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7048U -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7048U
CN218997048U CN202223264377.7U CN202223264377U CN218997048U CN 218997048 U CN218997048 U CN 218997048U CN 202223264377 U CN202223264377 U CN 202223264377U CN 218997048 U CN218997048 U CN 218997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vehicle
region
windshiel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43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天亮
程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 Whee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 Whee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 Whee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 Whee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43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7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7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7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该车载通讯组件包括:通讯天线和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包括相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挡风玻璃仅在第二区域设置金属层;通讯天线设置于第一区域的一侧,并且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基于上述设置,由于仅在第二区域内设置金属层,即实际上第一区域内不存在金属层,而且通讯天线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一侧,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所以通讯信号不会受到金属层的干扰,可以顺利地向外界辐射信号,与外界进行通讯。

Description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发展,很多的车辆都内置了5G通讯功能,现有方案中内置的车载5G通讯天线一般布置在车辆仪表盘内,车载5G天线的通讯信号主要通过前挡风玻璃的位置辐射而出。但是同样地,随着车辆功能的增加,车辆使用的芯片以及规格也随之急速发展,对车内热管理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现有方案会采用在前挡风玻璃中添加金属层,以便更好地实现车内热管理需求,但是在前挡风玻璃中添加金属层虽然实现了车内热管理需求,却会导致车载5G天线的通讯信号被前挡风玻璃中的金属层所屏蔽,极大地影响通讯信号的传输,甚至无法进行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通讯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通讯天线和挡风玻璃;
所述挡风玻璃包括相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挡风玻璃仅在所述第二区域设置金属层;
所述通讯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并且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
可选地,所述通讯天线辐射强度最高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的法线方向;
其中,所述通讯天线的辐射强度随辐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且所述辐射强度存在最高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矩形的边长为D1=c÷f÷2;
其中,D1表示第一区域对应矩形的边长,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为D2=c÷f÷2;
其中,D2表示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可选地,所述组件还包括仪表台;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仪表台电连接,且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仪表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所述仪表台用于控制所述通讯天线辐射所述通讯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的黑色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通讯天线包括5G通讯天线。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讯组件。
本公开提供的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该车载通讯组件包括:通讯天线和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包括相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挡风玻璃仅在第二区域设置金属层;通讯天线设置于第一区域的一侧,并且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基于上述设置,由于仅在第二区域内设置金属层,即实际上第一区域内不存在金属层,而且通讯天线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一侧,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所以通讯信号不会受到金属层的干扰,可以顺利地向外界辐射信号,与外界进行通讯,即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讯天线辐射的通讯信号由于受到挡风玻璃金属层的静电屏蔽,影响与外界的通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车辆为了满足车辆内的热管理需求,会在前挡风玻璃内添加金属层,以更好地实现对于车辆内部的热管理。但是金属层会形成静电屏蔽效应,使得车辆内通讯天线辐射出的通讯信号被屏蔽掉,由于无法向外界辐射通讯信号,而导致无法与外界进行通讯。并且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车辆中大多配备了5G通讯天线,而由于5G通讯的特性,受到静电屏蔽的影响更大,所以如何解决因金属层的静电屏蔽效应而导致车辆无法与外界进行通讯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车载通讯组件包括:
通讯天线11和挡风玻璃12;
挡风玻璃1211包括相接的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且挡风玻璃12仅在第二区域122设置金属层;
通讯天线11设置于第一区域121的一侧,并且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
具体地,通讯天线11表示车辆中设置的用于向外界发射通讯信号的天线,其通过向外界发射通讯信号实现与外界的通讯。需要说明的是,通讯天线11必然也同样具备接收通讯信号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天线11可以包括5G通讯天线11。
挡风玻璃12可以是车辆前方设置的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中设置有金属层,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挡风玻璃12同样也可以是后挡风玻璃或侧挡风玻璃等等,在此不过多赘述。
在现有方案中,挡风玻璃12设置的金属层一般铺满整个挡风玻璃。如图1所示,图1可以认为是该车载通讯组件的正视图,本公开实施例中,挡风玻璃12可以分为相接的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基于实际场景,第一区域121和第二区域122之间的相接关系可能是一边相接,或者第二区域122环绕第一区域121。挡风玻璃12仅在第二区域122设置金属层,即第一区域121对应的位置处不存在金属层。通讯天线11设置于第一区域121的一侧,即就实际情况而言,是设置在位于车辆内部的一侧对应的第一区域121处,通讯天线11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由于第一区域121对应的位置处不存在金属层,而且通讯天线11与挡风玻璃12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无法对通讯信号形成静电屏蔽的效应,通讯信号可以穿过第一区域121对应的挡风玻璃,与外界进行通讯。
在一些实施例中,现有的方案中一般在挡风玻璃中设置银金属层,可以通过激光去银工艺,将第一区域121对应位置处的挡风玻璃的金属层去除。
即基于上述设置,由于仅在第二区域122内设置金属层,即实际上第一区域121内不存在金属层,而且通讯天线11设置在第一区域121的一侧,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所以通讯信号不会受到金属层的干扰,可以顺利地向外界辐射信号,与外界进行通讯,即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通讯天线辐射的通讯信号由于受到挡风玻璃金属层的静电屏蔽,影响与外界的通讯的问题。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天线11辐射强度最高的方向平行于挡风玻璃12的法线方向;
其中,通讯天线11的辐射强度随辐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且辐射强度存在最高值。
具体地,可以对传统的通讯天线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通讯天线11固定在挡风玻璃12的一侧后,
具体地,图2可以认为是该车载通讯组件的俯视图,通讯天线11辐射出的通讯信号的辐射强度是随着辐射方向的不同而不同的,即当通讯天线11朝向某个固定方向时,必然存在一些方向的辐射强度较高,一些方向的辐射强度较低,且辐射强度是存在最大值的,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使通讯天线11辐射强度最高的方向平行于挡风玻璃12的法线方向,即图2中的虚线13箭头指示的方向,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最佳的通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具体地,第一区域12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基于通讯信号的特性,以圆形较佳,但基于实际情况,为了不将去除金属层的区域做到过大,可以将第一区域121设置为矩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对应矩形的边长为D1=c÷f÷2;
其中,D1表示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具体地,当第一区域121为矩形时,至少矩形的长边边长应为通讯信号的半波长,使得通讯信号能够顺利地辐射到挡风玻璃12的另一侧,即D1=λ÷2,其中,λ表示通讯信号的波长,而又由于λ=c÷f,因此至少矩形的长边边长D1=c÷f÷2,矩形的短边边长D3可以等于通讯天线11的短边边长(假定通讯天线11与挡风玻璃12接触的侧面为矩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还可以是正方形,即长边边长等于短边边长,即正方形的边长为D1=c÷f÷2,实现较佳的通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和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对应圆形的直径为D2=c÷f÷2;
其中,D2表示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具体地,基于通讯天线的辐射特性,可以将第一区域121设置为圆形,实现更佳的通讯效果。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通讯组件还包括仪表台14;通讯天线11与仪表台14电连接(图3中未示出连接关系),且通讯天线11与仪表台1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仪表台14用于控制通讯天线11辐射通讯信号。
具体地,图3可以认为是车载通讯组件的侧视图,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在挡风玻璃12中设置金属层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车辆内的热管理目标,而车辆中对于车辆内热管理需求最高的即为仪表台。仪表台14可以车辆中的仪表台,由于仪表台14内设置了大量的芯片等器件,例如前排屏、HUD等等,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则可能影响其工作,而在通讯天线11的位置处,即实际上为第一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由于未设置金属层,则必然会对车辆内的热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将通讯天线11与仪表台14之间的距离设置较远,即使去除金属层的位置远离仪表台14,使通讯天线11与仪表台1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即图3中的L1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小去除金属层对于车辆内热管理需求的影响,尤其减小对于仪表台内芯片等器件的热管理需求的影响,可以使金属层稳定发挥作用,芯片等器件的温度波动在范围之内,保证芯片等器件不会因挡风玻璃12去除金属层而影响工作。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车载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位于挡风玻璃12边缘的黑色区域内。
具体地,图4可以认为是车载通讯组件的正视图,以前挡风玻璃为例,挡风玻璃12一般会在边缘处设置涂黑,在一些场景中,本领域人员可能称之为黑色区域或黑区等等,即图4中阴影部分,在此不再对此位置的原设置意义做出赘述。
通过将第一区域121设置在黑色区域内,即实际上将通讯天线11设置在黑色区域内,可以避免对驾驶员视线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天线可以设置在黑色区域的任一位置处,但在实际场景中,不同位置的黑色区域的宽度不同,而且通讯天线11与车辆中的仪表台一般为有线连接,因此一般将通讯天线11,即同样可以认为是第一区域121设置在图4中的下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4中仍然只有第一区域121对应的位置处不存在金属层,即图4中示出的阴影区域同样属于第二区域122,同样设置金属层。
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与挡风玻璃12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
具体地,同时参阅图3和图4,第一区域121与挡风玻璃12边缘之间的距离越近,实际上第一区域121越远离仪表台,对于仪表台的热管理影响越小,因此通过控制第一区域121与挡风玻璃12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即图4中的L2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可以第一区域对于仪表台热管理需求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距离阈值一般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车载通讯装置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讯组件,因此也能实现与上述车载通讯装置相同或至少类似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通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通讯天线和挡风玻璃;
所述挡风玻璃包括相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挡风玻璃仅在所述第二区域设置金属层;
所述通讯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并且向另一侧辐射通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天线辐射强度最高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挡风玻璃的法线方向;
其中,所述通讯天线的辐射强度随辐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矩形的边长为D1=c÷f÷2;
其中,D1表示第一区域对应矩形的边长,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为D2=c÷f÷2;
其中,D2表示第一区域对应圆形的直径,c表示光速,f表示通讯信号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仪表台;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仪表台电连接,且所述通讯天线与所述仪表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
其中,所述仪表台用于控制所述通讯天线辐射所述通讯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的黑色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挡风玻璃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天线包括5G通讯天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讯组件。
CN202223264377.7U 2022-12-06 2022-12-06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8997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4377.7U CN218997048U (zh) 2022-12-06 2022-12-06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4377.7U CN218997048U (zh) 2022-12-06 2022-12-06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7048U true CN218997048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4377.7U Active CN218997048U (zh) 2022-12-06 2022-12-06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7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5623B2 (en) In-vehicle light apparatus
JP7355027B2 (ja)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US5446470A (en) Low-cost compact microwave antenna for a transmitter and/or receiver system mounted in a vehicle
KR102354520B1 (ko) 레이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CN102565782B (zh) 机动车雷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102308250B1 (ko) 레이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EP2808698B1 (en) Radar device for installation behind a windshield
JP2000508874A (ja) 自動車用レーダー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イクロ波アンテナ装置
CN107086350B (zh) 用于减轻表面波和改进玻璃上天线增益的阻抗表面处理部
JP2007074662A (ja) ミリ波レーダ装置
US7321338B2 (en) On-board antenna
KR102536245B1 (ko) 레이돔, 차량용 레이더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감지 장치
CN218997048U (zh) 车载通讯组件及车辆
KR102346201B1 (ko) 레이더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JPH11330847A (ja)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9181623A1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
EP3923018A1 (en) Radar device in vehicle headlamp
KR20220118164A (ko) 단일 글라스 안테나 구조
WO2020008720A1 (ja) 測距装置およびウィンドシールド
KR20210087933A (ko) 동축 커넥터 및 동축 커넥터를 갖는 기판
CN220492185U (zh) 叠层式组件及设备
KR102252951B1 (ko) 광각 레이돔
US20240088568A1 (en) Multi-band transparent coplanar slot antenna using conductive windshield coating
CN114361763B (zh) 一种集成多天线的大灯和车辆
JP2005269212A (ja) 車両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車両アンテナ構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