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3288U -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3288U
CN218973288U CN202223436026.XU CN202223436026U CN218973288U CN 218973288 U CN218973288 U CN 218973288U CN 202223436026 U CN202223436026 U CN 202223436026U CN 218973288 U CN218973288 U CN 218973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ility
model
heat recovery
screw thread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60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应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hanyuan Yilo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hanyuan Yilo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hanyuan Yilo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hanyuan Yilo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60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3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3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3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底板和连接软管,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管,两个螺纹管的外侧之间套设有散热板,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散热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接口,两个螺纹接口相靠近的一端均与分流槽相通,螺纹管的外侧且位于散热板的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从而不仅解决了传统散热器无法调节散热板或散热管间距,使得两个散热板或散热管存在热影响,不利于散热的问题,还通过设置连接软管,从而实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增加散热板的功能,且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散热器即是通过收集散热器散热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从而对收集起来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对能源进行充分使用,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备热回收功能的热管式散热器(授权公告号CN216745631U),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热管式散热器不能进行双重冷却,无法根据实际散热需求进行双重散热,同时不具备热量回收的功能,存在热能大量浪费的情况﹐降低了热管式散热器实用性的问题,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但是该专利技术也存在两处可优点,一是其散热通道的固定的,无法通过增加散热通道来实现更好的散热功能,二是无法调节散热管之间的距离,从而当两个相近的散热管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散热管之间存在热能影响,影响散热效率。
基于上述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式的余热回收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底板和连接软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管,两个所述螺纹管的外侧之间套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所述散热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接口,两个所述螺纹接口相靠近的一端均与分流槽相通,所述螺纹管的外侧且位于散热板的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螺纹管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软管通过螺纹接口与散热板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接口设置为管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软管设置为不锈钢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散热板套设在螺纹管上,并利用限位螺母对其进行限位,不仅可以使散热板无法掉落,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散热板的位置,当多个散热板一同使用时,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散热板之间进行热能影响,从而影响散热,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从而不仅解决了传统散热器无法调节散热板或散热管间距,使得两个散热板或散热管存在热影响,不利于散热的问题,还通过设置连接软管,从而实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增加散热板的功能,且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内部结构图。
图例说明:1、底板;2、螺纹管;3、散热板;4、分流槽;5、螺纹接口;6、限位螺母;7、连接槽;8、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板1和连接软管8,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管2,两个螺纹管2的外侧之间套设有散热板3,散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4,散热板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接口5,两个螺纹接口5相靠近的一端均与分流槽4相通,螺纹管2的外侧且位于散热板3的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板3套设在螺纹管2上,并利用限位螺母6对其进行限位,不仅可以使散热板3无法掉落,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散热板3的位置,当多个散热板3一同使用时,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散热板3之间进行热能影响,从而影响散热。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7,螺纹管2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7的内部,通过设置连接槽7,使得两个螺纹管2形成U字形结构,从而可以在其中一个螺纹管2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水管,并往螺纹管2内部进行注水,在通过另一个螺纹管2进行出水,水流会经过各个散热板3,从而可以对散热板3起到辅助散热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这种吸收余热的方式,将水进行加热,从而方便其他方面的使用;
其中,连接软管8通过螺纹接口5与散热板3相连接,通过使用连接软管8来连接两个散热板3,可以使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的增加散热板3的数量,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其中,螺纹接口5设置为管螺纹,管螺纹可以有效的防止渗水,而通过设置螺纹接口5,不仅方便连接软管8进行连接,也方便与外界需要散热的液体进行连接以及排出;
其中,连接软管8设置为不锈钢软管,不锈钢软管不会因为与水长期接触发生锈蚀,且不锈钢软管为成熟的现有产品,无需另外制造。
工作原理:
如图1-图4所示,通过将散热板3套设在螺纹管2上,并利用限位螺母6对其进行限位,不仅可以使散热板3无法掉落,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调节散热板3的位置,当多个散热板3一同使用时,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散热板3之间进行热能影响,从而影响散热,而通过设置连接槽7,使得两个螺纹管2形成U字形结构,从而可以在其中一个螺纹管2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水管,并往螺纹管2内部进行注水,在通过另一个螺纹管2进行出水,水流会经过各个散热板3,从而可以对散热板3起到辅助散热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这种吸收余热的方式,将水进行加热,从而方便其他方面的使用,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从而不仅解决了传统散热器无法调节散热板3或散热管间距,使得两个散热板3或散热管存在热影响,不利于散热的问题,还通过设置连接软管8,从而实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增加散热板3的功能,且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底板(1)和连接软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管(2),两个所述螺纹管(2)的外侧之间套设有散热板(3),所述散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槽(4),所述散热板(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接口(5),两个所述螺纹接口(5)相靠近的一端均与分流槽(4)相通,所述螺纹管(2)的外侧且位于散热板(3)的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7),所述螺纹管(2)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8)通过螺纹接口(5)与散热板(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口(5)设置为管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8)设置为不锈钢软管。
CN202223436026.X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Active CN218973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6026.XU CN21897328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6026.XU CN21897328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3288U true CN218973288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6026.XU Active CN21897328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3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37827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battery
CN201590748U (zh) 一种变流器及其主功率结构
CN107275710A (zh) 电池包导热散热装置
CN218973288U (zh) 一种余热回收散热器
CN116013653A (zh) 一种杆上变压器应急降温装置
CN214199785U (zh) 一种双水同步循环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6973553A (zh) 一种具有液冷换热装置的高压油箱
CN212462565U (zh) 一种变电站保护装置管控设备
CN210689282U (zh) 一种高热交换率箱式水冷空气换热器
CN210004818U (zh) 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CN21275221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散热降温装置
CN209462263U (zh) 一种内燃机车用大功率环路热管功率模块及其镜像结构
CN219037687U (zh) 高效中继换热器
CN210526292U (zh) 一种垂直式水冷散热器用水冷室
CN207925629U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CN220083755U (zh) 一种螺旋式冷凝器
CN215909727U (zh) 一种用于提高塔底冷凝液热量回收率的换热器
CN221051577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用的气体冷凝装置
CN209431929U (zh) 一种液-液式热管换热器装置
CN2176440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水冷板组件
CN215002370U (zh) 一种换热均匀的换热器水冷板
CN218333386U (zh) 一种变压器用翅片式散热器
CN219550937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冷凝水槽
CN220324536U (zh) 一种高集成效率的电池包
CN217484683U (zh) 一种大功率多光机组的水冷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