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939U -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939U
CN218972939U CN202223284823.0U CN202223284823U CN218972939U CN 218972939 U CN218972939 U CN 218972939U CN 202223284823 U CN202223284823 U CN 202223284823U CN 218972939 U CN218972939 U CN 218972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ondenser
cooling liquid
container
coo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48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超
黄丛林
郑菁菁
汤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qc Intim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qc Intim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qc Intim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qc Intime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48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包括:击打单元和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击打单元能够摆动或转动,且在所述击打单元在摆动或转动过程中,所述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内的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内的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或者,所述冷却液被溅射至冷凝器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中的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内的冷却液接触,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而与冷凝器进行换热,从而加速冷凝器的散热,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以及工作效率,解决空调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在制冷时,室外机里的换热器(也称为热交换器)称为冷凝器,而室内机里的换热器称为蒸发器。冷凝器的放热的过程,其将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在室外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
传统空调的冷凝器放置在室外时,当在夏天使用空调时由于室外温度偏高,外机换热效率低,冷凝器与空气的换热效率较慢,降温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用以解决空调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包括:击打单元和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击打单元能够摆动或转动,且在所述击打单元在摆动或转动过程中,所述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内的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内的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或者,所述冷却液被溅射至冷凝器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中的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内的冷却液接触,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而与冷凝器进行换热,从而加速冷凝器的散热,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以及工作效率,解决空调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中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弯曲部分能够承载部分冷却液,当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朝向冷凝器转动时,承载的冷却液能够扬起并淋溅在冷凝器上,为冷凝器的冷却换热提供更多的冷却液,提高其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击打单元;11、转动桩;12、第一叶片;13、第二叶片;14、转轴;15、连杆;16、连接座;17、连接筋;2、容器;3、导水台;31、第一导向面;32、第二导向面;4、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包括:击打单元和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击打单元能够摆动或转动,且在所述击打单元在摆动或转动过程中,所述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内的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内的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或者,所述冷却液被溅射至冷凝器表面。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击打单元包括转动桩、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设置在所述转动桩上,所述第二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上;
所述转动桩能够在一外力驱使下转动,使所述第一叶片和/或第二叶片击打冷却液面将冷却液溅射至冷凝器上。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转动桩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和/或第二叶片沿所述转动桩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沿所述转动桩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叶片经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叶片活动连接。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叶片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击打单元还包括一连杆,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经所述连杆连接,且所述连杆背离所述第一叶片和/或所述第二叶片的弯曲方向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叶片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经一连接座与所述转动桩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动桩之间设置有连接筋。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还包括导水台,所述导水台设置在所述容器中,所述导水台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向面之间形成有蓄水空间,所述第一叶片和/或第二叶片的转动半径与蓄水空间交叉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环绕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为一坡面,且所述坡面朝向容器底部倾斜
如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案例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除非特别说明的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叶片、容器、连接筋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元器件,其均可以通过市购获得,在此不对其具体的结构和型号进行限定。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包括:击打单元1和容器2,所述容器2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击打单元1能够摆动或转动,且在所述击打单元1在摆动或转动过程中,所述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2内的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2内的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或者,所述冷却液被溅射至冷凝器表面。可理解的,在击打单元1工作时,所述容器2至少用于储蓄冷却液,当击打单元1摆动或转动时,所述击打单元1的至少部分与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2可以用于存放冷却液,容器2还可以用来承接雨水或其他生活用水,使这些水能够被二次利用,用于对冷凝器4的冷却换热工作中。
更具体的,所述容器2设置在所述冷凝器4的正下方,所述冷凝器4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能够投射在容器2上,冷却液在喷淋或扬撒或进溅在冷凝器4上后,冷却液可再次滴落在容器2中,再次进行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击打单元1包括转动桩11、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所述第一叶片12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上,所述第二叶片13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12上;
所述转动桩11能够在一外力驱使下转动,使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击打冷却液面将冷却液溅射至冷凝器4上。可理解的,所述转动桩11能够在一外力驱使下转动,而使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击打冷却液面将冷却液溅射至冷凝器4上,冷凝器4上的冷却液能够与冷凝器4进行换热,从而加速冷凝器4的散热,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以及工作效率,解决空调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沿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12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叶片12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12沿着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当所述转动桩11转动时候,所述第一叶片12能够与所述转动桩11同步转动,所述转动桩11能够均速转动,伴随转动桩11的匀速转动,所述第一叶片12能够呈匀速地击打冷却液面,使冷凝器4上能够始终附着有冷却液,能够提高冷凝器4与冷却液的换热时间,提高冷凝器4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13沿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12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叶片13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12上,所述第二叶片13沿着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沿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12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13经一转轴14与所述第一叶片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叶片12与所述第二叶片13为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叶片12与所述第二叶片13经一转轴14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桩11转动时,所述第二叶片13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与所述第一叶片12发生偏转,当击打冷却液面时,所述第二叶片13能够先行击打冷却液面,而使所述冷却液面的水花高速溅射至冷凝器4上,由第二叶片13击打冷却液面时进溅的水花可以溅射至冷凝器4较高的位置。当第一叶片12击打冷却液面时,所述第一叶片12击打冷却液面产生的冷却液可以溅射至冷凝器4较低的位置,以此能够提高冷却液对冷凝器4的覆盖面积,提高冷凝器4的换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12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11的转动方向一致。当所述第一叶片12转动至冷却液面以下时,所述第一叶片12的弯曲部分能够承载部分冷却液,当所述第一叶片12朝向冷凝器4转动时,所述第一叶片12承载的冷却液能够扬起并淋溅在冷凝器4上,为冷凝器4的冷却换热提供更多的冷却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13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11的转动方向一致。当所述第二叶片13转动至冷却液面以下时,所述第二叶片13的弯曲部分能够承载部分冷却液,当所述第二叶片13朝向冷凝器4转动时,所述第二叶片13承载的冷却液能够扬起并淋溅在冷凝器4上,为冷凝器4的冷却换热提供更多的冷却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12和所述第二叶片13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11的转动方向一致。请参阅图2,可理解的,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均朝向所述转动桩11的转动方向弯曲,当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转动至冷却液面以下时,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的弯曲部分能够承载部分冷却液,当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朝向冷凝器4转动时,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承载的冷却液能够扬起并淋溅在冷凝器4上,为冷凝器4的冷却换热提供更多的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击打单元1还包括一连杆15,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经所述连杆15连接,且所述连杆15背离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所述第二叶片13的弯曲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杆15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杆15背离所述第一叶片12、第二叶片13的弯曲方向设置。请参阅图2,所述连杆15用以连接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用以避免第二叶片13的过度转动。
更具体的,所述连杆15为一伸缩杆,当所述第一叶片12与第二叶片13发生转动时,所述伸缩杆能够伸出或缩回,从而增加或减少其自身长度,当冷凝器4温度较高时,可将所述连杆15设置在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之间,用以增加第一叶片12以及第二叶片13弯曲处承载的冷却液的量,增加扬撒在冷凝器4上的冷却液,从而适配冷凝器4所需的换热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12背离所述转轴14的一侧经一连接座16与所述转动桩11连接,所述连接座16与所述转动桩11之间设置有连接筋17。所述连接座16能够增加所述第一叶片12与转动桩1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连接筋17能够设置在连接座16和转动桩11之间,用以增加所述连接座16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度。
进一步地,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还包括导水台3,所述导水台3设置在所述容器2中,所述导水台3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第一导向面31和第二导向面32,所述第一导向面31与第二向面之间形成有蓄水空间,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的转动半径与蓄水空间交叉设置。当所述击打单元1转动时,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能够朝向第一导向面31和/或第二导向面32拨动冷却液,冷却液碰撞到第一导向面31和/或第二导向面32时将反向流动,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更多的冷却液扬撒在冷凝器4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面31、第二导向面32环绕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面31为一坡面,且所述坡面朝向容器2底部倾斜。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击打单元(1)和容器(2),所述容器(2)用于容置冷却液,所述击打单元(1)能够摆动或转动,且在所述击打单元(1)在摆动或转动过程中,所述击打单元能够与容器(2)内的冷却液接触,所述容器(2)内的冷却液能够被击打单元携带并输送至冷凝器表面,或者,所述冷却液被溅射至冷凝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单元(1)包括转动桩(11)、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所述第一叶片(12)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上,所述第二叶片(13)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12)上;
所述转动桩(11)能够在一外力驱使下转动,使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击打冷却液面将冷却液溅射至冷凝器(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沿所述转动桩(11)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转动桩(11)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叶片(12)自转动柱的中心向外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13)经一转轴(14)与所述第一叶片(1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所述第二叶片(13)的至少部分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转动桩(11)的转动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单元(1)还包括一连杆(15),所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13)经所述连杆(15)连接,且所述连杆(15)背离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所述第二叶片(13)的弯曲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2)背离所述转轴(14)的一侧经一连接座(16)与所述转动桩(11)连接,所述连接座(16)与所述转动桩(11)之间设置有连接筋(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水台(3),所述导水台(3)设置在所述容器(2)中,所述导水台(3)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第一导向面(31)和第二导向面(32),所述第一导向面(31)与第二向面之间形成有蓄水空间,所述第一叶片(12)和/或第二叶片(13)的转动半径与蓄水空间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31)、第二导向面(32)环绕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31)为一坡面,且所述坡面朝向容器(2)底部倾斜。
CN202223284823.0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Active CN218972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823.0U CN21897293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4823.0U CN21897293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939U true CN218972939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4823.0U Active CN218972939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3818U (zh) 出风口结构、柜机及分体机
CN102466311B (zh) 打水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窗式空调
CN218972939U (zh) 一种冷凝器的冷却机构
CN105090104A (zh) 一种带斜向离心风扇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2512585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冷却水塔
JP2011038489A (ja) 人工風発生装置により発生した人工風からエネルギーを回収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1652741U (zh) 移动式空调
CN105042822A (zh) 出风口结构、柜机及分体机
CN213810883U (zh) 具有高换热效率的一体式空调
CN216482365U (zh) 一种空冷岛喷淋冷却装置
KR200153996Y1 (ko) 창문형 에어컨의 응축기 냉각장치
CN202613598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空调机
CN211903796U (zh) 一种湿法冷却的冷却塔及集水循环装置
CN209726454U (zh) 空调器
CN2844761Y (zh) 空调器冷却节能装置
CN104374228B (zh) 一种冷却水塔节能装置
CN218645820U (zh) 提高输出冰块完整度的结构
CN102183078A (zh) 一种空调节能器
CN201662285U (zh) 旋叶溅水风冷散热器
CN216409139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330029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5664509U (zh) 电风扇
CN210252256U (zh) 一种用于制备乙酰丙酮钙的冷却釜结构
CN101178255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16592862U (zh) 一种用于面包烘烤的多层环保型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