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2241U -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2241U
CN218952241U CN202223318582.7U CN202223318582U CN218952241U CN 218952241 U CN218952241 U CN 218952241U CN 202223318582 U CN202223318582 U CN 202223318582U CN 218952241 U CN218952241 U CN 218952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backfill
overhanging
retaining plate
overhang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8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奎
韩松
韩波一
王群飞
蔡学成
张帅
孟瑶
柳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8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2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2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2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包括挡土结构。在压实设备无法正常压实的标高设置挡土结构,挡土结构、悬挑部位的底面以及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内腔,将肥槽位于该处的回填土挡在悬挑部位下方的外侧,不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回填土压实;另外,挡土结构相对于悬挑部分能够竖直向下移动,在挡土结构底部产生均匀沉降时,挡土结构利用自身的重力同肥槽回填土体一同沉降,压实沉降区域,扩大上述形成的密封区域,从而抵消在挡土结构底部发生沉降产生的空隙。保证了悬挑结构下方的肥槽回填的压实度,消除了肥槽回填中的薄弱点,消除了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肥槽回填区域后期的沉降变形量。

Description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基坑肥槽回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悬挑结构以其可降低地基处理范围,减少基坑开挖尺寸,降低工程造价深受推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悬挑部位的影响,压实设备无法进入到悬挑部位底一定区域,导致该处肥槽回填土压实不足,在后期会造成其余部位的土向该区域滑移,导致整个肥槽回填土产生大的不均匀沉降,影响肥槽回填区后期修建的建(构)造物开裂甚至损坏,造成较大的维修成本。
目前解决悬挑部位底部回填质量的途径为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轻集料混凝土、低标号素混凝土回填工艺,将悬挑部位底部无法压实的区域全部填满,该方法回填质量较好,但是成本较高;第二种是采用逆作法施工,即在悬挑部位引入施工缝,将其一分为二,先施工主体部分,待回填至悬挑部位底部后,再施工悬挑部分,这样会导致整个结构完成时间延后,影响工期,加之引入施工缝,会导致该处结构产生较大的渗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从整体回填效果考虑,保证了悬挑结构下方的肥槽回填的压实度,消除了肥槽回填中的薄弱点,消除了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肥槽回填区域后期的沉降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土结构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一端的端面贴合在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水平段的另一端和竖直段的底端固定相连形成L型,竖直段顶端的内侧壁贴合接触在悬挑部位的竖直向外侧壁上;挡土结构L型轮廓外部为回填土,所述挡土结构设置为在外部回填土的挤压下,相对于悬挑部分仅产生上下滑动位移。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润滑部,润滑部设在竖直段和悬挑部位的竖直侧壁之间、以及水平段和建筑外墙之间。
按上述技术方案,润滑部包括中间板和粘接剂,中间板采用柔性材料;中间板的一侧通过粘接剂粘附在悬挑部分的竖直侧壁和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上,中间板的另一侧和挡土板结构相贴合。
按上述技术方案,中间板采用塑料板或聚四氟乙烯板。
按上述技术方案,挡土结构包括挡土板和底座,挡土板竖直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底座一端的顶面固定相连,挡土板顶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的侧壁上,底座的另一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包括挡土板基础、地梁以及地基,挡土板基础沿悬挑部分长度方向水平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挡土板基础的顶部固定相连;若干个地梁水平间隔布设在悬挑部分的下方,地梁的一端和挡土板基础的侧壁固定相连,地梁的另一端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挡土板基础和地梁固定嵌入地基内,且地基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地梁的间距根据挡土板外侧的回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地梁间距与挡土板高度成反比。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挡土板上设置有人孔,在人孔朝向挡土板板面的两端提前预留钢筋接头;待挡土板施工完毕后,在钢筋接头之间设置砌块对人孔进行封堵。
按上述技术方案,挡土板的高度根据压式设备的高度、和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设定。
按上述技术方案,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选取40cm~10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悬挑部位以下的区域,由于回填土压实设备无法进入,回填土无法压实,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沉降;本实施方式在压实设备无法正常压实的标高设置挡土结构,挡土结构、悬挑部位的底面以及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内腔,将肥槽位于该处的回填土挡在悬挑部位下方的外侧,不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回填土压实;另外,挡土结构相对于悬挑部分能够竖直向下移动,在挡土结构底部产生均匀沉降时,挡土结构利用自身的重力同肥槽回填土体一同沉降,压实沉降区域,扩大上述形成的密封区域,从而抵消在挡土结构底部发生沉降产生的空隙。从整体回填效果考虑,保证了悬挑结构下方的肥槽回填的压实度,消除了肥槽回填中的薄弱点,消除了不均匀沉降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肥槽回填区域后期的沉降变形量。
2、在竖直段和悬挑部位的竖直侧壁之间、以及水平段和建筑外墙之间设置润滑部,避免挡土结构和悬挑部分产生相对错动时,由于二者之间的摩擦,挡土结构对悬挑部分施加竖向载荷,降低了安全隐患。
3、经济效果以及施工效率方面,相比较于轻集料混凝土等回填工艺,成本节约量可达到70%;相较于逆作法施工,施工速度显著提升,加快速度可达50%,同时若悬挑部位为涉水房间,则可降低悬挑部位因引入施工缝而造成的结构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挡土板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润滑部的放大图;
图中,1、挡土结构;1-1、挡土板;1-2、底座;1-21、挡土板基础;1-22、地梁;1-23、地基;2、润滑部;3、悬挑部位;4、建筑外墙;5、肥槽;8、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挡土结构1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一端的端面贴合在悬挑部位3下方的建筑外墙4上,水平段的另一端和竖直段的底端固定相连形成L型,竖直段顶端的内侧壁贴合接触在悬挑部位的竖直向外侧壁上;挡土结构L型轮廓外部为回填土,所述挡土结构设置为在外部回填土的挤压下,相对于悬挑部分仅产生上下滑动位移。挡土结构、悬挑部位的底面以及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内腔,在密封内腔外部设置外部回填土。在悬挑部位下方发生微量的沉降时,由于挡土结构自身的重力产生竖直方向下的下滑,从而抵消位于悬挑部位下方回填区的沉降,避免挡土结构外侧的回填土向沉降区域塌陷,造成其他区域的沉降。
在悬挑部位以下的区域,由于回填土压实设备无法进入,回填土无法压实,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沉降;本实施方式在压实设备无法正常压实的标高设置挡土结构,挡土结构、悬挑部位的底面以及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密封内腔,将肥槽5位于该处的回填土挡在悬挑部位外侧,不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回填土压实;以上措施保证肥槽整体回填压实度,提高回填质量。
另外,挡土结构相对于悬挑部分能够竖直向下移动,在挡土结构底部产生均匀沉降时,挡土结构利用自身的重力同肥槽回填土体一同沉降,压实沉降区域,扩大上述形成的密封区域,从而抵消在挡土结构底部发生沉降产生的空隙。可保证在肥槽土体微沉降时,挡土板结构随土体一同均匀沉降,同时不丧失横向挡土能力,确保肥槽整体稳定,保证上部后建构造物完整。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润滑部2,润滑部设在竖直段和悬挑部位的竖直侧壁之间、以及水平段和建筑外墙之间。在竖直段和悬挑部位的竖直侧壁之间、以及水平段和建筑外墙之间设置润滑部,避免挡土结构和悬挑部分产生相对错动时,由于二者之间的摩擦,挡土结构对悬挑部分施加竖向载荷,降低了安全隐患。
具体的,润滑部包括中间板和粘接剂,中间板采用柔性材料;中间板的一侧通过粘接剂粘附在悬挑部分的竖直侧壁和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上,中间板的另一侧和挡土板结构相贴合。中间板采用柔性材料,降低挡土结构下滑时的摩擦力,使得挡土结构在微沉降的情况下可随挡土结构下方的回填土体沿建筑外墙竖直向下滑动,不丧失对侧面的回填土的挡土功能。
优选地,中间板采用塑料板或聚四氟乙烯板。
具体的,挡土结构包括挡土板1-1和底座1-2,挡土板竖直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底座一端的顶面固定相连,挡土板顶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的侧壁上,底座的另一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挡土板贴合在悬挑部分的侧面,在挡土板外部的回填土的挤压下,使得挡土板仅能贴合悬挑部分的侧面沿竖直方向在一定距离内上下移动。通过在肥槽中设置挡土板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悬挑部位压实难,回填质量差的难题。
进一步,底座包括挡土板基础1-21、地梁1-22以及地基1-23,挡土板基础沿悬挑部分长度方向水平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挡土板基础的顶部固定相连;若干个地梁水平间隔布设在悬挑部分的下方,地梁的一端和挡土板基础的侧壁固定相连,地梁的另一端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挡土板基础和地梁固定嵌入地基内,且地基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在本类实施例中,通过地梁和挡土板基础贴合在建筑外墙上,对挡土板底部起到一个横向约束的作用,避免挡土板在受到外部回填土的挤压下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沉降。地基用于密封挡土结构的底部,与挡土板、悬挑部分的底面以及建筑外墙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并且起到防水作用。
进一步,地梁的间距根据挡土板外侧的回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地梁间距与挡土板高度成反比。
进一步,在挡土板上设置有人孔8,人孔方便工人进出挡土板结构内,进行安装和拆卸挡土板模板工作;在人孔朝向挡土板板面的两端提前预留钢筋接头,待挡土板施工完毕后,在钢筋接头之间设置砌块对人孔进行封堵。
优选的,地基采用一定厚度的三七灰土,地梁和挡土板基础固定嵌入地基土中,三者共同承受水平力,共同约束挡土板底部水平变形以及同步沉降。
进一步,在施工挡土结构时,受悬挑部位影响,挡土板的高度根据压式设备的高度、和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设定。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根据肥槽回填区域后期的沉降变形量设定,挡土板和悬挑部位外缘重叠高度要足够,保证在挡土板随肥槽回填土体一同沉降时,挡土板和悬挑部分仍然有重叠的部分;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选取40cm~100cm。悬挑部分对挡土板有横向限定,从而使得挡土板可以正常承受土体侧向压力。地梁的长度与悬挑部分底面的宽度相同。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土结构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一端的端面贴合在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水平段的另一端和竖直段的底端固定相连形成L型,竖直段顶端的内侧壁贴合接触在悬挑部位的竖直向外侧壁上;挡土结构L型轮廓外部为回填土,所述挡土结构设置为在外部回填土的挤压下,相对于悬挑部分仅产生上下滑动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部,润滑部设在竖直段和悬挑部位的竖直侧壁之间、以及水平段和建筑外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润滑部包括中间板和粘接剂,中间板采用柔性材料;中间板的一侧通过粘接剂粘附在悬挑部分的竖直侧壁和悬挑部位下方的建筑外墙上,中间板的另一侧和挡土板结构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板采用塑料板或聚四氟乙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土结构包括挡土板和底座,挡土板竖直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底座一端的顶面固定相连,挡土板顶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的侧壁上,底座的另一端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挡土板基础、地梁以及地基,挡土板基础沿悬挑部分长度方向水平布设,挡土板的底端和挡土板基础的顶部固定相连;若干个地梁水平间隔布设在悬挑部分的下方,地梁的一端和挡土板基础的侧壁固定相连,地梁的另一端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挡土板基础和地梁固定嵌入地基内,且地基的侧面贴合接触在悬挑部分下方的建筑外墙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地梁的间距根据挡土板外侧的回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地梁间距与挡土板高度成反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挡土板上设置有人孔,在人孔朝向挡土板板面的两端提前预留钢筋接头;待挡土板施工完毕后,在钢筋接头之间设置砌块对人孔进行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土板的高度根据压式设备的高度、和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土板与悬挑部分重叠高度选取40cm~100cm。
CN202223318582.7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Active CN218952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582.7U CN218952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582.7U CN218952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2241U true CN218952241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8582.7U Active CN218952241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2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960B (zh) 高聚物垂直支护体系注浆方法
CN107313431B (zh) 临近不等高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109750660B (zh) 具有防渗接头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597904A (zh) 一种防水板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78635A (zh) 一种同步注浆钢板桩及使用方法
CN215669631U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基结构
CN218952241U (zh) 一种肥槽回填中用于悬挑部位的柔性挡土结构
CN105672443A (zh) 一种集防渗膜锚固、截洪和通行为一体的结构
CN108487234A (zh) 现浇桩板式站台墙施工的方法
IT9047689A1 (it) Struttura per il contenimento di terrapieni naturali e/o artificiali
CN218757308U (zh) 一种河床坝基廊道与岸坡廊道混凝土之间环向结构缝结构
CN106245673A (zh) 一种肋桩式桩板挡土墙及其构筑方法
CN205917862U (zh) 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
CN214613905U (zh) 一种用于防治流砂的格宾石笼快速施工安装框
CN212772510U (zh) 一种钢管桩基础加固结构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209211487U (zh) 一种挡土板结构
CN209412844U (zh)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CN109137932B (zh) 工字钢与u型钢板桩相咬合的装配式复合围护桩
CN206768890U (zh) 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
CN109403369A (zh) 一种挡土板结构及挡土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0886289A (zh) 一种暗挖工程内转角处地下连续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565666A (zh) 一种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挡水围堰施工方法
CN219671244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前池的土工膜防渗结构
CN214061579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h型钢接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