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5941U - 热电偶安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热电偶安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5941U
CN218955941U CN202223175707.5U CN202223175707U CN218955941U CN 218955941 U CN218955941 U CN 218955941U CN 202223175707 U CN202223175707 U CN 202223175707U CN 218955941 U CN218955941 U CN 218955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groove
body part
thermocouple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57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Nuclear Demonstration Power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Nuclear Demonstration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Nuclear Demonstration Power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Nuclear Demonstration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57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5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5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5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装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电偶安装工具,包括主体部及把手,主体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凹槽贯通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凹槽由主体部的外壁向主体部的中心凹陷,热电偶的热电极伸入到凹槽内,主体部能够相对热电极转动,且热电极的中心轴与主体部的旋转中心相一致;主体部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凹槽贯通对接部,对接部被配置为能够与热电偶组件上的对接槽对接,把手设置在主体部上,使用热电偶对准凹槽,工具侧面套在热电偶外铠,同时调整角度使对接部与热电偶组件上的对接槽对接,通过把手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热电偶旋紧,提升了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

Description

热电偶安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偶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安装主要以一字螺丝刀插入外螺纹螺母的对接槽中,侧向旋转紧固热电偶外螺纹螺母的方式进行。该方法每次只能旋转较小角度,在安装过程中单侧使用一字螺丝刀容易使热电偶偏离安装中心,且无法施加安装力矩,容易造成安装不紧固,有温度测量不准确的风险。
为提高热电偶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节省工时,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种安装工具,在确保安装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提升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偶安装工具,能够有效提升热电偶安装效率以及安装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热电偶安装工具,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凹槽由所述主体部的外壁向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凹陷,热电偶的热电极伸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主体部能够相对所述热电极转动,且所述热电极的中心轴与所述主体部的旋转中心相一致;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对接部,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被配置为能够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以带动所述外螺纹螺母相对所述热电极转动;及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在安装热电偶时,热电偶的热电极对准并伸入凹槽内,工具侧面套在热电极外,对接部能够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通过把手旋拧工具以带动外螺纹螺母相对热电极转动,将热电极安装进待测装置,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工具的旋转中心与热电极的中心轴保持一致,在不影响热电偶结构本身的前提下保持安装中心的稳固性,提升了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凹槽由所述圆柱形结构的周向侧壁朝向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中心轴线凹陷,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截面半径。
主体部为圆柱形结构,在圆柱形结构上设置凹槽,制备较为容易;通过凹槽的深度大于圆柱形结构的截面半径的设置,以实现热电偶的热电极与主体部的旋转轴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对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两个所述斜面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凹槽贯通至少一个所述斜面。
斜面设计结构简单,能够匹配热电偶的对接槽,通过对接部与对接槽插接的方式实现在主体部转动时带动外螺纹螺母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对接部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相连;及
两个对接头,两个所述对接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对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两个所述对接头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围成所述凹槽,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对接头相背离的侧面形成所述斜面。
该对接部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对接头,两个对接头与连接部和主体部相连,以围成凹槽,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影响热电偶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部的未设置有所述对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旋拧部,所述凹槽贯通所述旋拧部。
通过旋拧部能够借助其他工具在安装的收尾阶段进行旋拧紧固,以保证热电偶的牢固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旋拧部为六角螺母。
旋拧部为六角螺母,能够配合力矩扳手,利用杠杆原理,紧固更加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把手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在两边把手上同时施加作用力,可以避免因为一侧受力导致对接不稳工具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
施加的力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切线重合,达到最省力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防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操作时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式结构。
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增加了整个安装工具的刚度,防止因承载不了受力造成形变或解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热电偶时,将热电偶的热电极对准并伸入凹槽内,工具侧面套在热电极外,对接部能够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通过把手旋拧工具以带动外螺纹螺母相对热电极转动,将热电极安装进待测装置,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工具的旋转中心与热电极的中心轴保持一致,在不影响热电偶结构本身的前提下保持安装中心的稳固性,提升了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热电偶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热电偶安装工具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热电偶安装工具的俯视图。
图中:
1、主体部;11、凹槽;
2、对接部;21、连接部;22、对接头;
3、把手;
4、旋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的热电偶安装主要以一字螺丝刀侧向旋转紧固热电偶外螺纹螺母的方式进行。该方法每次只能旋转较小角度,在安装热电偶的过程中单侧使用一字螺丝刀容易使热电偶偏离安装中心,且无法施加安装力矩,易造成安装不紧固,可能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本工具对应使用的热电偶包括检测装置、热电极(热电极包括电芯和包裹于电芯外部的绝缘套管)及外螺纹螺母,热电极的一端连接检测装置,外螺纹螺母套设在热电极上,用于将热电极固定在被热电极测温的装置上,热电极的未与检测装置相连的一端伸入待测装置进行测温。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电偶安装工具,用于辅助热电偶的安装,能够有效提升热电偶安装效率以及安装质量。如图1所示,热电偶安装工具包括主体部1及把手3,主体部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贯通主体部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凹槽11由主体部1的外壁向主体部1的中心凹陷,热电偶的热电极伸入到凹槽11内,主体部1能够相对热电极转动,且热电极的中心轴与主体部1的旋转中心相一致;主体部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对接部2,凹槽11贯通对接部2,对接部2能够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以带动外螺纹螺母相对热电极转动,把手3设置在主体部1上。热电极对准并伸入凹槽11内,使得工具侧面套在热电极外,对接部2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需要说明的是外螺纹螺母的一端的端面设置对接槽),使得通过把手3旋拧工具能带动外螺纹螺母相对热电极转动,将外螺纹螺母旋入待测装置,热电极即探入装置,凹槽11的设置能够使工具的旋转中心与热电极的中心轴保持一致,在不影响热电偶结构本身的前提下保持安装中心的稳固性,提升了安装效率及安装质量。
具体地,主体部1为圆柱形结构,凹槽11由圆柱形结构的周向侧壁朝向圆柱形结构的中心轴线凹陷,凹槽11的深度大于圆柱形结构的截面半径。此番设计使得热电偶套入圆柱形结构后,能够位于圆柱型结构的圆心,使热电偶旋转中心与安装工具旋转中心重合,操作起来更加高效。
可选地,对接部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两个斜面的一端分别与主体部1相连,两个斜面的另一端相连,凹槽11贯通至少一个斜面。斜面设计结构简单,能够匹配热电偶的对接槽,通过对接部2与对接槽插接的方式实现在主体部1转动时带动外螺纹螺母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对接部2包括连接部21和两个对接头22,连接部21与主体部1的一端相连;两个对接头22设置于连接部21的同一侧,对接头22分别连接于主体部1,且两个对接头22和连接部21之间围成凹槽11,连接部21和对接头22相背离的侧面形成斜面。通过连接部21和对接头22,将对接部与主体部1平滑地连接,使得安装工具整体更加容易铸造。
优选地,斜面可以为平面,以便于制备,当然,斜面还可以为弧形面。
可选地,把手3设置两个,两个把手3相对设置于主体部1,并位于凹槽11的两侧。在两边把手3上同时施加作用力,能够快速地将外螺纹螺母旋拧至安装位置,可以避免因为一侧受力导致对接不稳工具偏移。
可选地,把手3垂直于凹槽11的延伸方向。在对把手3施加力的时候,力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切线重合,达到最省力的效果。
优选地,把手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能够避免在旋转过程中滑脱。可以选择防滑棱、防滑套等多种方式,具体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主体部1的未设置有对接部2的一端设置有旋拧部4,凹槽11贯通所述旋拧部4。在使用把手3初步旋转拧入之后,由于单纯的人力可能并不牢固,因此可以在收尾阶段配合工具进行紧固。在本实施例中,旋拧部4选择为六角螺母,使用时可以配合力矩扳手,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紧固效果。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对接部2、把手3以及旋拧部4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增加了整个安装工具的刚度,防止因承载不了受力造成解体。
使用本工具时,首先将热电偶的热点极从侧面凹槽11套入工具中,然后调整角度将对接部2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接着使用两侧的把手3旋转工具,带动外螺纹螺母相对热电偶旋转,外螺纹螺母旋入待测装置固定后,热电极即探入待测装置,最后使用扳手配合旋拧部4进行紧固,完成安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贯通所述主体部(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凹槽(11)由所述主体部(1)的外壁向所述主体部(1)的中心凹陷,热电偶的热电极伸入到所述凹槽(11)内,所述主体部(1)能够相对所述热电极转动,且所述热电极的中心轴与所述主体部(1)的旋转中心相一致;所述主体部(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对接部(2),所述凹槽(11)贯通所述对接部(2),所述对接部(2)被配置为能够与热电偶的外螺纹螺母上的对接槽对接,以带动所述外螺纹螺母相对所述热电极转动;及
把手(3),所述把手(3)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凹槽(11)由所述圆柱形结构的周向侧壁朝向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中心轴线凹陷,所述凹槽(11)的深度大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截面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体部(1)相连,两个所述斜面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凹槽(11)贯通至少一个所述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包括:
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主体部(1)的一端相连;及
两个对接头(22),两个所述对接头(2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1)的同一侧,所述对接头(22)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且两个所述对接头(22)和所述连接部(21)之间围成所述凹槽(11),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对接头(22)相背离的侧面形成所述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未设置有所述对接部(2)的一端设置有旋拧部(4),所述凹槽(11)贯通所述旋拧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部(4)为六角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把手(3)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并位于所述凹槽(1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垂直于所述凹槽(11)的延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与所述主体部(1)为一体式结构。
CN202223175707.5U 2022-11-29 2022-11-29 热电偶安装工具 Active CN218955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5707.5U CN2189559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热电偶安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5707.5U CN2189559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热电偶安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5941U true CN218955941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5707.5U Active CN218955941U (zh) 2022-11-29 2022-11-29 热电偶安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5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979B (zh) 非对称紧固件的凹槽和键
US8429875B2 (en) Concrete foundation form screw and method of use
US6003412A (en) Back-up tong body
CA2642010A1 (en) Fixation device
CN218955941U (zh) 热电偶安装工具
CN108469327A (zh) 一种螺柱焊焊接接头的扭矩测试装置
CN209699003U (zh) 用于扭力倍增器的辅助工装
CN205826434U (zh) 一种用于异种钢焊接件弯曲试验装置
US8272301B2 (en) Extensive apparatus for a wrench
CN207335943U (zh) 一种螺纹杆扭矩检测装置
CN101628403B (zh) 一种胀紧套同步拧紧工装
CN114250860A (zh)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单元
CN103174723A (zh) 紧固螺钉
CN207081491U (zh) 弧形面热处理热电偶临时安装装置
CN213290128U (zh) 紧固工具
JP6558684B2 (ja) 杭無溶接継手用締結装置
CN213439349U (zh) 一种棘轮扳手
KR200471125Y1 (ko) 결합이 용이한 문 손잡이용 연결 장치
CN216098648U (zh) 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
CN220732572U (zh) 激光捷联惯组用分装式直流力矩电机的装配工装
JPH0442027A (ja) 螺子締付力測定装置
CN207824774U (zh) 一种力矩扳手
CN209256757U (zh) 一种电子万能试验机用六棱连接盘
CN211136948U (zh) 一种套筒扳手
CN113959625B (zh) 一种螺栓扭矩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