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547U -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547U
CN218957547U CN202222012109.XU CN202222012109U CN218957547U CN 218957547 U CN218957547 U CN 218957547U CN 202222012109 U CN202222012109 U CN 202222012109U CN 218957547 U CN218957547 U CN 218957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sorbing
wall
capacitor
sound
powe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21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希梅
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hang S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hang S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hang S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hang S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21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容器减噪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所述芯子由所述电容壳体顶部的接线端子引出,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所述吸音元件与所述芯子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所述减振元件与所述芯子接触。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容器减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其几何尺寸和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来决定。目前,电力电容器噪音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电力电容器主要分为两种噪音,其一为电力电容器内部元件运行时自然产生的声音,其二为振动产生的声音,振动声音具体产生原因为,当电容器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时(通常含有高次谐波分量),电容器电极间将有静电力产生,从而使电容器内部元件发生振动,这种静电力引起电容器芯子元件振动,并通过油和绝缘件传递到外壳,最终以噪音的形式向外辐射出去;现有电力电容器多采用吸音材料对声音进行吸收,或采用减振材料对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以降低噪声,但不能将两种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即不能同时对芯子元件产生的声音和振动进行处理,导致现有的电力电容器降噪能力差,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所述芯子元件由所述电容壳体顶部的接线端子引出,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所述吸音元件与所述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所述减振元件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将吸音元件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上,由减振元件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元件包括吸音板和吸音棉,所述吸音板的形状为矩形框体,所述吸音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音板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元件包括安装框和环形缓冲垫,所述安装框的外壁与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与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壁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外壁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进液管的凹槽。
进一步地,电容壳体的外壁线性阵列有多个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穿入的通孔,所述接线端子上套设有隔音柱,所述隔音柱与所述电容壳体连接,所述隔音柱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隔音柱用于封堵通孔以防止声音传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壳体的顶部围绕所述通孔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隔音柱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适配在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柱的侧壁开设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环形槽相通,用于向所述环形槽与定位环之间填充发泡胶,所述隔音柱的内壁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填充有发泡胶。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柱和吸音板均采用铝纤维丝吸音板、或木质吸音板、或聚酯吸音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吸音元件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上,由减振元件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2、由于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将导致芯子元件不易散热,降低了电力电容器的散热能力,为此,在环形缓冲垫的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使环形缓冲垫即能缓冲振动降噪,还能对芯子元件进行冷却,保证芯子元件的散热不受到影响,甚至提高电力电容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中吸音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中减振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容壳体,2-接线端子,3-吸音元件,4-减振元件,5-吸音板,6-吸音棉,7-安装框,8-环形缓冲垫,9-冷却腔,10-进液管,11-堵盖,12-散热翅片,13-通孔,14-隔音柱,15-环形槽,16-定位环,17-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1,电容壳体1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芯子元件由电容壳体1顶部的接线端子2引出,电容壳体1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3,吸音元件3与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吸音元件3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4,减振元件4与芯子元件接触。将吸音元件3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4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4上,由减振元件4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吸音元件3包括吸音板5和吸音棉6,吸音板5的形状为矩形框体,吸音板5固定设置在电容壳体1的内壁上,吸音板5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吸音棉6,通过吸音板5表面的网孔对吸收,消弱声音的传出,达到降噪的效果,由于吸音板5的侧面吸音效果差,因此,吸音板5的侧壁通过吸音棉6进行包裹,提高吸音元件3与声音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音效果,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具体实施时,吸音板5采用铝纤维丝吸音板、或木质吸音板、或聚酯吸音板。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减振元件4包括安装框7和环形缓冲垫8,安装框7的外壁与电容壳体1的内壁连接,安装框7的内壁与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连接,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芯子元件接触,通过安装框7将环形缓冲垫8安装在电容壳体1内,环形缓冲垫8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对芯子元件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有效降低元件振动产生的噪声;由于环形缓冲垫8与芯子元件接触,从而使芯子元件局部被包裹,导致芯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不易发散,从而减振元件4的设置将影响芯子元件的散热效果,进而对电力电容器的运行造成影响,这也是电力电容器振动噪声不易降低或消除的原因,为此,本申请对环形缓冲垫8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具体为,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9,冷却腔9内填充有冷却液,电容壳体1的外壁线性阵列有多个散热翅片12,芯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环形缓冲垫8上,再由内部的冷却液吸收,部分热量由安装框7传递到电容壳体1上,最后通过散热翅片12散热至外外界空气中,使环形缓冲垫8即能缓冲振动降噪,还能对芯子元件进行冷却,保证芯子元件的散热不受到影响,甚至提高电力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具体实施时,环形缓冲垫8受到芯子元件的振动影响或发生形变缓冲振动,而形变后的环形缓冲垫8与芯子元件的接触面积会一定程度上增大,从而提高了芯子元件与冷却液的间接接触面积,提高了对芯子元件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翅片12还能吸音元件受到的热量和电容壳体1受到的热量进行散热,保证吸音元件3与减振元件4的设置不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正常散热;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设置有进液管10,进液管10的一端与冷却腔9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11,通过进液管10向冷却腔9内加入冷却液,最后通过堵盖11封堵进液管10,安装框7的内壁开设有容纳进液管10的凹槽,将进液管10埋入凹槽内进行环形缓冲垫8的安装,保证环形缓冲垫8不会在安装框7上凸起。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容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供接线端子2穿入的通孔13,接线端子2上套设有隔音柱14,隔音柱14与电容壳体1连接,隔音柱14的外径大于通孔13的内径,隔音柱14用于封堵通孔13以防止声音传出,通过隔音柱14消除接线端子2与通孔13之间的间隙,避免噪声通过通孔13处扩散到外面,从而全面靠近电力电容器产生噪声的远离,然后逐一进行改良设计以对各种形式的噪声进行消除或减弱,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容壳体1的顶部围绕通孔13开设有环形槽15,隔音柱1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16,定位环16适配在环形槽15内,便于定位安装隔音柱14的安装位置,隔音柱14的侧壁开设有注胶孔17,注胶孔17与环形槽15相通,用于向环形槽15与定位环16之间填充发泡胶,隔音柱14的内壁与接线端子2之间填充有发泡胶,通过发泡胶完成隔音柱14与电容壳体1之间的连接,并消除电容壳体1与隔音柱14、隔音柱14与接线端子2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噪声从间隙传出,同时发泡胶具有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使得间隙填充处也具有吸音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同时使散热能力不受到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有益效果仅仅是在特定情况下与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实施方案相比达到更好的有益效果,而不是要在行业中直接达到最优秀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1),所述电容壳体(1)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所述芯子元件由所述电容壳体(1)顶部的接线端子(2)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3),所述吸音元件(3)与所述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3)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4),所述减振元件(4)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元件(3)包括吸音板(5)和吸音棉(6),所述吸音板(5)的形状为矩形框体,所述吸音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吸音板(5)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棉(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4)包括安装框(7)和环形缓冲垫(8),所述安装框(7)的外壁与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框(7)的内壁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9),所述冷却腔(9)内填充有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设置有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的一端与所述冷却腔(9)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11),所述安装框(7)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进液管(10)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电容壳体(1)的外壁线性阵列有多个散热翅片(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2)穿入的通孔(13),所述接线端子(2)上套设有隔音柱(14),所述隔音柱(14)与所述电容壳体(1)连接,所述隔音柱(14)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13)的内径,所述隔音柱(14)用于封堵通孔(13)以防止声音传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顶部围绕所述通孔(13)开设有环形槽(15),所述隔音柱(1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16),所述定位环(16)适配在所述环形槽(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柱(14)的侧壁开设有注胶孔(17),所述注胶孔(17)与所述环形槽(15)相通,用于向所述环形槽(15)与定位环(16)之间填充发泡胶,所述隔音柱(14)的内壁与所述接线端子(2)之间填充有发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柱(14)和吸音板(5)均采用铝纤维丝吸音板、或木质吸音板、或聚酯吸音板。
CN202222012109.X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Active CN218957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2109.XU CN218957547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2109.XU CN218957547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547U true CN218957547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2109.XU Active CN218957547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57547U (zh)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CN215420897U (zh) 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混压高频双层线路板
CN216123304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6412891U (zh) 小型化igbt焊片式吸收塑胶薄膜电容器
CN212810273U (zh) 一种快恢复二极管模块
CN114336472B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封闭母线槽
CN218975539U (zh) Bdu结构及电池包
CN219418742U (zh) 一种低功耗环形变压器
CN105871178B (zh) 一种功率单元及高压变频装置
CN219068493U (zh) 支架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
CN218351261U (zh) 减震抗干扰电感器
CN216749861U (zh) 一种集成电路sip封装结构
CN212306001U (zh) 电路板散热支架及电动滑板车
CN219873619U (zh) 燃料电池电堆的电极连接装置
CN21904216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12305974U (zh) 一种汽车发热件散热结构及汽车
CN220188946U (zh) 服务器风扇支架结构
CN2142038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装置
CN215580706U (zh) 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CN218093508U (zh) 新型降噪风扇
CN204028759U (zh) 一种终端服务器
CN211208245U (zh) 电容装置及变频器
CN216749600U (zh) 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电容器
CN220121661U (zh) 一种电容器散热结构
CN218416908U (zh) 一种迷你型变频压缩机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