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2844U -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12844U CN209412844U CN201822274268.0U CN201822274268U CN209412844U CN 209412844 U CN209412844 U CN 209412844U CN 201822274268 U CN201822274268 U CN 201822274268U CN 209412844 U CN209412844 U CN 2094128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tch
- ditch body
- gutter
- segment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27 polyurethane coatin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40 pour-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5450 Tilia cord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40000006909 Tilia x europ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0000000001 lab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呈交错布设,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预制排水沟由多个排水沟节段拼接而成且其位于回填层内,回填层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浇筑于直角角钢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装配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如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活动室等。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目前,地下室排水沟多采用的是现浇排水沟,对传统的现浇排水沟进行施工时,必须经过支模、混凝土浇筑等多道工序,劳动力使用量大、工期较长,并且现浇排水沟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施工成型的现浇排水沟存在缺陷较多,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等问题。另外,由于排水沟企口阳角处为混凝土构件,使用过程中,在车辆、机械等长期通行情况下,易对该部位棱角造成破坏,影响排水沟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装配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并且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
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两道所述直角角钢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
所述预制排水沟位于回填层内,所述回填层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所述回填层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浇筑于直角角钢外侧。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所述直角角钢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所述外侧连接钢筋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
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均固定于混凝土面层内。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左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和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右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所述插槽和插头均呈水平布设。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所述插头为由前至后插装入插槽内的水平插头,所述插头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插头的内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且其内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的外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的前端宽度大于所述内壁沟槽的宽度,所述插头的后端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的宽度;所述插头的长度为35mm~45mm;
所述插槽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插槽的外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插槽的外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底面,所述插槽的左右两侧内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的内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且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为凹字形止水条;
每个所述插头均位于其所插装的插槽前侧;
所述插头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插槽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
所述插头的后端面和插槽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一个用于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止水条放置槽,所述止水条放置槽为凹字形凹槽;
所述插头的后端面和插槽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供所述密封胶填充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为凹字形凹槽且其位于止水条放置槽上方;所述插头和插槽上的密封槽与止水条放置槽之间均通过凹字形档条进行分隔;
所述插头上的密封槽沿插头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所述插槽上的密封槽沿插槽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的接缝为拼接缝,所述拼接缝内侧设置有接缝密封结构,所述接缝密封结构为凹字形且其沿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接缝密封结构包括铺贴在所述预制排水沟内壁上的玻纤网格布和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玻纤网格布上的聚氨酯涂料形成的聚氨酯涂层。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左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左侧板,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右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左侧壁相平齐,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右侧壁相平齐;所述沟体基本段的宽度为沟体基本段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加厚段的宽度为沟体加厚段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
所述沟体基本段的长度为250mm~350mm;
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为210mm~230mm,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25mm~35mm,所述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75mm~85mm;
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为280mm~320mm。
上述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是: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为65mm~75mm,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为75mm~85mm;所述沟体加厚段的长度为100mm~12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
2、排水沟先在工厂预制而成,成型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能有效保证排水沟的混凝土质量,结构密实性好、平整度高;施工现场只需进行装配即可,无需支模、浇筑、拆模等诸多工序,省工省时,并且施工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能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并且能有效提高排水沟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排水沟采用装配式结构,推广价值高。
3、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基槽开挖完成后,只需将多个排水沟节段依次逐一进行组装即可,并且相邻两个排水沟节段之间采用承插连接,能有效确保排水沟的顺直性以及相邻两个排水沟节段之间接口的严密性。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传统现浇排水沟施工中存在的工序繁多、质量缺陷较多、施工成本较高与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采用直角角钢使排水沟边缘棱角分明、完整美观、抗冲击、抗压及抗弯强度大,极大地改善其工程技术特征,满足施工工艺上的各项要求,并从根本上保证其施工质量与效率。同时,直接角钢固定简便。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排水沟采用树脂混凝土浇筑,抗冲击、抗压及抗弯强度大,减少了厚度,构件重量较轻,运输、安装方便;第二、工序简单,节省工期: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提前在工厂预制而成,运至现场后直接安装,减少了现浇排水沟现场支模、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时间,减少了工作量,节约工期;第三、质量易保证且施工方便,构件质量容易得到保证,边缘棱角分明、完整美观,构件尺寸几乎无偏差;较现浇排水沟常出现的涨模、漏浆、棱角破损等质量问题有了很大的提高;第四、节能环保,排水沟工厂制作,浇筑混凝土余料容易回收利用;第五、现场施工效率高,该工法改变了传统排水沟施工方法,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能有效提高工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第六、施工操作简便,减少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效和质量,一次成优率较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具有适用性、安全性、灵活性、高效性、经济性、环保性等优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4、适用范围广,能有效适用于一般工程的地下室、车库等排水沟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装配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并且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相邻两个排水沟节段之间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后相邻两个排水沟节段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基槽内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且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接缝内侧密封结构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沟体基本段; 2—沟体加厚段; 3—排水沟节段;
4—直角角钢; 5—回填层; 6—混凝土面层;
7—外侧连接钢筋; 8—插槽; 9—插头;
10—遇水膨胀止水条; 11—止水条放置槽; 12—密封胶;
13—密封槽; 14—凹字形档条; 15—底部连接钢筋;
16—开挖槽; 17—灰土垫层;
18—接缝内侧密封结构; 19—筏板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1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2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
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3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3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3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4,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3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结合图8和图9,所述直角角钢4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2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
所述预制排水沟位于回填层5内,所述回填层5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6;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
为预制加工及拼接方便,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均包括N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其中,N为正整数且N=1~5。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所包括沟体基本段1的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直角角钢4的水平边底部由前至后焊接有多道底部连接钢筋15,所述底部连接钢筋15浇筑于排水沟节段3内。因而,所述直角角钢4固定简便、牢靠。多道所述底部连接钢筋15沿直角角钢4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每道所述底部连接钢筋15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与所述沟体侧板呈垂直布设。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连接钢筋15为V形钢筋。实际使用时,所述底部连接钢筋15也可以为U形钢筋等其它形状的钢筋。
由上述内容可知,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因而能有效保证所述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同时,能有效确保多个所述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的安装标高准确、一致,装配成型的所述预制排水沟通畅顺直,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接口严密。
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因而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因而能有效增强所述预制排水沟与两侧回填层5之间的连接质量和连接强度,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能有效增大所述预制排水沟的自身强度。同时,所述预制排水沟与回填层5相互咬合,能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不会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角角钢4为等边角钢且其两边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直角角钢4的厚度为3mm。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直角角钢4的尺寸进行相应调整。
为进一步增大所述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同时对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后端进行有效加固,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2,能有效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前后端结构的完整性,提高排水沟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角角钢4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7,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
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均固定于混凝土面层6内。这样,通过外侧连接钢筋7,能有效增强所述预制排水沟与周侧混凝土面层6的连接强度和连接质量,进一步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为V形钢筋。
实际使用时,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也可以为外侧连接钢筋等其它形状的钢筋。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左侧钢筋呈均匀布设,多个所述右侧钢筋呈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左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和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右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左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和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右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8,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8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9;所述插槽8和插头9均呈水平布设。
所述插槽8的前端宽度与插头9的前端宽度一致且其后端宽度与插头9的后端宽度一致,所述插槽8的深度与插头9的长度一致。
所述插头9为由前至后插装入插槽8内的水平插头,所述插头9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插头9的内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且其内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9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外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前端宽度大于所述内壁沟槽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后端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长度为35mm~45mm;
所述插槽8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插槽8的外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的外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底面,所述插槽8的左右两侧内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8的内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9的长度为40mm,所述插槽8的长度与插头9的长度相同,能有效保证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插头9的长度不长,加工简便,并且搬运及移动方便,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进行承插连接时,连接对位简便,并且对位效果好。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插头9的长度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为装配简便,每个所述插头9均位于其所插装的插槽8前侧。对所述预制排水沟进行装配时,按照所施工预制排水沟中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的布设位置,由后向前对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逐一进行拼接。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且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12进行密封连接,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为凹字形止水条。
为增大密封效果,所述插头9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插槽8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一个用于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10的止水条放置槽11,所述止水条放置槽11为凹字形凹槽。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供所述密封胶填充的密封槽13,所述密封槽13为凹字形凹槽且其位于止水条放置槽11上方;所述插头9和插槽8上的密封槽13与止水条放置槽11之间均通过凹字形档条14进行分隔;
所述插头9上的密封槽13沿插头9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所述插槽8上的密封槽13沿插槽8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条放置槽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其宽度为10mm且其深度为5mm。所述密封槽1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宽度和深度均为5mm。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止水条放置槽11和密封槽13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接缝为拼接缝,所述拼接缝内侧设置有接缝密封结构,所述接缝密封结构为凹字形且其沿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接缝密封结构包括铺贴在所述预制排水沟内壁上的玻纤网格布和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玻纤网格布上的聚氨酯涂料形成的聚氨酯涂层。如图10所示,所述接缝密封结构为接缝内侧密封结构18。
由上述内容可知,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10和密封胶12进行双层防水,同时内侧涂刷聚氨酯涂料,并设置玻纤网格布,增强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延展性。
如图6所示,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两个所述止水条放置槽11对扣形成供遇水膨胀止水条10放置的安装槽。本实施例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其横截面边长为10mm,这样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装配完成后,能对遇水膨胀止水条10进行挤压以进一步确保止水效果和密封效果。
相应地,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两个所述密封槽13对扣形成供密封胶12注入的密封胶注入槽。
因而,所述插头9和插槽8上所开设止水条放置槽11的结构、尺寸和布设位置均相同,并且所述插头9和插槽8上所开设密封槽13的结构、尺寸和布设位置均相同。
同时,所述排水沟节段3的上口安装角铁(即直角角钢4),起到保护棱角作用的同时,作为混凝土地面(即混凝土面层6)浇筑的侧模;角铁背侧两面分别焊接外侧连接钢筋,加强角铁与所述预制排水沟和混凝土地面之间的连接。
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左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左侧板,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右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左侧壁相平齐,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右侧壁相平齐;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宽度为沟体基本段1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为沟体加厚段2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
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长度为250mm~350mm;
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为210mm~230mm,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25mm~3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75mm~85mm;
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为280mm~320mm。
为进一步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并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为65mm~75mm,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为75mm~8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长度为100mm~12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长度为280mm,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为220mm,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30mm,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80mm。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为300mm。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为70mm,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为80mm;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长度为110mm。其中,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目的是承插简便,并且承插时对位简便,所述插口连接段插装过程中,通过所述插口连接段便可自动完成导向与定位过程。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沟体基本段1的长度、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以及所述承口连接段和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沟体侧板和所述沟体底板均为立方体平板,所述沟体侧板和所述沟体底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加固层。因而,能进一步确保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强度。
其中,聚氨酯涂料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类涂料,可以分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和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类型的聚氨酯涂料。本实施例中,所选取的聚氨酯涂料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或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排水沟为位于地下室的排水沟。
实际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一、基槽开挖:根据预先设计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回填层5上开挖供当前所施工排水沟安装的基槽,所述基槽为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长度方向布设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与所述预制排水沟的上表面相平齐;
步骤二、排水沟装配: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将预先加工成型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多个排水沟节段3拼接为一体,完成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装配过程;
步骤三、混凝土面层施工:在回填层5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面层6;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所述竖直边为用于浇筑混凝土面层6的侧模板,详见图9。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槽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开挖槽16,所述开挖槽16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且其底部宽度大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
如图8所示,所述开挖槽16的槽壁为由上至下逐渐向下倾斜的侧壁且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将开挖槽16的槽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40°~50°范围内进行相应调整。
步骤一中所述基槽开挖完成后,还需在开挖槽16的槽底铺设一层厚度为3cm~8cm且经夯实后形成的灰土垫层17,所述灰土垫层17为由三七灰土经平整且夯实后形成。所述三七灰土中灰与土的体积比为3︰7。装配好的所述预制排水沟位于灰土垫层17上且其位于开挖槽16的内部中部。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灰土垫层17的层厚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1)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2)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
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3)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3)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3)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4),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3)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4)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
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2)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
所述预制排水沟位于回填层(5)内,所述回填层(5)上平铺有一层混凝土面层(6);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角钢(4)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7),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
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均固定于混凝土面层(6)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左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和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右侧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8),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8)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9);所述插槽(8)和插头(9)均呈水平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9)为由前至后插装入插槽(8)内的水平插头,所述插头(9)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插头(9)的内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且其内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9)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外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前端宽度大于内壁沟槽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后端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长度为35mm~45mm;
所述插槽(8)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插槽(8)的外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的外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底面,所述插槽(8)的左右两侧内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8)的内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且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12)进行密封连接,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为凹字形止水条;
每个所述插头(9)均位于其所插装的插槽(8)前侧;
所述插头(9)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插槽(8)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一个用于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10)的止水条放置槽(11),所述止水条放置槽(11)为凹字形凹槽;
所述插头(9)的后端面和插槽(8)的后端面上均开有供所述密封胶填充的密封槽(13),所述密封槽(13)为凹字形凹槽且其位于止水条放置槽(11)上方;所述插头(9)和插槽(8)上的密封槽(13)与止水条放置槽(11)之间均通过凹字形档条(14)进行分隔;
所述插头(9)上的密封槽(13)沿插头(9)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所述插槽(8)上的密封槽(13)沿插槽(8)后端的内部轮廓线布设且其与所述内部沟槽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接缝为拼接缝,所述拼接缝内侧设置有接缝密封结构,所述接缝密封结构为凹字形且其沿所述拼接缝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接缝密封结构包括铺贴在所述预制排水沟内壁上的玻纤网格布和由一层均匀涂刷于所述玻纤网格布上的聚氨酯涂料形成的聚氨酯涂层。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左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左侧板,位于所述沟体底板右侧上方的沟体侧板为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左侧壁相平齐,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沟体底板的右侧壁相平齐;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宽度为沟体基本段(1) 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为沟体加厚段(2)中两个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宽度;
所述沟体基本段(1)的长度为250mm~350mm;
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为210mm~230mm,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25mm~3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和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均为75mm~85mm;
所述内部沟槽的宽度为280mm~320mm。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连接段的长度为65mm~75mm,所述插口连接段的长度为75mm~85mm;所述沟体加厚段(2)的长度为100mm~12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4268.0U CN209412844U (zh) | 2018-12-31 | 2018-12-31 |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4268.0U CN209412844U (zh) | 2018-12-31 | 2018-12-31 |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12844U true CN209412844U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4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74268.0U Active CN209412844U (zh) | 2018-12-31 | 2018-12-31 |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128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7028A (zh) * | 2022-04-27 | 2022-06-10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心排水体、排水盲沟及其构筑方法 |
-
2018
- 2018-12-31 CN CN201822274268.0U patent/CN2094128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07028A (zh) * | 2022-04-27 | 2022-06-10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心排水体、排水盲沟及其构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14216B (zh) | 一种填方渠道抗冻胀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1906768B (zh)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 |
CN204343339U (zh) | 一种临时支撑柱防水底板 | |
US20210348354A1 (en) | Method for sealing post-cast strip in foundation with no gap | |
CN108035379B (zh) |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777850A (zh) | 既有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0004991A (zh) |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 |
CN108560536A (zh) | 水泥土搅拌连续桩墙施工方法 | |
CN105714849A (zh) | 地下室相邻高低层(跨)的逆向施工方法 | |
KR100758504B1 (ko) | 지하 연속벽 시공방법 및 톱니형 합벽 지하 연속벽 구조 | |
CN209412844U (zh) | 一种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 |
CN107476351B (zh) | 拼装车站预制侧墙拼装施工缝的防水方法 | |
CN106088578A (zh) | 免拆模板、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7642101B (zh) | 一种岩石河床钢围堰封底堵漏及防排水施工方法 | |
CN206205166U (zh) |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 |
CN206693266U (zh) |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 |
CN114319545A (zh) | 一种高抗渗混凝土排水沟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113513A (zh) | 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5669211U (zh) |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 |
CN107740708A (zh) | 一种隧道拱墙脚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272234U (zh) | 一种大断面斜井明槽段高强度组合模板 | |
CN204000924U (zh) | 低扶壁式站房支挡结构 | |
CN210288282U (zh) | 一种预制沟渠 | |
CN113513042B (zh) | 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 |
CN210013081U (zh) | 市政道路排水边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