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701U -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701U
CN218996701U CN202223249704.1U CN202223249704U CN218996701U CN 218996701 U CN218996701 U CN 218996701U CN 202223249704 U CN202223249704 U CN 202223249704U CN 218996701 U CN218996701 U CN 218996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ng
heat dissipation
vehicle
contro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97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油松
陈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497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散热配件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装置结构,提高车载控制板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散热机构;壳体上对应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位置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覆盖控制板上的全部控制芯片;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构件,第一散热构件嵌设于定位槽内,第一散热构件形成有多个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智能座舱控制器功能越来越多,带来功耗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产品的发热量也就越大。为了使产品能稳定工作,需要对产品的芯片进行散热,使芯片工作时,温度不能超过的额定温度。
但现阶段智能座舱控制器都是使用压铸件来给芯片散热,但由于压铸件导热率不高且散热能力有限,使得芯片在长时间工作时会出现卡顿甚至损坏的问题。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装置结构,提高车载控制板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散热机构;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位置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覆盖所述控制板上的全部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构件,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构件由铝材料制成,且所述散热片由挤压方式形成,所述壳体由压铸成型。
具体地,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控制芯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定位槽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相扣合形成承载腔,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承载腔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定位槽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形成导风腔,所述第一散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导风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导风腔的一端,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设有进风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散热机构;壳体上对应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位置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覆盖控制板上的全部控制芯片;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构件,第一散热构件嵌设于定位槽内,第一散热构件形成有多个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由此分析可知,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上形成的定位槽,一方面能够为第一散热构件提供稳定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厚度更薄,而由于控制板设置在壳体背离定位槽的一侧,因此,能够使热量更好的传递给第一散热构件。
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定位槽能够覆盖全部的控制芯片,因此,能够使控制芯片在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第一散热构件。而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散热构件形成有多个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片,因此,能够增加散热面积,使控制芯片产生的热量能够得到快速扩散,并且,通过使多个散热片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能够形成多个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通道能够为散热片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将控制芯片的热量转移至散热片,并最终使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完成散热的目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控制芯片以及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控制芯片集成于所述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的车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工作中的控制芯片进行散热,使控制芯片能够保持在较佳的温度下运行,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载控制系统的车辆。
安装有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的车载控制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01-定位槽;2-第一散热构件;201-散热片;3-控制板;301-控制芯片;4-导热件;5-底盖;6-散热风扇;7-盖板;8-安装板;801-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以及第一散热机构;壳体1上对应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板3上的控制芯片301位置形成有定位槽101,定位槽101覆盖控制板3上的全部控制芯片301;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构件2,第一散热构件2嵌设于定位槽101内,第一散热构件2形成有多个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20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上形成的定位槽101,一方面能够为第一散热构件2提供稳定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定位槽101对应的位置厚度更薄,而由于控制板3设置在壳体1背离定位槽101的一侧,因此,能够使热量更好的传递给第一散热构件2。
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定位槽101能够覆盖全部的控制芯片301,因此,能够使控制芯片301在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第一散热构件2。而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散热构件2形成有多个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片201,因此,能够增加散热面积,使控制芯片301产生的热量能够得到快速扩散,并且,通过使多个散热片201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能够形成多个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通道能够为散热片201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将控制芯片301的热量转移至散热片201,并最终使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完成散热的目的。
优选地,本申请中第一散热构件2由铝材料制成,且散热片201由挤压方式形成,壳体1由压铸成型。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导热件4,导热件4与控制芯片301一一对应设置,控制板3与壳体1背离定位槽101的一侧相贴合,导热件4位于壳体1与控制板3之间。
本申请中导热件4可以采用导热胶,先将导热胶涂抹在控制芯片301朝向壳体1的一侧,之后进行固化,待完全固化后,将控制芯片301与壳体1相连接,从而能够使控制芯片301产生的热量快速转移至壳体1上,而由于本申请中壳体1上形成的定位槽101覆盖全部控制芯片301,且第一散热构件2设置在定位槽101内,因此,能够使壳体1吸收的热量快速转移至第一散热构件2中,并通过第一散热构件2形成的散热片201进行散热。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底盖5,底盖5与壳体1相扣合形成承载腔,控制板3设置于承载腔内。
为保证控制板3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本申请中通过在壳体1上连接底盖5,且通过底盖5与壳体1形成承载腔,能够稳定的承载容纳控制板3,从而保证控制板3的运行稳定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设置于第一散热构件2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散热风扇6的出风口朝向第一散热构件2。
为提高整体装置的散热效果,本申请中在第一散热构件2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6,且散热风扇6的出风口朝向第一散热构件2,从而能够将空气吹向第一散热构件2,进而能够将散热片201中存在的热量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本申请中的散热风扇6采用离心风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的噪音,并降低维修难度。
可选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盖板7,盖板7覆盖于定位槽101上,盖板7与定位槽101配合形成导风腔,第一散热构件2设置于导风腔内。
通过在定位槽101上设置的盖板7,能够形成导风腔,由于散热风扇6设置在导风腔的一端,因此,能够使空气仅通过第一散热构件2远离散热风扇6的一端流出,从而减少气流的流动方向,提高对散热片201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中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板8,安装板8与壳体1相连接,且设置于导风腔的一端,散热风扇6与安装板8相连接,安装板8上对应散热风扇6的出风口设有进风孔801。
通过与壳体1相连接的安装板8,能够为散热风扇6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并且,通过安装板8上对应散热风扇6的出风口形成的进风孔801,能够使气流更加集中且均匀的进入导风腔内,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噪,并减少损耗。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3、控制芯片301以及上述的散热装置,控制芯片301集成于控制板3上,控制板3与壳体1相连接。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的车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工作中的控制芯片301进行散热,使控制芯片301能够保持在较佳的温度下运行,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载控制系统的车辆。
安装有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的车载控制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散热机构;
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车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板上的控制芯片形成有位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覆盖所述控制板上的全部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构件,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由铝材料制成,且所述散热片由挤压方式形成,所述壳体由压铸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控制芯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定位槽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相扣合形成承载腔,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承载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定位槽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形成导风腔,所述第一散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导风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导风腔的一端,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设有进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扇。
9.一种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控制芯片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控制芯片集成于所述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控制系统。
CN202223249704.1U 2022-12-02 2022-12-02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8996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9704.1U CN218996701U (zh) 2022-12-02 2022-12-02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9704.1U CN218996701U (zh) 2022-12-02 2022-12-02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701U true CN218996701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9704.1U Active CN218996701U (zh) 2022-12-02 2022-12-02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6903A (zh) * 2023-11-28 2023-12-29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舱域控制器用热电半导体散热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6903A (zh) * 2023-11-28 2023-12-29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舱域控制器用热电半导体散热结构及车辆
CN117316903B (zh) * 2023-11-28 2024-02-23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舱域控制器用热电半导体散热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6306B1 (en) Converter
CN218996701U (zh)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3403966U (zh) 散热器结构和电机控制器
TWI738611B (zh) 車用電子控制單元水冷頭
CN217721899U (zh) 一种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及车辆
CN113853085A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21055561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CN215991691U (zh) 风冷散热显示器
CN216565834U (zh) 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系统和贴片机
CN217283820U (zh) 具有风冷和液冷装置的电源
CN210337754U (zh) 智能后视镜组件
CN115743315A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车顶模块
CN219679049U (zh) 液道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CN219019397U (zh) 控制板散热装置及车载控制器
CN213073472U (zh) 散热结构及车载电源
CN219760841U (zh) 变频器
CN214429834U (zh) 车辆控制器及车辆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210111790U (zh) 一种集成电机电控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2936459U (zh) 电源盒散热系统
CN212013432U (zh) 电源盒散热器
CN219103183U (zh) 室外机用护罩、侧板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211577841U (zh) 散热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212013431U (zh) 电源盒散热风道结构
CN212436199U (zh) 一种电饭煲散热结构及使用其的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