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4722U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74722U CN218974722U CN202223523901.8U CN202223523901U CN218974722U CN 218974722 U CN218974722 U CN 218974722U CN 202223523901 U CN202223523901 U CN 202223523901U CN 218974722 U CN218974722 U CN 2189747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ray substrate
- display panel
- frame
- display
- iron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阵列基板,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阵列基板为多层结构;第二偏光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环氧框,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两层之间,外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设置;上铁框,将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环绕一周包围;缓冲部,层叠设置在所述上铁框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在上铁框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缓冲部,在按压上铁框时,能够分散施加的外力,避免了阵列基板过多的受力,按压后出现显示屏发白的现象,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尤其是带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现有的显示模组由于显示模组的上铁框开窗的尺寸小于环氧框的尺寸,导致按压上铁框时,玻璃与上铁框的受力接触点在环氧框以内的位置,从而玻璃容易变形,显示屏发白,显示模组容易损坏并且影响使用体验感。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显示模组进行改进,避免按压上铁框时玻璃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按压上铁框容易导致玻璃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偏光片;
阵列基板,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阵列基板为多层结构;
第二偏光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
环氧框,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两层之间,外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设置;
上铁框,将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环绕一周包围;
缓冲部,层叠设置在所述上铁框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环氧框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内部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上铁框包围的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宽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液晶层和第二基板,所述环氧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铁框包围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部为泡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背光胶框和下铁框,所述背光胶框与所述下铁框扣合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固定,所述上铁框与所述下铁框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上铁框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缓冲部,在按压上铁框时得到了缓冲,能够分散施加的压力,避免了阵列基板过多的受力,按压后出现显示屏发白的现象,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的显示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第一偏光片-10;阵列基板-20;第二偏光片-30;环氧框-40;上铁框-50;缓冲部-60;背光模组-70;背光胶框-80;下铁框-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偏光片10;阵列基板20,覆盖第一偏光片10,阵列基板20为多层结构;第二偏光片30,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偏光片10;环氧框40,设置在阵列基板20的两层之间,外周靠近阵列基板20的边缘设置;上铁框50,将阵列基板20的边缘环绕一周包围;缓冲部60,层叠设置在上铁框50与阵列基板20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上铁框50和阵列基板20之间设置缓冲部60,在按压上铁框50时得到了缓冲,能够分散施加的压力,避免了阵列基板20过多的受力,避免了显示面板按压后显示屏发白,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环氧框40向显示面板的内部延伸的长度大于上铁框50包围的阵列基板20的边缘宽度。这样在按压上铁框50时,受力点位于环氧框40,从而导致阵列基板20容易变形,因此需要分散施加的外力。
阵列基板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液晶层和第二基板。通过液晶分子扭曲产生电磁效应现象,从而对光源投射和遮蔽的作用进行管制,再通过电源的控制导致明暗现象产生,使得显示面板能够展现出影像的效果。环氧框40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能够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起到限位作用,并且能够支撑上铁框50。
本实施例优选的,上铁框50包围处位于阵列基板20的非显示区,用于保护阵列基板20的外周,并且不影响阵列基板20的显示区的正常显示。
本实施例优选的,缓冲部60为泡棉。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实施例1中的显示面板。
还包括背光模组70,与显示面板层叠设置,背光模组70包括背光源,为显示面板提供亮度,由于显示面板自身无法发光,需要背光源来提供亮度,并通过背光模组的增光、导光、反射和扩散等将光照到显示面板上。优选的,背光源为LED,成本低,亮度高,使用寿命长。
还包括背光胶框80和下铁框90,背光胶框80与下铁框90扣合用于将背光模组70固定,上铁框50与下铁框90固定,用于将显示面板固定。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显示面板,和/或实施例2中的显示模组。由于在上铁框50和阵列基板20之间设置缓冲部60,在按压上铁框50时得到了缓冲,能够分散施加的压力,避免了阵列基板20过多的受力,避免了显示面板按压后显示屏发白,延长了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上铁框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缓冲部,在按压上铁框时得到了缓冲,能够分散施加的压力,避免了阵列基板过多的受力,按压后出现显示屏发白的现象,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偏光片;
阵列基板,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所述阵列基板为多层结构;
第二偏光片,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偏光片;
环氧框,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两层之间,外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设置;
上铁框,将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环绕一周包围;
缓冲部,层叠设置在所述上铁框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框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内部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上铁框包围的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液晶层和第二基板,所述环氧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铁框包围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泡棉。
6.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胶框和下铁框,所述背光胶框与所述下铁框扣合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固定,所述上铁框与所述下铁框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3901.8U CN218974722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3901.8U CN218974722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74722U true CN218974722U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4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23901.8U Active CN218974722U (zh) | 2022-12-26 | 2022-12-26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74722U (zh) |
-
2022
- 2022-12-26 CN CN202223523901.8U patent/CN2189747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5925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1856815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19034671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 |
US976665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202452298U (zh) | 背光模组 | |
CN105044981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0717187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その防塵方法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
US20190243187A1 (en) | Display module | |
US9857524B2 (en) |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819139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6970485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5297867U (zh) | 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 |
CN218974722U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468257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203811944U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JPH109692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20087664A1 (zh) | 终端设备 | |
CN11309728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 |
KR20120066177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13987119U (zh) | 一种具有防漏光高反射侧边反射结构的背光模组 | |
CN110058441B (zh) | 液晶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
CN219201974U (zh) | 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253478A (zh) | 显示装置 | |
CN218974729U (zh) | 一种防漏光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9285554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