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890U -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890U
CN218972890U CN202320145077.2U CN202320145077U CN218972890U CN 218972890 U CN218972890 U CN 218972890U CN 202320145077 U CN202320145077 U CN 202320145077U CN 218972890 U CN218972890 U CN 218972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ewage
pipeline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50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磊
何利
王官珏
杨臻昱
刘芳
蒋心怡
王�锋
高智帅
周正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50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包括在舱中安装的净水箱和与净水箱密封接通的供排水管路;其特征是:还包括在舱中安装的保温结构和污水箱;保温结构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保温层;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之间信号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电加热器电性控制连接;净水箱与污水箱内各自安装有电加热器和用于测量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水箱通过供排水管路与舱内的用水设备密封接通,用水设备的排水口通过排污管道与污水箱密封接通;净水箱、供排水管路、污水箱和排污管道的外侧表面覆盖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适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满足海陆空三种运输条件。

Description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隔离方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高传染性的疫情发生时(如新冠、埃博拉等),为更好确保公众生命健康以及迅速对患者进行隔离救治,有必要及时投入运用医疗运输单元(例如,医疗隔离方舱)来将患者撤离(隔离)并转运至医疗中心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15263036A公开了名为“重症监护方舱”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用于自然灾害事故救援、战时批量伤员救治、传染病防控、核化生急救。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供排水系统仅公开了“排水系统(生活用水)由洗手池、供水管路及标准接头、排水管路及抽水泵、感应水龙头等设备设施组成。给排水系统功能用于诊前、诊后手部清洗。”
但是,以上“重症监护方舱”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方舱在应运输使用过程中,会遭遇极寒天气,极寒天气容易引起供排水管路或水箱冷冻凝固,致使方舱的供排水功能丧失,影响正常医疗救治使用。
2、方舱中使用过的水中容易携带致病的病菌或病毒,直接外排容易引发外部污染。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在寒冷环境下可靠使用,更好满足医患人员在舱内生活用水需求;降低舱内用过的水对外排放污染性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寒冷环境下可靠使用,更好满足医患人员在舱内生活用水需求;降低舱内用过的水对外排放污染性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包括在舱中安装的净水箱和与所述净水箱密封接通的供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舱中安装的保温结构和污水箱;
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保温层;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控制连接,所述电加热器的加热端用于对净水箱内的储水进行加热调温;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净水箱内各自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箱内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净水箱通过供排水管路与用水设备密封接通,所述用水设备的排水口通过排污管道与所述污水箱密封接通;
所述净水箱、供排水管路、污水箱和排污管道的外侧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保温层。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具有的优点是:
1、采用保温结构来监测净水箱中的水温,能够在水温降低时驱动控制电加热器来加热使得水温可维持恒定;与此同时,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在“净水箱、供排水管路、污水箱和排污管道的外侧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保温层”的结构,这样一来,即可利用保温层来起到隔绝热空气或冷空气,进而可更好确保供排水的恒温与使用起来的可靠性,更好满足医患人员在舱内生活用水需求。
2、利用舱内固定安装的污水箱来对用水设备的排水进行收集,从而也便于对收集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如消杀、除臭等),避免将舱使用过的污水直接外排至舱外造成污染,使用起来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恒温供排水系统中的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标记为:
A净水箱:A1注水口
B污水箱
C管路
D用水设备
E液位传感器
F温度传感器
G控制器
H增压泵
I净水器
J强排泵
K截止阀
10第一真空集便器
11第一水龙头
12第一洗手台
13第一热水器
14地漏
15第一释放室
16第一粉碎提升泵
B1第一污水箱
17第一除臭设备
18第一防护网
19第一强排泵
20过滤器
21双扉高压锅
22第二水龙头
23第二洗手台
24第二真空集便器
25第二释放室
26第二粉碎提升泵
B2第二污水箱
27第二除臭设备
28第二防护网
29第二强排泵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包括在舱中安装的净水箱和与所述净水箱密封接通的供排水管路;
还包括在舱中安装的保温结构和污水箱;
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保温层;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控制连接;所述净水箱与所述污水箱内各自安装有所述电加热器和用于测量箱内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净水箱通过供排水管路与舱内的用水设备密封接通,所述用水设备的排水口通过排污管道与所述污水箱密封接通;
所述净水箱、供排水管路、污水箱和排污管道的外侧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保温层。
实施时,优选所述控制器为PLC。
实施时,优选保温结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舱外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这样便于及时根据外界温度来调整控制管路与水箱中的温度,维持温度的恒定。
所述供排水管路和所述排污管道均为不锈钢管路;
所述保温结构还包括伴热带,在所述保温层的内侧的所述不锈钢管路的外侧面上缠绕设置有所述伴热带,所述伴热带的电性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器上对应的信号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实施时,优选净水箱的加水接口可露出至集装箱外部,优选在加水接口处缠绕设置有伴热带并包裹有保温层。
以上伴热带为电伴热带,采用以上结构后,能够在控制器检测到低温时及时启动伴热带来对管路进行加热,维持管路中水温恒定,避免冻结。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管路密封接通,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各个用水设备的进水口之间密封接通。
增压泵对供水管路进行增压,利用流水运动自行控制增压泵的启停,确保整个供排水及用水需求实现的可靠性。
所述保温层由气凝胶材质制得。
实施时,优选所述保温层为气凝胶毡。
气凝胶材质具有极低的热导率,是一种轻质理想的隔热隔音材料,可帮助各个箱体与管路获得最优的保温效果。
所述净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同一接口,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处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对接连通,且所述三通的第三个接口连接有旁通加水管路,所述旁通加水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且该旁通加水管路端部设有注水口。
实施时,优选旁通加水管路中还设置有水过滤器;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利用电磁阀分隔管路将净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为同一管路,减少管线的排布。
实施时,优选在净水箱上部设置溢流口,通过软管连接至加水口。
实施时,供排水管路通过隐藏式走线将供水管路分化,供水管路分为两条支路分别供应不同的区域,用水设备和管路之间利用4分波纹管连接;所有管路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外部缠绕伴热带及保温层。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还包括容积检测结构,所述容积检测结构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内各自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箱内液位的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接口与所述控制器上的输入接口信号连接。
采用以上容积检测结构,即可对净水箱和污水箱内的水位进行测量,实现对净水箱和污水箱内的水温、水位的综合监测管理,满足系统在-45℃~+75℃应用环境下,总供水量不小于400L/24h的基本保障需求。
与控制器交互的中控平台实时检测污水箱内容量变化,当污水箱内容量达到上限阈值,可不借助外界动力向集装箱外排放污物,实现智能控制与信息交互。
实施时,所述容积检测结构,保温结构均安装在净水箱及污水箱外部,以便于更换。
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均呈扁平型箱式结构。
实施时,优选所述净水箱与污水箱采用扁平化设计,设计高度不超过300mm,容积量大于300L。
这样一来,可使得净水箱和污水箱在多式联运生物隔离转运舱的集装箱体结构内平铺安装,充分扩展自身容积的同时也可更为充分利用集装箱体的内部空间,优化舱内布局。
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均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舱内的底部空间。
这样一来,净水箱及污水箱均安装在多式联运生物隔离转运舱的集装箱体的内底部空间,不占用集装箱箱内活动空间,使得舱内空间利用更为合理。此外,净水箱及污水箱均采用可拆卸的设计,易于及时更换维检。
所述污水箱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通过密封管道与强排泵的吸入口密封接通,所述强排泵用于吸出与排出所述污水箱内部的污水。
强排泵具有强力吸排的功能,污水箱带强排泵后,可通过排污管路的输送将污水箱内污物输送至集装箱外部的预定位置。
所述污水箱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污水箱和第二污水箱;
所述第一污水箱用于装载舱内第一区域内的用水设备排出的污水;
所述第二污水箱用于装载舱内第二区域内的用水设备排出的污水。
这样一来,即可便捷的利用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污水箱和第二污水箱来将舱内不同区域的污水独立存放,针对不同区域内产生的污染物,对应设置了独立的污水箱进行集中收集,并实时检测各个污水箱内的液位及温度变化;降低舱内不同区域之间病毒污染与传染的可能性,帮助提升多式联运生物隔离转运舱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时,舱内分隔成有污染区(患者治疗区)、半污染区(供医护人员往返洁净区与污染区之间的通道)和洁净区(供医护人员休息)。舱内第一区域内的用水设备不同于舱内第二区域内的用水设备:
舱内第一区域内的用水设备可包括第一真空集便器、第一水龙头(洗手台)、第一热水器;舱内第一区域内的用水设备的排水流经释放室后经第一粉碎提升泵派送至第一污水箱;
舱内第二区域内的用水设备可包括第二真空集便器、第二水龙头(洗手台)、双扉高压锅(消杀用);舱内第二区域内的用水设备的排水流经释放室后经第二粉碎提升泵派送至第二污水箱。
综上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中净水箱作为水源提供集装箱体内的用水,增压泵对供水管路进行管路增压,利用流水运动自行控制增压泵的启停。舱体所采用的集装箱内部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污管道流向污水箱。为防止病毒污染,不同区域内的污水独立存放。污水箱外接排污口,可自行向外界排污。PLC控制终端可实时检测净水箱及污水箱内的液位及温度,当超出预定阈值,具备报警功能,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可自行开启保温模式。
本技术方案能够更好适用于多式联运生物隔离转运舱,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水、用水体系,保证对外排放高度可控并可预见性的实现对外零污染。更好满足生物医学环境及海陆空三种运输条件的需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包括在舱中安装的净水箱和与所述净水箱密封接通的供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舱中安装的保温结构和污水箱;
所述保温结构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保温层;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电加热器电性控制连接;所述净水箱与所述污水箱内各自安装有所述电加热器和用于测量箱内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净水箱通过供排水管路与舱内的用水设备密封接通,所述用水设备的排水口通过排污管道与所述污水箱密封接通;
所述净水箱、供排水管路、污水箱和排污管道的外侧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水管路和所述排污管道均为不锈钢管路;
所述保温结构还包括伴热带,在所述保温层的内侧的所述不锈钢管路的外侧面上缠绕设置有所述伴热带,所述伴热带的电性控制接口与所述控制器上对应的信号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管路密封接通,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各个用水设备的进水口之间密封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气凝胶材质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同一接口,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处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对接连通,且所述三通的第三个接口连接有旁通加水管路,所述旁通加水管路上安装有控制阀且该旁通加水管路端部设有注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积检测结构,所述容积检测结构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内各自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箱内液位的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接口与所述控制器上的输入接口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均呈扁平型箱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箱和污水箱均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舱内的底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的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通过密封管道与强排泵的吸入口密封接通,所述强排泵用于吸出与排出所述污水箱内部的污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污水箱和第二污水箱;
所述第一污水箱用于装载舱内第一区域内的用水设备排出的污水;
所述第二污水箱用于装载舱内第二区域内的用水设备排出的污水。
CN202320145077.2U 2023-02-07 2023-02-07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Active CN218972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5077.2U CN218972890U (zh) 2023-02-07 2023-02-07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5077.2U CN218972890U (zh) 2023-02-07 2023-02-07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890U true CN21897289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5077.2U Active CN218972890U (zh) 2023-02-07 2023-02-07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9563B (zh) 一种中央集成护理机
CN101869523B (zh) 卧床人体护理器
JPH0324872B2 (zh)
CN201668649U (zh) 用于卧床人体护理器的控制装置
CN111485738A (zh) 一种ccn整体式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
CN211173273U (zh) 吊装式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
CN101691247B (zh) 病原微生物废液处理系统
CN108113828A (zh) 自动排便处理器
CN108862791B (zh)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CN105662751A (zh) 一种人体护理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10812991U (zh) 一种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CN218972890U (zh) 多式联运方舱的恒温供排水系统
CN111411802A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负压隔离病房
CN213509783U (zh) 一种方舱病房
CN107496946B (zh) 一种检验科尿液样品灭菌处理装置
CN201190131Y (zh) 一种连续式活毒废水处理系统
CN209276213U (zh) 一种具有自排水功能的医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03829199U (zh) 一种循环热水护理机
CN214387955U (zh) 一种用于icu的智能护理床
CN113756615A (zh) 方舱及运输工具
CN105662750A (zh) 人体智能护理仪的真空负压远程控制系统
CN209770083U (zh) 石墨烯速热即用开水机
CN209528897U (zh) 管线机水路系统
CN109020020A (zh)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CN215689162U (zh) 一种便于消毒隔离防传染的转运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