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4124U -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4124U
CN218994124U CN202223599520.8U CN202223599520U CN218994124U CN 218994124 U CN218994124 U CN 218994124U CN 202223599520 U CN202223599520 U CN 202223599520U CN 218994124 U CN218994124 U CN 218994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hell
tube
heat exchange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95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usheng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usheng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usheng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ushenger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95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4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4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4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封头,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的所述封头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进入管,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另一端的所述封头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排出管,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热液进入管和热液排出管;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管板的侧边贯穿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位于两个所述管板之间,所述换热管穿设在所述折流挡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列管式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通常为一种流体由封头一端的连接管处进入,在管内流动并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从位于壳体一处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内管程流体、壳程流体的流动行为对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工业生产中运行的列管式换热器基本都是冷液在换热管中流动,热液在换热管的外侧流动,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一般为直管,而位于换热管内部的冷液的流量较大,使得冷液的流速较快,因此冷液在进入换热管内部之后,很快地经过换热管流向出口管,这样使得冷液在换热管内流动的过程中来不及与位于壳体内的热液进行有效地热交换,就从换热管内流出,因此冷液与热液不能进行充分地热交换,导致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封头,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的所述封头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进入管,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另一端的所述封头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排出管,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热液进入管和热液排出管;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管板的侧边贯穿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位于两个所述管板之间,所述换热管穿设在所述折流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冷液从冷液进入管内进入,经过换热管并从冷液排出管流出,与此同时,使热液从热液进入管进入到换热器壳体内部,在经过折流挡板进行导向后,从热液排出管流出,由于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一方面使得在冷液与热液进行热交换时的换热面积增大,另一方面增加了冷液在换热管内部流动的管程,使得冷液与热液可以进行充分地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折流挡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折流挡板沿所述换热器壳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折流挡板均匀设置,一方面可以对进入换热器壳体内部的热液进行导流,从而使得位于换热器壳体内的热液可以更多的与位于换热管内的冷液进行接触并换热,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换热管穿设在折流挡板上,折流挡板可以对换热管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减小在热液进入换热器壳体内部流动时,换热管受到热液的影响发生晃动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折流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换热管的管径,所述折流挡板上固定设置有橡胶管套,所述橡胶管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换热管穿设在所述橡胶管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为了使换热管可以顺利穿过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换热管的管径,若直接将换热管穿设在第一通孔上,换热管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情形是局部相抵并且局部相离的,这种情况不利于换热管在换热时的稳定性,橡胶管套的设置使得换热管直接穿设在橡胶管套内,从而可以改善这种情形,从而加强换热管在换热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橡胶管套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卡接沿,当所述橡胶管套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时,两个所述卡接沿位于所述折流挡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折流挡板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沿的设置使得橡胶管套与折流挡板之间形成卡接关系,可以加强橡胶管套与折流挡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橡胶管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薄片,当所述换热管穿设在所述橡胶管套内部时,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橡胶薄片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当换热管穿设在橡胶管套内时,橡胶管套材质的软度使得橡胶管套会随着换热管的形状而发生形变,但由于橡胶管套穿设在折流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内,橡胶管套在发生形变的同时也会受到第一通孔内壁的束缚,使得橡胶管套与换热管之间并不能完全贴合,因此橡胶管套对换热管在换热时的稳定作用是有限的;通过橡胶薄片的设置,使得在换热管穿设在橡胶管套内部时与橡胶薄片相抵,橡胶薄片的设置弥补了橡胶管套与换热管之间不能完全贴合时所产生的空隙,从而可以减小换热管在进行换热时发生晃动的可能,进一步提高换热管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橡胶薄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橡胶薄片沿所述橡胶管套的内壁呈螺旋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橡胶薄片沿橡胶管套的内壁呈螺旋分布,可以进一步加强橡胶薄片用于弥补橡胶管套与换热管之间不能完全贴合时所产生的空隙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小换热管在进行换热时发生晃动的可能,提高换热管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封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连接所述冷液进入管的所述封头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的设置可以对进入换热管的冷液进行过滤,从而减小进入换热管的冷液中含有杂质的可能性,一方面,有利于换热管的清洁度,降低对换热管的清洁频率;另一方面,减小由于进入换热管内部的冷液杂质含量较高从而影响换热效率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有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柱和底板可以对换热器壳体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换热器壳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冷液从冷液进入管内进入,经过换热管并从冷液排出管流出,与此同时,使热液从热液进入管进入到换热器壳体内部,在经过折流挡板进行导向后,从热液排出管流出,由于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使得在冷液与热液进行热交换时的换热面积增大,从而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2.由于换热管呈S型弯曲设置,为了使换热管可以顺利穿设在折流挡板上,折流挡板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换热管的管径,若直接将换热管穿设在第一通孔上,换热管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情形是局部相抵并且局部相离的,这种情况不利于换热管在换热时的稳定性,橡胶管套的设置使得换热管直接穿设在橡胶管套内,从而可以改善这种情形,从而加强换热管在换热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折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橡胶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换热器壳体;2、封头;3、冷液进入管;4、冷液排出管;5、热液进入管;6、热液排出管;7、过滤板;8、换热管;9、折流挡板;10、橡胶管套;11、卡接沿;12、橡胶薄片;13、支撑柱;14、底板;15、法兰;16、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参照图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换热器壳体1的两端均通过法兰15固定连接有封头2,位于换热器壳体1一端的封头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进入管3,位于换热器壳体1另一端的封头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排出管4,换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热液进入管5和热液排出管6。
参照图1和图2,换热器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管板16,管板16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管板16的侧边贯穿连接有若干个换热管8,每个换热管8呈S型弯曲设置;为了可以对进入换热管8的冷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连接冷液进入管3的封头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过滤板7设置在管板16靠近冷液进入管3的一侧。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对进入换热器壳体1内部的热液进行导流,从而提升换热效率,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折流挡板9,若干个折流挡板9均位于两个管板16之间,若干个折流挡板9沿换热器壳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参照图2、图3和图4,折流挡板9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换热管8的管径,折流挡板9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橡胶管套10,橡胶管套10的个数与第一通孔的个数对应设置,每个橡胶管套10对应设置在一个第一通孔内,为了加强橡胶管套10与折流挡板9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每个橡胶管套10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卡接沿11,并且每个橡胶管套10与其两端的卡接沿11一体成型,当橡胶管套10穿设在第一通孔内时,两个卡接沿11位于折流挡板9的两侧,并与折流挡板9卡接。
参照图2、图3和图4,每个橡胶管套1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橡胶薄片12,若干个橡胶薄片12沿该橡胶管套10的内壁呈螺旋分布,换热管8穿设在橡胶管套10内部,换热管8与橡胶薄片12相抵。
由于换热管8呈S型弯曲设置,当换热管8穿设在橡胶管套10内时,橡胶管套10材质的软度使得橡胶管套10会随着换热管8的形状而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换热管8在换热时的稳定性;但由于橡胶管套10穿设在折流挡板9上的第一通孔内,橡胶管套10在发生形变的同时也会受到第一通孔内壁的束缚,使得橡胶管套10与换热管8之间并不能完全贴合,因此橡胶管套10对换热管8在换热时的稳定作用是有限的,通过设置若干个沿橡胶管套10的内壁呈螺旋分布的橡胶薄片12,使得在换热管8穿设在橡胶管套10内部时与橡胶薄片12相抵,橡胶薄片12的设置弥补了橡胶管套10与换热管8之间不能完全贴合时所产生的空隙,从而可以减小换热管8在进行换热时发生晃动的可能,进一步提高换热管8的稳定性。
参照图1,换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4。通过设置支撑柱13和底板14可以对换热器壳体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换热器壳体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实施原理为: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分别将冷液与热液导入,使冷液从冷液进入管3内进入,经过换热管8并从冷液排出管4流出,与此同时,使热液从热液进入管5进入到换热器壳体1内部,在经过折流挡板9进行导向后,从热液排出管6流出,由于换热管8呈S型弯曲设置,一方面使得在冷液与热液进行热交换时的换热面积增大,另一方面增加了冷液在换热管8内部流动的管程,使得冷液与热液进行充分地热交换,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1),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封头(2),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一端的所述封头(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进入管(3),位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另一端的所述封头(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冷液排出管(4),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热液进入管(5)和热液排出管(6);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两端设置有管板(16),所述管板(16)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管板(16)的侧边贯穿连接有换热管(8),所述换热管(8)呈S型弯曲设置,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折流挡板(9),所述折流挡板(9)位于两个所述管板(16)之间,所述换热管(8)穿设在所述折流挡板(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9)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折流挡板(9)沿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9)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换热管(8)的管径,所述折流挡板(9)上固定设置有橡胶管套(10),所述橡胶管套(10)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换热管(8)穿设在所述橡胶管套(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套(10)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卡接沿(11),当所述橡胶管套(10)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时,两个所述卡接沿(11)位于所述折流挡板(9)的两侧,并与所述折流挡板(9)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套(10)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薄片(12),当所述换热管(8)穿设在所述橡胶管套(10)内部时,所述换热管(8)与所述橡胶薄片(12)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薄片(1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橡胶薄片(12)沿所述橡胶管套(10)的内壁呈螺旋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位于连接所述冷液进入管(3)的所述封头(2)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连接有底板(14)。
CN202223599520.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8994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520.8U CN2189941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9520.8U CN2189941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4124U true CN21899412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9520.8U Active CN2189941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4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99991U (zh) 一种完全可拆发夹式换热器
CN207716926U (zh) 一种带有导向折流板的管式冷却器
CN218994124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01382719Y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JP2000227299A (ja) 多管式熱交換器
CN109974509A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213657585U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CN213120198U (zh) 一种节能型组合式列管换热器
CN215766623U (zh) 一种三管板换热器
CN210346409U (zh) 一种双流道管壳式换热器
CN210862348U (zh) 管板式换热器封头
CN105973018A (zh) 壳管式冷凝器
CN208171065U (zh) 一种新型石墨换热器
CN207019513U (zh) 板壳式换热器
CN206847438U (zh) 一种枕形板污水换热器
CN216049328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通用型板式预热器
CN205192299U (zh) 一种新型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
CN212109652U (zh) 一种多级换热混合式省煤器
CN220418178U (zh) 一种带梅花孔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CN213515168U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入口处的流体均布结构
CN220418179U (zh) 一种带小孔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CN214010046U (zh) 一种浮动管板式换热器
CN216205412U (zh) 高效冷凝的浮头式冷凝器
CN211498171U (zh) 一种用于绳状溢流染色机的高效换热器
CN220541836U (zh) 一种换热器的折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