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1267U -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1267U
CN218981267U CN202223552296.7U CN202223552296U CN218981267U CN 218981267 U CN218981267 U CN 218981267U CN 202223552296 U CN202223552296 U CN 202223552296U CN 218981267 U CN218981267 U CN 218981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filter
liquid outlet
liquid
stirring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22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Zhiw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Zhiw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Zhiw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Zhiwu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22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1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1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1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属于线虫分离技术领域;线虫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搅拌釜、搅拌杆、搅拌叶、进料口、出液口、出液嘴、集液盒和过滤机构;搅拌釜固定在支撑架上;搅拌杆穿过搅拌釜的顶部,且搅拌杆与搅拌釜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叶与搅拌杆的外壁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搅拌叶嵌入搅拌釜内;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釜的顶部;出液口设置在搅拌釜的底部;出液嘴与出液口相连通;集液盒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集液盒位于出液嘴的下方。通过将搅拌杆带动多个搅拌叶在搅拌釜内转动,以实现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避免因线虫隐蔽在大块土壤内,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对线虫的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虫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对线虫进行分离时,一般将土壤和水进行混合,以制成土壤混合液。当对土壤和水进行混合搅拌时,通过将搅拌棒进行搅拌。由于土壤的结块较大,线虫隐藏在大块土壤内,单靠搅拌棒进行搅拌无法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降低了对线虫的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的结块较大,线虫隐藏在大块土壤内,单靠搅拌棒进行搅拌无法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降低了对线虫的分离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虫分离装置,采用将搅拌杆带动多个搅拌叶在搅拌釜内转动,以实现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避免因线虫隐蔽在大块土壤内,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对线虫的分离效率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线虫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搅拌釜、搅拌杆、搅拌叶、进料口、出液口、出液嘴、集液盒和过滤机构;搅拌釜固定在支撑架上;搅拌杆穿过搅拌釜的顶部,且搅拌杆与搅拌釜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叶与搅拌杆的外壁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搅拌叶嵌入搅拌釜内;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釜的顶部;出液口设置在搅拌釜的底部;出液嘴与出液口相连通;集液盒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集液盒位于出液嘴的下方;过滤机构安装在集液盒的开口处,且过滤机构位于出液嘴的下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线虫分离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液嘴包括:本体、导液管、扣盖和封闭塞;本体为两端具有中空腔体;导液管的一端与本体的中部相连通,且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口相连通;扣盖扣合在本体的一端开口处,扣盖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封闭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封闭塞穿过扣盖,且封闭塞位于导液管的下方;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手轮和手柄;手轮套装在搅拌杆的外侧,且手轮位于搅拌釜的上方;手柄与手轮的周向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填料管和填料嘴;填料管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填料管与进料口相连通;填料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填料嘴与填料管相连通;其中,填料嘴的直径大于填料管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板嵌入集液盒内;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板盖设在集液盒的开口处,且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一过滤板的上方;其中,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机构包括:吊挂部和拉手;吊挂部内设置有安装槽,至少两个吊挂部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且集液盒的侧壁嵌入安装槽内;拉手呈T形,至少两个拉手与第一过滤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搅拌杆带动多个搅拌叶在搅拌釜内转动,以实现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避免因线虫隐蔽在大块土壤内,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对线虫的分离效率。
2.通过导液管的一端与本体的中部相连通,并将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口相连通,以实现搅拌釜流出的混合液经导液管流入本体内;通过将扣盖盖合在本体的一端开口处,使封闭塞穿过扣盖,并使封闭塞位于导液管的下方,以实现封闭塞将导液管与本体的连接口封闭,同时,可实现通过转动封闭塞,封闭塞与导液管和本体的连接口脱离,从而使混合液从本体的另一端开口流出。
3.通过将手轮套装在搅拌杆的外侧,并使手轮位于搅拌釜的上方,以实现通过手轮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降低转动搅拌杆的难度;通过将手柄与手轮的周向相连接,以实现通过手柄带动手轮转动,进一步降低转动手轮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通过将填料管与进料口相连通,将填料嘴与填料管相连通,以实现通过填料嘴和填料管将土壤和水倒入搅拌釜内。通过使填料嘴的直径大于填料管的直径,以增大进料面积,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5.通过将第一过滤板嵌入集液盒内,将第二过滤板盖设在集液盒的开口处,并使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一过滤板的上方,以实现第二过滤板和第一过滤板对混合液进行两次过滤,从而实现大块的杂质停留在第二过滤板上,小块杂质和水进入集液盒内,结线虫和颗粒与结线虫相当大小的杂质停留第一过滤板上。
6.通过将至少两个吊挂部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并将集液盒的侧壁嵌入吊挂部的安装槽内,以实现第二过滤板通过吊挂部吊装在集液盒上,以提升第二过滤板的稳定性。通过将至少两个呈T形的拉手与第一过滤板相连接,以便于使用者通过拉手将第一过滤板抬起,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板从集液盒内拆下,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支撑架,11搅拌釜,12搅拌杆,13搅拌叶,15出液口,16出液嘴,161本体,162导液管,163扣盖,164封闭塞,17集液盒,18过滤机构,181第一过滤板,182第二过滤板,183吊挂部,184拉手,19手轮,20手柄,21填料管,22填料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线虫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10、搅拌釜11、搅拌杆12、搅拌叶13、进料口、出液口15、出液嘴16、集液盒17和过滤机构18;搅拌釜11固定在支撑架10上;搅拌杆12穿过搅拌釜11的顶部,且搅拌杆12与搅拌釜11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搅拌叶13与搅拌杆12的外壁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搅拌叶13嵌入搅拌釜11内;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釜11的顶部;出液口15设置在搅拌釜11的底部;出液嘴16与出液口15相连通;集液盒17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集液盒17位于出液嘴16的下方;过滤机构18安装在集液盒17的开口处,且过滤机构18位于出液嘴16的下方。
通过将搅拌釜11固定在支撑架10上,以实现支撑架10对搅拌釜11进行支撑;通过将搅拌杆12穿过搅拌釜11的顶部,并使搅拌杆12与搅拌釜11转动连接,以实现搅拌釜11对搅拌杆12进行支撑,从而实现搅拌杆12能够在搅拌釜11内转动;同时,通过将至少两个搅拌叶13与搅拌杆12的外壁相连接,并使至少两个搅拌叶13嵌入搅拌釜11内,以实现搅拌杆12带动多个搅拌叶13在搅拌釜11内转动,从而实现对搅拌釜11内溶液进行搅拌。通过将进料口设置在搅拌釜11的顶部,以实现溶液能够通过进料口倒入搅拌釜11内;通过将出液口15设置在搅拌釜11的底部,将出液嘴16与出液口15相连接,以实现搅拌釜11内的溶液能够经出液口15流出,同时通过出液嘴16控制出液口15的开启或关闭。通过将集液盒17位于出液嘴16的下方,并将过滤机构18安装在集液盒17的开口处,以实现过滤机构18对搅拌釜11流出的物料进行过滤,从而实现集液盒17对液体进行收集。
在具体使用产品时,将土壤和水倒入搅拌内,转动搅拌杆12,使搅拌杆12带动多个搅拌叶13在搅拌釜11内转动,从而实现将土壤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将大块土壤打碎,以将土壤和水搅拌成混合液;待搅拌完毕后,开启出液嘴16,使混合液经出液嘴16流出至集液和上的过滤机构18处,从而实现过滤机构18对溶液进行过滤,以获得线虫,并可实现集液盒17对水进行收集。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搅拌杆12带动多个搅拌叶13在搅拌釜11内转动,以实现将大块土壤打碎,从而避免因线虫隐蔽在大块土壤内,而使线虫与土壤无法分离的情况发生,以提升对线虫的分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出液嘴16包括:本体161、导液管162、扣盖163和封闭塞164;本体161为两端具有中空腔体;导液管162的一端与本体161的中部相连通,且导液管162的另一端与出液口15相连通;扣盖163扣合在本体161的一端开口处,扣盖163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封闭塞16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封闭塞164穿过扣盖163,且封闭塞164位于导液管162的下方;其中,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导液管162的一端与本体161的中部相连通,并将导液管162的另一端与出液口15相连通,以实现搅拌釜11流出的混合液经导液管162流入本体161内;通过将扣盖163盖合在本体161的一端开口处,使封闭塞164穿过扣盖163,并使封闭塞164位于导液管162的下方,以实现封闭塞164将导液管162与本体161的连接口封闭,同时,可实现通过转动封闭塞164,封闭塞164与导液管162和本体161的连接口脱离,从而使混合液从本体161的另一端开口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手轮19和手柄20;手轮19套装在搅拌杆12的外侧,且手轮19位于搅拌釜11的上方;手柄20与手轮19的周向相连接。
通过将手轮19套装在搅拌杆12的外侧,并使手轮19位于搅拌釜11的上方,以实现通过手轮19带动搅拌杆12转动,从而降低转动搅拌杆12的难度;通过将手柄20与手轮19的周向相连接,以实现通过手柄20带动手轮19转动,进一步降低转动手轮19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填料管21和填料嘴22;填料管2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填料管21与进料口相连通;填料嘴2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填料嘴22与填料管21相连通;其中,填料嘴22的直径大于填料管21的直径。
通过将填料管21与进料口相连通,将填料嘴22与填料管21相连通,以实现通过填料嘴22和填料管21将土壤和水倒入搅拌釜11内。通过使填料嘴22的直径大于填料管21的直径,以增大进料面积,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过滤机构18包括:第一过滤板181和第二过滤板182;第一过滤板18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第一过滤板181嵌入集液盒17内;第二过滤板18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板182盖设在集液盒17的开口处,且第二过滤板182位于第一过滤板181的上方;其中,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通过将第一过滤板181嵌入集液盒17内,将第二过滤板182盖设在集液盒17的开口处,并使第二过滤板182位于第一过滤板181的上方,以实现第二过滤板182和第一过滤板181对混合液进行两次过滤,从而实现大块的杂质停留在第二过滤板182上,小块杂质和水进入集液盒17内,结线虫和颗粒与结线虫相当大小的杂质停留第一过滤板181上。然后,将第二过滤板182取出并通过清水冲洗,收集冲洗液并沉淀一段时间即可得到纯净度较高的结线虫悬浮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过滤机构18包括:吊挂部183和拉手184;吊挂部183内设置有安装槽,至少两个吊挂部183与第二过滤板182相连接,且集液盒17的侧壁嵌入安装槽内;拉手184呈T形,至少两个拉手184与第一过滤板181相连接。
通过将至少两个吊挂部183与第二过滤板182相连接,并将集液盒17的侧壁嵌入吊挂部183的安装槽内,以实现第二过滤板182通过吊挂部183吊装在集液盒17上,以提升第二过滤板182的稳定性。通过将至少两个呈T形的拉手184与第一过滤板181相连接,以便于使用者通过拉手184将第一过滤板181抬起,从而便于将第一过滤板181从集液盒17内拆下,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集液盒17的内壁呈阶梯形,第一过滤板181放置在集液盒17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虫分离装置包括:
支撑架;
搅拌釜,所述搅拌釜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搅拌釜的顶部,且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釜转动连接;
搅拌叶,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与所述搅拌杆的外壁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嵌入所述搅拌釜内;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搅拌釜的顶部;
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搅拌釜的底部;
出液嘴,所述出液嘴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
集液盒,所述集液盒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集液盒位于所述出液嘴的下方;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安装在所述集液盒的开口处,且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出液嘴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为两端具有中空腔体;
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的中部相连通,且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
扣盖,所述扣盖扣合在所述本体的一端开口处,所述扣盖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封闭塞,所述封闭塞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封闭塞穿过所述扣盖,且所述封闭塞位于所述导液管的下方;
其中,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
手轮,所述手轮套装在所述搅拌杆的外侧,且所述手轮位于所述搅拌釜的上方;
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手轮的周向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
填料管,所述填料管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填料管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填料嘴,所述填料嘴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填料嘴与所述填料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填料嘴的直径大于所述填料管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嵌入所述集液盒内;
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盖设在所述集液盒的开口处,且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
吊挂部,所述吊挂部内设置有安装槽,至少两个所述吊挂部与所述第二过滤板相连接,且所述集液盒的侧壁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拉手,所述拉手呈T形,至少两个所述拉手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相连接。
CN202223552296.7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Active CN218981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2296.7U CN21898126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2296.7U CN21898126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1267U true CN218981267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2296.7U Active CN218981267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1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81267U (zh) 一种线虫分离装置
CN205379724U (zh) 搅拌过滤设备
CN208320681U (zh) 一种膏状物料搅拌装置
CN208755110U (zh) 一种带有超滤膜的果汁澄清装置
CN208974641U (zh) 便携式可控型中药蒸煮器
CN219084426U (zh) 一种线虫取样装置
CN205659620U (zh) 用于园林灌溉的搅拌蓄水箱
CN211216609U (zh) 一种化学试剂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8500891U (zh) 一种石榴酒加工分离装置
CN207413407U (zh) 一种生产超分子活性密实剂的反应釜
CN219168236U (zh) 一种酸奶加工用浆渣分离装置
CN208711175U (zh) 一种油液过滤装置
CN20604553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染料除杂装置
CN214087778U (zh) 一种快速滤水净水壶
CN216259391U (zh) 一种用于生产耐火材料结合剂的过滤装置
CN211274401U (zh) 一种带有搅拌器的混合设备
CN217746706U (zh) 一种纳米级复合维生素的提纯设备
CN219630751U (zh) 一种新型净水壶
CN214913820U (zh) 微孔滤膜过滤器
CN218791789U (zh) 一种滤茶器
CN218435622U (zh) 一种植物油用的提纯装置
CN215232491U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多级过滤装置
CN216062336U (zh) 一种乌龙茶浓缩液制备用浓缩装置
CN214694071U (zh) 一种具有自动过滤功能的果酒发酵罐
CN214678706U (zh) 一种食品料理机滤网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