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8726U - 泡沫泵 - Google Patents

泡沫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8726U
CN218978726U CN202222641739.3U CN202222641739U CN218978726U CN 218978726 U CN218978726 U CN 218978726U CN 202222641739 U CN202222641739 U CN 202222641739U CN 218978726 U CN218978726 U CN 218978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accommodating cavity
rod assembly
valve rod
waterproof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17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添大
戴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uencheong Dispensing Pum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uencheong Dispensing Pum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uencheong Dispensing Pump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uencheong Dispensing Pum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417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8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8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8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沫泵,包括泵体、阀杆组件及防水盖,泵体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泵体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及进液通道;阀杆组件设于第一容纳腔,且阀杆组件的一端活动插设于安装孔,另一端插设于进液通道,阀杆组件设置安装有活塞,活塞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并与第一容纳腔侧壁密封抵接,以将第一容纳腔靠近进液通道的部分分隔形成气腔;防水盖设置于阀杆组件外周并位于活塞靠近安装孔的一侧,防水盖具有第二容纳腔,活塞靠近防水盖的一端插设于第二容纳腔,活塞靠近防水盖的一侧壁开设有换气结构,换气结构位于第二容纳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泵,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气腔内,提高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泡沫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沫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泡沫泵广泛应用于洗手液、沐浴液、洗脸液等产品中,泡沫泵的原理是将洗手液、沐浴液或洗脸液等工作液体与气体混合生成泡沫后泵出。现有的泡沫泵通常包括泵体及用于泵出泡沫的阀杆组件,阀杆组件上的活塞用于改变泵体内气腔的容积大小,通常活塞上侧壁开设换气孔并在活塞下侧壁设置用于启闭换气孔的阀片,阀杆组件带动活塞上移时,阀片开启换气孔,使外部空气依次通过泵体与阀杆组件之间的间隙、换气孔进入气腔,按压阀杆使活塞压缩气腔容积时,阀片关闭换气孔,使气腔内的气体进入阀杆组件内并与阀杆组件内的液体混合。泡沫泵通常在卫生间、浴室等环境中使用,泡沫泵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水份会进入到泵体与阀杆组件之间的缝隙然后有些水分会残留在活塞上侧壁,当阀杆组件上升时,残留在活塞上侧壁的水分容易从换气孔处吸入气腔,使得气腔的总容积减少,导致在每一次按压阀杆组件过程中工作液体所能混合的气体减少,进而产生的泡沫减少,影响泡沫泵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泡沫泵,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水分在阀杆组件带动活塞靠近安装孔时进入气腔内,提高防水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泡沫泵,包括泵体、阀杆组件及防水盖,所述泵体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泵体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及进液通道;所述阀杆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所述阀杆组件的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另一端插设于所述进液通道,所述阀杆组件设置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侧壁密封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容纳腔靠近所述进液通道的部分分隔形成气腔;所述防水盖设置于所述阀杆组件外周并位于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防水盖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防水盖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防水盖的一侧壁开设有换气结构,所述换气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其中,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时,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活塞之间存在补气间隙,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换气结构与所述气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泡沫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防水盖具有第二容纳腔,活塞靠近所述防水盖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换气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即换气结构可以被防水盖盖住,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时,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阀杆组件与泵体之间的间隙、第二容纳腔侧壁与活塞之间的补气间隙及换气结构后进入气腔内,完成气腔补气,此过程中,防水盖可以阻挡外部的液体,外部的液体也难以通过第二容纳腔侧壁与活塞之间的补气间隙到达换气结构处,从而有效防止外部水分在阀杆组件带动活塞靠近安装孔时进入气腔内,提高防水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朝所述第二容纳腔延伸设置有凸柱,所述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气腔连通的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设置于所述凸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气孔的换气阀,所述换气阀用于启闭所述换气孔,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时,所述换气阀开启所述换气孔以使所述气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气阀包括呈半球面形的弹性主体,所述弹性主体位于所述换气孔靠近所述防水盖的一端,所述弹性主体的周缘与所述换气孔侧壁连接,所述弹性主体的中部由至少两个阀片围合形成,所述阀杆组件相对所述泵体静止时,所述弹性主体中部的所述阀片相互靠拢以关闭所述换气孔,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孔时,所述弹性主体中部的所述阀片相互远离分开以开启所述换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靠近所述防水盖的一侧壁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换气结构位于所述凸环内侧,其中,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时,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凸环之间存在补气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呈环形的挡壁,所述挡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侧壁围合形成环形插槽,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活塞移动远离所述安装孔时,所述防水盖与所述活塞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所述凸环插入所述环形插槽,且所述挡壁及所述第二容纳腔侧壁均与所述凸环密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水盖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壁设置有呈环形的挡水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组件包括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防水盖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防水盖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间隔安装有两个用于产生泡沫的网布,所述第二容纳腔底壁安装有推液杆,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推液杆,所述推液杆插设于所述进液通道,所述推液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呈阶梯型,两个所述网布安装在所述第二通道其中两个阶梯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组件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阀杆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其中,所述活塞与所述防水盖能够相对移动靠拢或远离,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活塞移动远离所述安装孔时,所述防水盖与所述活塞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活塞密封抵接,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换气结构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阀杆组件带动所述活塞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时,所述防水盖与所述活塞相对移动远离以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补气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泡沫泵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泡沫泵(阀杆组件相对泵体静止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泡沫泵(阀杆组件带动活塞移动远离安装孔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示出的泡沫泵(阀杆组件带动活塞移动靠近安装孔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示出的泡沫泵的防水盖的剖视图;
图9为图1示出的泡沫的泵阀杆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泵体100、本体100a、泵盖100b、第一容纳腔110、气腔111、安装孔120、进液通道130、阀杆组件200、活动杆210、第一通道211、推液杆220、第三通道221、环形卡接部222、活塞230、凸柱231、换气结构、换气孔232、换气阀233、弹性主体、阀片2331、凸环234、防水盖240、第二容纳腔241、挡壁242、挡水凸起243、第二通道244、环形安装槽245、环形插槽246、针柱250、补气间隙260、网布300、弹性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泡沫泵,包括泵体100、阀杆组件200及防水盖240,包括泵体100、阀杆组件200及防水盖240,泵体100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0,泵体100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10连通的安装孔120及进液通道130;阀杆组件200设于第一容纳腔110,且阀杆组件200的一端活动插设于安装孔120,另一端插设于进液通道130,阀杆组件200设置安装有活塞230,活塞230位于第一容纳腔110内并与第一容纳腔110侧壁密封抵接,以将第一容纳腔110靠近进液通道130的部分分隔形成气腔111;防水盖240设置于阀杆组件200外周并位于活塞230靠近安装孔120的一侧,防水盖240具有第二容纳腔241,活塞230靠近防水盖24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容纳腔241,活塞230靠近防水盖240的一侧壁开设有换气结构,换气结构位于第二容纳腔241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其中,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活塞230之间存在补气间隙260,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换气结构与气腔111连通。
防水盖240具有第二容纳腔241,活塞230靠近防水盖240的一端插设于第二容纳腔241,换气结构位于第二容纳腔241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即换气结构可以被防水盖240盖住,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阀杆组件200与泵体100之间的间隙、第二容纳腔241侧壁与活塞230之间的补气间隙260及换气结构后进入气腔111内,完成气腔111补气,此过程中,防水盖240可以阻挡外部的液体,外部的液体也难以通过第二容纳腔241侧壁与活塞230之间的补气间隙260到达换气结构处,从而有效防止外部水分在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靠近安装孔120时进入气腔111内,提高防水性能。
参照图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阀杆组件200设置有与进液通道130相连通的出液通道,阀杆组件200设置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气腔111连通。
参照图2及图3,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换气结构可以包括与气腔111连通的换气孔232,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换气孔232与气腔11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气孔232可以设置有单向阀,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单向阀开启换气孔232,使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换气孔232与气腔111连通,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单向阀关闭换气孔232,使气腔111不与外部连通,进而活塞230可以将气腔111内的气体泵入出液通道。
参照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盖240与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或远离,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防水盖240与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第二容纳腔241侧壁与活塞230密封抵接,于是,可以使气腔111不与外部连通,进而活塞230可以将气腔111内的气体泵入出液通道,此时,换气孔232可以设置有单向阀,也可以不设置单向阀。
参照图2及图3,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230朝第二容纳腔241延伸设置有凸柱231,上述的换气孔232设置于凸柱231。若凸柱231周围出现液体,凸柱231可以阻挡其周围的液体进入换气孔232,从而进一步避免液体进入气腔111。
参照图2及图3,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换气孔232的换气阀233,换气阀233用于启闭换气孔232。参照图6及图7,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换气阀233开启换气孔232以使气腔111与第二容纳腔241连通。参照图2及图3,在不需要使用泡沫泵时,即阀杆组件200相对泵体100静止时,换气阀233关闭换气孔232,可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气腔111,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长期存放。
参照图9及图10,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气阀233包括呈半球面形的弹性主体,弹性主体位于换气孔232靠近防水盖240的一端,弹性主体的周缘与换气孔232侧壁连接,弹性主体的中部由至少两个阀片2331围合形成,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泡沫泵不工作时,此时阀杆组件200相对泵体100静止,弹性主体中部的阀片2331相互靠拢以关闭换气孔232,使气腔111封闭,从而有效防止液体通过换气孔232进入气腔111;如图4至图7所示,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或远离安装孔120时,弹性主体中部的阀片2331相互远离分开以开启换气孔232,以使第二容纳腔241与气腔111连通,此时气体可以通过换气孔232。通过上述设置,换气阀233为一种球形阀,其可以与活塞230一体成型,从而降低成本,减少装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9,具体而言,活塞230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凸柱231,每个凸柱231都设置有上述的换气孔232,每个换气孔232都可以设置有上述的换气阀23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的换气阀233也可以设置为单向阀,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换气阀233开即启换气孔232以使气腔111与第二容纳腔241连通,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换气阀233关闭换气孔232以使气腔111与第二容纳腔241断开连通;泡沫泵不工作时,即阀杆组件200相对泵体100静止、活塞230位于靠近安装孔120的位置时,单向阀关闭换气孔232,使气腔111封闭,有效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气腔111。
参照图2及图3,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230靠近防水盖240的一侧壁设置有凸环234,凸环234插设于第二容纳腔241,换气结构位于凸环234内侧,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凸环234之间存在补气间隙260,换气结构处于与气腔111相互连通的状态。通过凸环23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阻挡外部水分到达换气结构处,进一步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气腔111,从而提高防水性能。
参照图2、图3及图8,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241内设置有呈环形的挡壁242,挡壁242与第二容纳腔241侧壁围合形成环形插槽246,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防水盖240与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凸环234插入环形插槽246,且挡壁242及第二容纳腔241侧壁均与凸环234密封抵接,如此,按压阀杆组件200过程中,即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凸环234与防水盖240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避免气腔111漏气的情况,保证泡沫泵正常工作。
参照图2、图3及图8,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盖240靠近安装孔120的一侧壁设置有呈环形的挡水凸起243,外部水分进入到安装孔120后,挡水凸起243可以阻挡、截留外部水分,可以阻碍外部水分到达活塞230处,从而进一步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气腔111,提高防水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泡沫泵的出液通道内设置用于生成泡沫的网通,网通为独立部件,其通常包括管件及安装在管件两端的网布300,混合的气体与液体通过双层网布300后将形成泡沫。
参照图2、图8及图9,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组件200包括可滑动地插设于安装孔120的活动杆210,活动杆210开设有第一通道211,防水盖240一端插装于第一通道211,防水盖240开设有与第一通道211连通的第二通道244,第二通道244间隔安装有两个用于产生泡沫的网布300,第二容纳腔241底壁安装有推液杆220,活塞230安装于推液杆220,推液杆220插设于进液通道130,推液杆220设置有与第二通道244连通的第三通道221。将用于产生泡沫的网布300直接安装在防水盖240上,无需额外设置网通,使泡沫泵结构更精简,减少装配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参照图8,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44呈阶梯型,于是,两个网布300可以安装在第二通道244其中两个阶梯壁上,具体而言,如图所示,第二通道244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通且大小不同的阶段孔,两个网布30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第二通道244最上端的两个阶梯壁上,即其中一个网布300安装在最上端的阶段孔的端口,另一个网布300安装在最上端的阶段孔的底壁。将第二通道244设置为阶梯型,可以方便两个网布300安装。
参照图2及图3,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的入口与第二容纳腔241连通,即进气通道的入口位于防水盖240与活塞230之间;其中,活塞230与防水盖24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或远离,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安装孔120时,防水盖240与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活塞230密封抵接,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换气结构与气腔111连通,此时,活塞230压缩气腔111的容积,气腔111内的气体先通过换气结构进入防水盖240与活塞230之间,然后气体再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出液通道;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防水盖240与活塞230相对移动远离以使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活塞230之间形成补气间隙260,于是,外部的空气依次从阀杆组件200与泵体100之间的间隙、补气间隙260、换气结构进入气腔111内。
通过上述设置,当泡沫泵出现工作液体逆流现象,即工作液体逆流进入进气通道时,工作液体不会直接进入气腔111内,而是先进入防水盖240与活塞230之间。其中,当活塞230设置有上述凸柱231、换气结构包括设置于凸柱231内的换气孔232时,凸柱231可以阻挡逆流的工作液体进入换气孔232,从而有效防止逆流的工作液体进入气腔111;当活塞230设置有凸环234时,凸环234可以阻挡逆流的工作液体流到活塞230与泵体100相互接触处。
参照图2及图3,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241底壁开设有环形安装槽245,推液杆220可滑动地插装于环形安装槽245,第三通道221内壁设置有环形卡接部222,第一控制阀包括针柱250,针柱250一端卡接于第二通道244,另一端插设于第三通道221并位于环形卡接部222远离防水盖240的一侧,其中,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时,推液杆220先移动远离防水盖240,以使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活塞230之间出现补气间隙260,且针柱250与环形卡接部222相互配合抵接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液杆220与环形进气通道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上述的进气通道。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可以开设在推液杆220的外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实现防水盖240与活塞230相对运动,例如,防水盖240固定在阀杆组件200上,活塞230可滑动地套设于阀杆组件200,阀杆组件200外周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位于活塞230下侧,于是,按压阀杆组件200时,阀杆组件200先带动防水盖240下移,使防水盖240与活塞230密封抵接,然后通过防水盖240带动活塞230向下移动,阀杆组件200上移时,阀杆组件200先带动防水盖240移动远离活塞230,使活塞230与防水盖240之间存在补气间隙260,然后推动部抵接活塞230,使活塞230与防水盖240一起上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的入口也可以位于活塞230的下侧,此时,可以在进气通道的入口设置阀门,当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远离安装孔120时,阀门打开,使气腔111内气体可以进入出液通道,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靠近安装孔120时,阀门关闭,避免出液通道内的工作液体从进气通道进入气腔111。
参照图2,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阀杆组件200与泵体10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00,弹性件400用于驱动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靠近安装孔120。
具体而言,弹性件400可以设置为弹簧,弹簧套设于阀杆组件200并位于安装孔120内,如此,弹簧位于气腔111及进液通道130外部,可以有效避免弹簧与工作液体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为塑料弹簧,如此,既可以避免金属弹簧生锈导致工作失效的问题,塑料弹簧也可以避免污染工作液体,此外,泡沫泵所有部件均可以做成塑料件,方便回收利用,更加环保。
参照图2,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泵体100包括泵体100及泵盖100b,第一容纳腔110由泵体100与泵盖100b围合形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泡沫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100),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0),所述泵体(100)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连通的安装孔(120)及进液通道(130);
阀杆组件(20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且所述阀杆组件(200)的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安装孔(120),另一端插设于所述进液通道(130),所述阀杆组件(200)设置安装有活塞(230),所述活塞(230)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侧壁密封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容纳腔(110)靠近所述进液通道(130)的部分分隔形成气腔(111);
防水盖(240),设置于所述阀杆组件(200)外周并位于所述活塞(230)靠近所述安装孔(120)的一侧,所述防水盖(240)具有第二容纳腔(241),所述活塞(230)靠近所述防水盖(24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所述活塞(230)靠近所述防水盖(240)的一侧壁开设有换气结构,所述换气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的轴向投影范围内;
其中,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所述活塞(230)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所述活塞(230)之间存在补气间隙(260),所述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所述换气结构与所述气腔(1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30)朝所述第二容纳腔(241)延伸设置有凸柱(231),所述换气结构包括与所述气腔(111)连通的换气孔(232),所述换气孔(232)设置于所述凸柱(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气孔(232)的换气阀(233),所述换气阀(233)用于启闭所述换气孔(232),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所述活塞(230)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换气阀(233)开启所述换气孔(232)以使所述气腔(11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阀(233)包括呈半球面形的弹性主体,所述弹性主体位于所述换气孔(232)靠近所述防水盖(240)的一端,所述弹性主体的周缘与所述换气孔(232)侧壁连接,所述弹性主体的中部由至少两个阀片(2331)围合形成,所述阀杆组件(200)相对所述泵体(100)静止时,所述弹性主体中部的所述阀片(2331)相互靠拢以关闭所述换气孔(232),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所述活塞(230)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弹性主体中部的所述阀片(2331)相互远离分开以开启所述换气孔(2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30)靠近所述防水盖(240)的一侧壁设置有凸环(234),所述凸环(234)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所述换气结构位于所述凸环(234)内侧,其中,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所述活塞(230)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所述凸环(234)之间存在补气间隙(2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内设置有呈环形的挡壁(242),所述挡壁(242)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侧壁围合形成环形插槽(246),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防水盖(240)与所述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所述凸环(234)插入所述环形插槽(246),且所述挡壁(242)及所述第二容纳腔(241)侧壁均与所述凸环(234)密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240)靠近所述安装孔(120)的一侧壁设置有呈环形的挡水凸起(2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200)包括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120)的活动杆(210),所述活动杆(210)开设有第一通道(211),所述防水盖(240)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一通道(211),所述防水盖(24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11)连通的第二通道(244),所述第二通道(244)间隔安装有两个用于产生泡沫的网布(300),所述第二容纳腔(241)底壁安装有推液杆(220),所述活塞(230)安装于所述推液杆(220),所述推液杆(220)插设于所述进液通道(130),所述推液杆(22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244)连通的第三通道(2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44)呈阶梯型,两个所述网布(300)安装在所述第二通道(244)的其中两个阶梯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泡沫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组件(200)设置有与所述进液通道(130)相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阀杆组件(200)设置有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41)连通;
其中,所述活塞(230)与所述防水盖(24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或远离,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活塞(230)移动远离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防水盖(240)与所述活塞(230)能够相对移动靠拢以使所述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所述活塞(230)密封抵接,所述第二容纳腔(241)通过所述换气结构与所述气腔(111)连通;
所述阀杆组件(200)带动所述活塞(230)移动靠近所述安装孔(120)时,所述防水盖(240)与所述活塞(230)相对移动远离以使所述第二容纳腔(241)的侧壁与所述活塞(230)之间形成补气间隙(260)。
CN202222641739.3U 2022-10-08 2022-10-08 泡沫泵 Active CN218978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739.3U CN218978726U (zh) 2022-10-08 2022-10-08 泡沫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739.3U CN218978726U (zh) 2022-10-08 2022-10-08 泡沫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8726U true CN218978726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1739.3U Active CN218978726U (zh) 2022-10-08 2022-10-08 泡沫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8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4326A (zh)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CN218978726U (zh) 泡沫泵
CN117837962A (zh) 泡沫泵
CN210599399U (zh) 一种补气增焓电动涡旋压缩机
CN211475030U (zh) 按压阀芯
CN213235399U (zh) 排气快速的气动隔膜泵的充排气结构
CN214433712U (zh) 压力咖啡机吸气泄压阀
CN115489869A (zh) 按压泵及液体容器
CN210068448U (zh) 气体隔膜泵
CN114542969A (zh) 高压瓶阀的电磁阀和高压瓶阀
CN111852830A (zh) 防滴漏水泵
CN214946578U (zh) 一种带有排气槽的阀体及电磁阀
CN220505885U (zh) 一种单向阀
CN213271020U (zh) 一种液压式进水开关装置
CN220097165U (zh) 按压泵
CN205605840U (zh) 一种水龙头阀芯
CN208184909U (zh) 水泵及家用电器
CN205478228U (zh) 稳压泵
CN217355689U (zh) 小型逆止压力开关
CN213629097U (zh) 进水阀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6154436U (zh) 气阀及真空压缩袋
CN212616523U (zh) 一种电控操纵阀回油结构
CN212563598U (zh) 防滴漏水泵
CN212832820U (zh) 一种带有自封盖的加油枪
CN211423454U (zh) 一种双把手龙头水道与阀芯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