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0387U -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0387U
CN212380387U CN202021494857.0U CN202021494857U CN212380387U CN 212380387 U CN212380387 U CN 212380387U CN 202021494857 U CN202021494857 U CN 202021494857U CN 212380387 U CN212380387 U CN 212380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button
push rod
circuit board
tac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48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48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0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0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0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包括左底座、设置在左底座上的左外壳、右底座以及设置在右底座上的右外壳,该左底座上设有左线路板,该左线路板上设有左橡胶件;该右底座上设有右线路板,该右线路板上设有右橡胶件;该左外壳上设有左开关组,左该开关组包括若干左按钮开关、左按钮推杆开关、左翘板开关以及拨钮开关;该右外壳上设有右开关组,该右开关组包括若干右按钮开关、右按钮推杆开关、右翘板开关以及滚轮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将左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左线路板上,将右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右线路板上,从而实现开关组功能一体化,以满足客户在尽量密集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方向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舒适性、操纵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汽车方向盘而言,传统的汽车方向盘只具有转向的功能,如今,汽车方向盘的功能趋于多样化,逐渐集成了包括电话接听、语音识别、娱乐系统音量增减、汽车仪表控制、巡航控制等功能。
但现阶段的汽车多功能方向盘还处在模拟输出阶段,其每个按键都是通过硬线直接连接到被控零件。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减少线束和插接件,使汽车方向盘开关结构紧凑、功能多样、操作安全舒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包括左底座、设置在所述左底座上的左外壳、右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右底座上的右外壳,所述左底座上设有左线路板,所述左线路板上设有左橡胶件;所述右底座上设有右线路板,所述右线路板上设有右橡胶件;所述左外壳上设有左开关组,所述右外壳上设有右开关组,其中:
所述左开关组包括若干左按钮开关、左按钮推杆开关、左翘板开关以及拨钮开关;
所述右开关组包括若干右按钮开关、右按钮推杆开关、右翘板开关以及滚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将左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左线路板上,将右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右线路板上,从而实现开关组功能一体化,以满足客户在尽量密集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的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减相关按钮开关功能,实现高低配配置的共存,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左按钮开关包括第一按钮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上的第一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第一按钮时,可导通所述第一轻触开关;
所述右按钮开关包括第二按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上的第二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第二按钮时,可导通所述第二轻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左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三按钮、第一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上的第三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第三按钮时,可带动所述第一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三轻触开关;
所述右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四按钮、第二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上的第四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第四按钮时,可带动所述第二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四轻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左翘板开关包括左翘板、第三推杆、第四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上的第五轻触开关和第六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左翘板的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三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五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左翘板的另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四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六轻触开关;
所述右翘板开关包括右翘板、第五推杆、第六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上的第七轻触开关和第八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右翘板的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五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七轻触开关;当按压所述右翘板的另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六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八轻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拨钮开关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左外壳上的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拨钮、第七推杆、第八推杆、第九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上的第九轻触开关、第十轻触开关和第十一轻触开关,其中:
所述转盘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拨钮上设有第二凸起部;
当拨动所述拨钮时,可以带动所述转盘上的第一凸起部摆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七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九轻触开关或带动所述第八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十轻触开关;
当按压所述拨钮时,可带动所述第二凸起部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九推杆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十一轻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拨钮上设有第三凸起部;当拨动所述拨钮时,所述第三凸起部与左外壳内壁的间隙小于第十一轻触开关的触发行程。
由此,拨钮在拨动触发功能后,其第三凸起部与左外壳的间隙小于第十一轻触开关的触发行程,所述拨钮被拨动后无法再进行按压触发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拨钮上设有第四凸起部,所述左外壳上设有凹槽;当按压所述拨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卡入凹槽内,且所述第四凸起部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九轻触开关或第十轻触开关的触发行程。
由此,拨钮在按压触发功能后,其第四凸起部将卡入凹槽内,且第四凸起部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九轻触开关或第十轻触开关的触发行程,所述拨钮在按压后无法再进行前后拨动触发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右外壳上的滚轮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上的滚轮轴、套设在所述滚轮轴上的滚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上的第十二轻触开关,其中:
所述右外壳上设有编码器,所述滚轮轴上设有与所述编码器相配合的配合结构;
当滚动所述滚轮时,可带动所述滚轮轴上的配合结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编码器上的编码转盘转动;
当按压所述滚轮时,可带动所述滚轮支架导通所述第十二轻触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结构为多边形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线束,所述线束的两端分别与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将左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左线路板上,将右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右线路板上,从而实现开关组功能一体化,以满足客户在尽量密集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的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减相关按钮开关功能,实现高低配配置的共存,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隐掉线束后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连接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左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左外壳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第一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第三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第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左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拨钮开关未触发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拨钮开关拨动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拨钮开关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拨钮开关按压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滚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滚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右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中滚轮开关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1、左底座;12、左外壳;121、凹槽;122、第一筋槽;123、第一卡扣;124、第二筋槽;125、限位面;126、第三筋槽;127、第二卡扣;128、转轴孔;13、左线路板;131、第一轻触开关;132、第三轻触开关;133、第五轻触开关;134、第六轻触开关;135、第九轻触开关;136、第十轻触开关;137、第十一轻触开关;14、左橡胶件;21、右底座;22、右外壳;221、第五筋槽;23、右线路板;231、第二轻触开关;232、第四轻触开关;233、第七轻触开关;234、第八轻触开关;235、第十二轻触开关;24、右橡胶件;31、第一按钮;311、第一凸筋;312、第一卡孔;32、第二按钮;41、第三按钮;411、第二凸筋;412、第二卡孔;42、第一推杆;421、限位槽;422、第三卡扣;423、第三凸筋;424、弹性扣;425、按压柱;43、第四按钮;44、第二推杆;51、左翘板;511、第四凸筋;512、第三卡孔;513、按压凸台;52、第三推杆;53、第四推杆;54、右翘板;55、第五推杆;56、第六推杆;61、转盘;611、第一凸起部;612、转轴;613、第五凸筋;614、倒扣;62、拨钮;621、第二凸起部;622、第三凸起部;623、第四凸起部;624、第四筋槽;625、第四卡孔;63、第七推杆;64、第八推杆;65、第九推杆;71、滚轮支架;711、转轴部孔;712、第六凸筋;713、弹性块;72、滚轮轴;721、配合结构;722、转轴部;723、凸沿;73、滚轮;731、限位筋;8、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包括左底座11、设置在左底座11上的左外壳12、右底座21以及设置在右底座21上的右外壳22,该左底座11上设有左线路板13,该左线路板13上设有左橡胶件14;该右底座21上设有右线路板23,该右线路板23上设有右橡胶件24;该左外壳12上设有左开关组,该右外壳22上设有右开关组;该左开关组包括若干左按钮开关、左按钮推杆开关、左翘板开关以及拨钮开关;该右开关组包括若干右按钮开关、右按钮推杆开关、右翘板开关以及滚轮开关。
参阅图1-2,该左按钮开关包括第一按钮31以及设置在左线路板13上的第一轻触开关131;当对第一按钮31施加一向下操作力时,可导通第一轻触开关131;当操作力撤离时,该第一轻触开关131具有自动回弹功能,从而迫使第一按钮31向上复位并回到初始状态,同时第一轻触开关131断开。该右按钮开关包括第二按钮32以及设置在右线路板23上的第二轻触开关231,当对第二按钮32施加一向下操作力时,可导通第二轻触开关231;当操作力撤离时,该第二轻触开关231具有自动回弹功能,从而迫使第二按钮32向上复位并回到初始状态,同时第二轻触开关231断开。
具体的,参阅图4和图6,该第一按钮31设有第一凸筋311,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第一凸筋311相配合的第一筋槽122,通过第一凸筋311第一筋槽122的配合,使得第一按钮31只能沿第一筋槽122的轴线方向移动。另外,该第一按钮31上还设有第一卡孔312,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第一卡孔312相配合的第一卡扣123,通过第一卡孔312与第一卡扣123之间的卡扣连接,从而限制了第一按钮31在左外壳12导向方向上的向上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左按钮开关和右按钮开关均为直压式按钮开关,该左按钮开关与左外壳12之间的装配关系与右按钮开关与右外壳22之间的装配关系相同。
再参阅图1-2,该左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三按钮41、第一推杆42以及设置在左线路板13上的第三轻触开关132;当对第三按钮41施加一向下的操作力时,可带动第一推杆42移动并导通第三轻触开关132;当操作力撤离时,该第三轻触开关132具有自动回弹功能,从而迫使第三轻触开关132向上复位并回到初始状态,同时第三轻触开关132断开。该右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四按钮43、第二推杆44以及设置在该右线路板23上的第四轻触开关232;当对第四按钮43施加一向下的操作力时,可带动第二推杆44移动并导通第四轻触开关232;当操作力撤离时,该第四轻触开关232具有自动回弹功能,从而迫使第四轻触开关232向上复位并回到初始状态,同时第四轻触开关232断开。
参阅图4、图7和图8,该第三按钮41上设有第二凸筋411,该第一推杆42上设有与该第二凸筋411相配合的限位槽421。另外,该第三按钮41上还设有第二卡孔412,该第一推杆42上设有与该第二卡孔412相配合的第三卡扣422。通过该第二凸筋411与限位槽421的配合,以及第二卡孔412与第三卡扣422之间的卡扣配合,可实现第三按钮41与第一推杆42之间的装配。另外,该第一推杆42上设有第三凸筋423,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第三凸筋423相配合的第二筋槽124,通过该第三凸筋423与第二筋槽124的配合,使得第一推杆42只能沿第二筋槽124的轴线方向移动;另外,该第一推杆42上还设有弹性扣424,该左外壳12的背面还设有与该弹性扣424相抵接的限位面125,通过弹性扣424与限位面125之间的相互抵接,可限制第一推杆42向上移动。另外,该第一推杆42上设有按压柱425,该按压柱425顶在左线路板13的第三轻触开关132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左按钮推杆开关和右按钮推杆开关也均为直压式按钮开关,该左按钮推杆开关中的装配关系与右按钮推杆开关中的装配关系、该左按钮推杆开关与左外壳12之间的装配关系与该右按钮推杆开关与右外壳22之间的装配关系均相同。
再参阅图1-2,该左翘板开关包括左翘板51、第三推杆52、第四推杆53以及设置在左线路板13上的第五轻触开关133和第六轻触开关134;当按压该左翘板51的一侧时,在施加力的另一侧,该左翘板51会绕着左外壳12做旋转运动,以使施加一侧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三推杆52移动并导通第五轻触开关133;同理,当按压左翘板51的另一侧时,可带动第四推杆53移动并导通第六轻触开关134;该右翘板开关包括右翘板54、第五推杆55、第六推杆56以及设置在右线路板23上的第七轻触开关233和第八轻触开关234;当按压该右翘板54的一侧时,在施加力的另一侧,该右翘板54将绕着右外壳22做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第五推杆55移动并导通第七轻触开关233;同理,当按压该右翘板54的另一侧时,可带动该第六推杆56移动并导通第八轻触开关234。
参阅图4和图9,该左翘板51上设有第四凸筋511,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第四凸筋511相配合的第三筋槽126,通过该第四凸筋511与第三筋槽126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左翘板51只能沿着第三筋槽126的轴线方向移动。另外,该左翘板51上还设有第三卡孔512,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第三卡孔512相配合的第二卡扣127,通过该第三卡孔512与第二卡扣127之间的卡扣配合,可限制该左翘板51的摆动及向上运动。另外,该左翘板51的两侧还设有按压凸台513,两按压凸台513分别顶在第三推杆52和第四推杆53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左翘板开关与左外壳12之间的装配关系与右翘板开关与右外壳22之间的装配关系相同。
再参阅图1-2,该拨钮开关包括转动连接在左外壳12上的转盘61、设置在转盘61上的拨钮62、第七推杆63、第八推杆64、第九推杆65以及设置在左线路板13上的第九轻触开关135、第十轻触开关136和第十一轻触开关137,该转盘61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部611,该拨钮6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621;当拨动该拨钮62时,可以带动转盘61上的第一凸起部611移动,进而带动第七推杆63移动并导通第九轻触开关135或带动第八推杆64移动并导通第十轻触开关136;当按压拨钮62时,可带动第二凸起部621移动,进而带动第九推杆65移动并导通第十一轻触开关137。
具体的,参阅图10-17,该拨钮62上设有第四筋槽624,该转盘61上设有与该第四筋槽624相配合的第五凸筋613,通过该第四筋槽624与第五凸筋613之间的配合,使得拨钮62只能沿第四筋槽624的轴线方向移动;该拨钮62上还设有第四卡孔625,该转盘61上设有与该第四卡孔625相配合的倒扣614,通过该第四卡孔625与倒扣614之间的卡接配合,从而限制了拨钮62在转盘61导向方向上的向上运动。该转盘61上还设有转轴612,该左外壳12上设有与该转轴612相配合的转轴孔128,通过该转轴612与转轴孔128之间的装配,使得转盘61只能沿着转轴孔128做旋转运动;另外,该转盘61两侧的第一凸起部611分别压在第七推杆63和第八推杆64上,该拨钮62上的第二凸起部621压在第九推杆65上。
另外,该拨钮62上还设有第三凸起部622;当拨动拨钮62时,该第三凸起部622与左外壳12内壁的间隙小于第十一轻触开关137的触发行程。由此,拨钮62在拨动触发功能后无法再进行按压触发功能。
另外,该拨钮62上设有第四凸起部623,该左外壳12上设有凹槽121;当按压该拨钮62时,该第四凸起部623卡入凹槽121内,且该第四凸起部623与凹槽121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九轻触开关135或第十轻触开关136的触发行程。由此,拨钮62在按压触发功能后无法再进行前后拨动触发功能。
再参阅图1-2,该滚轮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右外壳22上的滚轮支架71、转动连接在滚轮支架71上的滚轮轴72、套设在该滚轮轴72上的滚轮73以及设置在右线路板23上的第十二轻触开关235,该右外壳22上设有编码器,该滚轮轴72上设有与该编码器相配合的配合结构721;当滚动该滚轮73时,可带动滚轮轴72上的配合结构7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编码器上的编码转盘转动,从而将信息传递出去;当按压该滚轮73时,可带动该滚轮支架71导通第十二轻触开关235。
具体的,该滚轮轴72的两端设有转轴部722,该滚轮支架71上设有用于放置转轴部722的转轴部孔711,当转轴部722放置在转轴部孔711上时,该滚轮支架71的内壁与滚轮轴72和滚轮73相配合,从而有效避免了滚轮73与滚轮支架71之间的摆动。另外,该配合结构721为多边形柱体结构,且设置在转轴部722上。该滚轮轴72上设有凸沿723,该滚轮73内设有与该凸沿723相配合的限位筋731;当滚轮73套设在滚轮轴72上时,该凸沿723与限位筋731相抵接,从而实现滚轮73与滚轮轴72之间的装配。
另外,该右外壳22上设有第五筋槽221,该滚轮支架71上设有沿第五筋槽221滑动的第六凸筋712。该滚轮支架71上还设有弹性块713,该滚轮支架71复位时,其弹性块713与右外壳22相抵接,使滚轮支架71的向上运动被限制。
再参阅图2,该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还包括线束8,该线束8的两端分别与左线路板13和右线路板23相连接。
具体的,该线束8上的接插件端子分别焊接在左线路板13和右线路板23的焊接孔上。
由此,在生产过程中,提前装配好线束8,并将线束8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线路板13和右线路板23上,以组成线路板总成,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简化了装配工程。另外,由于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方式对比插接连接方式而言,结构更加牢靠,功能实现更加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将左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左线路板13上,将右开关组的功能集成到右线路板23上,从而实现开关组功能一体化,以满足客户在尽量密集的空间内实现更多功能的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减相关按钮开关功能,实现高低配配置的共存,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包括左底座(11)、设置在所述左底座(11)上的左外壳(12)、右底座(21)以及设置在所述右底座(21)上的右外壳(22),所述左底座(11)上设有左线路板(13),所述左线路板(13)上设有左橡胶件(14);所述右底座(21)上设有右线路板(23),所述右线路板(23)上设有右橡胶件(24);所述左外壳(12)上设有左开关组,所述右外壳(22)上设有右开关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开关组包括若干左按钮开关、左按钮推杆开关、左翘板开关以及拨钮开关;
所述右开关组包括若干右按钮开关、右按钮推杆开关、右翘板开关以及滚轮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钮开关包括第一按钮(31)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13)上的第一轻触开关(131),当按压所述第一按钮(31)时,可导通所述第一轻触开关(131);
所述右按钮开关包括第二按钮(32)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23)上的第二轻触开关(231),当按压所述第二按钮(32)时,可导通所述第二轻触开关(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三按钮(41)、第一推杆(42)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13)上的第三轻触开关(132);当按压所述第三按钮(41)时,可带动所述第一推杆(42)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三轻触开关(132);
所述右按钮推杆开关包括第四按钮(43)、第二推杆(44)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23)上的第四轻触开关(232);当按压所述第四按钮(43)时,可带动所述第二推杆(44)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四轻触开关(2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翘板开关包括左翘板(51)、第三推杆(52)、第四推杆(53)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13)上的第五轻触开关(133)和第六轻触开关(134);当按压所述左翘板(51)的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三推杆(52)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五轻触开关(133);当按压所述左翘板(51)的另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四推杆(53)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六轻触开关(134);
所述右翘板开关包括右翘板(54)、第五推杆(55)、第六推杆(56)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23)上的第七轻触开关(233)和第八轻触开关(234);当按压所述右翘板(54)的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五推杆(55)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七轻触开关(233);当按压所述右翘板(54)的另一侧时,可带动所述第六推杆(56)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八轻触开关(2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开关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左外壳(12)上的转盘(61)、设置在所述转盘(61)上的拨钮(62)、第七推杆(63)、第八推杆(64)、第九推杆(65)以及设置在所述左线路板(13)上的第九轻触开关(135)、第十轻触开关(136)和第十一轻触开关(137),其中:
所述转盘(61)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部(611),所述拨钮(6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621);
当拨动所述拨钮(62)时,可以带动所述转盘(61)上的第一凸起部(611)摆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七推杆(63)移动并导通所述第九轻触开关(135)或带动所述第八推杆(64)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十轻触开关(136);
当按压所述拨钮(62)时,可带动所述第二凸起部(621)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九推杆(65)移动并导通所述第十一轻触开关(1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62)上设有第三凸起部(622);当拨动所述拨钮(62)时,所述第三凸起部(622)与左外壳(12)内壁的间隙小于第十一轻触开关(137)的触发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62)上设有第四凸起部(623),所述左外壳(12)上设有凹槽(121);当按压所述拨钮(62)时,所述第四凸起部(623)卡入凹槽(121)内,且所述第四凸起部(623)与凹槽(121)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九轻触开关(135)或第十轻触开关(136)的触发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右外壳(22)上的滚轮支架(71)、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71)上的滚轮轴(72)、套设在所述滚轮轴(72)上的滚轮(73)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线路板(23)上的第十二轻触开关(235),其中:
所述右外壳(22)上设有编码器,所述滚轮轴(72)上设有与所述编码器相配合的配合结构(721);
当滚动所述滚轮(73)时,可带动所述滚轮轴(72)上的配合结构(7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编码器上的编码转盘转动;
当按压所述滚轮(73)时,可带动所述滚轮支架(71)导通所述第十二轻触开关(2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721)为多边形柱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8),所述线束(8)的两端分别与左线路板(13)和右线路板(23)相连接。
CN202021494857.0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Active CN212380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4857.0U CN21238038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4857.0U CN21238038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0387U true CN212380387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4857.0U Active CN21238038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0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5650A (en) Push button switch
US6784382B2 (en) Push-on switch
KR100235154B1 (ko) 푸시온스위치
JPH054675Y2 (zh)
JP2009301867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211319978U (zh) 按键式智能墙壁开关
JP2961098B2 (ja) 押釦スイッチの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CN212380387U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方向盘开关总成
CN212587446U (zh) 一种整体式方向盘开关总成
JP3656929B2 (ja) 複合スイッチの構造
EP0966012A4 (en) ARMCHAIR SWITCH
CN201629247U (zh) 一种启动开关
JP275528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05666166U (zh) 汽车电动后视镜开关
CN213026039U (zh) 一种方向盘开关总成
CN212084892U (zh) 一种汽车拨钮开关
KR100220332B1 (ko) 복합조작형 전기부품
KR200459979Y1 (ko) 패들 스위치 유니트
JP4513579B2 (ja) 押釦スイッ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2182196U (zh) 一种汽车中控锁开关
CN218038909U (zh) 触摸式汽车方向盘开关总成
CN114188173B (zh) 一种旋转结构触发开关
CN214175912U (zh) 一种多档位开关
CN216928365U (zh) 一种电子油门转把开关总成
KR100747860B1 (ko) 엔코더 스위치와 택트 스위치를 갖는 다방향 키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