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9652U -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9652U
CN218959652U CN202223329647.8U CN202223329647U CN218959652U CN 218959652 U CN218959652 U CN 218959652U CN 202223329647 U CN202223329647 U CN 202223329647U CN 218959652 U CN218959652 U CN 218959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ual
cultivation frame
purpose pipe
edible fung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96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珍珍
张伟民
谢淑玲
陈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County Blue Forest Edible Fungi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County Blue Forest Edible Fungi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County Blue Forest Edible Fungi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County Blue Forest Edible Fungi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2022233296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9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9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9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包括食用菌栽培架,食用菌栽培架的一侧外壁上贯穿有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第一水气两用管位于第二水气两用管的一侧,且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杆,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流箱。该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通过将食用菌菌棒插入第一水气两用管、第二水气两用管和支撑杆组成的矩形空间内,不仅实现食用菌菌棒的堆码,增加食用菌栽培架上的食用菌菌棒数量,还能使得食用菌菌棒的顶部和底部同时接受到换热介质中的热量,从而保证食用菌菌棒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食用菌栽培架促使食用菌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但由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控温环节主要依赖外界控温设施,导致的栽培架体仅作食用菌菌袋的放置装置,用途单一,栽培架体功能、结构开发不完善,不能适应食用菌栽培环境调控的多样化和栽培种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为了使得食用菌栽培架具有控温能力,中国专利“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专利号:202023164534.8),通过将设有蛇形管道的中空隔板与外部的调温系统连接,实现食用菌生产的局部控温,可实现比总体控温更节能更有效的控温效果,架体结构稳固,安装、拆卸、扩充、运输方便,空间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多种食用菌菌袋的放置培育,节约了空间,在满足放置菌袋的同时,还实现了调温功能。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食用菌栽培架在对食用菌菌棒进行调温时,食用菌菌棒只有底部能接受到换热介质中的热量,从而容易造成食用菌菌棒受热位置单一,容易造成食用菌生长不均衡,为了增大生长效率,食用菌菌棒大多堆码,这样就使得上层的食用菌菌棒更加难以接受到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包括食用菌栽培架,食用菌栽培架的一侧外壁上贯穿有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第一水气两用管位于第二水气两用管的一侧,且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杆,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流箱,且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流箱,第一导流箱上远离第一水气两用管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口,第二导流箱上远离第一水气两用管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口,第一水气两用管和第二水气两用管的一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导热板,第一水气两用管、第二水气两用管和支撑杆组成的空间内插入有食用菌菌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通过将食用菌菌棒插入第一水气两用管、第二水气两用管和支撑杆组成的矩形空间内,不仅实现食用菌菌棒的堆码,增加食用菌栽培架上的食用菌菌棒数量,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还能使得食用菌菌棒的顶部和底部同时接受到换热介质中的热量,从而保证食用菌菌棒受热均匀,保证食用菌生长的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流箱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水气两用管侧视图。
图中:1、食用菌栽培架;2、第一水气两用管;3、第二水气两用管;4、支撑杆;5、第一导流箱;6、第二导流箱;7、第一接口;8、第二接口;9、导热板;10、食用菌菌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食用菌栽培架1的横截面为矩形框式结构,便于形成一个矩形空间,从而便于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支撑杆4的插入与组合,可以形成一个个的放置空间,进而将食用菌菌棒10进行堆码放置,最大化的利用食用菌栽培架1空间,从而可以栽培更多的食用菌菌棒10。
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与食用菌栽培架1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保证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与食用菌栽培架1之间连接固定的牢固性,避免松散掉落。
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与支撑杆4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可以组成一个矩形空间,进而将食用菌菌棒10放入。
第一导流箱5和第二导流箱6均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可以进行导流分流。
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第一接口7均于第一导流箱5相连通,保证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可以进行流动流通。
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第二接口8均于第二导流箱6相连通,保证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可以进行流动流通。
第一接口7和第二接口8与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输送管道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食用菌栽培架1靠墙放置,将第一接口7和第二接口8与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输送管道连接,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通过第一接口7进入第一导流箱5,在第一导流箱5的分流下,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将食用菌菌棒10插入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支撑杆4组成的矩形空间内,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时,热量通过导热板9导至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外侧壁,最后热量倒入食用菌菌棒10,保证食用菌菌棒10处于适应的温度环境下,从而保证食用菌菌棒10上食用菌的生长,换热介质内的热量被换热后,换热介质进入第二导流箱6,第二导流箱6将换热介质进行聚集导向最后通过第二接口8导出,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将换热介质进行循环流动。
综上所述:该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通过将食用菌菌棒10插入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支撑杆4组成的矩形空间内,不仅实现食用菌菌棒10的堆码,增加食用菌栽培架1上的食用菌菌棒10数量,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还能使得食用菌菌棒10的顶部和底部同时接受到换热介质中的热量,从而保证食用菌菌棒10受热均匀,保证食用菌生长的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包括食用菌栽培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架(1)的一侧外壁上贯穿有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位于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一侧,且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流箱(5),且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流箱(6),所述第一导流箱(5)上远离第一水气两用管(2)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口(7),所述第二导流箱(6)上远离第一水气两用管(2)的一侧外壁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口(8),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的一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导热板(9),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支撑杆(4)组成的空间内插入有食用菌菌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栽培架(1)的横截面为矩形框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与食用菌栽培架(1)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和第二水气两用管(3)与支撑杆(4)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箱(5)和第二导流箱(6)均为空心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第一接口(7)均于第一导流箱(5)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气两用管(2)、第二水气两用管(3)和第二接口(8)均于第二导流箱(6)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7)和第二接口(8)与外部的循环水/气调温系统的换热介质输送管道连接。
CN202223329647.8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Active CN218959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9647.8U CN21895965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9647.8U CN21895965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9652U true CN218959652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9647.8U Active CN218959652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9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59652U (zh)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CN208370655U (zh) 一种供热均匀的雏鸡养殖保温箱
CN207706831U (zh) 一种花卉快速育苗装置
CN213992299U (zh) 一种可调节金萱茶叶发酵室
CN214206642U (zh) 一种羊肚菌工厂化可控温栽培床架
CN214593401U (zh) 一种外加热高架草莓栽培基质架
CN205922503U (zh) 一种抽屉式螃蟹室内暂养装置
CN213416853U (zh) 一种山楂块发酵架
CN211041629U (zh) 一种中药材热风循环烘箱
CN213454605U (zh) 一种新型竹工艺品生产用防霉恒温干燥设备
CN211430299U (zh) 移动式牧草培养系统
CN212128196U (zh) 一种便于控温的培养箱
CN210868967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番茄穴盘育苗装置
CN205275606U (zh) 生物发酵车间种子罐加热装置
CN212786943U (zh) 一种高山马铃薯组织培养架
CN204518373U (zh) 一种种子催芽系统
CN215819598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与空气能热源的养殖供热系统
CN214508374U (zh) 一种菊苣生长室恒温设备
CN210123205U (zh) 一种可改变容量的多舱太阳能热水器
CN107740191A (zh) 一种热处理装置
CN211749017U (zh) 一种保湿保温柜
CN210135822U (zh)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CN216237084U (zh) 一种生物细胞研究用细胞培养箱
CN214853418U (zh) 一种水培温室的控温机构
CN212241519U (zh) 一种水循环分池式水养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