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826U -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826U
CN218957826U CN202223265145.3U CN202223265145U CN218957826U CN 218957826 U CN218957826 U CN 218957826U CN 202223265145 U CN202223265145 U CN 202223265145U CN 218957826 U CN218957826 U CN 218957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attery
air duct
power supp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51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51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电池充放电设备包括机架、电池柜以及控制柜,机架设有过道;电池柜设于机架上;控制柜设于机架上,控制柜用于安装电源组件和电气组件;其中,电池柜设于过道的一侧,电源组件和电气组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设于过道的另一侧。电池充放电设备将电源柜以及电池柜集成在一个柜体上,可解决了分体式结构的充放电柜的占用场地大的问题,节省了厂房以及设备成本;此外,设备柜上设置了用于人行的过道,可便于人工操作和控制电池柜以及控制柜,即当电池柜以及电气组件、电源组件集成在一个柜体上时,过道提供了人工操作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包含多种工序,其中分容和化成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电池充放电设备包括电池柜和控制柜,电池柜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探针组件的充放电库位,控制柜内安装有电源组件、电气组件等,其中电源组件包括多个用于为充放电设备供电的多个电源设备,电气组件包括PLC控制设备等,当充放电设备用于化成时,电气组件还包括用于为化成工序提供负压的负压设备。目前现有电池充放电设备主要是分体式结构,即电池柜和控制柜分设于两个厂房内,以避免电池柜和控制柜相互干扰。然而,工作人员对分体式结构进行维护时则不得不在两个厂房来回走动,进而导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能够便于对控制柜和电池柜内的设备进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所述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过道;
电池柜,所述电池柜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柜用于安装探针组件;以及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柜用于安装电源组件和电气组件;
其中,所述探针组件设于所述过道的一侧,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过道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电池充放电设备将所述电池柜以及所述控制柜集成在一个柜体上,解决了分体式结构的充放电设备柜的占用场地大的问题,节省了厂房成本,降低了对厂房的安装要求;此外,电池充放电设备上设置了用于人行的所述过道,所述过道提供了人工操作的空间,所以便于对所述控制柜和所述电池柜进行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均设于所述过道的远离所述电池柜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沿所述过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池柜设于所述过道的同一侧,且沿所述过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和所述柜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所述柜门设于所述容置腔的靠近所述过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柜内设有冷风风道和热风风道,所述冷风风道和所述热风风道由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冷风风道以及所述热风风道,所述电源组件以及所述电气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中,所述冷风风道设有进风口,所述热风风道设有排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柜设置有导风道、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由隔板分隔开,所述电源组件以及所述导风道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电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两者中至少一者连接有排风口,所述导风道包括:
第一导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道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送风口朝向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以及
第二导风道,所述第二导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道连接,所述第二导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所述排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柜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充放电设备的充放电库位,所述充放电库位的内壁设有第一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厂房的空气抽至所述充放电库位内,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将所述充放电库位内的空气排至所述厂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电池柜的后视示意图;
图6为图2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第一风机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控制柜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示出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控制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省略电气组件);
图10为图9示出的控制柜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
电池柜20、第一风机231、第三风机232、过道25、充放电设备26、充放电库位27;
控制柜30、电源组件31、电气组件32、柜体33、柜门34、冷风风道342、进风口3421、热风风道343、排风口3431、隔板344、散热风机3441、导风道37、第一导风道35、第二导风道36、第一容置腔38、第二容置腔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包括机架10、电池柜20以及控制柜30,机架10设有过道25;电池柜20设于机架10上,电池柜20用于安装探针组件;控制柜30设于机架10上,控制柜30用于安装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其中,电池柜20设于过道25的一侧,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设于过道25的另一侧。
电池充放电设备将电池柜20以及控制柜30通过过道连接在一起,使电池柜20和控制柜30放置于一个厂房内,由于电池柜20和控制柜30相对独立设置,能够避免电池充放电时电源组件31、电气组件32和电池相互干扰,而且工作人员还能够在过道25同时对电池柜20和控制柜30进行维护,进而提高维护效率;与分体式结构相比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厂房的空间,解决了分体式结构的电池充放电设备的占用场地大的问题,节省了厂房以及设备成本,降低了对厂房的安装要求;此外,在电池充放电设备工作时,会有堆垛机或运输线辅助实现上下料工作,若在电池柜20的前端或侧面维护,为了人员安全,显然需要关停探针组件再进行维护,而本申请的过道25设置在电池柜20的后端,当电池柜20内布置了多组探针组件时,工作人员在后端对其中一组探针组件进行维护时,其余探针组件可以正常工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均设于过道25的远离电池柜20的一侧。即电池柜20位于过道25的一侧,而电源组件31与电气组件32的组成的控制柜30则位于过道25的另一侧,从而便于综合管理电池充放电设备柜,电池柜20和控制柜30一一对应设置,还可降低电池柜20与控制柜30之间的电线走线长度,从而降低了成本投入。此外,由过道25分开电池柜20以及控制柜30,可分别单独对电池柜20以及控制柜30进行管理与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沿过道25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列。参照图9,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沿过道25的长度方向排列能够减小控制柜30的宽度,而且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并列设置也进一步便于维护;参照图3,而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沿过道25的宽度方向排列有利于电源组件31、电气组件32与探针组件一一对应,有利于减少电线的走线长度。其中,宽度指的是控制柜30的沿图示的前后方向的距离,长度指的是沿图示的左右方向的距离。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1与电池柜20设于过道25的同一侧,且沿过道25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如此通过将电源组件31和电池柜相邻设置,可减小电池柜20与电源组件31之间的电线走线长度,从而减低了电线成本。需要解释的是,电源组件31与电池柜20设于过道25的同一侧,可以是电源组件31设于电池柜20的如图所示的左侧,也可以是电源组件31设于电池柜20的如图所示的右侧,还可以是两组电源组件31分别设于电池柜20的如图所示的左右两侧。此时电气组件32设于过道的远离电源组件31与电池柜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柜30呈“Π”型设置或者呈“L”型设置。
参照图4、图7以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控制柜30包括柜体33和柜门34,柜体33和柜门34形成容置腔(图中未标出),容置腔用于安装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柜门34设于容置腔的靠近过道25的一侧。柜门34设置在靠近过道25的一侧,便于工作人员打开柜门34,从而方便管理柜门34内的容置腔中的电源组件31以及电气组件32。同理,电池柜20的靠近过道25的一侧也设有柜门33,便于工作人员从过道25将探针组件抽拉出来维护。
参照图3、图7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控制柜30内设有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由隔板344隔开,隔板344设有用于连通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的连通孔,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均设置在冷风风道342中,冷风风道342设有进风口3421,热风风道设有排风口3431。优选地,冷风风道342通过进风口3421和厂房风道连接,热风风道343通过排风口3431和厂房风道连接。厂房风道中的冷风通过进风口3421进入冷风风道342中,再通过隔板344上的连通孔(图中未示出)进入热风风道343中,最后由排风口3431排出至厂房风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处于冷风风道342中的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散热,连通孔设于隔板344的下方,使进入冷风风道342的冷风流经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后再从连通孔进入到热风风道343中。如此循环,可将控制柜30中电源组件31以及电气组件32产生的热量带出控制柜30中,从而保护控制柜30和电池柜20中的各设备,进而可提高控制柜30的使用寿命,避免控制柜30和电池柜20互相影响。需要解释的是,厂房风道能够为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提供一定的气压,进而导引空气在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内的流动,有效实现散热的目的。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8,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均设于过道25的远离电池柜20的一侧,控制柜的冷风风道342设有两个,两个冷风风道342内均设有沿过道25的宽度方向排列的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两个冷风风道通过隔板344隔开,一个冷风风道342远离另一个冷风风道的一侧均设有热风风道343。两个冷风风道342可以通过隔板344的连通孔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冷风风道相对密封设置。如此设置,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均位于冷风风道342内,且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3通过隔板344分隔开,有利于控制柜30内的散热。优选地,冷风风道342和热风风道344之间的隔板344设有散热风机3441,以加速冷风和热风的流动。
参照图9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柜30设置有导风道37、第一容置腔38以及第二容置腔39,第一容置腔38和第二容置腔39由隔板344分隔开,电源组件31以及导风道37均设置在第一容置腔38中,电气组件32设置在第二容置腔39中,第一容置腔38和第二容置腔39两者中至少一者连接有排风口3431,导风道37包括第一导风道35以及第二导风道36。第一导风道35设有进风口3421和送风口(图中未标出),送风口朝向电源组件31设置;第二导风道36的一端与第一导风道35连接,第二导风道36的另一端与第二容置腔39连通。
具体地,厂房风道中的冷风从进风口3421进入第一容置腔中的导风道中,由于第一导风道35设有进风口3421,则冷风从进风口3421进入第一导风道35中,然后冷风经过第一导风道35导流至第二导风道36中以及电源组件31中,进入电源组件31中的冷风可为电源组件31中的电源设备进行降温,而进入第二导风道36中的冷风则经过第二导风道36导流至电气组件32中,从而为电气组件32降温,流经电源组件31和电气组件32的热风汇流至排风口3431排出至厂房风道中。
具体地,参照图9和图10,一组电源组件31设于第一容置腔38内,一组电源组件3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电源设备,竖直方向即图示的上下方向,进风口3421位于其中两个电源设备之间,第一导风道35设有多个朝向电源设备设置的送风口,厂房风道中的冷风从进风口3421进入第一导风道35后,一部分冷风朝进风口3421的相邻两个电源设备方向流动,一部分冷风沿第一导风道35流动至其他电源设备处,还有一部分冷风依次经第一导风道35、第二风道36流至第二容置腔39中为电气组件32散热。
排风口3431可以设于第一容置腔38中,比如两个电源设备之间,以便于流经电源设备的热风能够迅速排出,电气组件32和电源组件31可以通过隔板344隔开,隔板344上设有连通孔(图中未示出)和散热风机3441,进入第二容置腔39为电气组件32散热后的热风从该连通孔排至排风口3431。同理,排风口3431设于第二容置腔39上。
需要解释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设备呈方形,其中一对相对侧通常镂空孔,因而冷风可以穿过该设于电源设备的相对侧的镂空孔从而为电源设备散热,而另一对相对侧设有没有镂空孔的板件,流经电源设备的热风排出电源设备后,不会再次返回电源设备内,因此能够保证该散热风道的有效散热。
参照图3、图5以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柜20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充放电设备26的充放电库位27,充放电库位27的内壁设有第一风机231和第三风机232,第一风机231用于将厂房的空气抽至充放电库位27内,第三风机232用于将充放电库位27内的空气排至厂房。在电池柜20中可层叠设置有多个充放电库位27,则电池柜20中可设置有多个电池的充放电设备26用于电池的充放电。而在每一个充放电库位27中的周侧可设置有第一风机231,通过第一风机231,可将厂房内的空气抽送进每一个充放电库位27中,使每一个充放电设备26所处环境的温度更加均匀,而在电池柜20的靠近过道2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风机232,利用第三风机232将充放电库位27中产生的热风抽放至厂房中,电池柜20的风循环和控制柜30的风循环相对独立,进而避免电池柜20和控制柜30之间的温度互相影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过道;
电池柜,所述电池柜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柜用于安装探针组件;以及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柜用于安装电源组件和电气组件;
其中,所述探针组件设于所述过道的一侧,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过道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均设于所述过道的远离所述电池柜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沿所述过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电池柜设于所述过道的同一侧,且沿所述过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和所述柜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气组件,所述柜门设于所述容置腔的靠近所述过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内设有冷风风道和热风风道,所述冷风风道和所述热风风道由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冷风风道以及所述热风风道,所述电源组件以及所述电气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冷风风道中,所述冷风风道设有进风口,所述热风风道设有排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设置有导风道、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由隔板分隔开,所述电源组件以及所述导风道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电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两者中至少一者连接有排风口,所述导风道包括:
第一导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道设有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送风口朝向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以及
第二导风道,所述第二导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道连接,所述第二导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所述排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散热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充放电设备的充放电库位,所述充放电库位的内壁设有第一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厂房的空气抽至所述充放电库位内,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将所述充放电库位内的空气排至所述厂房。
CN202223265145.3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Active CN218957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5145.3U CN2189578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5145.3U CN2189578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826U true CN218957826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5145.3U Active CN2189578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0063B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the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US20230352772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9947998U (zh) 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
KR20160041375A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CN115149149A (zh) 一种储能电池柜
CN109904364B (zh) 储能集装箱
KR102212034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이 적용된 컨테이너
CN212161902U (zh) 一种小型储能电池柜
CN218957826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设备
CN218414864U (zh) 一种储能电池柜体及储能系统
CN112687983B (zh) 一种双散热式新能源电池固定箱
CN107278096B (zh) 户外机柜
CN218274889U (zh) 一种电池储能集装箱
CN217396286U (zh) 便于散热的充电机舱和换电站
CN215266485U (zh) 一种风冷集装箱储能电池簇
CN216805170U (zh) 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及换电站
CN108140764B (zh) 具有改进热性能的能量存储装置
CN210053076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弱电控制箱
CN220984734U (zh) 一种储能柜
CN220774520U (zh) 一种液冷储能一体机
CN220043982U (zh) 一种传输设备导风装置
CN221102200U (zh) 储能装置
CN219040612U (zh)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柜及系统
CN110828733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结构
CN216750061U (zh) 储能集装箱的空调风道结构及储能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