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9744U -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69744U CN218969744U CN202223424745.XU CN202223424745U CN218969744U CN 218969744 U CN218969744 U CN 218969744U CN 202223424745 U CN202223424745 U CN 202223424745U CN 218969744 U CN218969744 U CN 218969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r
- beam body
- pier stud
- road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墩柱,墩柱的顶端设置有梁体,所述墩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墩柱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墩柱朝向所述梁体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端伸入所述梁体内,所述限位孔内的底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减少外力作用对所述墩柱与所述梁体的连接处的影响的缓冲件。本申请具有有效地减少了现有的独柱墩桥梁的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因外力作用易发生错位的情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城市建造了众多道路桥梁,其中包括高架桥、立交桥以及独柱墩桥梁等。在众多道路桥梁中,独柱墩桥梁凭借占地小、桥下空间大、外形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中。
相关技术中,独柱墩桥梁的结构主要包括墩柱以及设置于墩柱上的梁体,墩柱用于对梁体进行支撑,以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固性。然而,现有的独柱墩桥梁的墩柱一般采用单支座形式,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结构稳定性较弱,抗震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极易发生错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的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结构稳定性较弱,抗震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极易发生错位的情况的弊端,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墩柱,墩柱的顶端设置有梁体,所述墩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墩柱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墩柱朝向所述梁体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端伸入所述梁体内,所述限位孔内的底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减少外力作用对所述墩柱与所述梁体的连接处的影响的缓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桥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受力较大,通过固定座的设置,以增大墩柱与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墩柱对梁体的承载强度;并且通过竖向钢筋的设置,使得墩柱固定连接于梁体,缓冲件削弱外力对墩柱的影响,从而增强了整个墩柱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有效地减少了现有的独柱墩桥梁的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因外力作用易发生错位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阻尼器,所述竖向钢筋远离所述梁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阻尼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力作用于墩柱时,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受力最大,墩柱与梁体连接的地方极易发生错位,阻尼器的设置对作用于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的能量进行消耗,削弱外力对墩柱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墩柱结构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墩柱之间设置有两组横向钢筋,两组所述横向钢筋呈错位设置,所述横向钢筋穿过所述墩柱的两个相对侧,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固定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将横向钢筋包裹在内,使得当混凝土冷凝固定后增强了固定座与墩柱之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钢筋外设置有钢筋架,所述钢筋架的开口朝向所述墩柱的底端,所述钢筋架内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横向钢筋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钢筋架对横向钢筋进行竖直方向限位,以减少在浇筑墩柱时横向钢筋相对墩柱移位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墩柱外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开设有嵌槽,所述墩柱外设置有嵌设于所述嵌槽内的T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块与嵌槽相互配合,使得固定环与墩柱相互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底座相互朝向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底座与墩柱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了墩柱对梁体的承载强度。
优选的,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加强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根插杆,所述插杆外固定设置有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与倒刺配合使用,使得底座更稳固地设置于地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墩柱对梁体的承载强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朝向所述梁体的一侧开设有灌浆槽,所述灌浆槽与所述限位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置竖向钢筋后对灌浆槽浇筑混凝土,从而增强了竖向钢筋与固定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容纳槽内设置缓冲件,并将竖向钢筋的一端与缓冲件相互连接,有效地减少了现有的独柱墩桥梁的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处因外力作用易发生错位的情况;
2.通过在固定环与底座之间设置加强杆,使得加强杆、底座与墩柱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了墩柱对梁体的承载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墩柱;11、梁体;12、底座;20、固定座;21、横向钢筋;22、钢筋架;23、限位孔;24、竖向钢筋;25、容纳槽;26、阻尼器;27、灌浆槽;30、固定环;31、嵌槽;32、T型块;33、加强杆;40、插杆;41、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墩柱10,墩柱10的顶端安装有梁体11,墩柱10与梁体11之间安装有固定座20,固定座20呈正方体状设置,固定座20套设于墩柱10外,且固定座20位于墩柱10靠近梁体11的一端。
参照图2和图3,固定座20与墩柱10之间安装有两组横向钢筋21,两组横向钢筋21沿固定座20的高度方向设置,两组横向钢筋21呈错位设置,且上下两组横向钢筋21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每组横向钢筋21的数量为两根,横向钢筋21沿固定座20的长度方向设置,横向钢筋21横穿墩柱10的两个相对侧,且横向钢筋21的两端分别伸入固定座20内。通过横向钢筋21的设置,两组横向钢筋21错位设置且相互垂直,从而增强了固定座20与墩柱10之间的连接固定。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减少在浇筑墩柱10时横向钢筋21相对墩柱10移位,因此在横向钢筋21外安装有钢筋架22,钢筋架22呈U型设置,钢筋架22的开口朝向墩柱10的底端,且钢筋架22内的底部抵接于横向钢筋21的外圆弧侧,使得钢筋架22对横向钢筋21进行竖直方向限位,以减少横向钢筋21移位的情况。
参照图2和图3,固定座20与墩柱10朝向梁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23,若干个限位孔23沿固定座20的周向方向均匀开设。限位孔23内安装有竖向钢筋24,竖向钢筋24沿固定座20的高度方向设置,竖向钢筋24远离限位孔23的一端伸入梁体11内且固定连接于梁体11。限位孔23的底侧开设有容纳槽25,容纳槽25的大小大于限位孔23的大小,容纳槽25内安装有缓冲件,缓冲件用于减少外力作用对墩柱10的影响。具体的,缓冲件为阻尼器26,竖向钢筋24伸入容纳槽25的一端通过钢筋连接器与阻尼器26相连接。当外力作用于墩柱10时,墩柱10与梁体11的连接处受力最大,墩柱10与梁体11连接的地方极易发生错位,阻尼器26的设置对作用于墩柱10与梁体11的连接处的能量进行消耗,削弱外力对墩柱10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墩柱10结构的稳固性和抗震性。
参照图2和图3,固定座20朝向梁体11的一侧开设有灌浆槽27,灌浆槽27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设置,且灌浆槽27、限位孔23以及容纳槽25相互连通。通过灌浆槽27的开设,在设置竖向钢筋24后对灌浆槽27浇筑混凝土,从而增强了竖向钢筋24与固定座2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浇筑混凝土后,灌浆槽27内的混凝土冷凝后形成混凝土层,混凝土层背离固定座20的一侧抵接于梁体11的底侧。
参照图2和图4,墩柱10外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0,固定环30内开设有四个嵌槽31,四个嵌槽31沿固定环30的周向方向均匀开设。墩柱10外对应安装有T型块32,T型块32设置于嵌槽31内,使得固定环30与墩柱10相互固定。墩柱10的底端安装有底座12,底座12与固定环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加强杆33,加强杆33呈倾斜设置,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环30与底座12相互朝向的一侧。通过固定环30与加强杆33的设置,使得加强杆33、底座12与墩柱10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了墩柱10对梁体11的承载强度。
参照图2和图4,底座12背离加强杆33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根用于插入地面的插杆40,若干根插杆40沿底座1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插杆40的直径自靠近底座12的一端向远离底座12的一端逐渐减小。插杆40外固定安装有倒刺41,倒刺41与插杆40之间的角度呈锐角设置,通过底座12下的插杆40与倒刺41配合使用,使得底座12更稳固地设置于地面,从而使得墩柱10对梁体11的承载强度得到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道路桥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墩柱10与梁体11的连接处受力较大,通过固定座20的设置,以增大墩柱10与梁体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墩柱10对梁体11的承载强度;并且通过阻尼器26与竖向钢筋24的设置,使得作用于墩柱10与梁体11的连接处的能量被阻尼器26进行消耗,削弱外力对墩柱10的影响,从而增强了整个墩柱10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有效地减少了现有的独柱墩桥梁的墩柱10与梁体11的连接处因外力作用易发生错位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包括墩柱(10),墩柱(10)的顶端设置有梁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10)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墩柱(10)与所述梁体(11)之间设置有固定座(20),所述固定座(20)与所述墩柱(10)朝向所述梁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孔(23),所述限位孔(23)内设置有竖向钢筋(24),所述竖向钢筋(24)远离所述限位孔(23)的一端伸入所述梁体(11)内,所述限位孔(23)内的底侧开设有容纳槽(25),所述容纳槽(25)内设置有用于减少外力作用对所述墩柱(10)与所述梁体(11)的连接处的影响的缓冲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阻尼器(26),所述竖向钢筋(24)远离所述梁体(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阻尼器(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0)与所述墩柱(10)之间设置有两组横向钢筋(21),两组所述横向钢筋(21)呈错位设置,所述横向钢筋(21)穿过所述墩柱(10)的两个相对侧,所述横向钢筋(21)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固定座(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21)外设置有钢筋架(22),所述钢筋架(22)的开口朝向所述墩柱(10)的底端,所述钢筋架(22)内的底部抵接于所述横向钢筋(2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10)外套设有固定环(30),所述固定环(30)内开设有嵌槽(31),所述墩柱(10)外设置有嵌设于所述嵌槽(31)内的T型块(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与所述固定环(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加强杆(33),所述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环(30)与所述底座(12)相互朝向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背离所述加强杆(3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根插杆(40),所述插杆(40)外固定设置有倒刺(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0)朝向所述梁体(11)的一侧开设有灌浆槽(27),所述灌浆槽(27)与所述限位孔(23)相互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4745.XU CN218969744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4745.XU CN218969744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69744U true CN218969744U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52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24745.XU Active CN218969744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69744U (zh) |
-
2022
- 2022-12-20 CN CN202223424745.XU patent/CN2189697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5080Y (zh) | 大跨度v型连续刚构桥梁 | |
CN210134362U (zh) | 一种桥梁超长悬臂盖梁施工支架 | |
CN113944098B (zh) | 一种带消能钢板的装配式自复位双墩柱结构 | |
CN208533868U (zh) | 一种新型的配筋空心钢管高强混凝土柱 | |
CN110904825B (zh) | 一种可更换阻尼器的整体桥多级桥台柔性主桥台及其应用 | |
CN218969744U (zh) | 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 |
KR100762166B1 (ko) | 프리캐스트 교각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 |
CN111305089A (zh) | 一种嵌固稳定支架加固独柱墩桥梁结构 | |
CA1234257A (en) | Support structure, particularly for a long span bridge | |
CN210561686U (zh) | 墩体支架 | |
CN212895879U (zh) | 一种双肢墩盖梁 | |
CN217174354U (zh) | 预应力筋可更换的双柱式预制摇摆桥墩多重减震结构体系 | |
CN215947862U (zh) | 一种稳定、抗变形桥塔墩 | |
CN213114345U (zh) | 一种复合式桥墩抗震加固结构 | |
JP5668252B2 (ja) | 鋼上部工とコンクリート柱の結合構造 | |
CN213625188U (zh) | 一种用于桥梁抗倾覆用的限位装置 | |
CN212104108U (zh) | 一种可回收装配式预应力悬索基坑支撑件 | |
CN207362673U (zh) | 一种无支座单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 | |
KR100986116B1 (ko) | 외부pc강선 정착기둥이 구비된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교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111560843A (zh) | 一种双肢墩盖梁 | |
CN220301147U (zh) | 一种路桥简支梁施工结构 | |
CN111926683A (zh) |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简支梁施工结构 | |
CN220035490U (zh) | 一种用于墩柱与桩基的连接支架 | |
CN104674648B (zh) | 一种叶芽型桥墩 | |
CN219732059U (zh) | 一种地基保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