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3472U -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3472U
CN218953472U CN202223608862.1U CN202223608862U CN218953472U CN 218953472 U CN218953472 U CN 218953472U CN 202223608862 U CN202223608862 U CN 202223608862U CN 218953472 U CN218953472 U CN 218953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optical axis
starter
flexib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8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张炳琪
杨龙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filed Critical Prestolite Electric Weifa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8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3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3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3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该起动机包括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设置在该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上,包括:缓冲环,设置在该驱动齿轮的光轴上并凸出于该光轴的外圆柱面;第一挡板,设置在该光轴靠近拨叉的一端,该第一挡板包括互相平行的缓冲面和定位面;第二挡板,与该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在该光轴靠近该拨叉的一端,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安装有凸轮盘,该凸轮盘与该拨叉连接;弹性缓冲件,设置在该光轴上,该弹性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该缓冲环及该第一挡板的缓冲面抵接;以及卡簧,对应于该第二挡板安装在该光轴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啮合过程中驱动齿轮对齿圈的冲击力,大幅提高起动机的啮合成功率,且大大提高起动机及齿圈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啮合有鼻起动机,特别是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有鼻起动机电磁开关产生的电磁力,通过拨叉及凸轮盘组件,在支点拨叉枢轴的作用下,通过拨叉凸轮盘组件的拨叉经由凸轮盘作用在挡板上,挡板与驱动齿轮组件为硬性接触,即电磁开关产生的电磁力直接作用在驱动齿轮组件上,在驱动齿轮组件与齿圈接触的瞬间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很容易造成驱动齿轮及齿圈端面的破损,降低了驱动齿轮组件及齿圈的寿命,由于齿圈更换困难,一方面造成了高昂的维修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维护及维修的难度。
由于冲击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驱动齿轮组件与齿圈间的啮合阻力,由于驱动齿轮的表面硬度高于齿圈的表面硬度,在个别情况下,驱动齿轮组件的齿轮端面会陷入到齿圈的端面中,在啮入阻力增大及驱动齿轮组件的驱动齿轮陷入齿圈的情况下,柔性啮合起动机的电磁开关会持续大电流工作,随着电磁开关线圈热量的不断累积,极易造成电磁开关线圈的烧毁,因而造成了起动机的早期失效,大大降低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冲击力的存在也会对起动机内部的零部件如电磁开关的柱塞与拨叉凸轮盘组件的接触面产生异常早期磨损,拨叉凸轮盘组件的凸轮盘由于冲击力的存在,容易造成早期断裂失效,拨叉凸轮盘组件的拨叉在冲击的作用下,容易造成早期断裂失效,最终导致起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设置在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上,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缓冲环,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的光轴上并凸出于所述光轴的外圆柱面;
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光轴靠近拨叉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包括互相平行的缓冲面A和定位面;
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光轴靠近所述拨叉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安装有凸轮盘,所述凸轮盘与所述拨叉连接;
弹性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光轴上,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环的缓冲面B抵接,所述弹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缓冲面A抵接;以及
卡簧,对应于所述第二挡板安装在所述光轴上。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缓冲环为设置在所述光轴上的凸台或卡环。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缓冲环与所述光轴为一体结构件,或所述缓冲环与所述光轴为分体结构件。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压缩弹簧。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压缩弹簧为圆柱弹簧或塔型弹簧。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光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定位面间的距离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适配。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小于所述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的动静触点间的距离。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环的缓冲面B与所述第一挡板的缓冲面A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其中,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光轴之间为间隙配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其中,包括上述的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具有缓冲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驱动齿轮作用于齿圈的冲击力,不仅保护了齿圈,且大大减小齿轮及齿圈顶齿时产生的摩擦阻力,使得电柔性起动机在柔性啮合力矩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在顶齿时克服摩擦阻力从而成功啮入齿圈;经大量实验验证,可以使软啮合起动机的成功啮入率达到100%,进而大大提高起动机电磁开关及整机的寿命,还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端飞轮齿圈的使用寿命。而且因该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得起动机单向器可以只旋转不移动,起动机整个系统只有驱动齿轮及拨叉、挡板及卡簧移动,比现有技术起动机的移动副质量减小很多,更加有利于啮合,并且整机重量可以比同等功率的起动机进一步降低,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起动机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冲结构静止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冲结构顶齿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性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壳体
2电磁开关
21柱塞
3电枢
31电枢轴
32定子
4拨叉
41拨叉枢轴
5输出轴
6驱动齿轮
61光轴
7缓冲结构
71缓冲环
711缓冲面B
72弹性缓冲件
73第一挡板
731定位面
732缓冲面A
74第二挡板
75凸轮盘
76定位台阶
77卡簧
78衬套
8电刷底板
9太阳轮
10行星系
11单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起动机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该壳体1内的电枢3、输出轴5、驱动齿轮6、电刷底板8、太阳轮9、行星系10和电磁开关2等,该电磁开关2通过拨叉4与驱动齿轮6连接,电枢3对应于定子32安装在电枢轴31上,太阳轮9安装在电刷轴31的输出端,并通过行星系10和单向器11与输出轴5连接,该驱动齿轮6上设置有缓冲结构7。因该缓冲机构7的设置,使得单向器11只旋转不移动,可以实现仅驱动齿轮6一个零件轴向移动,即起动机整个系统只有拨叉4通过第一挡板73、第二挡板74及卡簧77带动驱动齿轮6移动,比现有技术起动机的移动副质量减小很多,更加有利于啮合,且整机重量比同等功率的起动机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性价比获得有效提升。该有鼻式起动机其他部分的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工作原理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结构7及其原理予以详细说明。
参见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冲结构7静止状态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冲结构7顶齿状态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结构7,设置在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驱动齿轮6上,所述缓冲结构7包括:缓冲环71,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6的光轴61上并凸出于所述光轴61的外圆柱面;第一挡板73,设置在所述光轴61靠近拨叉4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73包括互相平行的缓冲面A732和定位面731;第二挡板74,与所述第一挡板73相对设置在所述光轴61靠近所述拨叉4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73和第二挡板74之间安装有凸轮盘75,所述凸轮盘75与所述拨叉4连接;弹性缓冲件72,设置在所述光轴61上,所述弹性缓冲件72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抵接,所述弹性缓冲件7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抵接;以及卡簧77,对应于所述第二挡板74安装在所述光轴6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环71可为设置在所述光轴61上的凸台或卡环,所述缓冲环71与所述光轴61可为一体结构件,或所述缓冲环71与所述光轴61也可为分体结构件。驱动齿轮6与输出轴5之间还可设置衬套78。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弹性缓冲件72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缓冲件72优选为压缩弹簧。其中,压缩弹簧在装配后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压缩弹簧可为普通圆柱弹簧或塔型弹簧或其他种类弹簧。其中,所述光轴61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73设置有定位台阶76,所述定位台阶76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定位面731间的距离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适配。即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小于所述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电磁开关2的动静触点间的距离。所述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之间的距离。
图2所示的压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所述卡簧77与第二挡板74的第一端面配合,实现拨叉4的轴向定位及保持压缩弹簧的压缩状态,所述驱动齿轮6的定位台阶76为拨叉4轴向移动的定位面,第一挡板73的定位面731与驱动齿轮6的定位台阶76间的距离为拨叉4的最大行程,该行程越大越好,行程越大,驱动齿轮6与飞轮齿圈撞击作用发生时间越长,冲击力降低幅度越大。但此行程不能过大,必须保证该行程走完后,电磁开关2动静触点不能闭合,否则会造成铣齿故障,造成驱动齿轮6及齿圈的早期损坏,另外,需要合理设置压缩弹簧的刚度,该压缩弹簧的刚度范围可为3-10,如果弹簧刚度过低,其缓冲效果会大幅度降低。
图3所示的第一挡板73的定位面731与驱动齿轮6的定位台阶76贴合,实现对拨叉4的轴向最大行程定位,所述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与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间的距离为压缩弹簧压缩的最小距离,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应小于此最小距离,确保压缩弹簧在工作过程中不被压并,进而造成缓冲效果的降低及压缩弹簧的早期失效。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光轴61之间优选为间隙配合。
工作时,电磁开关2通电后,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电磁开关2的柱塞21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电刷底板8方向移动,当柱塞21接触到拨叉4的拨叉臂后,在支点拨叉枢轴41的作用下,电磁力通过拨叉臂传递到凸轮盘75,凸轮盘75在电磁作用下,朝向驱动齿轮6的方向移动,当凸轮盘75接触到第一挡板73后,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与压缩弹簧接触,因此电磁开关2产生的电磁力会被压缩弹簧进行缓冲,而未直接作用在驱动齿轮6上,使得电磁开关2的柱塞21与拨叉4的拨叉臂间的冲击实现缓冲,提高了柱塞21及拨叉臂的寿命,同时,缓冲结构7延长了力作用的时间,相较于原有的零件间的刚性联接,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对于起动机内部零部件间的冲击,如电磁开关2的柱塞21与拨叉4间的冲击,凸轮盘75与拨叉4间的冲击,第一挡板73与驱动齿轮6间的冲击,都可以被有效降低;拨叉臂与凸轮盘75间的冲击力得以缓冲,提高了凸轮盘75的寿命,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接触,进而将缓冲后的电磁力传递到驱动齿轮6,从而降低了驱动齿轮6与齿圈间的冲击力,使得驱动齿轮6啮入齿圈时的阻力降低,驱动齿轮6可以更容易啮入到齿圈中,不仅保护了齿圈,且大大减小齿轮及齿圈顶齿时产生的摩擦阻力,使得电柔性起动机在柔性啮合力矩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在顶齿时克服摩擦阻力从而成功啮入齿圈;经大量实验验证,可以使软啮合起动机的成功啮入率达到100%,有效提高了起动机的成功啮入率,进而也减少了因顶齿造成开关线圈长时间通电而造成的开关线圈烧坏,大大提高了起动机电磁开关及整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端飞轮齿圈的使用寿命。随着驱动齿轮6与齿圈间冲击力的降低,驱动齿轮6端面及齿圈端面的损坏也得以缓解,提高了驱动齿轮6及齿圈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及维护难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易于装配,且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在通电后,电磁开关2产生的电磁力经过压缩弹簧的缓冲后,被传递到驱动齿轮6上,延长了电磁开关2产生电磁力作用在齿圈上的时间,进而使得驱动齿轮6在与飞轮齿圈撞击时的冲击力得以大幅度降低,驱动齿轮6与齿圈间的冲击力降低后,两者间的啮合阻力同步减小,这使得驱动齿轮6更容易啮入到齿圈中,降低了因顶齿而造成电磁开关2线圈长时间通电的开关线圈烧毁故障,提高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冲击力的降低,可以有效减轻每次啮合时,驱动齿轮6对齿圈端面的损害,进而可以提高齿圈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维护成本及维护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驱动齿轮(6)上,所述缓冲结构(7)包括:
缓冲环(71),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6)的光轴(61)上并凸出于所述光轴(61)的外圆柱面;
第一挡板(73),设置在所述光轴(61)靠近拨叉(4)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73)包括互相平行的缓冲面A(732)和定位面(731);
第二挡板(74),与所述第一挡板(73)相对设置在所述光轴(61)靠近所述拨叉(4)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73)和第二挡板(74)之间安装有凸轮盘(75),所述凸轮盘(75)与所述拨叉(4)连接;
弹性缓冲件(72),设置在所述光轴(61)上,所述弹性缓冲件(72)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抵接,所述弹性缓冲件(7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抵接;以及
卡簧(77),对应于所述第二挡板(74)安装在所述光轴(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71)为设置在所述光轴(61)上的凸台或卡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71)与所述光轴(61)为一体结构件,或所述缓冲环(71)与所述光轴(61)为分体结构件。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72)为压缩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为圆柱弹簧或塔型弹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61)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73)设置有定位台阶(76),所述定位台阶(76)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定位面(731)间的距离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适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行程小于所述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电磁开关(2)的动静触点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缓冲环(71)的缓冲面B(711)与所述第一挡板(73)的缓冲面A(732)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的缓冲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光轴(61)之间为间隙配合。
10.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7)。
CN202223608862.1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Active CN218953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8862.1U CN2189534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8862.1U CN2189534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3472U true CN21895347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8862.1U Active CN2189534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3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3735B (zh) 隔离开关及其动触头
CN103890889B (zh) 带有飞轮驱动的电气接触器以及用于接通和/或断开电气接触器的方法
CN218953472U (zh) 一种柔性啮合有鼻式起动机及其缓冲结构
CN114937572B (zh) 66kV及以上真空断路器复合保持弹簧操作机构
CN106683948B (zh) 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
CN110211822B (zh) 电气开关用操动机构及电气开关
CN211507521U (zh) 一种便于调节吸附力大小的汽车起动机电磁开关
CN114576293B (zh) 一种电磁机械制动器、方法及应用
CN104701040B (zh) 一种具有开关盒结构的清洗机
CN201138619Y (zh) 缓冲式传动杆装置
CN211238088U (zh) 一种用于永磁式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CN217086483U (zh) 一种减小动簧片释放振幅的推杆式继电器
CN218718585U (zh) 一种用于螺栓搓丝的高稳定性传动装置
CN214542000U (zh) 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传动结构
CN219575456U (zh) 一种行程开关总成
CN214542001U (zh) 六氟化硫断路器储能拐臂结构
CN205609448U (zh) 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
CN210607002U (zh)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CN101188167B (zh) 缓冲式传动杆装置
CN219998138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20286094U (zh) 一种伸缩旋转式液压缸
CN217539187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三轴气缸
CN214753563U (zh) 一种减小动簧片释放振幅的推杆式继电器
CN104078290B (zh) 断路器用手柄缓冲装置
CN108231484B (zh) 一种基于气压传动的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