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579U - 旋动开关组件 - Google Patents

旋动开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579U
CN218996579U CN202223393438.XU CN202223393438U CN218996579U CN 218996579 U CN218996579 U CN 218996579U CN 202223393438 U CN202223393438 U CN 202223393438U CN 218996579 U CN218996579 U CN 218996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breakpoint
notch
housing
contro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34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步存
吴财乃
胡志特
周士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M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M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M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34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动开关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动开关组件包括:外壳;旋钮,与外壳可转动连接,旋钮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外壳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旋钮相对外壳沿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限位缺口适于与凸出部抵接,以限制旋钮继续沿方向转动,旋钮具有沿第一方向转动使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的第一行程位,及沿第二方向转动使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的第二行程位;开关部,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旋钮适于通过调整行程位控制第一断点与第二断点的开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动开关组件,限位缺口与凸出部的配合使旋钮的转动行程稳定,用户沿一方向旋动旋钮直至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即可准确触发对应开关。

Description

旋动开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动开关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手刹普遍的应用在汽车上,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手刹,电子手刹将机械手刹的操作杆替换为一个集成的开关,利用控制模块和执行电机,操作开关即可启停驻车功能,操作相比传统机械手刹更加方便。
电子手刹通常采用旋动开关控制驻车,但电子手刹的转动行程并不稳定,用户在旋动开关时,无法准确触发相应动作,且旋钮本身尺寸较小,施力过大具有损坏电子手刹开关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旋钮的转动行程并不稳定,用户无法准确触发开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旋动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包括:
外壳;
旋钮,与所述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旋钮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外壳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所述旋钮相对所述外壳沿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限位缺口适于与所述凸出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旋钮继续沿所述方向转动,所述旋钮具有沿第一方向转动使所述限位缺口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第一行程位,及沿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限位缺口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第二行程位;
开关部,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所述旋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断点与所述第二断点的开合,当所述旋钮位于第一行程位时,所述第一断点接通,当所述旋钮位于第二行程位时,所述第二断点接通。
可选的,所述限位缺口设置有抵接面,当所述旋钮位于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时,所述抵接面适于与所述凸出部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旋钮设置有卡轴和/或卡槽,所述外壳对应设置有适配的卡槽和/或卡轴,所述卡轴卡入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槽可转动连接,所述卡轴的外端开设有利于所述旋钮与所述外壳安装的斜角。
可选的,所述旋钮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所述限位缺口朝向所述凸出部。
可选的,所述旋钮与所述外壳间设置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适于限制所述旋钮从某一中间行程位向所述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转动。
可选的,所述阻尼部包括压簧、抵压件、抵压板,所述抵压板固定于所述旋钮或所述外壳,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或所述旋钮抵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件抵接,所述抵压板设置有抵压缺口,所述压簧适于将所述抵压件抵压于所述抵压缺口。
可选的,所述抵压件转动设置有滚动部,所述滚动部与所述抵压缺口抵接。
可选的,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开关部电连接,所述控制板适于与汽车的制动组件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一断点接通时,所述控制板适于启用所述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当所述第二断点接通时,所述控制板适于停用所述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断点包括第一自复位开关和第一顶杆,所述旋钮固定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开设有传动缺口,所述第一顶杆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的触头抵接,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板抵接,当所述旋钮位于第一行程位时,所述传动板适于将所述第一顶杆抵压于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的触头,并接通第一断点;
所述第二断点包括第二自复位开关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的触头抵接,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缺口抵接,当所述旋钮位于第二行程位时,所述传动板适于将所述第二顶杆抵压于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的触头,并接通第二断点。
可选的,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控制板的表面覆盖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适于阻止液体和灰尘与所述控制板接触;
和/或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指示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断点、所述第二断点的开合状态显示不同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旋钮的顶部开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适于观测所述指示件的指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旋钮与外壳可转动连接,旋钮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外壳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旋钮相对外壳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限制旋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继续转动,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时,断点接通,限位缺口与凸出部的配合使旋钮的转动行程稳定,用户沿一方向旋动旋钮直至限位缺口与凸出部抵接,即可准确触发对应开关。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用户在转动旋钮时,若不慎施力过大,限位缺口的抵接面与凸出部面接触,能够减小旋钮对外壳的压强,减轻对旋钮和外壳的损害。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旋钮位于凸出部上方,限位缺口朝向凸出部,用户不慎按下旋钮时,若施力过大,卡槽与卡轴脱开,限位缺口能够与凸出部抵接,阻止旋钮继续移动,避免旋钮与外壳受到损害。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抵压板固定于旋钮,压簧的一端与外壳抵接,压簧的另一端与抵压件抵接,压簧将抵压件抵压于抵压板的抵压缺口,通过合理设置抵压缺口的形状,即可控制旋钮在不同转动角度下的压簧的长度,进而通过旋钮给予用户相应程度的力反馈,升级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动开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动开关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动开关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动开关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钮;101、限位缺口;102、抵接面;103、观测口;11、卡槽;12、抵压板;121、抵压缺口;13、传动板;131、传动缺口;20、外壳;201、凸条;21、卡轴;211、斜角;22、压簧;23、抵压件;231、滚轮;232、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41、安装杆;25、第一滑槽;26、第二滑槽;30、控制板;31、第一自复位开关;32、第一顶杆;33、第二自复位开关;34、第二顶杆;35、防水套;36、指示灯;4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动开关组件,包括:
外壳20;
旋钮10,与外壳20可转动连接,旋钮1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101,外壳20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旋钮10相对外壳20沿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限位缺口101适于与凸出部抵接,以限制旋钮10继续沿方向转动,旋钮10具有沿第一方向转动使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抵接的第一行程位,及沿第二方向转动使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抵接的第二行程位;
开关部,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旋钮10适于控制第一断点与第二断点的开合,当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时,第一断点接通,当旋钮10位于第二行程位时,第二断点接通。
本实施例中,旋钮10与外壳20可转动连接,旋钮1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101,外壳20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旋钮10相对外壳2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抵接,限制旋钮1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继续转动,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抵接时,断点接通,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的配合使旋钮10的转动行程稳定,用户沿一方向旋动旋钮10直至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抵接,即可准确触发对应开关。
本实施例中,对实现旋钮10与外壳20可转动连接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旋钮10设置有卡轴21,外壳20对应设置有适配的卡槽11,卡轴21卡入卡槽11,与卡槽11可转动连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旋钮10设置有卡槽11,外壳20对应设置有适配的卡轴21,卡轴21卡入卡槽11,与卡槽11可转动连接;易于想到的,也可以是旋钮10同时设置有卡轴21和卡槽11,外壳20对应设置有适配的卡槽11和卡轴21,卡轴21卡入卡槽11,与卡槽11可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卡轴21的外端开设有利于旋钮10与外壳20安装的斜角211。旋钮10与外壳20安装时,斜角211的设置利于引导旋钮10朝向外壳20移动。
本实施例中,对限位缺口101与凸出部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限位缺口101能够在旋钮10转动一定角度时与外壳20的凸出部抵接即可,其可以是点接触,可以是线接触,还可以是面接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2,限位缺口101设置有抵接面102,当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时,抵接面102与凸出部面接触,凸出部具体可以是固定在外壳20上的凸条201,当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时,限位缺口101的抵接面102与凸条201的外壁面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在转动旋钮10时,若不慎施力过大,限位缺口101的抵接面102与凸出部面接触,能够减小旋钮10对外壳20的压强,减轻对旋钮10和外壳20的损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旋钮10位于凸出部上方,限位缺口101朝向凸出部。
本实施方式中,旋钮10位于凸出部上方,限位缺口101朝向凸出部,用户不慎按下旋钮10时,若施力过大,卡槽11与卡轴21脱开,限位缺口101能够与凸出部抵接,阻止旋钮10继续移动,避免旋钮10与外壳20受到损害。
本实施例中,旋钮10与外壳20间设置有阻尼部,阻尼部能够限制旋钮10从某一中间行程位向所述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转动。
本实施例中,用户转动旋钮10时,阻尼部能够给予用户力反馈,帮助用户感知旋钮10的转动状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对阻尼部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旋钮10与外壳20通过卡轴21与卡槽11配合实现转动连接,卡轴21与卡槽11间设置有弹性垫圈,或卡轴21本身为弹性件(具体可以是橡胶件),弹性垫圈或弹性件能够阻碍卡轴21相对卡槽11转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3,阻尼部包括压簧22、抵压件23、抵压板12,抵压板12固定于旋钮10,压簧22的一端与外壳20抵接,压簧22的另一端与抵压件23抵接,抵压板12设置有抵压缺口121,压簧22将抵压件23抵压于抵压缺口121;易于想到的,也可以是抵压板12固定于外壳20,压簧22的一端与旋钮10抵接,压簧22的另一端与抵压件23抵接,抵压板12设置有抵压缺口121,压簧22将抵压件23抵压于抵压缺口121。
本实施方式中,抵压板12固定于旋钮10,压簧22的一端与外壳20抵接,压簧22的另一端与抵压件23抵接,压簧22将抵压件23抵压于抵压板12的抵压缺口121,通过合理设置抵压缺口121的形状,即可控制旋钮10在不同转动角度下的压簧22的长度,进而通过旋钮10给予用户相应程度的力反馈,升级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抵压件23朝向压簧22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32,外壳20朝向压簧2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4,抵压件23部分插设于第二凹槽24,压簧22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232内并与第一凹槽232的槽底抵接,压簧22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凹槽24内并与第二凹槽24的槽底抵接,进一步的,第二凹槽24的槽底设置有利于压簧22安装的安装杆241,安装杆241插入压簧22的内部。
具体的,参考图3,抵压缺口121为对称形状,压簧2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抵压缺口121的对称轴与压簧22的伸缩方向一致时,压簧22具有最长的长度,当旋钮10转动,使对称轴与压簧22的夹角变大时,压簧22的长度变短,抵压件23对抵压板12的压力增大,用户感知到更大的转动阻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抵压件23转动设置有滚动部,滚动部与抵压缺口121抵接。
本实施方式中,抵压件23转动设置有滚动部,滚动部能够使旋钮10相对外壳20的转动更加流畅。
本实施例中,对滚动部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滚动部为滚珠,滚珠嵌设于抵压件23并与抵压件23滚动连接,滚珠外露于抵压件23的部分与抵压缺口121抵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3,滚动部为滚轮231,滚轮231与抵压件23铰接,滚轮231与抵压缺口121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控制板30,控制板30与开关部电连接,控制板30适于与汽车的制动组件通信连接,当第一断点接通时,控制板30适于启用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当第二断点接通时,控制板30适于停用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
本实施例中,控制板30的结构与汽车的制动组件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断点接通后,控制板30如何控制制动组件执行对应的动作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断点与第二断点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4,第一断点包括第一自复位开关31和第一顶杆32,旋钮10固定有传动板13,传动板13开设有传动缺口131,第一顶杆32与外壳20滑动连接,第一自复位开关31与控制板30电连接,第一顶杆32的一端与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抵接,第一顶杆32的另一端与传动板13抵接,当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时,传动板13适于将第一顶杆32抵压于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并接通第一断点;第二断点包括第二自复位开关33和第二顶杆34,第二顶杆34与外壳20滑动连接,第二自复位开关33与控制板30电连接,第二顶杆34的一端与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抵接,第二顶杆34的另一端与传动缺口131抵接,当旋钮10位于第二行程位时,传动板13适于将第二顶杆34抵压于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并接通第二断点。
具体的,参考图4,旋钮10设置在外壳20的上方,控制板30位于外壳20的底部,外壳20开设有第一滑槽25,第一顶杆32贯穿第一滑槽25,与外壳20滑动连接,外壳20还开设有第二滑槽26,第二顶杆34贯穿第二滑槽26,与外壳20滑动连接,传动缺口131为对称形状,当旋钮10以卡轴21为圆心,以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传动板13推动第一顶杆32向下滑动,第一顶杆32按压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当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时,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接通第一断点,控制板30控制制动组件执行制动动作,汽车启用驻车功能;当旋钮10以卡轴21为圆心,以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传动板13推动第二顶杆34向下滑动,第二顶杆34按压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当旋钮10位于第二行程位时,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接通第二断点,控制板30控制制动组件取消制动动作,汽车停用驻车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4,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40,底座40与外壳20固定连接,控制板30置于底座40与外壳20所围成的空间内,控制板30的表面覆盖有防水套35,防水套35适于阻止液体和灰尘与控制板30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对底座40与外壳20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其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是底座40的外壁设置有卡扣,外壳20的壳体对应开设有适配的卡扣槽,底座40与外壳20通过卡扣与卡扣槽的卡接实现固定。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考图4,底座40设置在外壳20的下方,控制板30置于底座40与外壳20所围成的空间内,控制板30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水套35,防水套35能够避免进入外壳20内部的液体和灰尘接触控制板30,控制板30上固定有第一自复位开关31、第二自复位开关33时,防水套35同时覆盖自复位开关,防水套35采用橡胶材质,防水的同时不会干扰顶杆对自复位开关的行程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指示件,指示件与控制板30通信连接,指示件适于根据第一断点、第二断点的开合状态显示不同的指示信息,指示件与旋钮10连接,旋钮10的顶部开设有观测口103,观测口103适于观测指示件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指示件为指示灯36,指示灯36与控制板30通信连接,第一断点或第二断点接通后,指示灯36能够发出对应颜色的灯光,旋钮10的顶部设置有观测口103,指示灯36部分贯穿观测口103并与旋钮10固定连接,用户能够直观地通过观测口103观察到指示灯36的指示信息,以判断汽车的驻车状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20);
旋钮(10),与所述外壳(20)可转动连接,所述旋钮(1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101),所述外壳(20)对应设置有凸出部,在所述旋钮(10)相对所述外壳(20)沿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限位缺口(101)适于与所述凸出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旋钮(10)继续沿所述方向转动,所述旋钮(10)具有沿第一方向转动使所述限位缺口(101)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第一行程位,及沿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限位缺口(101)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第二行程位;
开关部,包括第一断点和第二断点,所述旋钮(10)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断点与所述第二断点的开合,当所述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时,所述第一断点接通,当所述旋钮(10)位于第二行程位时,所述第二断点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101)设置有抵接面(102),当所述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时,所述抵接面(102)适于与所述凸出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0)设置有卡轴(21)和/或卡槽(11),所述外壳(20)对应设置有适配的卡槽(11)和/或卡轴(21),所述卡轴(21)卡入所述卡槽(11),与所述卡槽(11)可转动连接,所述卡轴(21)的外端开设有利于所述旋钮(10)与所述外壳(20)安装的斜角(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0)位于所述凸出部上方,所述限位缺口(101)朝向所述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0)与所述外壳(20)间设置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适于限制所述旋钮(10)从某一中间行程位向所述第一行程位或第二行程位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包括压簧(22)、抵压件(23)、抵压板(12),所述抵压板(12)固定于所述旋钮(10)或所述外壳(20),所述压簧(22)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0)或所述旋钮(10)抵接,所述压簧(22)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件(23)抵接,所述抵压板(12)设置有抵压缺口(121),所述压簧(22)适于将所述抵压件(23)抵压于所述抵压缺口(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23)转动设置有滚动部,所述滚动部与所述抵压缺口(12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控制板(30),所述控制板(30)与所述开关部电连接,所述控制板(30)适于与汽车的制动组件通信连接,当所述第一断点接通时,所述控制板(30)适于启用所述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当所述第二断点接通时,所述控制板(30)适于停用所述制动组件的驻车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点包括第一自复位开关(31)和第一顶杆(32),所述旋钮(10)固定有传动板(13),所述传动板(13)开设有传动缺口(131),所述第一顶杆(32)与所述外壳(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31)与所述控制板(30)电连接,所述第一顶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抵接,所述第一顶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板(13)抵接,当所述旋钮(10)位于第一行程位时,所述传动板(13)适于将所述第一顶杆(32)抵压于所述第一自复位开关(31)的触头,并接通第一断点;
所述第二断点包括第二自复位开关(33)和第二顶杆(34),所述第二顶杆(34)与所述外壳(2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33)与所述控制板(30)电连接,所述第二顶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抵接,所述第二顶杆(34)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缺口(131)抵接,当所述旋钮(10)位于第二行程位时,所述传动板(13)适于将所述第二顶杆(34)抵压于所述第二自复位开关(33)的触头,并接通第二断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动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底座(40),所述底座(40)与所述外壳(2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30)置于所述底座(40)与所述外壳(20)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控制板(30)的表面覆盖有防水套(35),所述防水套(35)适于阻止液体和灰尘与所述控制板(30)接触;
和/或所述旋动开关组件还包括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控制板(30)通信连接,所述指示件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断点、所述第二断点的开合状态显示不同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旋钮(10)连接,所述旋钮(10)的顶部开设有观测口(103),所述观测口(103)适于观测所述指示件的指示信息。
CN202223393438.XU 2022-12-14 2022-12-14 旋动开关组件 Active CN218996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438.XU CN218996579U (zh) 2022-12-14 2022-12-14 旋动开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438.XU CN218996579U (zh) 2022-12-14 2022-12-14 旋动开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579U true CN21899657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3438.XU Active CN218996579U (zh) 2022-12-14 2022-12-14 旋动开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3870B2 (en) Switch device
JP2012123776A (ja) 車両用クラッチペダルスイッチ
CN218996579U (zh) 旋动开关组件
US11574782B2 (en) Switching device
US4354069A (en) Slide switch
JP3759347B2 (ja) コントロールパネル用操作ツマミの取付構造
CN108022781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侧键定位装置
KR100220332B1 (ko) 복합조작형 전기부품
CN216831005U (zh) 一种电推剪
CN116960680B (zh) 插座
CN211125472U (zh) 一种雨刮开关及其拨钮装置
CN221023480U (zh) 流媒体后视镜
CN113090748B (zh) 一种汽车电子换挡器总成
CN218351350U (zh) 一种快速复位组合开关
CN212032981U (zh) 一种电子驻车开关总成及汽车
CN216831006U (zh) 一种电推剪
CN218351335U (zh) 一种按键结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CN220856398U (zh) 一种轻触开关的联动按压组件
CN210640138U (zh) 一种epb开关拨钮结构
CN213340181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转向开关
CN210866020U (zh) 开关装置
CN212380387U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CN218448767U (zh) 一种带开关的插座
CN216749691U (zh) 开关装置、方向盘系统及汽车
CN210780713U (zh) 一种雨刮开关及其拨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