,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不会向外撑出。优选地,第一主床支撑脚13的外侧连接有向外伸出的防倒脚18,防止主床板1上翻后护理床倒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副床板2的两侧连接有限位板28,副床板2两侧的限位板28位于主床板1两侧的连接板15之间,限位板28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珠,玻珠抵顶连接板15。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连接板15与限位板28的配合为副床板2的水平移动导向,玻珠的设置能够减少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主床板1与副床板2之间设置有上翻锁紧机构,上翻锁紧机构用于使主床板1转动上翻时带动副床板2一起上翻。当主床板1向上翻起时,主床板1带动副床板2一起翻起的话,能够避免副床板2需要单独存放所带来的占用空间的问题;当然,除此以外,副床板2不跟随主床板1一起上翻也是可以的,也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而为了避免副床板2在跟随上翻时掉落,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上翻锁紧机构,以使上翻时副床板2与主床板1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上翻锁紧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转动件171、锁紧杆172、螺套173、锁紧孔23和传动机构174,电机设置在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主动转动件171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锁紧杆172和螺套173设置在主床板1,锁紧杆172滑动连接在主床板1,锁紧杆172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与螺套173螺纹传动连接,传动机构174传动连接在主动转动件171与螺套173之间,部分传动机构174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与主床板1的铰接位,锁紧孔23设置在副床板2;在第一梳齿部11与第二梳齿部21拼接成床面后,锁紧杆172能够沿水平于床面的方向伸出并插入锁紧孔23,当副床板2需要相对于主床板1下降时,锁紧杆172缩回并脱离锁紧孔23。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当需要把副床板2与主床板1固定在一起时,电机转动,通过传动机构174的传动,使螺套173旋转,同时,由于锁紧杆172滑动连接在主床板1,因此当螺套173旋转时锁紧杆172仅能滑动,当锁紧杆172滑动至插入锁紧孔23时,主床板1和副床板2在床板的厚度方向上相对定位,同时借助第一导向结构12与第二导向结构22使主床板1和副床板2在床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定位,即可使上翻时副床板2与主床板1相对固定在一起。在该结构中,考虑到主床板1的厚度不会太厚,为此,把上翻锁紧机构的动力源电机设置在第二主床支撑脚14,同时使部分传动机构174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与主床板1的铰接位,这样能使上翻锁紧机构的部件都藏在护理床的内部,不易被外部干扰或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副床板2的副床板升降机构24和连接在副床板升降机构24的底部的驱动轮。副床板升降机构24用于使副床板2相对于主床板1升降,驱动轮用于带动副床板2移动,以使副床板2运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进一步优选地,在副床板2与副床板升降机构24之间设置有下翻驱动机构25,下翻驱动机构25用于使副床板升降机构24绕副床板2转动下翻,当主床板1上翻时,副床板2一起上翻,为了避免副床板升降机构24和驱动轮往外伸出,因此把副床板升降机构24也往内收回;下翻驱动机构25包括固定在副床板升降机构24的固定齿轮和固定在副床板2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为了实现副床板2运动到主床板1的下方内侧的目的,也可以直接在主床板1与副床板2之间设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副床板2相对于主床板1升降和平移,上述的方案也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轮椅3包括依次铰接的背板32、坐板33和脚板34,背板32、坐板33和脚板3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35,支撑块35沿轮椅3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的支撑块35之间形成避让槽,避让槽内设置有升降块31,升降块31能够下降到与相邻的支撑块35齐平;坐板33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6,在底座36与坐板33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坐板33水平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优选包括固定在坐板33下方的固定齿轮和安装在底座36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底座36还连接有用于使整个底座移动的驱动轮;在背板32与坐板33之间连接有背板驱动机构,背板驱动机构优选为铰接在背板32与坐板33之间的电动推杆;在脚板34与坐板33之间连接有脚板驱动机构,脚板驱动机构优选为铰接在脚板34与坐板33之间的电动推杆。为了实现坐板33上的升降块31的升降,在坐板33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架37,部分升降架37穿过坐板33后与升降块31连接,在升降架37与坐板33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同一块板上的升降块31连接在同一个升降架37上,电动推杆伸缩实现升降块31的升降;背板32上的升降块31和坐板33上的升降块31的升降原理与坐板33上的一致,但各自独立设置。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轮椅3的自动行走、坐板33方向相对于轮椅3的行走方向改变(以使轮椅3能以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护理床的长度方向的方式进入护理床的底部)、轮椅3的姿态改变和取放患者的功能,当然,各个功能模块除了采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体结构以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众多结构能实现类似的功能,本领域内的惯用替换也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36连接有能够向外伸出和缩回的防侧翻机构38。当患者以卧式姿态躺在轮椅3上时,为了避免轮椅3侧翻,上述的防侧翻机构38往外伸出,当轮椅3改变为坐式姿态时,防侧翻机构38缩回。优选地,防侧翻机构38包括安装在底座36的伸出杆以及安装在伸出杆的末段的轮子,伸出杆被电动推杆带动伸出和缩回。防侧翻机构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侧翻机构38的伸出方向相反,两个防侧翻机构38的伸缩方向与轮椅3运动的前后方向平行。更进一步优选地,防侧翻机构3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防侧翻机构38向底座36的四周伸出,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5的上表面设置有滚珠351。基于上述的设置,当轮椅3从卧式姿态转变为坐式姿态时,滚珠351能够减少患者与轮椅3的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减少患者因摩擦带来的不适。
基于上述的机构配合及工作原理,该种护理转移系统在对患者在护理床与轮椅3之间的转移过程中无需护理人员抬起或抱起患者,大大减少了患者受伤的概率,且其无需设置额外的转移装置即可完成对患者的转移,占地空间少,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主动转动件的动力源不同实施例一,其他同实施例一,未在图中标出的相同的结构及连接关系请参考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主动转动件不需要连接电机。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翻锁紧机构包括主动转动件171、锁紧杆172、螺套(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一致)、锁紧孔23(图中未示出,与实施例一一致)和传动机构,主动转动件17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5与第二主床支撑脚14的铰接点,锁紧杆172和螺套设置在主床板1,锁紧杆172滑动连接在主床板1,锁紧杆172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与螺套螺纹传动连接,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主动转动件171与螺套之间,部分传动机构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与主床板1的铰接位,锁紧孔23设置在副床板2;在第一梳齿部11与第二梳齿部21拼接成床面后,当主床板1位于水平状态时,锁紧杆172缩回并脱离锁紧孔23,当主床板1上翻时,锁紧杆172沿水平于床面的方向伸出并插入锁紧孔23。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当主床板1上翻时,第二主床支撑脚14被连接板15带动相对于主床板1转动,同时第二主床支撑脚14也相对于连接板15转动,因此主动转动件171会在第二主床支撑脚14内相对于第二主床支撑脚14发生转动,也即图13中的逆时针转动,优选地,主动转动件171为主动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与螺套连接的传动轴(图中未示出),传动轴上连接有从动链轮175,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175通过链条176连接,主动链轮的直径大于从动链轮175,当主动链轮相对于第二主床支撑脚14顺时针转动时,从动链轮175跟随转动,从动链轮175带动螺套173旋转,由于锁紧杆172滑动连接在主床板1,因此当螺套173旋转时锁紧杆172滑动,当锁紧杆172滑动至插入锁紧孔23时,主床板1和副床板2在床板的厚度方向上相对定位,同时借助第一导向结构12与第二导向结构22使主床板1和副床板2在床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定位,即可使上翻时副床板2与主床板1固定在一起。在该结构中,传动轴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14与主床板1的铰接位,这样能使上翻锁紧机构的部件都藏在护理床的内部,不易被外部干扰。在本实施例中,一旦主床板1被翻起,锁紧杆172自动伸出,锁紧杆172起到锁紧作用,当主床板1处于水平状态时,锁紧杆172自动缩回,锁紧杆172解除锁紧,安全可靠。且本实施例中无需设置电机,成本更低。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床板和副床板,所述主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的第一梳齿部,所述副床板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第二梳齿部,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互补以拼接成完整床面,所述副床板能够移动到所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以在第一梳齿部的下方腾出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一导向结构,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竖向导向的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为所述副床板相对于所述主床板的升降导向,所述副床板下降后再平移到所述主床板的下方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的竖向导槽,竖向导槽的底部为开口顶部为封闭,且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倒角结构,第二导向结构为设置在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侧面的导轮,导轮与竖向导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梳齿部的齿条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条,所述主床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条配合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后方两侧的第一主床支撑脚,在第一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之间设置有上翻驱动机构,所述上翻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床板绕第一主床支撑脚转动上翻;
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前方两侧的第二主床支撑脚,第二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铰接;
在第一主床支撑脚与第二主床支撑脚之间铰接有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床板与所述副床板之间设置有上翻锁紧机构,所述上翻锁紧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床板转动上翻时带动副床板一起上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翻锁紧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转动件、锁紧杆、螺套、锁紧孔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主床支撑脚,所述主动转动件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锁紧杆和螺套设置在所述主床板,所述锁紧杆滑动连接在所述主床板,所述锁紧杆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套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转动件与所述螺套之间,部分所述传动机构穿过第二主床支撑脚与所述主床板的铰接位,所述锁紧孔设置在所述副床板;
在第一梳齿部与第二梳齿部拼接成床面后,所述锁紧杆能够沿水平于床面的方向伸出并插入所述锁紧孔,当所述副床板需要相对于所述主床板下降时,所述锁紧杆缩回并脱离所述锁紧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理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副床板的副床板升降机构和连接在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的底部的驱动轮;
在所述副床板与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下翻驱动机构,所述下翻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副床板升降机构绕所述副床板转动下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床板的两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副床板两侧的限位板位于所述主床板两侧的连接板之间,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珠,所述玻珠抵顶所述连接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床支撑脚的外侧连接有向外伸出的防倒脚。
CN202122754318.7U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护理床 Active CN219000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318.7U CN2190009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318.7U CN2190009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护理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0934U true CN21900093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4318.7U Active CN2190009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0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4633Y (zh) 可折叠式多功能病床与担架两用车
WO2021072756A1 (zh) 轮椅床的结合方法及分离方法
CN114028098B (zh) 一种护理转移系统
JP2001037589A (ja) ベッド等の仰臥台における昇降式の側柵の昇降機構
CN109646203A (zh) 轮椅
CN111249084B (zh) 多功能电动病床
CN219000934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9000935U (zh) 一种轮椅
CN113331579A (zh) 一种具有折叠餐桌的医用病床
CN211610427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病床
CN109875785B (zh) 一种空间集约式的篷式隔离病床
CN116421410A (zh) 一种医用转运装置
JP2004182352A (ja) 可般式車いす用リフター
CN114732621A (zh) 一种具有床侧桌板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220046347U (zh) 一种护理床侧板机构
CN219595043U (zh) 一种增强稳定性的护理床
CN111956419A (zh) 一种可移动可翻转床板的病床
CN217218441U (zh) 一种具有折叠餐桌的医用病床
CN112754794A (zh) 一种升降式可折叠轮椅
CN112618196A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病床
CN219896188U (zh) 一种便于转运的医疗床
CN215459477U (zh) 一种具有升降式的护理床床架
CN219000926U (zh) 一种护理转移平台
CN216222076U (zh) 一种电动防坠病床
CN108175599A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ursing be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2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TAIHE SANITARY WARES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429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