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4420U - 线束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4420U
CN218964420U CN202320008868.0U CN202320008868U CN218964420U CN 218964420 U CN218964420 U CN 218964420U CN 202320008868 U CN202320008868 U CN 202320008868U CN 218964420 U CN218964420 U CN 218964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ixing member
opening
fixing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8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碧海
李亮平
温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8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4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4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4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池模组上,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置放线束的存线腔,所述壳体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存线腔贯穿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并于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避让口;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并能够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且位于所述避让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固定件限位固定住存线腔内的线束、通过第二固定件限位固定住存线腔外部的线束,从而具有良好的固定线束的效果。

Description

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组装配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隔离板,这时如果隔离板上的线束不经过固定的话,会使得焊接操作无法进行,影响焊接加工进度,并且线束摆动的随机性也会对生产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在焊接前对线束进行固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工厂生产中,最常见的固定方式是用胶带粘贴,但是由于线束具有一定的硬度与韧性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很好的将其固定,并且胶体的残留也会对电池外观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在不同位置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可以在模组装配过程中限位固定住线束,避免线束晃动影响焊接进度以及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池模组上,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置放线束的存线腔,所述壳体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存线腔贯穿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并于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避让口;
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并能够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且位于所述避让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端相背设置的第三端,所述存线腔贯穿所述第三端,并于所述第三端处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线束能够从所述第二开口处进入所述存线腔,并于所述避让口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方便所述线束的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能够平行于所述第一端所在平面转动,以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口,或敞开所述第一开口。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柱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转动路径上,以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转动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旋转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适配的卡口,所述第一固定件被所述限位结构限位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卡设于所述卡口中,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能够平行于所述第二端所在平面转动。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二调节柱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避让口相背设置,所述限位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转动路径上,以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装配调节柱,所述装配调节柱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背设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在需要焊接时可以被安装至需进行作业的电池模组上,以能够固定住线束而便于焊接的进行,焊接完毕后,可以将其拆离电池模组,从而具有重复使用、适应于不同电池模组的有益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件可以限位存线腔内的线束,通过第二固定件可以限位固定住从避让口穿设出存线腔外部的线束,也即,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限位固定住线束,从而具有良好的固定线束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对线束的限位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二固定件对线束的限位方向,也即,可以实现在不同方向限位固定住线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0、线束固定装置;
110、壳体;
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
113、第三端;
114、第一开口;
115、第二开口;
116、避让口;
120、第一固定件;
130、第二固定件;
140、第一调节柱;
150、限位结构;
160、第二调节柱;
170、限位器;
180、装配调节柱;
200、存线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在不同位置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可以在模组装配过程中限位固定住线束,避免线束晃动影响焊接进度以及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能够通用大部分项目的模组电器隔离板线束的固定,不需要每个项目都制作一套模固定工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调节柱可使第一固定件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调节柱可使第二固定件进行旋转,同时利用限位器保证了装配精度。通过装配调节柱与电池模组侧板间的配合可使工装紧锁在电池模组上。如此地,可以实现兼容不同大小的模组,以实现通用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线束固定装置10,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池模组上,线束固定装置1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用于置放线束的存线腔200,壳体110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存线腔200贯穿第一端111以及第二端112,并于第一端111处形成第一开口114,于第二端112处形成避让口116;第一固定件120,连接于第一端111,并能够遮挡至少部分第一开口114;以及第二固定件130,连接于第二端112,且位于避让口116的一侧。
可以理解地,在需要进行线束焊接时,线束固定装置10可以被安装至需进行作业的模组上,以能够固定住线束而便于焊接的进行,焊接完毕后,可以将其拆离模组,从而具有重复使用、适应于不同模组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在线束放置于存线腔200内之后,通过第一固定件120遮挡至少部分第一开口114可以限位存线腔200内的线束,通过第二固定件130可以限位固定住从第二端112的避让口116穿设出存线腔200外部的线束,也即,第一固定件120和第二固定件130可以在不同的位置限位固定住线束,从而具有良好的固定线束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20对线束的限位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二固定件130对线束的限位方向,也即,可以实现在不同方向限位固定住线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存线腔200的腔壁体能够对置放在其中的线束进行第一方向(图1中所示的X方向)上的限位,参照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方向可以作为帮助理解的标示,不作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定。
进一步地,当线束置放在存线腔200内,第一固定件120的朝向存线腔的一侧壁面能够在第二方向(图1中所示的Y方向)上限位住线束,线束能够从避让口116穿设出来,然后线束可以沿着第二端112的外侧壁面延伸,并可以被第二固定件130限位固定住。
不失一般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具有与第二端112相背设置的第三端113,存线腔200贯穿第三端113,并于第三端113处形成第二开口115,线束能够从第二开口115处进入存线腔200,并于避让口116处伸出,第一开口114用于方便线束的排布。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111,另一端能够平行于第一端111所在平面转动,以遮挡至少部分第一开口114,或敞开第一开口114。如此地,可以实现第一固定件120转动至某一位置而可以限位存线腔200内的线束,例如转动至如图1及图2所示的位置。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20可以被构成为与壳体110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一固定件120被拆离壳体110,可以供线束放置进存线腔200内,当第一固定件120固定在壳体110上,可以限位住线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一调节柱140,第一调节柱140插接于第一固定件120的一端,并将第一固定件120转动连接于第一端111。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120以第一调节柱140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其旋转轨迹位于与第一调节柱14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也即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面。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轨迹可以沿其他方向,以能够实现供线束放置进存线腔200内以及限位住线束为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111的限位结构150,第一开口114位于第一调节柱140与限位结构150之间,限位结构150对应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路径设置,以对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进行限位,而适于抵止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和/或固定第一固定件120。如此地,可以限制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范围以使得其停止在能够限位住线束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120在被抵止转动后保持相对固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柱140和限位结构150,可以分别设置在壳体110位于第一开口114的相对两侧壁体。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120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柱140连接,另一端转动至第一开口114另一侧的壁体上时可以与限位结构150相适配而被抵止转动和/或被固定。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5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114其他方向的边沿处的壳体110上,可以参照第一固定件120的结构形状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50被配置为限位卡扣,限位结构150在第一固定件120的旋转方向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20适配的卡口,第一固定件120被限位结构150限位时,第一固定件120卡设于卡口中,以固定第一固定件120。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50也可以被配置为其他结构,例如:第一固定件120为金属材质时,与第一固定件120相适配的磁性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底壁体、第一壁体、第二壁体(也即第二端112所在壁体)及第三壁体,第一壁体、第二壁体及第三壁体依次相接且均连接于底壁体,第二壁体的背离底壁体的一端形成避让口116,第一固定件120设置在第一壁体和第三壁体中的任一者背离底壁体的一端,第二固定件130设置在第二壁体背离存线腔200的一端。
不失一般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3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壁体,另一端能够平行于第二壁体所在平面转动。具体地,在装配线束前,第二固定件130的活动端转动至远离底壁体的位置,如第二固定件130垂直于底壁体,以便于线束从避让口116穿设出后沿第二壁体的外表面延伸。在装配线束后,第二固定件130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以对线束进行限位。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30可以被构成为与壳体110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二固定件130被拆离壳体110,可以供线束穿过被第二固定件130限位固定的位置,当第二固定件130固定在壳体110上,可以限位住线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还包括第二调节柱160,第二固定件130通过第二调节柱160连接在壳体110,具体的,第二调节柱160插接于第二固定件130的一端,并将第二固定件130转动连接于第二端112。如图1及图2所示,第二固定件130以第二调节柱160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其旋转轨迹位于与第二调节柱16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也即平行于第二壁体所在平面。然本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130的转动轨迹可以沿其他方向,以能够实现限位住线束为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还包括限位器170,限位器170设置在第二端112,且与避让口116相背设置,限位器170位于第二固定件130的转动路径上,以配合第二固定件130对线束进行固定。具体地,限位器170位于第二端112远离避让口116的一端,从避让口116穿设出的线束可沿第二壁体的外表面延伸至限位器170上,第二固定件130向限位器170转动直至被限位器170抵止时,第二固定件130与限位器170配合以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可以理解,限位器170可以限制第一固定件120的转动范围以使得其停止在能够限位住线束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120在被抵止转动后保持相对固定状态。
可选地,限位器170被配置为具有磁性,第二固定件130被配置为可被磁吸,当第二固定件130与限位器170抵止时,限位器170将第二固定件130磁吸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的装配调节柱180,装配调节柱180与第一固定件120相背设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池模组。参照图1及图2所示,装配调节柱180能够穿置壳体110上的安装孔,然后与模组连接,而实现线束固定装置10固定连接在模组上。
需要说明的是,线束固定装置10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或者方式与模组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卡扣结构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调节柱180设置在底壁体背离第一固定件120的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延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池模组上,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置放线束的存线腔,所述壳体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存线腔贯穿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并于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第一开口,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避让口;
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并能够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且位于所述避让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端相背设置的第三端,所述存线腔贯穿所述第三端,并于所述第三端处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线束能够从所述第二开口处进入所述存线腔,并于所述避让口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方便所述线束的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另一端能够平行于所述第一端所在平面转动,以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开口,或敞开所述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调节柱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转动路径上,以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转动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旋转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适配的卡口,所述第一固定件被所述限位结构限位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卡设于所述卡口中,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另一端能够平行于所述第二端所在平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二调节柱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并将所述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避让口相背设置,所述限位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转动路径上,以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装配调节柱,所述装配调节柱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背设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
CN202320008868.0U 2023-01-04 2023-01-04 线束固定装置 Active CN218964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868.0U CN218964420U (zh) 2023-01-04 2023-01-04 线束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868.0U CN218964420U (zh) 2023-01-04 2023-01-04 线束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4420U true CN21896442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8868.0U Active CN218964420U (zh) 2023-01-04 2023-01-04 线束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4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0878B2 (en) Floating circuit board alignment
CN218964420U (zh) 线束固定装置
CN219801292U (zh) 一种连接头、可拆式接头及数据线
CN215168873U (zh) 一种背板贴片安装NB-IoT天线的智能门锁
CN215812955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0136898U (zh) 电池模组的输出极保护盖及电池模组
CN219393692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1148741U (zh) 具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
JP2006029787A (ja) 電子機器
CN209795056U (zh) 一种小型车轮驱动模块安装座
CN218955832U (zh) 计量仪表
CN217620245U (zh) 螺丝锁附定位治具
CN212569852U (zh) 一种移动存储器的外壳及移动存储器
CN215869609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7848070U (zh) 电池管理模块和电池模组
CN220106999U (zh) 接口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802606B (zh) 一种旋转结构及机器人
CN213234673U (zh) 一种汽车自动门执行器壳体
CN21598464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温湿度传感器
CN220628055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616205U (zh) 连接结构及连接设备
JP2014130799A (ja) 端子接続部品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8849881U (zh) 一种新型标准插头和塑料外壳配合的结构
CN219204481U (zh) Sim卡盖及sim卡连接装置
JPH043167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Floor 1-2,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