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8984U -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8984U
CN218978984U CN202222316039.7U CN202222316039U CN218978984U CN 218978984 U CN218978984 U CN 218978984U CN 202222316039 U CN202222316039 U CN 202222316039U CN 218978984 U CN218978984 U CN 218978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piece
piece
nucleic acid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60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吉光
王泽�
奉飞飞
唐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60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8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8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8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酸采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夹持驱动组件,第一夹持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底板,夹持驱动组件分别与安装底板以及第二夹持件连接,夹持驱动组件适于驱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通过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将管帽夹持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且由于第一夹持件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每次夹持管帽的位置都是相同的,避免管帽的夹持位置发生位移,确保机械抓手可以准确抓取到管帽,并顺利完成后面的拧紧采样管的动作,提高了机械抓手的抓取准确率。

Description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酸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背景技术
在核酸采样过程中需要对采样管的管体进行夹紧以拧开采样管管帽,拧开的采样管管帽大多是放置在一个零件的平面上,或者把采样管管帽扣在柱子上,这样在机械臂再去抓取采样管管帽并拧紧采样管的时候,由于采样管管帽会发生位移,导致机械臂的夹爪容易抓不到管帽,或者抓偏管帽,这样很难拧紧采样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有效解决机械臂的夹爪抓不到管帽或者抓偏管帽的问题,提高了机械抓手的抓取准确率。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核酸采样设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夹持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形成物体的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解除夹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通过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将管帽夹持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且由于第一夹持件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每次夹持管帽的位置都是相同的,避免了管帽的夹持位置发生位移,确保机械臂的夹爪可以准确抓取到管帽,并顺利完成后面的拧紧采样管的动作,提高了机械抓手的抓取准确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片,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夹持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夹持片解除对物件的夹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片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定位槽,所述夹持片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夹持定位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形成物体的第二夹持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夹持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夹持定位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夹持定位槽与所述第四夹持定位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包括:
夹持丝杆模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夹持丝杆模组的滑块连接;
丝杆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丝杆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夹持丝杆模组的丝杆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和第三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管,所述第二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管管帽,所述第三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拭子。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剪断装置;
剪断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剪断装置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通过使用上述夹持装置,可避免抓手部件出现错误抓取管帽的情况,提高了核酸采样设备的采样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通过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将管帽夹持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且由于第一夹持件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每次夹持管帽的位置都是相同的,避免了管帽的夹持位置发生位移,确保机械臂的夹爪可以准确抓取到管帽,并顺利完成后面的拧紧采样管的动作,提高了抓手部件的抓取准确率。
进一步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通过使用上述夹持装置,可避免抓手部件出现错误抓取管帽的情况,提高了核酸采样设备的采样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壳体之后的核酸采样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壳体之后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臂与保温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板、夹持装置、剪断装置和剪断平移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未安装盖体的机械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窗口消杀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窗口消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保温装置;110、保温箱主体;111、滑槽;120、保温箱门体;121、避位缺口;130、门体驱动部件;131、连接件;132、门体驱动组件;140、标本输送部件;141、标本输送组件;142、承载部;143、连接部;144、封堵块;145、标本架;200、机械抓手;210、基座;211、驱动组件安装板;220、抓手部件;221、抓手驱动件;222、主动齿轮;223、从动齿轮;224、梯形丝杆;225、夹爪主体;226、夹爪安装座;227、第一定位槽;228、外壳体;229、第一窗口;230、第一摄像头组件;231、测距传感器;240、采样管;250、采样拭子;300、夹持装置;310、夹持部件;311、第一夹持件;312、第二夹持件;313、夹持片;314、压力传感器;315、第一夹持定位槽;316、第二夹持定位槽;317、第一定位凸起;318、第二定位凸起;319、第三夹持定位槽;320、第四夹持定位槽;321、夹持丝杆模组;322、丝杆驱动电机;330、第一夹持部件;340、第二夹持部件;350、第三夹持部件;400、采样窗口消杀装置;410、固定基座;420、消杀部件;421、旋转轴;422、消杀盒;423、喷口;424、出风口;425、电风扇;426、封堵板;430、驱动部件;431、消杀驱动电机;432、电机安装座;433、减速机;434、主动带轮;435、从动带轮;436、同步带;437、调整支架;438、调整螺栓;439、条形通孔;500、剪断装置;510、刀体;511、刀刃;512、连接部;513、缺口;514、第一盖板;515、第二盖板;516、第一连接片;517、滑块;518、连杆;519、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20、丝杆;521、丝杆螺母;522、固定板;523、第二连接片;600、机械臂;700、升降平台装置;710、平台;711、操作窗口;720、安装底板;730、升降部件;731、支撑架;732、升降组件;733、平台连接件;740、壳体;741、采样窗口;750、消杀装置;751、喷雾口;752、消杀喷雾器;760、烘干装置;800、剪断平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图17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7和图18所示,夹持装置300包括夹持部件310,夹持部件310包括第一夹持件311、第二夹持件312和夹持驱动组件,第一夹持件311固定设置于安装底板,夹持驱动组件分别与安装底板以及第二夹持件312连接,夹持驱动组件适于驱动第二夹持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第一夹持件311与第二夹持件312形成物体的第一夹持空间;在第二位置,第一夹持件311与第二夹持件312解除对物件的夹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装置300,通过将第一夹持件311与第二夹持件312配合将管帽夹持于第一夹持件311与第二夹持件312之间,且由于第一夹持件311的位置是固定的,这就使得第一夹持件311与第二夹持件312每次夹持管帽的位置都是相同的,避免了夹偏或者夹不到管帽的情况,确保机械臂的夹爪可以准确抓取到管帽,并顺利完成后面的拧紧采样管的动作,提高了抓手部件220的抓取准确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件311通过螺钉与安装底板连接,夹持驱动组件与第一夹持件311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夹持驱动组件与第一夹持件311处于同一直线上,夹持驱动组件通过螺钉与安装底板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第二方向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夹持件312朝向第一夹持件311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片313,夹持片313与第二夹持件312胶粘连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位置,第一夹持件311与夹持片31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第二位置,第一夹持件311与夹持片313解除对物件的夹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机械抓手200包括一个抓手部件220时,物件包括采样管、采样管管帽和采样拭子。当机械抓手200包括两个抓手部件220时,物件包括采样管和采样管管帽,此时并不需要夹持部件310夹持采样拭子,而是由抓手部件220夹持采样拭子。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片313与第二夹持件312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14,压力传感器314分别与夹持片313以及第二夹持件312通过胶粘连接。
压力传感器314用于检测夹持片313与第二夹持件312之间的压力,控制器根据检测的压力值对夹持驱动组件进行控制,调节夹紧的力度,避免第二夹持件312施加给物件的压力过大,使得物件发生变形甚至损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件311朝向夹持片31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定位槽315,第一夹持定位槽315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夹持片313朝向第一夹持件3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夹持定位槽316,第二夹持定位槽31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在第一位置,第一夹持定位槽315与第二夹持定位槽316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此时,第一夹持定位槽315与第二夹持定位槽316配合围成一个圆形夹持孔,圆形夹持孔的内径与物件的外径相匹配,即当被夹持物件为采样管时,圆形夹持孔的内径与采样管的外径相匹配;当被夹持物件为采样拭子时,圆形夹持孔的内径与采样拭子的外径相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夹持采样管管帽,第一夹持件311朝向第二夹持件31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317,第一定位凸起317位于第一夹持件311朝向第二夹持件312一侧的上部。第二夹持件312朝向第一夹持件3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318,第二定位凸起318位于第二夹持件312朝向第一夹持件311一侧的上部。在第一位置,第一定位凸起317与第二定位凸起318配合形成物体的第二夹持空间;在第二位置,第一定位凸起317与第二定位凸起318解除对物件的夹持。通过将定位凸起设置于对应夹持件的上部,可方便抓手部件220将采样管管帽放置于两个定位凸起之间,以及从两个定位凸起之间取出采样管管帽。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凸起317朝向第二定位凸起318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夹持定位槽319,第三夹持定位槽319的横截面为小于半圆的弧形。第二定位凸起318朝向第一定位凸起317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夹持定位槽320,第四夹持定位槽320的横截面为小于半圆的弧形。在第一位置,第三夹持定位槽319与第四夹持定位槽320之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第一定位凸起317与第二定位凸起318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方便抓手部件220通过间隙抓取采样管管帽。
还可以理解的是,夹持驱动组件包括夹持丝杆模组321和丝杆驱动电机322,夹持丝杆模组321与第一夹持件311相对设置于安装底板,夹持丝杆模组321的底座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夹持丝杆模组321的底座通过螺钉与安装底板连接。第二夹持件312位于夹持丝杆模组321的上方,第二夹持件312通过螺钉与夹持丝杆模组321的滑块连接。丝杆驱动电机322设置于安装底板,丝杆驱动电机322的壳体通过螺钉与安装底板连接,丝杆驱动电机322的转轴与夹持丝杆模组321的丝杆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装置30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件330、第二夹持部件340和第三夹持部件350,第一夹持部件330适于夹持采样管,第二夹持部件340适于夹持采样管管帽,第三夹持部件350适于夹持采样拭子。将夹持采样管的第一夹持部件330设置于夹持采样管管帽的第二夹持部件340旁边,缩短了机械臂的形成,提高了采样效率。
第一夹持部件330的第二夹持件312设置有夹持片313,第一夹持部件330的夹持片313与第二夹持件312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14,第一夹持件311朝向夹持片31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定位槽315,夹持片313朝向第一夹持件3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夹持定位槽316。第三夹持部件350的结构与第一夹持部件330的结构相同。
第二夹持部件340与第一夹持部件330的夹持驱动组件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夹持部件340的第二夹持件312未设置夹持片313,第一夹持件311朝向第二夹持件31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317,第一定位凸起317位于第一夹持件311朝向第二夹持件312一侧的上部。第二夹持件312朝向第一夹持件3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318,第二定位凸起318位于第二夹持件312朝向第一夹持件311一侧的上部。第一定位凸起317朝向第二定位凸起318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夹持定位槽319,第二定位凸起318朝向第一定位凸起317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夹持定位槽32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机械抓手200包括两个抓手部件220时,不需要设置第三夹持部件350来夹持采样拭子,而是由抓手部件220夹持采样拭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核酸采样设备,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壳体之后的核酸采样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去掉壳体之后的核酸采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臂与保温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核酸采样设备包括壳体74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夹持装置300,夹持装置300设置于壳体740内。
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升降平台装置700,升降平台装置700设置于壳体740内,升降平台装置700包括平台710、安装底板720和升降部件730,安装底板720设置于平台710的底部,夹持装置300设置于安装底板720上部,升降部件730设置于平台710的下方,并与平台710连接,升降部件730适于驱动平台710升高和降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通过使用上述夹持装置300,可避免抓手部件220出现错误抓取管帽的情况,提高了核酸采样设备的采样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剪断装置500和剪断平移装置800,剪断平移装置800设置于安装底板720上部,剪断平移装置800与剪断装置500连接。
平台710形成有操作窗口711,操作窗口711适于为机械臂600进入平台710的底部提供通道,以方便机械臂600与夹持装置300配合工作。夹持装置300位于操作窗口711的下方,机械臂600设置于平台710的上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酸采样设备,通过将夹持装置300设置于平台710的底部,并在平台710上设置操作窗口711,机械臂600可通过操作窗口711与夹持装置300配合工作,有效减少了平台710上部的装置数量,增大了平台710上部用于放置采样管和采样拭子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由于相同面积的平台可放置更多数量的采样管和采样拭子,减少了采样管和采样拭子的补给次数,提高了采样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图6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板、夹持装置、剪断装置和剪断平移装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如图3和图6所示,安装底板720与平台710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底板720与平台710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夹持装置300设置于安装底板720的上部。安装底板720上形成有漏孔,漏孔下方放置有垃圾桶。漏孔适于使剪断装置500剪断的采样拭子杆部通过漏孔掉入垃圾桶中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5所示,壳体74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壳体740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采样窗口741,升降平台装置700设置于壳体740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5所示,升降部件730设置于平台710的下方,并与平台710连接,升降部件730适于驱动平台710升高和降低。
升降部件730包括支撑架731、升降组件732和平台连接件733,支撑架731的下端与壳体740的底板连接,升降组件732设置于支撑架731上端,升降组件732的伸缩杆通过平台连接件733与平台710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732可以为直线推杆、直线电机、气缸或者其他直线运动机构。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74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口,采样窗口741设置于安装口,采样窗口741与安装口的侧边上下滑动配合,采样窗口741可上下滑动。采样窗口741设置有采样拭子伸出口,机械抓手200可将采样拭子从采样拭子伸出口伸出,以对被采样人员进行采样。采样窗口741通过连接件131与平台710连接,当升降组件732驱动平台710升降时,平台710通过平台连接件733带动采样窗口741一同升降,以匹配不同身高的被采样人员,不需要被采样人员去适应采样设定高度,提高了采样舒适性和智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保温装置100,保温装置100设置于平台710的上部,且位于机械臂600的一侧。
图7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图8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温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7和图8所示,保温装置100包括保温箱主体110、保温箱门体120和门体驱动部件130,保温箱主体110内部形成有储纳腔,保温箱主体110的一侧形成有与储纳腔连通的箱口,保温箱主体110适于使储纳腔内的采样标本处于预设温度的环境中。预设温度为4℃,也可以为其他温度,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保温箱门体120设置于箱口,并与保温箱主体110活动连接。门体驱动部件130与保温箱门体120连接,门体驱动部件130适于驱动保温箱门体120打开与关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温装置100,通过使用保温箱主体110保存采样标本,可以使采样标本处于预设温度的低温环境中,实现采样标本的长时间保存,样本转运人员只需要在采样标本的最长保存时间内取走采样标本即可,避免样本转运人员频繁来取采样标本,降低了样本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对样本进行合理有效转运,提高了样本的转运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保温箱门体120与保温箱主体110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滑槽111配合,当打开与关闭保温箱门体120时,保温箱门体120沿着滑槽111滑动,滑动方向可以为上下方向,也可为水平方向。当然,也可采用合页或者铰链铰接连接,打开与关闭保温箱门体120时,保温箱门体120围绕铰接点转动,转动方式可以为上下转动,也可以为水平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箱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111,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此时,两个滑槽111分别设置于箱口的左右两侧。当然,第一方向也可以为水平方向,此时,两个滑槽111分别水平设置于箱口的上边沿和下边沿。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两个滑槽111分别设置于箱口的左右两侧,两个滑槽111的上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上连接板与保温箱门体120之间形成插入口,插入口与两个滑槽111连通。保温箱门体120可通过插入口插入两个滑槽111内,方便保温箱门体120的安装。
两个滑槽111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通过两个连接板将两个滑槽111连接,既提高了两个滑槽111的结构强度,又能对保温箱门体120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保温箱门体120与箱口的边沿贴合紧密,增强了保温箱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了制冷效率。保温箱门体120呈矩形板体,保温箱门体120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保温箱门体120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可滑动地卡接于对应地滑槽111内,当保温箱门体120向上滑动时,保温箱门体120打开;当保温箱门体120向下滑动时,保温箱门体120关闭。
由于核酸采样设备的内部空间狭小,保温箱门体120采用其他打开方式,将占用平台上部的一定空间,为了保证核酸试管的存放量,需要增大平台的面积,这就增加了核酸采样设备的体积。而采用上下滑动的打开方式,当保温箱门体120打开时,保温箱门体120位于保温箱主体110的上方,充分利用了保温箱主体110上方的空间,不会对机械臂产生影响,也不会占用放置核酸试管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小保温箱门体120与滑槽111之间的摩擦阻力,保温箱门体12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楞。当保温箱门体120的侧边卡入滑槽111时,只有凸楞与滑槽111的槽底接触,减小了保温箱门体120与滑槽111的接触面,进而减小了保温箱门体120与滑槽111之间的摩擦阻力。当然,为了减小保温箱门体120与滑槽111之间的摩擦阻力,也可将凸楞设置于滑槽111内,还可以在滑槽111内或者保温箱门体120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设置滚轮。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门体驱动部件130包括门体驱动组件132和连接件131,门体驱动组件132适于驱动保温箱门体120沿着滑槽111滑动。门体驱动组件132设置于平台,门体驱动组件132包括直线推杆,直线推杆竖直设置,直线推杆的壳体740与平台通过螺钉连接,直线推杆位于保温箱主体110的一侧。连接件131适于连接直线推杆的伸缩杆和保温箱门体120,连接件131水平设置,连接件13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直线推杆的伸缩杆连接,连接件131的另一端与保温箱门体120的上侧边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保温装置100还包括标本输送部件140,标本输送部件140与保温箱主体110相对设置于平台,标本输送部件140适于通过箱口将采样标本输入和输出储纳腔。将采集好的标本放置于标本输送部件140上,标本输送部件140通过箱口将采样标本输入储纳腔进行保存。需要取出标本时,控制保温箱门体120打开,标本输送部件140通过箱口将采样标本从储纳腔输出,通过用标本输送部件140与门体驱动部件130配合,实现了标本的自动存储,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标本输送部件140包括标本固定板和标本输送组件141,标本固定板适于放置采样标本,标本固定板水平设置。标本输送组件141水平设置于平台,标本输送组件141与标本固定板连接,标本输送组件141与箱口相对设置,标本输送组件14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标本输送组件141适于驱动标本固定板沿第二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标本输送组件141包括丝杆模组和电机,电机和丝杆模组设置于标本固定板的下方,电机的转轴与丝杆模组的丝杆连接,丝杆模组的滑块与标本固定板连接。当然,标本输送组件141的具体类型并不限定于此,标本输送组件141还可以是直线推杆或者气缸等直线运动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标本固定板包括三个承载部142,承载部142呈矩形板体,承载部14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标本架底部的面积。三个承载部142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承载部142通过连接部143连接,承载部14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143的宽度,连接部143与承载部142一体成型。
保温箱门体120的下侧边设置有适于与连接部143卡接配合的避位缺口121,避位缺口121为矩形开口,设置避位缺口121的目的在于使得标本固定板可以穿过保温箱门体120,不会影响保温箱门体120的打开与关闭。当保温箱门体120关闭且至少一个承载部142处于保温箱主体110内部时,连接部143卡接于避位缺口121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承载部14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第二方向指图8中左右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箱口的下边沿设置有封堵块144,封堵块144的位置与避位缺口121的位置对应,封堵块144呈长方体,封堵块144的宽度小于避位缺口121的宽度。封堵块144适于在连接部143卡入避位缺口121时,将连接部143下方的避位缺口121封堵。本申请的保温装置通过在箱口的下边沿设置封堵块144,当连接部143卡入避位缺口121时,封堵块144将连接部143下方的避位缺口121封堵,避免了冷气溢出,提高了制冷效率。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需要确保避位缺口121的高度等于封堵块144的高度加连接部143的厚度。当保温箱门体120关闭时,连接部143的上表面与避位缺口121的上边沿贴合,连接部143的下表面与封堵块144的顶部贴合。通过连接部143与封堵块144配合可将避位缺口121完全封堵,进一步减小了冷气溢出。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标本输送部件140还包括三个标本架145,标本架145适于放置采样标本,标本架145设置有多个插孔,多个插孔呈阵列排列,插孔的内径与采样管的外径相适配,以确保采样管插入插孔后采样管不会发生松动。三个标本架145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承载部142的上方,标本架145与承载部142可拆卸连接。当然,标本架145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根据承载部142的数量进行确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承载部142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杆,标本架145上设置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通孔,定位杆插设于定位通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剪断装置500和剪断平移装置800,剪断装置500适于剪断采样拭子,以使采样拭子的拭子头部掉入采样管240中。剪断平移装置800设置于安装底板720的上部,剪断平移装置800与剪断装置500连接,剪断平移装置800用于驱动剪断装置500沿着第二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运动。当需要剪断采样拭子时,剪断平移装置800驱动剪断装置500向第一夹持部件330靠近,到达第一预定位置时,剪断平移装置800停止运动。当剪断装置500剪断采样拭子后,剪断平移装置800驱动剪断装置500远离第一夹持部件330,当剪断装置500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时,剪断平移装置800停止运动,准备执行下一次剪断任务。剪断平移装置800包括丝杆组件和平移驱动电机,丝杆组件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丝杆组件的底座通过螺钉与安装底板720的上表面连接,丝杆组件的滑块517与固定板522的第二板体连接,平移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丝杆组件的丝杆连接。当平移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驱动滑块沿着第二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剪断装置500在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切换。当然,剪断平移装置800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是直线推杆或者丝杠。
图9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剪断装置包括剪刀部件,剪刀部件包括两个铰接的刀体510,两个刀体510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有刀刃511,两个刀体510的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连接部512,刀刃511与连接部512位于铰接点的两侧,至少一个刀刃511形成有缺口51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剪断装置,通过在刀刃511上设置缺口513,在执行剪断动作中,缺口513可对目标拭子起到位置引导和限位作用,避免具有圆形截面的拭子从剪刀部件的刀刃511中滑出,进而大大提高了剪断拭子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9和图10所示,剪断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512连接,驱动部件适于驱动两个连接部512相互靠近和远离,以使两个刀刃511闭合和张开。
可以理解的是,图1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剪断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用于为剪刀部件和驱动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两个刀体510通过销轴铰接,销轴与安装座的第一端连接,通过销轴与安装座连接,可对剪刀部件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剪刀部件在执行剪断过程中发生位移,确保剪刀部件每次剪断拭子都是在同一位置,提高了剪断拭子的成功率。驱动部件设置于安装座,使用驱动部件驱动剪刀部件在张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实现了自动剪断拭子,不需要人力参与,在核酸采样设备的使用背景下适配度高。
可以理解的是,缺口513呈C型槽,由于拭子的横截面呈圆形,剪断拭子的过程中拭子很容易从剪刀部件的刀刃511中滑出。而在刀刃511上设置C型槽之后,在拭子放入C型槽的过程中可对拭子起到引导作用,在剪断拭子的过程中,由于拭子处于C型槽,可避免拭子从剪刀部件的刀刃511中滑出,进而大大提高了剪断拭子的成功率。当然,缺口513的具体类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呈V字形或者矩形缺口513。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包括第一盖板514和第二盖板515,第二盖板515与第一盖板514间隔设置,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为剪刀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提高了剪断装置的紧凑型,减小核酸采样设备的体积。第二盖板515与第一盖板514通过第一连接片516连接,第一盖板514、第二盖板515以及第一连接片516一体成型。为了方便对丝杆520进行固定,第一连接片516与第一盖板514的中部以及第二盖板515的中部连接。第一连接片516将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两个刀体510位于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且位于第一安装腔内。
销轴除了用于实现两个刀体510的铰接之外,还用于将两个刀体510固定于安装座上。销轴与第一盖板514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盖板515的第一端连接,为了方便销轴的安装和拆卸,销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螺纹,第一盖板514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盖板515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设置有螺纹,销轴与设置有螺纹的安装通孔螺纹配合。为了方便对销轴进行安装和拆卸,销轴的端部设置有六方孔,可使用六方扳手对销轴进行安装和拆卸。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刀体510的刀刃511分别设置有缺口513,两个缺口513处于相同的位置,确保在剪断拭子的过程中,可将拭子抱紧,避免具有圆形截面的拭子从剪刀部件的刀刃511中滑出,进而大大提高了剪断拭子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件包括滑块517、两个连杆518和驱动组件,滑块517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座,滑块517用于连接连杆518与驱动组件。滑块517与安装座的滑动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可在安装座上设置滑槽,通过滑槽与滑块517滑动配合。也可将滑块517安装于安装座的内部,利用安装座内壁与滑块517滑动配合。
两个连杆518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512一一对应铰接,两个连杆518的第二端分别与滑块517的两侧一一对应铰接。为了方便与连杆518进行连接,滑块51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连接孔,两个连杆518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孔一一对应铰接。
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座,驱动组件与滑块517连接。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滑块5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剪刀部件处于打开状态;在第二位置,剪刀部件处于闭合状态。当驱动组件驱动滑块5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滑动时,两个刀刃511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两个连接部512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减小;当滑块517处于第二位置时,两个刀刃511重合,两个连接部512之间的夹角为最小值。当驱动组件驱动滑块517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动时,两个刀刃511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两个连接部512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增大;当滑块517处于第一位置时,两个刀刃511之间的夹角为最大值,两个连接部512之间的夹角为最大值。
可以理解的是,剪刀部件的两个刀体510为相同的构件,两个连杆518也为相同的构件,通过将刀体510和连杆518采用成对的设计,在保证剪断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加工组件所需时间和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平行且间隔设置,滑块517朝向第一盖板514和第二盖板515的一侧均为平面,滑块517设置于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且位于第一安装腔内,滑块517朝向第一盖板514的一侧与滑块517滑动配合,滑块517朝向第二盖板515的一侧与第二盖板515滑动配合。将滑块517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一安装腔的两端可对滑块517进行限位,确保滑块517每次的行程都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包括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和丝杆520,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分别与第一盖板51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盖板515的第二端连接。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的转轴位于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丝杆520设置于第一盖板514与第二盖板515之间,丝杆520与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的转轴处于同一直线上,丝杆520的第一端与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的转轴连接。为了方便将丝杆520与转轴连接,丝杆520的第一端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孔,转轴插设于连接孔内。连接孔可以为六方孔或者方形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非圆形孔。为了进一步加强丝杆520与转轴的连接,丝杆520第一端的侧边上设置有销钉孔,可使用销钉将丝杆520与转轴连接。当然,丝杆520与转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丝杆520与转轴采用焊接连接、一体成型或者联轴器连接。
第一连接片516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安装孔内嵌设有轴承,丝杆520的第二端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接片516转动配合,丝杆520上套设有与丝杆520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521,丝杆520通过丝杆螺母521与所述滑块517连接。当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驱动丝杆520转动时,由于丝杆520与丝杆螺母521螺纹配合,滑块517会沿丝杆520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控制丝杆520的转动方向,可使得滑块517沿丝杆52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由于采用了电机驱动丝杆520转动进而带动滑块517滑动的设计,可往复运动,且运动速度可达到核酸自动采样设备的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滑块517上设置有通孔,丝杆520穿设于滑块517的通孔,丝杆螺母521与滑块517通过螺钉连接。丝杆螺母521可以位于滑块517朝向刀体510的一侧,也可位于滑块517背离刀体510的一侧。
还可以理解的是,丝杆螺母521嵌设于滑块517的通孔内,丝杆螺母521的轴线与滑块517的通孔轴线为同一直线。滑块517的通孔为非圆形孔,以防止丝杆螺母521嵌入之后与滑块517发生相对转动。将丝杆螺母521嵌入滑块517的通孔内,有效减小了丝杆螺母521与滑块517的总厚度,在第一安装腔的长度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延长了滑块517的滑动行程。
可以理解的是,剪断装置还包括固定板522,固定板522既用于安装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还用于将剪断装置与剪断平移装置进行连接。第一盖板514的第二端与第二盖板515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片523连接,第二连接片523与第一盖板514以及第二盖板515一体成型,当然,第二连接片523与第一盖板514以及第二盖板515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第二连接片523与第一盖板514以及第二盖板515还可焊接连接,或者第二连接片523与第一盖板514以及第二盖板515通过螺钉连接。
固定板522设置于第二连接片523背离安装座的一侧,固定板522与第二连接片52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522上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二连接片523上设置有第二轴孔,第一轴孔的轴线与第二轴孔的轴线为同一直线。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设置于固定板522背离第二连接片523的一侧,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的转轴依次穿设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之后与丝杆520的第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1所示,固定板522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连接片523平行,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垂直,第二板体的侧边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一体成型。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设置于第一板体背离第二连接片523的一侧,剪刀部件驱动电机519的壳体与第一板体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板体上设置螺纹孔,第二板体通过螺纹孔内的螺栓与剪断平移装置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图1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未安装盖体的机械抓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抓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机械抓手,机械抓手200包括基座210和抓手部件220,基座210与机械臂连接,基座210适于为抓手部件220提供安装基础,还适于连接机械抓手200与机械臂。抓手部件220包括驱动组件、梯形丝杆224和两个夹持组件,梯形丝杆224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210,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与梯形丝杆224的两端螺纹配合,驱动组件与梯形丝杆224连接,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梯形丝杆224转动,以使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械抓手200,通过采用驱动组件驱动梯形丝杆224带动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了夹紧和松开的功能;由于只需一个梯形丝杆224便可实现夹紧和松开的功能,有效简化了机械抓手200的结构,提高了机械抓手200的紧凑度,与相关技术中的电动夹爪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机械抓手200具有相同体积下夹紧力大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驱动组件包括抓手驱动件221和传动件,抓手驱动件221设置于基座210,抓手驱动件221适于驱动梯形丝杆224转动,使得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了夹紧和松开的功能。抓手驱动件221的转轴通过传动件与梯形丝杆224连接,传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为齿轮组,也可以为皮带与皮带轮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梯形丝杆224两端设置的螺纹旋转方向不同,第一端为正向螺纹,第二端为反向螺纹,由于梯形丝杆224为常用的机械零件,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抓手驱动件221包括抓手驱动电机,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传动件与梯形丝杆22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3和图14所示,传动件包括主动齿轮222和从动齿轮223,主动齿轮222与抓手驱动件221的转轴连接。从动齿轮223套设于梯形丝杆224第一端的端部,从动齿轮223与主动齿轮222啮合,从动齿轮223的外径大于主动齿轮222的外径。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3和图14所示,夹持组件包括夹爪主体225和夹爪安装座226,夹爪主体225用于夹持采样管240或者采样拭子250。夹爪安装座226与夹爪主体225连接,夹爪安装座226可以与夹爪主体225一体成型,也可通过螺钉或者销钉连接,从而实现夹爪安装座226与夹爪主体225可拆卸连接。夹爪安装座226远离夹爪主体22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梯形丝杆224穿设于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由于梯形丝杆224两端的螺纹设置方向不同,对于同一组的两个夹爪安装座226,当梯形丝杆224转动时,两个夹爪安装座226的运动方向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3和图14所示,夹爪主体225远离夹爪安装座22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27,第一定位槽227内设置有防滑纹。对于同一组的两个夹爪主体225,第一定位槽227位于两个夹爪主体225相互靠近的一侧。当同一组的两个夹爪安装座226相互靠近时,两个第一定位槽227构成一个圆形定位槽,从而将采样管240或者采样拭子250夹持于两个第一定位槽227之间。通过在第一定位槽227内设置防滑纹,可避免夹持过程中采样管240或者采样拭子250发生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机械抓手200还包括外壳体228,外壳体228适于为内部的抓手部件220提供保护作用。外壳体228通过驱动组件安装板211与基座210连接,抓手驱动电机设置于对应的驱动组件安装板211上,驱动组件安装板211的数量与抓手驱动电机的数量相同。
驱动组件安装板211既为抓手驱动电机提供安装基础,还用于连接外壳体228与基座210。外壳体228为矩形壳体,外壳体228与基座210配合围成第一空腔,抓手部件220设置于第一空腔内,外壳体228形成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窗口229,夹爪主体225远离夹爪安装座226的一端通过第一窗口229延伸至外壳体228的外部。
可以理解的是,外壳体228包括外壳体本体和盖体,外壳体本体与基座210连接,外壳体本体朝向基座210的一侧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通过基座210封堵。外壳体本体背离基座210的一侧形成第二开口,盖体盖合于第二开口,盖体与驱动组件安装板21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对机械抓手200进行维护。
可以理解的是,盖体上设置有螺钉孔,盖体与驱动组件安装板211通过螺钉连接,当然也可通过卡扣或者扣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机械抓手200包括第一抓手部件和第二抓手部件,第一抓手部件包括第一抓手驱动电机和第一梯形丝杆,第二抓手部件包括第二抓手驱动电机和第二梯形丝杆,第一抓手驱动电机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平行且间隔设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抓手驱动电机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平行指第一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平行。当两个抓手部件220输出的夹持力相同时,第一抓手驱动电机的型号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的型号相同;当两个抓手部件220输出的夹持力不同时,第一抓手驱动电机的型号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的型号不同。
基座21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和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均为矩形板体。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平行设置,第一抓手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的第一侧,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位于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的第二侧,第一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垂直,第一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之后与第一主动齿轮连接,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二抓手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的第一侧,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位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的第二侧,第二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垂直,第二抓手驱动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之后与第二主动齿轮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第一梯形丝杆与第二梯形丝杆设置于第一抓手驱动电机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之间,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机械抓手200的体积。第一梯形丝杆与第二梯形丝杆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梯形丝杆与第一抓手驱动电机平行,同样地,第二梯形丝杆与第二抓手驱动电机平行。第一梯形丝杆与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垂直,第二梯形丝杆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垂直。第一梯形丝杆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组件安装板转动配合,第一梯形丝杆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一从动齿轮连接,第一梯形丝杆的第二端与设置于基座的丝杆固定座转动配合。第二梯形丝杆的第一端与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板转动配合,第二梯形丝杆第一端的端部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第二梯形丝杆的第二端与丝杆固定座转动配合。
第一抓手部件包括两个第一夹持组件,两个第一夹持组件分别与第一梯形丝杆的两端螺纹配合。第二抓手部件包括两个第二夹持组件,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分别与第二梯形丝杆的两端螺纹配合。
通过在一个机械抓手200集成两个抓手部件220,可以顺畅执行采样任务和拧管帽任务,中间不需要将拧下来的管帽放置一旁再去执行采样任务,减少了中间流程,提高了采样效率。而且双爪可以同时对应采样拭子250和采样管帽的不同直径,增大接触面积,通过在夹爪主体225上设置防滑纹增加了摩擦力。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和图13所示,机械抓手200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组件230,第一摄像头组件230设置于外壳体228,为了方便安装,第一摄像头组件230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外壳体228连接,第一摄像头组件230适于获取口腔内咽部的图像数据。控制器根据第一摄像头组件230获取的图像数据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准确找到需要采集的部位。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2和图13所示,机械抓手200还包括测距传感器231,测距传感器231设置于外壳体228,为了方便安装,测距传感器231通过第二安装支架与外壳体228连接,测距传感器231适于检测机械抓手200与口腔之间的距离。控制器根据测距传感器231检测的距离计算下一步机械臂需要移动的距离,提高了采集的精度,使得被采集者更舒适。
机械抓手200的工作原理:
当抓手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222转动时,主动齿轮222带动从动齿轮223转动,从动齿轮223带动双向梯形丝杆224转动,因为双向梯形丝杆224外周面的梯形螺纹分别由左旋和右旋两段不同旋向的梯形螺纹组成,因此双向梯形丝杆224可以带动两个夹爪安装座226进行相向运动或者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利用单个电机和单根丝杆即可实现夹爪的松开与夹紧功能。
还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消杀装置750,消杀装置750设置于平台710的底部,且位于操作窗口711的下方。消杀装置750适于对剪断装置500进行消杀,此外,消杀装置750适于对机械抓手200进行消杀。
消杀装置750包括喷雾口751和消杀喷雾器752,喷雾口751设置于安装底板720的上表面,喷雾口751位于剪断装置500运动的路线上。消杀喷雾器752设置于安装底板720的下表面,喷雾口751通过管路与消杀喷雾器752连通。当剪断装置500或者机械抓手200需要消毒时,剪断装置500或者机械抓手200移动至喷雾口751的上方,通过控制消杀喷雾器752工作,喷雾口751可向剪断装置500或者机械抓手200喷射雾化消毒液进行消杀。
还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烘干装置760,烘干装置760设置于平台710的底部,烘干装置760适于对剪断装置500和机械抓手200进行烘干。
烘干装置760为电吹风,电吹风固定于安装底板720的上表面,当剪断装置500或者机械抓手200消杀完毕后,通过控制电吹风工作,可对剪断装置500或者机械抓手200进行烘干,避免残留的消毒液影响下次核酸采样的准确性,加快了消毒液的风干速度,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
还可以理解的是,核酸采样设备还包括采样窗口消杀装置400,采样窗口消杀装置400适于对采样窗口741进行消杀。
图15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窗口消杀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窗口消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采样窗口消杀装置400包括固定基座410、消杀部件420和驱动部件430,固定基座410安装于壳体的侧壁,且位于采样窗口附近,固定基座410适于为消杀部件420和驱动部件430提供安装基础,消杀部件420包括运动组件和消杀组件,运动组件与固定基座410活动连接,消杀组件设置于运动组件。驱动部件430分别与运动组件以及固定基座410连接,驱动部件430适于驱动运动组件按照预定轨迹运动,以使消杀组件对采样窗口所在区域进行消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样窗口消杀装置400,通过驱动部件430驱动运动组件按照预定轨迹运动,可使得消杀组件对采样窗口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杀,消除消杀死角,降低了被采样人员相互感染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基座410安装于采样窗口附近,以使得采样窗口处于消杀部件420的消杀范围。预定轨迹可以是预定角度,此时,驱动部件430驱动运动组件按照预定角度往复转动;当然,预定轨迹还可以是直线,此时,运动组件通过导轨与壳体滑动配合,驱动部件430驱动运动组件沿着导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6所示,运动组件包括旋转轴421和消杀盒422,旋转轴421的第一端与固定基座410转动连接,当固定基座410安装于壳体上时,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旋转轴421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内。旋转轴421的长度大于壳体的厚度,旋转轴421的内部中空,为消毒液管路和导线穿过壳体提供通道。
消杀组件设置于消杀盒422内,消杀组件包括三个间隔布置的喷雾嘴(未示出),喷雾嘴通过消毒液管路与加压泵组件连通,工作时由加压泵组件为喷雾嘴泵送消毒液。消杀盒422位于壳体的外部,加压泵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部,消毒液管路穿过旋转轴421之后与加压泵组件连通。
消杀盒422朝向采样窗口的一侧形成有三个喷口423,三个喷口423间隔设置,喷口423的位置与喷雾嘴的位置一一对应,消杀盒422与旋转轴421的第二端连接。通过驱动部件430驱动旋转轴421转动,旋转轴421带动消杀盒422转动,消杀盒422转动过程中,通过喷雾嘴向采样窗口喷射雾化后的消毒液,可对采样窗口附近进行喷雾消杀,相较于固定式消杀装置,增大了消杀面积,且不会存在消杀死角,增强了消杀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6所示,消杀组件还包括两个电风扇425,电风扇425设置于消杀盒422内,消杀盒422朝向采样窗口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出风口424,每个出风口424位于相邻两个喷口423之间,出风口424的位置与电风扇425的位置一一对应。电风扇425用于向消杀过的区域吹风,缩短消毒液的干燥时间,方便后面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为了提高消毒液的干燥速率,消杀盒422内还设置有电加热件(未示出),电加热件为电加热丝或者电加热片,电加热件位于出风口424附近,电风扇425吹出的风经过电加热件加热,空气的温度迅速升高,可进一步加快消毒液的风干速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风扇425包括微型电机和扇叶,微型电机固定安装于消杀盒422内,扇叶与微型电机的转轴连接。电风扇425的导线穿过旋转轴421之后与壳体内的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件430包括消杀驱动电机431和传动组件,消杀驱动电机431设置于固定基座410背离消杀部件420的一侧,传动组件分别与消杀驱动电机431的转轴以及旋转轴421的第二端连接。为了精确控制消杀驱动电机431的旋转角度,消杀驱动电机431可选择伺服电机,以方便对消杀盒422的转动角度进行精确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件430还包括电机安装座432和减速机433,电机安装座432用于为减速机433和消杀驱动电机431提供安装基础,电机安装座432的朝向固定基座410的一侧中空,从而为主动带轮434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减小驱动部件430占用的空间。电机安装座432设置于固定基座410背离消杀部件420的一侧,电机安装座432通过螺钉与固定基座410连接。减速机433的壳体通过螺钉与电机安装座432连接,减速机433与消杀驱动电机431同轴设置,减速机433的壳体通过螺钉与消杀驱动电机431的壳体连接,减速机433的输入轴与消杀驱动电机431的转轴连接。电机安装座432设置有通孔,减速机433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后与传动组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434、从动带轮435和同步带436,主动带轮434与减速机433的输出轴连接,从动带轮435与旋转轴421的第二端连接,同步带436分别套设于主动带轮434与从动带轮435。当消杀驱动电机431转动时,消杀驱动电机431带动减速机433的输入轴转动,经过减速机433减速,减速机433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带轮434以较低的转速转动,低速转动的主动带轮434通过同步带436带动从动带轮435转动,从动带轮435带动旋转轴421转动,从而实现消杀盒422的转动。
由于旋转轴421的内部设置有管路和导线,为了避免管路和导线发生缠绕,旋转轴421的最大预定角度不得超过360°,当转动至最大预定角度之后,再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消杀部件420还包括封堵板426,封堵板426包括封堵板主体和连接板,封堵板主体为矩形板体,连接板为弯折的条形板体,封堵板主体和连接板一体成型。连接板远离封堵板主体的一端与运动组件连接,封堵板426位于固定基座410背离消杀部件420的一侧,封堵板426适于在消杀组件对采样窗口所在区域进行消杀时,将采样窗口封堵。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远离封堵板主体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旋转轴421第二端的端部连接。当消杀驱动电机431带动旋转轴421转动时,封堵板426与消杀盒422同步转动。当消杀盒422旋转至采样窗口时,封堵板426也旋转至采样窗口,并从壳体的内侧将采样窗口封堵,防止雾化后的消毒液进入到核酸采样设备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件430还包括两个调整支架437,两个调整支架437间隔设置于固定基座410背离消杀部件420的一侧,两个调整支架437位于电机安装座432朝向从动带轮435的一侧,调整支架437为L型架体,调整支架437的一端与固定基座410通过螺钉连接。调整支架437远离固定基座410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栓438,电机安装座432设置有条形通孔439,电机安装座432通过条形通孔439内的螺钉与固定基座410连接,调整螺栓438与电机安装座432抵接。
调整螺栓438适于调节电机安装座432与从动带轮435之间的距离。由于同步带436使用一段时间后,同步带436会发生松弛,影响传动效率。因此需要对电机安装座432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同步带436保持张紧状态。具体调节方式如下:松开条形通孔439内的螺钉,使用工具转动调整螺栓438,通过调整螺栓438推动电机安装座432向远离从动带轮435的方向移动,待同步带436处于张紧状态之后,使用工具拧紧条形通孔439内的螺钉。
采样窗口消杀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核酸采样设备收到采样完成后的信号时,消杀驱动电机431驱动旋转轴421转动,进而带动消杀盒422转动。同时,给加压泵组件发送信号,加压泵组件向喷雾嘴泵送消毒液,使喷雾嘴向采样窗口所在区域喷出雾化消毒液,转动的消杀盒422带动喷雾嘴一同转动,实现了旋转消杀。当设置好的消毒范围完成消杀后,启动电风扇425对消毒区域内进行风干,具体的风干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夹持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形成物体的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解除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片,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夹持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夹持片解除对物件的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夹持片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定位槽,所述夹持片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夹持定位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形成物体的第二夹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夹持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夹持定位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三夹持定位槽与所述第四夹持定位槽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夹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包括:
夹持丝杆模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夹持丝杆模组的滑块连接;
丝杆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底板,所述丝杆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夹持丝杆模组的丝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件、第二夹持部件和第三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管,所述第二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管管帽,所述第三夹持部件适于夹持采样拭子。
9.一种核酸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酸采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剪断装置;
剪断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剪断装置连接。
CN202222316039.7U 2022-08-31 2022-08-31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Active CN218978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039.7U CN21897898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039.7U CN21897898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8984U true CN21897898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6039.7U Active CN21897898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8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93205U (zh) 采样窗口消杀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CN218978984U (zh) 核酸采样设备的夹持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CN218978983U (zh) 核酸采样设备
CN110028029B (zh) 一种激光安瓿开启器
CN219803787U (zh) 机械抓手及核酸采样设备
CN218978981U (zh) 核酸采样设备的保温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CN218978982U (zh) 核酸采样设备的剪断装置及核酸采样设备
CN116509462B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及采样方法
CN105300809B (zh) 自动换取试样件的低温力学试验方法
CN115229800A (zh) 核酸采样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49336B (zh) 一种点胶自动调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41107U (zh) 一种化工用试管放置架
CN209294793U (zh) 气瓶加热抽真空装置
CN213616828U (zh) 无骨架玻璃导槽自动裁切装置
CN210339170U (zh) 一种柱状物料提取装置
CN208476567U (zh) 一种生物医学病理所用自动切片设备
CN208851699U (zh) 一种牛类b超测定用保定架装置
CN220300383U (zh) 一种采血管开盖子及盖盖子机构
CN117819011A (zh) 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
CN219052870U (zh) 一种双行程喷涂取件一体装置
CN220327492U (zh) 一种手术刀片快速去除装置
CN216325599U (zh) 一种倒角装置
CN216005159U (zh) 一种样品管开关盖组件
CN219915438U (zh) 一种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设备
CN219570074U (zh) 一种钻具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