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7750U - 一种剪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7750U
CN218947750U CN202222995196.5U CN202222995196U CN218947750U CN 218947750 U CN218947750 U CN 218947750U CN 202222995196 U CN202222995196 U CN 202222995196U CN 218947750 U CN218947750 U CN 218947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utter
cutter body
scissors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51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anghua Measur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anghua Measur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anghua Measur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anghua Measur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51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7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7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7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剪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剪刀功能及美工刀功能的剪刀。一种剪刀,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二刀身,在与所述第二刀身相对的第一刀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剪切部,在所述第二刀身内侧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护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相对的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刀架,在所述刀架上连接有刃部在护板下端面下方的刀片,在所述刀架上端面设有延伸至第二刀身上端面上方的推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前端设有刀片出口,当向所述第二刀身前端方向推动推板时,所述刀片可从刀片出口处穿出。本实用新型兼具剪刀及美工刀模式,而且剪刀的一剪切部可同时作为剪刀模式的剪切部和美工刀模式的切割部。

Description

一种剪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剪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剪刀功能及美工刀功能的剪刀。
背景技术
剪刀或美工刀是日常生活和办公的必需品,但传统的剪刀或美工刀都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因此需要同时配备,造成生活成本上升及使用不便。现有技术中也有简单的将美工刀固定在现有剪刀的某一刀身上,从而实现剪刀和美工刀的功能,如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剪刀、申请号为201120314319.3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剪刀,其包括有一对剪片,所述剪片交叉设置,由枢轴铰接,剪片上具有剪刃和剪背,剪片一端设有手柄,其中一个剪 片的剪背中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中设有刀片,容置 腔具有开口,开口位于所述剪片的端部,刀片从开口中伸出;所述容置腔设有滑槽,所述刀片上连接有推送块,推送块在滑槽中滑动,带动刀片移动;所述滑槽边缘具有齿形部,限制推送块的滑动。该剪刀在剪片上结合了美工刀片,可将刀片缩进容置腔中作为剪刀使用,需要使用美工刀的时候只需要将剪刀合拢推出刀片即可使用,节省放置空间,且使用方便。但上述现有技术在本质上仍未实现剪刀和美工刀的集成,其美工刀模式时使用美工刀刀片,剪刀时使用剪刀刀身的刃部,涉及到的剪切部的部件较多,未能将剪刀刀身的剪切部同时用于剪刀模式时的剪切和美工刀模式的切割,而且,需要对剪刀刀身进行改造且需对刀片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配,由此,制造和使用可靠度不高且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剪刀模式及美工刀模式的且剪刀的一剪切部可同时作为剪刀模式的剪切部和美工刀模式的切割部的剪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刀,包括通过销轴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在与所述第二刀身相对的第一刀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剪切部,在所述第二刀身内侧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护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相对的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刀架,在所述刀架上连接有刃部在护板下端面下方的刀片,所述刀片的刃部与第一剪切部相对设置且相互抵接,在所述刀架上端面设有延伸至第二刀身上端面上方的推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前端设有刀片出口,当向所述第二刀身前端方向推动推板时,所述刀片前端的刃部可从刀片出口处穿出。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刀身上设有连接块,弹性元件沿所述第二刀身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刀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使刀架受到朝向销轴的力,在未推动所述推板时,与销轴相对的刀架的端面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限位在第二刀身后端。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刀身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设有刀身滑槽,在所述护板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上设有护板滑槽,在所述刀架与第二刀身、护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刀身滑槽相匹配的刀身滑块、与护板滑槽相匹配的护板滑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刀身滑槽内靠近销轴的一端,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刀身滑槽内,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刀身滑块上。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刀身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刀身滑槽的限位缺口,在未推动推板时,在远离销轴方向的刀架上的刀身滑块与限位缺口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闭合并按压推板时,所述第一刀身向上顶紧刀片使刀身滑块无法向限位缺口内移动;在所述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张开并按压推板时,所述刀身滑块可向限位缺口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刀架为板状结构,在与所述护板相对的刀架端面上开设有与刀片形状相匹配的刀片限位槽,在与所述护板相对的刀片限位槽端面上设有与刀片安装孔相匹配的刀片卡接凸起,刀片卡设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上及刀片限位槽内。
优选的,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两侧的刀架端面上开设有相对称的L形换刀通槽,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上方的刀架上侧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第二刀身上方的换刀拨片;在所述第二刀身上开设有开口方向朝向护板的换刀缺口,在所述换刀缺口下方的第二刀身内侧端面上开设有换刀凹槽,当换刀拨片向换刀缺口内按压时,两个换刀通槽之间的刀架向换刀凹槽内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刀身上方的与护板相对的推板端面上设有卡板,在靠近所述销轴一侧的护板上端面与卡板相对设置有U形卡块,所述卡板可卡设在卡块内,所述推板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刀身的前端设有朝向销轴的刀身卡接凸起,所述护板的前端设有与刀身卡接凸起相匹配的护板卡接凹槽,所述护板的前端通过刀身卡接凸起及护板卡接凹槽卡接,所述护板的后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刀身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前端为相互匹配的朝向第一刀身方向的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弯折部在刀片及第一剪切部前端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刀身、护板及第二刀身、刀片及第一剪切部,在推动推板时可将第一刀身上及护板上滑动固定的刀片从刀片出口处推出,从而实现了剪刀模式及美工刀模式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剪刀与美工刀集成且共用刀片,该剪刀集成度高、使用可靠。
2.通过设置弹性元件,实现了美工刀模式使用后刀片及刀架的自动回弹,尤其是弹性元件为拉簧结构,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设置刀身滑槽、护板滑槽、刀身滑块及护板滑块,使得刀架在第二刀身及护板上滑动更加稳定流畅。
3.通过设置限位缺口以及限位缺口、刀身滑块、推板相互联动,使得只有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闭合后才可变换为美工刀模式,避免刀片及第一剪切部的刃部误伤使用者;通过在刀架上设置换刀通槽及换刀刀片,使得刀片更易更换,此外通过在刀身上设置换刀缺口及换刀凹槽,使得不拆卸护板即可更换刀片。
4.通过设置卡板及卡块,实现对推板限位,避免误操作推板而使刀片误伤使用者;通过设置刀身卡接凸起、护板卡接凹槽,使得第二刀身与护板的连接更加可靠且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剪刀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美工刀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以图4为基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爆炸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爆炸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刀身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刀身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与刀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刀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刀身及刀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销轴,2、第一刀身,21、刀身纵板,22、刀身横板,23、第一剪切部安装槽,24、第一剪切部,25、第一刀身限位块,26、抵接块,3、第二刀身,31、刀片出口,32、刀身滑槽,321、上刀身滑槽,322、下刀身滑槽,323、限位缺口,33、连接块,34、滑动缺口,35、刀身卡接凸起,36、卡接缺口,37、导向板,38、换刀缺口,39、换刀凹槽,4、手柄,5、护板,51、护板滑槽,52、护板卡接凸起,53、护板卡接凹槽,54、导向槽,55、卡块,6、刀架,61、推板,611、卡板,62、刀身滑块,621、上刀身滑块,622、下刀身滑块,63、护板滑块,64、刀片限位槽,65、刀片卡接凸起,66、换刀通槽,67、换刀拨片,68、推块,7、刀片,71、刀片安装孔,8、拉簧。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附图1、2、3、4、5所示,一种剪刀,包括通过销轴1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相对设置,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向销轴1后端延伸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手柄4,在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上都设置有剪切组件,在相对按压手柄以销轴1为轴旋转时,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的剪切组件相互抵接以实现剪刀功能,该剪切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方位的说明:内侧为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相对的空间方向,外侧为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相背离的空间方向;前端为远离手柄4方向的端部,后端为接近手柄4方向的端部。
参见附图6、7所示,在第二刀身3内侧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护板5,在第二刀身3及护板5相对的端面上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刀架6,在刀架6上连接有刃部在护板5下端面下方的刀片7,第二刀身3的剪切组件为刀片7。在刀架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二刀身3上端面上方的推板61,在第二刀身3及护板5的前端设有刀片出口31。
参见附图15、18、19所示,第一刀身2包括刀身纵板21与刀身横板22,刀身纵板21与刀身横板22围合形成第一剪切部安装槽23,第一剪切部24嵌设安装在第一剪切部安装槽23内且刃部朝上设置,第一刀身2的前切组件为第一剪切部24。在刀身纵板21与刀身横板22的前端通过与二者一体成型的第一刀身限位块25连接,在刀身横板22前端的第一刀身限位块25上端面一体成型设置有抵接块26。
当然,第一刀身2也可与第一剪切部24一体成型设置,此时,第一剪切部24即可为刀身纵板21,在刀身纵板21与刀身横板22的前端通过与二者一体成型的第一刀身限位块25连接,在刀身横板22前端的第一刀身限位块25上端面一体成型设置有抵接块26。
参见附图18、19所示,在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相互闭合时,第二刀身3下端面与抵接块26上端面相抵接,刀片7的下端面与第一刀身限位块25上端面相抵接且刀片7与第一剪切部24的相对侧面相抵接。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刀身限位块25及抵接块26,可实现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闭合时对刀片7、第一剪切部24的限位,避免闭合过紧损伤刀片7及第一剪切部24的剪切刃部或是降低剪切精度。当然,为了实现剪刀功能,在剪刀模式进行剪切物品时,刀片7的刃部与第一剪切部24的刃部相互抵接,以提高剪切精度。
通过上述结构,当向第二刀身3前端部方向推动推板61时,刀片7前端的刃部可从刀片出口31处穿出,此时为美工刀模式,可通过刀片7前端的刃部进行切割;当未推动推板61时的初始状态时为剪刀模式,操作手柄4即可剪切物品。下面对各部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8-14所示,为实现刀架6滑动固定在第二刀身3及护板5上且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滑动平稳,在第二刀身3的内侧端面上开设有滑动缺口34,推板61可在滑动缺口34内往复运动。在滑动缺口34侧壁的第二刀身3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平行开设有刀身滑槽32,在护板5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平行开设有护板滑槽51,在刀架6与第二刀身3、护板5相对的端面上分别一体成型设置与刀身滑槽32相匹配的刀身滑块62、与护板滑槽51相匹配的护板滑块63。
为了进一步提高刀架6滑动的平稳性及稳定性,刀身滑槽32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上刀身滑槽321及下刀身滑槽322。同时,为了对刀架6在刀身滑槽32中滑动时进行限位,上刀身滑槽321及下刀身滑槽322均为分体式结构,即上刀身滑槽321分为互不连通的前端的上刀身滑槽321及后端的上刀身滑槽321,下刀身滑槽322分为互不连通的前端的下刀身滑槽322及后端的下刀身滑槽322。根据刀片7前端刃部穿设在刀片出口31外的尺寸,可设置相对应的上刀身滑槽321及下刀身滑槽322的长度。与之相对应的,刀架6的刀身滑块62包括分别滑动嵌设在上刀身滑槽321及下刀身滑槽322的上刀身滑块621及下刀身滑块622。
由此,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刀身滑块62及护板滑块63分别滑动嵌设在刀身滑槽32及护板滑槽51内,实现刀架7在沿第二刀身3方向往复运动时的平稳性以及对刀片7穿出刀片出口31的长度进行限位。
参见附图6、7所示,为了避免该剪刀受到磕碰或者误操作时,刀片7从刀片出口31内穿出,故在第二刀身3的内侧端面上的下刀身滑槽322内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块33,弹性元件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一端固定在连接块33上,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刀架6上,通过设置弹性元件使刀架6在初始状态即剪刀模式时受到朝向销轴1的力。此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在未推动推板61时,推板61被阻挡在滑动缺口34所对应的第二刀身3的侧壁上,从而固定刀片7的位置;当需要变换成美工刀模式时,需推动推板61以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33与第二刀身3一体成型固定在后端的下刀身滑槽322内靠近销轴1的一端,弹性元件为拉簧8,拉簧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33上,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刀身滑块622上。在推动推板61时,受到拉簧8的弹性拉力作用。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也可为弹簧,此时,连接块33与第二刀身3一体成型固定在前端的下刀身滑槽322内远离销轴1的一端,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33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刀身滑块622上,在推动推板61时,受到弹簧的压缩弹力作用。
由此,通过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即剪刀模式时,刀架6被拉簧8拉紧并固定,在需变换为美工刀模式时,推动推板61以使刀片7前端刃部从刀片出口31处穿出,在松开推板61时,在拉簧8的作用下,刀架6带动刀片7自动回弹至初始位置。
为了实现对刀片7进行更换,本实施例采用护板5与第二刀身3的可拆卸设计。
参见附图8-14所示,在第二刀身3的前端内侧端面一体成型设置有刀身卡接凸起35,刀片出口31开设在刀身卡接凸起35的端面上。护板5的前端内侧端面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向第二刀身3的上下两个护板卡接凸起52,在护板卡接凸起52上开设有与刀身卡接凸起35相匹配的护板卡接凹槽53,护板5的前端通过刀身卡接凸起35及护板卡接凹槽52卡接,护板5的后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刀身3上。为了便于护板5前端与第二刀身3前端进行卡接,在刀身卡接凸起35后端的第二刀身3上端面开设有卡接缺口36。为了使护板5与第二刀身3卡接时进行限位及导向,在卡接缺口36处的第二刀身3上端面向护板5方向延伸形成导向板37,在护板5内侧端面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导向槽54。在安装护板5时,将护板5前端的护板卡接凸起52嵌设在卡接缺口36内,再往刀身卡接凸起35方向推动,使得导向槽54沿导向板37滑动,即可将第二刀身3与护板5进行卡接。通过设置刀身卡接凸起35及护板卡接凹槽53,使得护板5与第二刀身3的连接更加稳定,只需在护板5后端通过一螺栓即可稳固固定在第二刀身3上。
参见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刀片7为梯形结构,在刀片7上开设有刀片安装孔71。刀架6为板状结构,在与护板5相对的刀架6端面上开设有与刀片7形状相匹配的刀片限位槽64,在与护板5相对的刀片限位槽64端面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刀片安装孔71相匹配的刀片卡接凸起65,刀片卡接凸起65设置在靠近第二刀身3前端,推板61设置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与销轴1之间的刀架6顶端,刀片7卡设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上及刀片限位槽64内。
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两侧的刀架端面上开设有相对称的L形换刀通槽66,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上方的刀架6上侧端面上一体成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刀身3上方的换刀拨片67。在换刀片时,朝向第二刀身3的方向上推压换刀拨片67,换刀拨片67带动刀片卡接凸起65向第二刀身3方向倾斜,刀片7在刀片限位槽64槽壁的阻挡下逐步脱离刀片卡接凸起65,使用者取出刀片7更换即可。
由此,通过上述护板5及刀架6设计,实现了刀片7的便于更换。为了提高两个换刀通槽66之间的刀架6的弹性,以便于推压换刀拨片67,两个换刀通槽66之间的刀架6的厚度小于其他刀架6部位的厚度,而且,两个换刀通槽66之间的刀架6的底部进一步开设有与换刀通槽66连通的底部通槽。
参见附图8、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不去掉护板5即可更换刀片7的功能,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二刀身3上开设有开口方向朝向护板5的换刀缺口38,换刀缺口38设置在靠近导向板37的后端。在换刀缺口37下方的第二刀身3内侧端面上开设有换刀凹槽39,换刀凹槽39的尺寸不小于两个换刀通槽66之间的刀架6的尺寸。
当向第二刀身3前端推动推板61至换刀拨片67停留在与换刀缺口38对应的位置时,刀片7的前端刃部穿出刀片出口31外侧。当换刀拨片67向换刀缺口38内按压时,两个换刀通槽66之间的刀架6向换刀凹槽39内运动,换刀拨片67带动刀片卡接凸起65向第二刀身3方向倾斜,刀片7在刀片限位槽64槽壁的阻挡下逐步脱离刀片卡接凸起65,使用者从刀片出口31处向外取出刀片7后,并将新刀片7从刀片出口31穿设进去至刀片安装孔71套设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上即可。
为了避免向第二刀身3前端方向误操作推动推板61,以导致安全隐患,需要在推动推板61时对其进行限位。
参见附图11、13、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刀身3上方的与护板5相对的推板61端面上设有卡板611,在靠近销轴1一侧的护板5上端面与卡板611相对设置有U形卡块55。在剪刀模式时,卡板611可卡设在卡块55内。推板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滑动缺口34处的第二刀身3内侧端面与护板5相对应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板61的厚度,故当需要推动推板61以变化至美工刀模式时,需朝向第二刀身3内侧端面方向推压推板61使得卡板611脱离卡块55的卡槽内,然后再朝向第二刀身3前端方向推动推板61。为了便于向第二刀身3内侧端面方向推压及向第二刀身3前端方向推动,在推板61上端面一体成型水平设置有推块68,推块68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起。
参见附图8、16、17所示,为了对美工刀模式变换时进行限制,即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张开时的剪刀模式时,无法进行美工刀模式的变换、无法推动推板61,以避免刀片7及第一刀身2的刃部误伤使用者,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二刀身3的下端面沿第二刀身3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前端的下刀身滑槽322的限位缺口323,限位缺口323的长度不小于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的长度。限位缺口323的位置为:在剪刀模式的初始状态,即卡板611卡设在卡块55内时,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停留处。在此状态时,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的下端面与前端的下刀身滑槽322的上端面平齐,且与前端的上刀身滑块621处相对应的上刀身滑槽321的纵向高度大于前端的上刀身滑块621的纵向高度,此时,前端的上刀身滑块621的上端与上刀身滑槽321上端面平齐,但其下方仍有部分空间。
虽然在朝向第二刀身3前端方向推动推板61,但在实际使用时,会按压着推块68并对推板61进行推动。由此,在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张开时的剪刀模式时,按压及推动推块68时,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会受压向限位缺口323内移动,此时,限位缺口323处的第二刀身3端面会将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阻挡,使得无法推动推块68及刀架6,也就无法变换至美工刀模式,使得使用更安全。在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闭合并按压及推动推块68时,由于第一刀身2的刀身横板222向上顶紧刀片7,使得前端的下刀身滑块622无法向限位缺口323内移动,从而可以朝向第二刀身3前端推动推块68以变换至美工刀模式。
参见附图8、13所示,为了在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闭合时,将刀片7及第一剪切部24的前端刃部隐藏,以避免误伤使用者,第二刀身2及护板5的前端为相互匹配的朝向第一刀身2方向的弯折结构,第二刀身3及护板5的弯折部在刀片7及第一剪切部24前端设置。
由此,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剪刀具有剪刀模式、美工刀模式,且可在不拆卸护板5的情况下快速更换刀片7。此外,变换为美工刀模式的过程中,对推板61进行了限位、对刀架6进行了限位,在美工刀模式使用完毕后,具有刀架6自动回弹功能。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剪刀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1.剪刀模式:
本实用新型在默认初始状态为剪刀模式,参见附图3所示,手握手柄4张开及闭合第一刀身2、第二刀身3即可实现剪刀剪切功能。
2.美工刀模式:
当需从剪刀模式更换为美工刀模式时,需闭合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在如附图3所示张开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时,无法更换为美工刀模式,即无法推出刀片7),参见附图1、2所示,按压推块68并向第二刀身方向推动推块68,使得卡板611脱离卡块55后,按压并推动推块68使推块68带动刀架6朝向第二刀身3前端方向运动,以使刀片7的前端刃部从刀片出口31内穿出,然后以美工刀模式使用。使用完毕后,刀架6在拉簧8的作用下,自动回弹至原位。
3.更换刀片
当需要更换刀片7时,需闭合第一刀身2及第二刀身3,按上述美工刀模式变换过程操作推动推块68至换刀拨片67与换刀缺口38对齐(参见附图4所示),然后将换刀拨片67按压至换刀缺口38内,此时可从刀片出口31处抽处刀片7,再将新刀片7从刀片出口31处插入至刀片安装孔71卡设在刀片卡接凸起65上,并松开换刀拨片67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剪刀,包括通过销轴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在与所述第二刀身相对的第一刀身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剪切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内侧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护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相对的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刀架,在所述刀架上连接有刃部在护板下端面下方的刀片,所述刀片的刃部与第一剪切部相对设置且相互抵接,在所述刀架上端面设有延伸至第二刀身上端面上方的推板,在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前端设有刀片出口,当向所述第二刀身前端方向推动推板时,所述刀片前端的刃部可从刀片出口处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上设有连接块,弹性元件沿所述第二刀身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刀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使刀架受到朝向销轴的力,在未推动所述推板时,与销轴相对的刀架的端面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限位在第二刀身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设有刀身滑槽,在所述护板内侧端面上沿第二刀身长度方向上设有护板滑槽,在所述刀架与第二刀身、护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刀身滑槽相匹配的刀身滑块、与护板滑槽相匹配的护板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刀身滑槽内靠近销轴的一端,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所述拉簧设置在刀身滑槽内,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刀身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的下端面开设有连通刀身滑槽的限位缺口,在未推动推板时,在远离销轴方向的刀架上的刀身滑块与限位缺口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闭合并按压推板时,所述第一刀身向上顶紧刀片使刀身滑块无法向限位缺口内移动;在所述第一刀身及第二刀身张开并按压推板时,所述刀身滑块可向限位缺口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为板状结构,在与所述护板相对的刀架端面上开设有与刀片形状相匹配的刀片限位槽,在与所述护板相对的刀片限位槽端面上设有与刀片安装孔相匹配的刀片卡接凸起,刀片卡设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上及刀片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两侧的刀架端面上开设有相对称的L形换刀通槽,在所述刀片卡接凸起上方的刀架上侧端面上设有延伸至第二刀身上方的换刀拨片;在所述第二刀身上开设有开口方向朝向护板的换刀缺口,在所述换刀缺口下方的第二刀身内侧端面上开设有换刀凹槽,当换刀拨片向换刀缺口内按压时,两个换刀通槽之间的刀架向换刀凹槽内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上方的与护板相对的推板端面上设有卡板,在靠近所述销轴一侧的护板上端面与卡板相对设置有U形卡块,所述卡板可卡设在卡块内,所述推板由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刀身的前端设有朝向销轴的刀身卡接凸起,所述护板的前端设有与刀身卡接凸起相匹配的护板卡接凹槽,所述护板的前端通过刀身卡接凸起及护板卡接凹槽卡接,所述护板的后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刀身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前端为相互匹配的朝向第一刀身方向的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刀身及护板的弯折部在刀片及第一剪切部前端设置。
CN202222995196.5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剪刀 Active CN218947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5196.5U CN218947750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剪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5196.5U CN218947750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剪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7750U true CN218947750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1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5196.5U Active CN218947750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剪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7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203761B2 (en) Slide Assembly Device for a Snap-Off Blade Utility Knife
AU626258B2 (en) Improvements in utility knives
US20050278955A1 (en) Knife having removable blade
CA2154332C (en) Compound action hand pruner
CN114083580A (zh) 具有特别的平衡和刀片长度的刀具
GB2206517A (en) Improvements in utility knives
CN218947750U (zh) 一种剪刀
EP2835235A1 (en) Utility knife with replaceable blade
CN217414087U (zh) 一种肘节式锁定的折叠刀具
CN115592711A (zh) 一种剪刀
CN211137236U (zh) 多功能刀
CN209682247U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紧装置的美工刀
CN214628285U (zh) 一种带安全锁止机构的修枝剪
CN214338789U (zh) 一种多功能花园剪
CN213486863U (zh) 一种雪茄剪
KR200367265Y1 (ko) 커터칼
US20080168665A1 (en) Swab cutter
CN219685695U (zh) 一种按压锁定剪刀
CN220402468U (zh) 一种具有锁止结构的修枝剪
CN213054913U (zh) 一种可自动回弹的美工刀
CN217572987U (zh) 一种快换刀具及多功能钳
CN219445157U (zh) 刀架及手动刀
CN213226288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美工刀
CN210254515U (zh) 往复锯
CN220719394U (zh) 一种轴锁折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