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4313U - 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4313U
CN218984313U CN202223430040.9U CN202223430040U CN218984313U CN 218984313 U CN218984313 U CN 218984313U CN 202223430040 U CN202223430040 U CN 202223430040U CN 218984313 U CN218984313 U CN 218984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shell
output shaft
bevel gea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00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ngsi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ngsi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ngsi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ngs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00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4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4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4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抛光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端的头壳,所述机壳与头壳相互连通,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与电机的转轴联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向所述头壳方向延伸,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头壳内设有与所述传动轴联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头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延伸至头壳外,并与抛光盘联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同轴设有第一伞型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设有与第一伞型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二伞型齿轮与传动轴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在90°与180°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大于90°的仰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

Description

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现有的手持式抛光机一般包括机头和机身,机头与机身一般呈90°角,当使用机头的抛光盘对物体进行抛光时,机身需要平行于物体表面,但是当用手握持机身时,手臂与机身之间会自然呈现出一定角度,抛光时,需要刻意调整手部姿势,以保持机身与物体表面的平行,手部容易感到劳累。实践证明,手持工具时,工具如果具有大于90°的仰角,特别是98°的仰角,能使手部更舒适,不容易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抛光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端的头壳,所述机壳与头壳相互连通,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与电机的转轴联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向所述头壳方向延伸,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同轴设有第一伞型齿轮;所述头壳内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头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同轴设有与第一伞型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在90°与180°之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与抛光盘联动连接,所述抛光盘位于所述头壳外侧。
优选为,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98°。
优选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抛光盘之间的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抛光盘与所述偏心块偏心连接,所述偏心块上设有与所述抛光盘相平衡的配重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头壳外侧,所述头壳在抛光盘内侧设有围绕所述偏心块设置的保护罩。
优选为,所述头壳与保护罩可拆卸连接。
优选为,所述偏心块的中心轴线和抛光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包括3mm、6mm。
优选为,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机壳内。
优选为,所述第二伞型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部,所述第二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设于第二轴承上第二伞型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头壳内。
优选为,所述电机的转轴依次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与传动轴联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上端设有内六角孔,所述传动轴的下端一体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孔相配合的外六角轴,所述外六角轴插于所述内六角孔内;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下端均匀设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多个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同心圆上;
所述齿轮减速系统包括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内齿环,所述太阳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内齿环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外;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与定位销的数量相匹配,各所述行星齿轮同轴设于各定位销上;各所述行星齿轮嵌于所述太阳齿轮与内齿环之间,各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齿轮、内齿环相啮合。
优选为,所述定位销、行星齿轮的数量各为三个。
优选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按键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机、按键模块、电源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大于90°,小于180°的仰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手臂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拆解图。
附图标号:1、机壳;111、外螺纹;112、第一卡槽;113、第一卡块;114、第二卡槽;2、头壳;3、抛光盘;31、螺杆;4、锂电池;5、控制模块;6、电机;7、按键模块;8、传动轴;9、下第一轴承;10、螺钉;11、上机壳体;12、第一输出轴;13、第二伞型齿轮;14、左第二轴承;15、垫片;16、保护罩;161、第三卡槽;17、偏心块;18、上第一轴承;20、齿轮减速系统;21、连接头;22、旋扣;23、右第二轴承;24、太阳齿轮;25、行星齿轮;26、内齿环;27、第二输出轴;271、内六角孔;272、定位销;28、第一伞型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抛光机,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上端的头壳2,所述机壳1与头壳2相互连通,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机6、与电机6的转轴联动连接的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包括位于第一伞型齿轮28下方的上第一轴承18、位于第二输出轴27上方的下第一轴承9;所述上第一轴承18、下第一轴承9固定连接于机壳1内;所述传动轴8的输出端向所述头壳2方向延伸,所述传动轴8的上端同轴设有第一伞型齿轮28,所述第一伞型齿轮28通过螺钉10与所述传动轴8固定连接;
所述头壳2内设有第一输出轴12,所述第一输出轴12通过第二轴承与头壳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12同轴设有与第一伞型齿轮28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13,所述第一伞型齿轮28与第二伞型齿轮13的轴交角为98°;所述第二伞型齿轮13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12的中部,所述第一输出轴12在第二伞型齿轮13的两侧套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头壳2内;所述第二轴承包括左第二轴承14、右第二轴承23,所述左第二轴承14与头壳2之间设有垫片15。
所述第一输出轴12延伸至头壳2外,并与抛光盘3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12与抛光盘3之间设有偏心块17,所述偏心块17位于所述头壳2外侧;所述第一输出轴12同轴连接于所述偏心块17内侧,所述抛光盘3的一侧设有螺杆31,所述抛光盘3通过螺杆31偏心连接于所述偏心块17的外侧;所述偏心块17的中心轴线和抛光盘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为3mm;所述偏心块17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抛光盘3相平衡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一体设于所述偏心块17的中心轴线上方的凸起部;所述螺杆31位于偏心块17的中心轴线下方;
所述头壳2上可拆卸连接有围绕所述偏心块17设置的保护罩16,所述保护罩16的内侧设有第三卡槽161,所述头壳2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161相配合的旋扣22;所述保护罩通过旋扣22扣于头壳2上;所述保护罩16位于所述抛光盘3内侧;
所述电机6的转轴依次通过齿轮减速系统20、第二输出轴27与传动轴8联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27的上端设有内六角孔271,所述传动轴8的下端一体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孔271相配合的外六角轴,所述外六角轴插于所述内六角孔271内;所述第二输出轴27的下端均匀设有三个定位销272,所述三个定位销272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7的同心圆上;
所述齿轮减速系统20包括太阳齿轮24、三个行星齿轮25、内齿环26,所述太阳齿轮24同轴连接于所述电机6的转轴上,所述内齿环26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24外;各所述行星齿轮25同轴设于各定位销272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5嵌于所述太阳齿轮24与内齿环26之间,各所述行星齿轮25分别与太阳齿轮24、内齿环26相啮合。
所述机壳1包括上机壳体11、下机壳体,所述上机壳体1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头壳2的下方设有连接头21,所述连接头21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机壳体11与连接头2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机壳体11的下端设有凹部,所述凹部内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卡槽112、第一卡块113、第二卡槽114;所述下机壳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凹部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12、第一卡块113、第二卡槽114相配合的第二卡块、第三卡槽、第三卡块;所述下壳体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螺丝连接形成容置腔。
所述机壳1上设有按键模块7,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控制模块5、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5分别与所述按键模块7、电机6、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锂电池4。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由于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98°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98°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92°,所述偏心块的中心轴线和抛光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为6mm。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92°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92°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105°。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120°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120°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140°。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140°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140°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160°。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160°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160°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178°,所述偏心块的中心轴线和抛光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为6mm。
使用时,用手握住抛光机的机壳,通过按键模块打开抛光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带动第二伞型齿轮转动,第二伞型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通过偏心块带动抛光盘偏心旋转,利用抛光盘对待抛光物体进行打磨,此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之间呈178°仰角,使手持感觉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在手持机壳时,机壳与待抛光物体呈178°的仰角,相比于传统的90°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时更舒适,不容易累;抛光盘通过偏心块与第一输出轴连接,使抛光盘平移的范围更大,抛光的范围更广,可以减小抛光时手臂的移动幅度,减少疲劳;通过在偏心块上设置配重块,使抛光机工作时的振动更小,舒适度更高,抛光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抛光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端的头壳,所述机壳与头壳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与电机的转轴联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向所述头壳方向延伸,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同轴设有第一伞型齿轮;所述头壳内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头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同轴设有与第一伞型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型齿轮,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在90°与180°之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与抛光盘联动连接,所述抛光盘位于所述头壳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的轴交角为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抛光盘之间的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抛光盘与所述偏心块偏心连接,所述偏心块上设有与所述抛光盘相平衡的配重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头壳外侧,所述头壳在抛光盘内侧设有围绕所述偏心块设置的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壳与保护罩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块的中心轴线和抛光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距包括3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机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型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部,所述第二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设于第二轴承上第二伞型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头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依次通过齿轮减速系统、第二输出轴与传动轴联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上端设有内六角孔,所述传动轴的下端一体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孔相配合的外六角轴,所述外六角轴插于所述内六角孔内;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下端均匀设有多个定位销,所述多个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同心圆上;
所述齿轮减速系统包括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内齿环,所述太阳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内齿环套设于所述太阳齿轮外;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与定位销的数量相匹配,各所述行星齿轮同轴设于各定位销上;各所述行星齿轮嵌于所述太阳齿轮与内齿环之间,各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齿轮、内齿环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行星齿轮的数量各为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按键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机、按键模块、电源模块连接。
CN202223430040.9U 2022-12-21 2022-12-21 抛光机 Active CN218984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0040.9U CN218984313U (zh) 2022-12-21 2022-12-21 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0040.9U CN218984313U (zh) 2022-12-21 2022-12-21 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4313U true CN21898431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2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0040.9U Active CN218984313U (zh) 2022-12-21 2022-12-21 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4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19133A1 (ja) 研削工具
CN111546199A (zh) 手持和手导随机轨道抛光或砂磨动力工具
CN207415099U (zh) 一种五轴数控抛磨机床的复合四面磨盘打磨头
CN113523984B (zh) 一种多头智能打磨装置
CN218984313U (zh) 抛光机
CN107000156A (zh) 工具机系统
CN208005349U (zh) 一种家用玻璃边缘抛光机的旋转装置
CN109909846B (zh) 一种腔体打磨工具以及腔体打磨设备
CN217966239U (zh) 一种双向凸轮打磨机
CN212311682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角磨机
CN211805391U (zh) 大偏心式无刷震动抛光机
CN21418672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研磨装置
CN211277889U (zh) 一种中心供液抛光轮机构及抛光机设备
CN109590851A (zh) 一种铸造件打磨机器人
CN212497077U (zh) 一种双头对转研磨抛光机
CN210732064U (zh) 一种医疗塑料制品加工打磨设备
CN211728670U (zh) 一种五金件打磨机构
CN107756151A (zh) 一种车床配件车刀刃磨时的夹持保护装置
CN219027042U (zh) 一种手持双头打磨机
CN208276682U (zh) 电动角磨机
CN205734275U (zh) 微型便携式多功能打磨机
CN216463783U (zh)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气动角磨机
CN217433968U (zh) 一种机床加工手持式打磨机
CN215968041U (zh) 一种手持式磨砂机
CN213673490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不锈钢内表面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