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9538U -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49538U CN218949538U CN202223269331.4U CN202223269331U CN218949538U CN 218949538 U CN218949538 U CN 218949538U CN 202223269331 U CN202223269331 U CN 202223269331U CN 218949538 U CN218949538 U CN 2189495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ush
- unmanned aerial
- aerial vehicle
- electricity ta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包括取电固定座、旋转取电座和CT取电装置;所述旋转取电座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之上,并与所述取电固定座旋转配合;所述CT取电装置固定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和所述取电固定座内。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无人机取电装置,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的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续航时间短是制约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般续航时间在30分钟以内,如何提升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成为当前业内研究的重点。目前关于无人机的续航解决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外部设备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1630151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的充电装置,包括感应取电装置和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包括装置拓展平板、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和平台盖板,装置拓展平板的一个侧面与感应取电装置连接固定,且该装置拓展平板的另一个侧面设有与无线充电感应线圈适配的线圈凹槽,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固定与线圈凹槽中,且无线充电感应线圈的电能输入端与感应取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电气连接。平台盖板的一个侧面与装置拓展平板的另一个侧面扣合,感应取电装置能够通过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向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供电。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平台盖板在使用时,通过相吸附的固定永磁环和活动永磁环能够令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在很多对空间和角度要求苛刻的前提下停靠在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上,令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保持有电状态并工作。但若是在充电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不平滑,如一些树枝或小石子落在充电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则磁吸的方式使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和无人机闭合不紧密,充电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充电装置闭合不紧密,使其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包括取电固定座(241)、旋转取电座(242)和CT取电装置(2434);所述旋转取电座(242)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之上,并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旋转配合;所述CT取电装置(2434)固定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和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内。
优点:取电装置形成楔紧力,在给无人机充电时,将旋转取电座与取电固定座紧密贴合,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压紧楔块(2421),所述压紧楔块(2421)固定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从动推拉装置(2457),一对所述从动推拉装置(2457)固定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两侧;所述从动推拉装置(2457)包括限位件(245)、推拉控制板(246)和压紧锁钩(247);所述推拉控制板(246)上设置有腰孔(2461),所述限位件(245)一端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腰孔(2461)内,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滑动配合,所述压紧锁钩(247)固定位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齿轮(251)和齿条(252),所述齿轮(251)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齿条(252)固定位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驱动推拉装置(253),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固定连接,驱动所述推拉控制板(246)作推拉运动,使所述齿轮(251)和所述齿条(252)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内凹,呈逆时针旋转90°且开口朝上的C形状,形成下CT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旋转取电座(242)外凸,呈倒置的且开口向下的C形状,形成上CT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CT取电装置(2434)包括上半CT取电装置(243)和下半CT取电装置(244),所述上半CT取电装置(243)贴合固定位于所述上CT槽,所述下半CT取电装置(244)贴合固定位于所述下CT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推拉装置(253)包括固定座(2351)、连接板(2532)和电动推杆(2533),所述电动推杆(2533)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座(2351)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532)呈内凹设置,其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两侧的所述推拉控制板(246)固定连接,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位于所述连接板(2532)的内凹处,所述电动推杆(2533)的伸出端与所述连接板(2532)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压紧楔块(2421)呈三角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推拉装置驱动从动推拉装置作推拉运动,使齿轮和齿条啮合,使旋转取电座与取电固定座旋转贴合或旋转分离,且驱动推拉装置驱动从动推拉装置还将从动推拉装置中的压紧锁钩在压紧楔块上滑动,形成楔紧力,在给无人机充电时,将旋转取电座与取电固定座紧密贴合,当无人机充电完成后,通过驱动推拉装置使压紧锁钩与压紧楔块相离,解除旋转取电座和取电固定座的锁紧状态。
通过取电装置为无人机本体在线充电,仅通过一个电动推杆可实现取电固定座和旋转取电座旋转贴合和旋转分离,通过压压紧锁钩在紧楔块上滑动,可保持较大的压紧力,使CT取电装置可靠贴合,提高充电效率。
通过等电位夹爪装置,使无人机本体与输电线形成等电位,避免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给收到电场干扰,实现无人机本体能够在输电线上边走边充电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取电装置和无人机本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下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取电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的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等电位夹爪装置和灭火装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不同俯仰位置的等电位夹爪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电位夹爪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电位夹爪夹取输电线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等电位夹爪夹紧输电线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包括取电固定座241、旋转取电座242、压紧楔块2421、CT取电装置2434、从动推拉装置2457、齿轮251、齿条252和驱动推拉装置253。旋转取电座242位于取电固定座241之上,与取电固定座241旋转配合,CT取电装置2434位于取电固定座241和旋转取电座242内,所述CT取电装置2434还与无人机本体100的充电装置通信连接。从动推拉装置2457位于取电固定座241的一侧,齿条252与从动推拉装置2457固定连接,齿轮251与旋转取电座242的旋转轴线同轴,且齿轮251和齿条252啮合。压紧楔块2421固定位于旋转取电座242上且相对所述齿轮251的一端,驱动推拉装置253固定位于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与从动推拉装置2457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取电固定座241内凹,呈逆时针旋转90°且开口朝上的C形设置,形成下CT槽。旋转取电座242外凸,呈倒置的且开口向下的C形设置,形成上CT槽。当取电固定座241和旋转取电座242旋转分离时,便于输电线落入CT槽内。取电装置2450还包括压紧楔块2421,位于旋转取电座242上相对齿轮251的一端,压紧楔块2421呈三角块状设置。CT取电装置2434包括上半CT取电装置243和下半CT取电装置244,上半CT取电装置243贴合固定位于旋转取电座242内,下半CT取电装置244贴合固定位于取电固定座241内,当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旋转贴合时,上半CT取电装置243和下半CT取电装置244贴合,组成完整的CT取电装置2434。CT取电装置2434还与无人机本体的充电装置通信连接,用于给无人机本体充电。
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从动推拉装置2457包括限位件245、推拉控制板246和压紧锁钩247,在推拉控制板246上设置有腰孔2461,限位件245一端与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腰孔2461内,与推拉控制板246滑动配合,推拉控制板246相对取电固定座241做推拉运动。齿条252固定位于推拉控制板246的一端,便于与齿轮251啮合,压紧锁钩247固定位于推拉控制板246的另一端,当推拉控制板246做推拉运动时,压紧锁钩247能够在压紧楔块2421的斜面上滑动。具体的,一对从动推拉装置2457分别位于取电固定座241的两侧,其取电固定座241的两侧都设置有齿轮251和齿条152。驱动推拉装置253包括固定座2531、连接板2532和电动推杆2533,电动推杆2533的一端通过固定座2531与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2532呈内凹设置,两端分别与位于取电固定座241两侧的推拉控制板246固定连接,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位于连接板2532的内凹处,电动推杆2533的伸出端与连接板2532的底部固定连接,为推拉控制板246的作推拉运动,提供动力。取电装置2450还包括支撑座2411,支撑座241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为驱动推拉装置253提供空间。
请参阅图1、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取电装置2450在初始状态下,取电固定座241和旋转取电座242为旋转分离状态,电动推杆2533为缩回状态,齿轮251和齿条252啮合。当输电线落入所述下CT槽内时,电动推杆2533推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右移动,带动齿轮251和齿条252啮合,使旋转取电座242逆时针转动,直至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贴合。当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贴合时,齿轮251和齿条252刚好脱离啮合,此时,电动推杆2533继续推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右移动,带动压紧锁钩247与压紧楔块2421接触,压紧锁钩247沿压紧楔块2421的斜面滑动,楔紧力将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压紧锁住,同时保持较大的压紧力,即将输电线锁紧在取电装置2450内。使取电装置2450悬挂在输电线上,通过输电线和CT取电装置2434为无人机本体充电。
请参阅图1、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充电结束后,电动推杆2533回缩,带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左移动,使压紧锁钩247与压紧楔块2421分离,解除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的锁紧状态,电动推杆2533继续带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左移动,齿轮251和齿条252开始啮合,并使旋转取电座242顺时针旋转,直至与取电固定座241完全分离,使输电线脱离CT取电装置2434。
实施例二
火灾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灾害之一。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火热进行,特输电线路沿线途径大片山区、丘陵、农业生产等区域,线路通道内植被茂密,特别是密集通道内存在大量的成片林草等易燃植被,山林火灾、生活用火等流动火源现象较多且分散,山火频发,火灾防控压力大,而火灾的最佳灭火时间为起始阶段。
在发现通道附近有生活或生产用火等流动火源时,无人机需要监测火源情况,但是常规无人机由于电池容量导致的续航时间有限,不能长时间驻留在附近监测。现有技术中,无人机需要都停靠在输电塔上,才能实现无人机从输电线上进行充电。假设发生火灾,火灾不可能只发生在输电塔附近,当火灾发生地点距离输电塔较远时,在输电塔上进行充电的无人机是没办法灭火的。
请参阅图2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括主要有由底座210位于底座210上的取电装置2450,以及以取电装置2450为中心,呈对称设置的导线导向叉220和夹紧及行走装置230组成的行走取电装置200,以及等电位夹爪装置300和灭火装置400,能够实现无人机本体100能够沿着输电线行走、在线充电以及进行消防作业。其中,行走取电装置20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的背部,电位夹爪装置30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腹部的一侧,等电位夹爪装置300被弹射夹取输电线使无人机本体100与输电线等电位,灭火装置40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腹部的另一侧,用以进行消防作业。以及且导线导向叉220、夹紧及行走装置230和取电装置2450的工作轴线同轴。导线导向叉220收拢输电线,夹紧及行走装置230夹紧所述输电线,并能够沿着所述输电线行走,所述输电线位于所述取电装置2450内,为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在线充电。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线导向叉220包括U形座221、第一导向叉222和检测装置223。其中,U形座221与底座21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叉222包括U形件2221和收拢杆2222,U形件2221贴合U形座221并与之固定连接,一对收拢杆2222一端分别与U形件2221固定连接,使第一导向叉222形成一个向上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上大下小,以收拢输电线。一对检测装置223分别固定位于U形件2221上,用以检测输电线是否落入U形件2221内。
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夹紧及行走装置230包括滑动底座231、双向丝杆装置232、滑动块233、滚轮座234、包胶防滑滚轮235和驱动装置236。滑动底座231与底座固定连接,双向丝杆装置232位于滑动底座231上,双向丝杆装置232与滑动块233连接,带动滑动块233相向或背向滑动。滚轮座234位于滑动块233上并与之固定连接。包胶防滑滚轮235位于滚轮座234一侧,并嵌套在滚轮座234内,能够在滚轮座234内转动。驱动装置236位于滚轮座234的另一侧,在滚轮座234内驱动装置236驱动包胶防滑滚轮235在滚轮座234上转动。
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块233包括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滚轮座234包括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驱动滚轮座2341与第一滑动块2331固定连接,从动滚轮座2342与第二滑动块2332固定连接。具体的,双向丝杆装置232的丝杆从中间分为两半,一半丝杆的螺纹右旋,一半丝杆的螺纹左旋,且右旋螺纹的丝杆与右旋螺母配合,左旋螺纹的丝杆与左旋螺母配合,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分别与右旋螺母和左旋螺母固定连接,当双向丝杆装置232转动时,右旋螺母和左旋螺母在丝杆上相向或背向滑动,间接带动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相向或背向滑动,以及间接带动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相向或背向滑动。滚轮座234呈矩形箱体,并在其一侧内凹,形成一个容纳空间2340,包胶防滑滚轮235位于容纳空间2340内,且包胶防滑滚轮235部分突出滚轮座234。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1上的容纳空间2340相对设置,对应的,每个滚轮座上都设置有包胶防滑滚轮235,包胶防滑滚轮235在外力的驱动下,能够在容纳空间2340内转动。包胶防滑滚轮235包括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具体的,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位于驱动滚轮座2341的容纳空间2340内,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位于从动滚轮座2341的容纳空间2340内。两个包胶防滑滚轮都呈中部内凹并平滑过渡至两端的圆柱体,以贴合输电线A。驱动装置236与驱动滚轮座2341固定连接,其驱动装置236的输出端驱动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转动。具体的,驱动装置236例如为一个电机。
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1之间是相离的,形成夹持区域。需要充电时,当输电线A进入所述夹持区域内后,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相向滑动,间接带动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相向滑动,最终使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贴合并夹紧输电线A,驱动装置236驱动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转动,使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产生能够沿着输电线A轴向的力,即使夹紧及行走装置230能够沿着输电线A行走。充电结束,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背向滑动,间接带动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背向滑动,最终使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松开输电线A,输电线A脱离夹持区域。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行走取电装置200还包括旋转装置260,旋转装置260的一端与底座2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无人机本体的背部连接,可使无人机本体相对于位于其背部上的带动底座210、导线导向叉220、夹紧及行走装置230转动。用于当无人机本体悬挂在输电线上,可使无人机本体与位于在背部上的装置旋转。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导向叉222收拢输电线A,当检测装置223检测输电线A落入U形件2221后,同时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相向滑动,间接带动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相向滑动,最终使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贴合并夹紧输电线A。以及同时电动推杆2533推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右移动,带动齿轮251和齿条252啮合,使旋转取电座242逆时针转动,直至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贴合。当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贴合时,齿轮251和齿条252刚好脱离啮合,此时,电动推杆2533继续推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右移动,带动压紧锁钩247与压紧楔块2421接触,压紧锁钩247沿压紧楔块2421的斜面滑动,楔紧力将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压紧锁住。在充电期间,若无人机本体100还需要移动时,为节省无人机本体100的电量,可以关闭无人机本体100的飞行系统,使其悬挂在输电线A上,驱动装置236驱动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转动,使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产生能够沿着输电线A轴向的力,即使夹紧及行走装置230能够沿着输电线A行走,则固定的无人机本体100的一些监测设备,还能继续工作。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充电结束后,电动推杆2533回缩,带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左移动,使压紧锁钩247与压紧楔块2421分离,解除旋转取电座242和取电固定座241的锁紧状态,电动推杆2533继续带动推拉控制板246向左移动,齿轮251和齿条252开始啮合,并使旋转取电座242顺时针旋转,直至与取电固定座241完全分离,使输电线脱离CT取电装置2434,同时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背向滑动,间接带动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背向滑动,使输电线A脱离夹持区域,以及脱离导线导向叉220。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输电线附近有高压电场,为避免高压电场对无人机本体的控制系统产生影响,在无人机本体还未进入高压电场的影响区域时,即距离输电线还有一段距离时,通过等电位夹爪装置300使无人机本体与输电线形成等电位,保护无人机本体的控制系统。
请参阅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等电位夹爪装置300包括第一俯仰座310、第一俯仰驱动装置320、发射炮管330、收线装置340、等电位夹爪3557、第一高压储气装置380和导电拉绳390,见图15所示。第一俯仰座310固定位于无人机本体100腹部的一端,第一俯仰驱动装置320与第一俯仰座310连接,发射炮管330的一端与第一俯仰座31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俯仰驱动装置320提供动力能够使发射炮管330绕其轴线作俯仰运动。等电位夹爪3557位于发射炮管330的另一端,以一定摩檫力与发射炮管330同轴配合。第一高压储气装置380位于无人机本体100一侧的机架上,其气体输出端与发射炮管330连接,通过第一高压储气装置380的提供高压驱动力,使等电位夹爪3557能够从发射炮管330上被弹射出去。导电拉绳390位于发射炮管330内,收线装置340与发射炮管330固定连接,导电拉绳390的两端分别与收线装置340和等电位夹爪3557固定连接,通过收线装置340和导电拉绳390,能够回收被弹飞的等电位夹爪3557。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俯仰驱动装置320提供动力,能够使发射炮管330绕第一俯仰座310作±90°的俯仰运动。
请参阅图9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等电位夹爪3557包括夹爪座350、第二导向叉360、导向叉限位件361和导向夹爪370。多个第二导向叉360的一端均布固定在夹爪座350上,一对导向叉限位件361固定位于对角分布的第二导向叉360上。导向夹爪370位于夹爪座350内并与夹爪座350转动配合。在导向夹爪370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导向叉360通过导向叉限位件361与导向夹爪370卡合,当输电线A落入导向夹爪370内,导向夹爪370夹紧输电线A时,第二导向叉360与导向夹爪370脱离,导向夹爪370相对第二导向叉360自由转动,可适应夹紧输电线A,夹紧后,导向夹爪370与输电线A的横截面平行,见图12和图13所示。
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向叉360的数量例如为4个,避免2个第二导向叉360在的飞行的过程中出现转体,而引起的无法触碰收拢输电线A的情况,当转到与输电线A平行时,2个第二导向叉360就无法触碰收拢到输电线A。
请参阅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向夹爪370包括旋转座371、第一夹爪摆杆372、第二夹爪摆杆373、第一等电位夹环374、第二等电位夹环375、第一撑杆376、第二撑杆377、限位导向柱378和拉线导管379。旋转座371位于夹爪座350内,与夹爪座350转动配合,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一端分别旋转座371铰接,使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能够绕铰接轴转动,并在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的扭簧,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相对摆动。第一等电位夹环374的一端与第一夹爪摆杆3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等电位夹环375的一端与第二夹爪摆杆37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撑杆376的一端与第一夹爪摆杆372的另一端铰接,第二撑杆377一端与第二夹爪摆杆373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撑杆376另一端和第二撑杆377的另一端与限位导向柱378的一端铰接,形成三点铰接点B,且限位导向柱378与旋转座371同轴滑配。一对拉线导管379分别与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并排固定在旋转座371上,一对拉线导管379呈V字固定在旋转座371上。一对拉线导管379内分别设置有导电拉绳390,见图15,一对导电拉绳39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固定连接,一对拉伸390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叉通过导向叉限位件依次与拉线导管和第一夹爪摆杆372卡合,或与第二夹爪摆杆373卡合。导向夹爪370还包括输电线限位板3791,一对输电线限位板3791与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的平面平行,并前后设置与旋转座371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能够导电。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一等电位夹环374例如一体成型,第一夹爪摆杆372也能够导电。第二等电位夹环375和第二夹爪摆杆373例如也一体成型,第二夹爪摆杆373也能够导电。
请参阅图14至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向夹爪370在初始状态下,限位导向柱378被上拉至极限位置,三点铰接点B向上凸出,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保持被撑开的状态。将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一撑杆376的铰接点与第二夹爪摆杆373和第二撑杆377的铰接点,两点之间水平距离中间的点,称为死点位置C,在,导向夹爪370初始状态下,三点铰接点B位于死点位置C之上。当导向夹爪370被弹射出,碰撞到输电线A后,输电线A撞击到三点铰接点B,使三点铰接点B线下移动,位于死点位置C之下,此时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在扭簧的作用下,瞬间夹紧输电线A。此时,第二导向叉360与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脱离,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相对第二导向叉360自由转动,自适应夹紧输电线A,夹紧后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与输电线A的横截面平行。当无人机本体充电结束后,收线装置340拉拽导电拉绳390,通过导电拉绳390分别拉动第一夹爪摆杆372和第二夹爪摆杆373相离,使夹紧闭合的第一等电位夹环374和第二等电位夹环375打开,输电线A脱离导向夹爪370。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输电线定位装置2300,输电线定位装置2300位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侧边,用于定位输电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固定座(241)、旋转取电座(242)和CT取电装置(2434);所述旋转取电座(242)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之上,并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旋转配合;所述CT取电装置(2434)固定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和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压紧楔块(2421),所述压紧楔块(2421)固定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从动推拉装置(2457),一对所述从动推拉装置(2457)固定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两侧;所述从动推拉装置(2457)包括限位件(245)、推拉控制板(246)和压紧锁钩(247);所述推拉控制板(246)上设置有腰孔(2461),所述限位件(245)一端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腰孔(2461)内,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滑动配合,所述压紧锁钩(247)固定位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齿轮(251)和齿条(252),所述齿轮(251)位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齿条(252)固定位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取电装置还包括驱动推拉装置(253),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与所述推拉控制板(246)固定连接,驱动所述推拉控制板(246)作推拉运动,使所述齿轮(251)和所述齿条(252)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内凹,呈逆时针旋转90°且开口朝上的C形状,形成下CT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取电座(242)外凸,呈倒置的且开口向下的C形状,形成上CT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取电装置(2434)包括上半CT取电装置(243)和下半CT取电装置(244),所述上半CT取电装置(243)贴合固定位于所述上CT槽,所述下半CT取电装置(244)贴合固定位于所述下CT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推拉装置(253)包括固定座(2351)、连接板(2532)和电动推杆(2533),所述电动推杆(2533)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座(2351)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532)呈内凹设置,其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取电固定座(241)两侧的所述推拉控制板(246)固定连接,所述取电固定座(241)的底部位于所述连接板(2532)的内凹处,所述电动推杆(2533)的伸出端与所述连接板(2532)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楔块(2421)呈三角块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69331.4U CN21894953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69331.4U CN21894953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49538U true CN218949538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05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69331.4U Active CN218949538U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49538U (zh) |
-
2022
- 2022-12-06 CN CN202223269331.4U patent/CN2189495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4040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快换结构 | |
CN101289056B (zh) | 快速更换的电动车电池箱 | |
CN109367412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户外快速充电桩 | |
CN109203954A (zh) | 电动汽车电池包拆装移动装置 | |
CN108551055A (zh) | 一种带有拖拽保护功能的充电枪 | |
CN218949538U (zh) | 一种无人机取电装置 | |
CN110255031A (zh) | Agv电池自动充换设备及其更换方法 | |
CN218907659U (zh) | 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 | |
CN218907658U (zh) | 一种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装置 | |
CN115892539A (zh) | 一种在线充电无人机装置 | |
CN208268971U (zh) | 一种轻便式大范围工作灯 | |
CN109038765A (zh) | 充电桩装置 | |
CN203813294U (zh) | 一种中压开关柜联锁装置 | |
CN112389225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防脱充电枪 | |
CN218907657U (zh) | 一种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等电位夹爪装置 | |
CN202454629U (zh) | 快速换装电池箱 | |
CN115743658A (zh) | 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行走取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16662052U (zh) | 一种带有曲柄连杆机构的收电缆线装置 | |
CN115071793A (zh) | 单兵全地形物资转运设备 | |
CN108928326A (zh) | 电动汽车电池包拆装转运装置 | |
CN214396454U (zh) | 电动汽车便携式交流充电装置 | |
CN115743659A (zh) | 一种用于输电通道应急处置的无人机等电位夹爪系统 | |
CN216268516U (zh) | 一种大型防疫方舱车移动拖拽机构 | |
CN108551118A (zh) | 电动手扳两用紧线器 | |
CN214776537U (zh) | 一种实时存储的电路检修用高拍巡检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