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822U -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822U
CN210135822U CN201920957779.4U CN201920957779U CN210135822U CN 210135822 U CN210135822 U CN 210135822U CN 201920957779 U CN201920957779 U CN 201920957779U CN 210135822 U CN210135822 U CN 210135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insulation
shell
insulation plat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577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军
张全国
贺超
荆艳艳
张志萍
王伟
张寰
贾镇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套设于箱体外的壳体,隔热板、换热管、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所述隔热板包括设于箱体内的第一隔热板以及设于箱体和壳体之间的两个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为热源空间和冷源空间,所述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壳体外部伸入热源空间,所述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冷源空间伸出至壳体外,所述第一隔热板上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分设于壳体与箱体之间且将壳体与箱体之间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第二隔热板顶端设有换气孔,另一个第二隔热板底端设有换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流进行换热并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国家出台的政策鼓励利用农村秸秆、生活垃圾、林业剩余物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积极推动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沼气不仅可以提纯后收集进行商品化发展,还可以将沼气用于发电上网。沼气发电后,发电设备缸套水的余热属于低温热源,很容易被忽视,本套系统将缸套水余热利用起来,用于厌氧发酵池保温和居民的供暖,提升了设备能源利用效率。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许多换热器换热速率慢,换热效果不好。本系统的循环水箱换热器,不仅利用热管技术,增加了换热速率,而且利用了对流换热的技术,提升了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循环换热水箱,能够通过对流进行换热并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套设于箱体外的壳体,隔热板、换热管、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
所述隔热板包括设于箱体内的第一隔热板以及设于箱体和壳体之间的两个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为热源空间和冷源空间,所述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壳体外部伸入热源空间,所述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冷源空间伸出至壳体外,所述第一隔热板上设有若干换热管;
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分设于壳体与箱体之间且将壳体与箱体之间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第二隔热板顶端设有换气孔,另一个第二隔热板底端设有换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套设于箱体外且顶端和底端与箱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箱体的直径处,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分设于第一隔热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均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垂直于第一隔热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和箱体之间的空间内通过第二隔板的设置,实现了空间内空气的冷热交换,从而有助于提高冷源空间内水的加热效率。
2)通过在第一隔板上嵌设换热管加速冷源空间和热源空间的热量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换热水箱俯视图;
图2为图1所述循环换热水箱A出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循环换热水箱B出剖视图;
图4为所述循环换热水箱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循环换热水箱以及实施工艺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61,套设于箱体61外的壳体62,隔热板、换热管68、第一入水管63、第一出水管65、第二入水管64以及第二出水管66;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61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62套设于箱体61外且顶端和底端与箱体61密封连接。
所述隔热板包括设于箱体61内的第一隔热板67以及设于箱体71和壳体72之间的两个第二隔热板69,所述第一隔热板67将箱体61内部分为热源空间和冷源空间,所述第一入水管63和第二出水管64由外部穿过壳体62和箱体61伸入热源空间,所述第二入水管64和第二出水管66由冷源空间穿过箱体61和壳体62伸出外,所述第一隔热板67上设有若干换热管68。
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69分设于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且将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第二隔热板69顶端设有换气孔691,另一个第二隔热板69底端设有换气孔69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板69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箱体61的直径处,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69分设于第一隔热板67两侧。
热源空间侧的水将热量传导至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的空气中并形成温差,加热后的热空气上升从第二隔板69顶端的换气孔691进入位于冷源空间侧的壳体62与箱体61形成的空间内,冷源空间外的冷空气下沉由第二隔板69底端的换气孔691进入位于热源空间侧的壳体62与箱体61形成的空间内,冷热空气对流换热,空气温度不断上升,温差不断减小,一方面,通过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的空气冷热交换对冷源空间内的水进行加热,另一方面通过加热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的空气对箱体61内的水进行保温隔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水管63、第一出水管65、第二入水管64以及第二出水管66均呈L型。第一入水管63在箱体61内的开口向上,第一出水管65在箱体61内的开口向下,第二入水管64在箱体61内的开口向下,第二出水管66在箱体61内的开口向上,所述L型的水管可以增加热水分布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68沿水平方向延伸垂直于第一隔热板67设置。
使用时,所述循环换热水箱由第一入水管63进入箱体61热源空间,热源空间侧的水将热量传导至壳体62与箱体61之间的空气中并形成温差,热空气上升从第二隔板69上端的换气孔691进入位于冷源空间侧的壳体62与箱体61形成的空间内,冷源空间外的冷空气下沉由第二隔板69底端的换气孔691进入位于热源空间侧的壳体62与箱体61形成的空间内,冷热空气对流换热,空气温度不断上升,温差不断减小,冷源空间侧外部壳体内的空气将热量经过箱体表面传导至冷源空间侧的水中,对冷源空间侧的水进行加热,冷源空间的第二出水管与第二入水管连通并循环直至达到预设温度后可将冷源空间的水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循环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套设于箱体外的壳体,隔热板、换热管、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
所述隔热板包括设于箱体内的第一隔热板以及设于箱体和壳体之间的两个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为热源空间和冷源空间,所述第一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壳体外部伸入热源空间,所述第二入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由冷源空间伸出至壳体外,所述第一隔热板上设有若干换热管;
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分设于壳体与箱体之间且将壳体与箱体之间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第二隔热板顶端设有换气孔,另一个第二隔热板底端设有换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套设于箱体外且顶端和底端与箱体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位于箱体的直径处,所述两个第二隔热板分设于第一隔热板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入水管以及第二出水管均呈L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垂直于第一隔热板设置。
CN201920957779.4U 2018-12-29 2019-06-25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Active CN2101358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01152 2018-12-29
CN201822250115 2018-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822U true CN210135822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57779.4U Active CN210135822U (zh) 2018-12-29 2019-06-25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3238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中的余热回收装置和方法
CN204827708U (zh) 一种用于养殖场的沼气发电机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0135822U (zh) 一种循环换热水箱
CN210197452U (zh) 一种利用沼气发电缸套水余热供暖的系统
CN215828449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可蒸汽加热脉冲布水器
CN203934459U (zh) 仔猪保温箱
CN202132963U (zh) 热锅炉烟道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2252679U (zh) 一种生物热电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5095039U (zh) 一种山珍灭菌装置
CN201827955U (zh) 自热式水泵循环热管炉
CN202074603U (zh) 一种畜禽养殖场的热风循环采暖及热水供应装置
CN201497160U (zh) 碳纤维电锅炉
CN201173585Y (zh) 家用双热源热水器
CN217757284U (zh)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处理加热装置
CN212241519U (zh) 一种水循环分池式水养护箱
CN201274747Y (zh) 一种改良的蒸汽豆腐皮灶台
CN204007209U (zh) 精密铸造型壳热量回收系统
CN203256274U (zh) 沼气厌氧消化池
CN204063259U (zh) 一种节能热风炉
CN212901572U (zh) 一种便于废气处理的蒸汽炉
CN218959652U (zh) 一种水气两用循环调控温度的食用菌栽培架
CN204246854U (zh) 热泵蒸发机组
CN208024413U (zh) 一种养殖场所专用沼气发电装置
CN215783486U (zh) 一种高温高压密闭溶样水浴锅
CN215001827U (zh) 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