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2996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2996U
CN218942996U CN202223545690.8U CN202223545690U CN218942996U CN 218942996 U CN218942996 U CN 218942996U CN 202223545690 U CN202223545690 U CN 202223545690U CN 218942996 U CN218942996 U CN 218942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panel
mo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56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冯家凯
门书标
刘孝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56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2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2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2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内控制板的散热效果欠佳。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头和机座,机头可翻转的盖合于机座上方,机头内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上设有隔热罩,隔热罩与机头的顶壁之间形成散热腔,散热腔内设置有控制板以及与控制板前后向水平分置的导流罩,导流罩围合形成内置冷风扇的吸风腔,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控制板开设,冷风从进风口流入后依次流经散热腔和吸风腔后排出。将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控制板开设,提升对控制板的散热效果,确保控制板能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温度稳定运行,既延长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内设烹饪腔的机座以及内设热风组件的机头,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形成热风腔的导风罩,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所述机头设有控制板,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量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食材。机头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冷风扇,冷风扇转动并驱使散热腔与外界空间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气流,能将热风腔外泄的热量排出,确保机头内电气元件正常运行。控制板会在运行时产生热量,且控制板与机头贴合设置,方便与外露的控制界面连接,使得散热腔内冷风流动路径与控制板较远,无法对控制板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使得控制板容易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缩短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检修成本,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控制板开设,使得流入散热腔的冷风会先与控制板接触后通过吸风腔外排,有效提升控制板的散热效率,延长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和机座,所述机头可翻转的盖合于所述机座上方,所述机头内设置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机头的顶壁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控制板以及与控制板前后向水平分置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围合形成内置冷风扇的吸风腔,所述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所述控制板开设,冷风从进风口流入后依次流经散热腔和吸风腔后排出。将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控制板开设,外界温度较低的冷风在通过进风口进入散热腔后会先与控制板接触,通过增加控制板与冷风间温差来提升对控制板的散热效果,确保控制板能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温度稳定运行,既延长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有效提升使用体验。导风罩用于引导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烹饪腔流动,隔热罩既用于防止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量向上传递,还引导冷风快速流动并对控制板起到降温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机头侧壁靠近控制板区域,所述进风口和控制板的在竖向面上的投影至少局部重合。进风口对流入散热腔的冷风起到导向作用,投影局部重合,确保冷风能流经控制板表面,通过增加冷风与控制板的接触来提升对控制板的降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机头后壁设有与吸风腔通连的出风口,通过增加出风口与进风口间距离来提升散热效果,此外,温度较高的冷风通过出风口向后排放,有效防止与使用者接触,确保使用者安全。
作为优选,进风口为多个且等高分置在所述机头的侧壁上,既能通过增加进风口面积来提升冷风流量,还通过增大冷风流动路径宽度使得冷风与控制板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控制板的降温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罩顶面与隔热罩底面抵近贴合并固接,所述导风罩在水平面上投影完整落入所述隔热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隔热罩底面与导风罩顶面匹配贴合,通过减小两者间距离来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并能利用隔热罩和导风罩实现各自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冷风扇固接,转动的冷风扇抽取散热腔内冷风并通过吸风腔外排。电机驱使吸风腔内冷风扇转动,使得冷风扇能抽取散热腔内冷风并通过吸风腔外排,确保机头内部与外界空间间能持续进行冷风交换,进而确保机头始终维持在较低温度,确保机头内各部件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罩底部设与散热腔通连的主通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的部分热风经由所述主通孔流经吸风腔并外排。主通孔设置在导流罩底部,且起到通连散热腔和吸风腔的作用,确保散热腔内冷风能通过主通孔直接流入吸风腔,确保冷风在机头内快速穿越流动,有效减小冷风由散热腔向吸风腔流动时的阻力,通过提升流速来确保控制板被快速降温。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接在导流罩下方,所述支架与电机间设有副风道,所述副风道连接在散热腔和吸风腔间并引导冷风流经电机,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内的部分热风流经所述副风道后通过所述吸风腔外排。副风道连接在散热腔和吸风腔间,且副风道途径电机,对电机起到降温的作用,确保电机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内设有竖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电机插入安装腔并与安装腔侧壁围合形成外置流道,所述电机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开设的内置流道,所述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底部通连并形成U形的副风道。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底部通连,顶部分别与散热腔和吸风腔通连,使得冷风穿越副风道并带走电机上的热量。通过设置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来增加冷风与电机接触的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下端口设有承托环,所述电机底部设有下置减震垫,所述电机自上而下插入安装腔并通过下置减震垫搭接在所述承托环上。承托环起到承托电机的作用,下置减震垫能缓冲电机运行产生的振动,进而提升空气炸锅运行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置减震垫上设有供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通连的缺口。缺口避开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确保外置流道内冷风能顺畅流入内置流道,通过维持冷风流速来确保降温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顶部设有上置减震垫,所述支架顶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导流罩底面固接,以使上置减震垫被电机和导流罩夹紧定位。支架固接在导流罩下方并对通过上置减震垫和下置减震垫配合夹紧电机,有效缓冲电机运行产生的振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罩底壁设有与转轴同心设置的副通孔,所述副通孔在电机顶面的投影完整覆盖所述内置流道的上端口,副风道内冷风通过副通孔流入吸风腔。副通孔既为电机转轴提供穿置空间,还确保内置流道上端口与吸风腔通连,确保冷风顺畅外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控制板开设,外界温度较低的冷风在通过进风口进入散热腔后会先与控制板接触,通过增加控制板与冷风间温差来提升对控制板的散热效果,确保控制板能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温度稳定运行,既延长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机头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机头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机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机头,21、导风罩,22、散热腔,221、进风口,23、控制板,24、导流罩,25、吸风腔,251、出风口,252、冷风扇,253、主通孔,254、副通孔,26、电机,261、内置流道,27、支架,271、外置流道,281、上置减震垫,282、下置减震垫,29、隔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炸锅,由机头2和机座1组成,所述机头2可翻转的盖合于所述机座1上方,所述机头2内设置有导风罩21,所述导风罩21上设有隔热罩29,所述隔热罩29与所述机头2的顶壁之间形成散热腔22,所述散热腔22内设置有控制板23以及与控制板23前后向水平分置的导流罩24,所述导流罩24围合形成内置冷风扇252的吸风腔25,所述散热腔22的进风口221靠近所述控制板23开设,冷风从进风口流入后依次流经散热腔22和吸风腔25后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2设置在机座1上方,且机头2底面后部通过铰接方式可摆动地连接在机座1顶面后部上,使得机头2可在开启工位和盖合工位间摆动切换,既能在切换至开启工位时取放锅体,还能在切换至盖合工位时确保烹饪腔与外界空间隔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21的底面中部通过向上隆起形成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热风扇和发热件,发热件位于热风扇周缘,转动的热风扇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形成流经发热件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吸收热量并形成向烹饪腔回流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烹饪腔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中,为被热风组件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21上设有隔热罩29,隔热罩29既起到隔热作用,防止热风腔内热量向上传递,还起到引导冷风流动的作用,确保冷风沿预设路径快速流动并对沿途各部件进行降温。
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入锅体内,将锅体放置在机座1内;之后,将机头2摆动至盖合工位,以使烹饪腔和热风腔密封通连并与外界空间隔绝;最后,通过热风组件产生热风,热风输入烹饪腔以使锅体内食材被加热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2内设有控制板23,控制板23能监测空气炸锅的运行状态并对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控制板23对空气炸锅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以获得较好的烹饪体验。在运行过程中,所述控制板23上的电气元件会因持续运行而产生热量,发热件产生的热量也会向上穿越导风罩21后传递至控制板23处,使得控制板23容易因长时间运行而发生温度升高的情况,所以在机头设置散热腔22,所述散热腔22内设有冷风扇252,冷风扇252转动并驱使散热腔22与外界空间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气流,能将热风腔外泄的热量排出,确保机头内电气元件正常运行。由于控制板23与机头贴合设置,方便与外露的控制界面连接,使得散热腔22内冷风流动路径与控制板23较远,无法对控制板23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使得控制板23容易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缩短了控制板23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检修成本,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将散热腔22的进风口221靠近控制板23开设,外界温度较低的冷风在通过进风口221进入散热腔22后会先与控制板23接触,通过增加控制板23与冷风间温差来提升对控制板23的散热效果,确保控制板23能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温度稳定运行,既延长了控制板23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维护检修成本,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24围合形成内设冷风扇252的吸风腔25,冷风从进风口221流入后通过吸风腔25排出。所述散热腔22内冷风在与控制板23接触吸热后通过吸风腔25外排,确保冷风在机头2内顺畅流动,通过维持冷风流速来确保散热可靠性。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冷风在流经散热腔22时会对控制板23进行散热降温。所述进风口221和控制板23的在竖向面上的投影至少局部重合,冷风沿进风口221轴线方向流经控制板23表面,通过增大控制板23表面冷风流量来提升散热效率。
所述控制板23设置在所述机头2前部,所述导流罩24设置在所述机头2后部并与机头2顶壁围合形成所述吸风腔25。所述散热腔22设置在机头2前部,所述控制板23敞露在散热腔22内,确保控制板23与散热腔22内冷风充分接触,既有效外排控制板23运行产生的热量,还能将热风腔内向上传递的热量阻隔在散热腔22下方,确保控制板23周边环境温度处于较低的范围内。进风口221靠近控制板并设置在机头2前部,且远离吸风腔25设置,通过增加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51间距离来确保进风口处冷风处于较低温度,进而确保控制板能被有效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2内设有电机26,所述吸风腔25内设有受电机26驱使的冷风扇252,所述散热腔22和吸风腔25相互通连,转动的冷风扇252抽取散热腔22内冷风并通过吸风腔25外排,确保冷风在机头2内快速流动,进而提升热量外排效率。
在使用时,电机26运行并同时驱使热风扇和冷风扇252转动,热风扇与发热件配合形成制熟食材的热风,冷风扇252驱使冷风在外界空间和机头2间流动。具体地,所述冷风扇252转动并径位于其中部的冷风向外输送,冷风扇252会在其中部形成负压区,负压区抽取散热腔22内热风,使得散热腔22会通过进风口221抽取外界空间的冷风,同时,被冷风扇252向外输送的冷风会沿着吸风腔25流动并通过出风口251外排,使得进风口221处冷风会依次流经散热腔22和吸风腔25后通过出风口251外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221为多个且等高分置在所述机头2侧壁靠近控制板23区域,所述出风口251设置在所述机头2的后壁上且与吸风腔25通连(如图3所示),通过增加出风口251与进风口221间距离来提升散热效果,此外,温度较高的冷风通过出风口251向后排放,有效防止与使用者接触,确保使用者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底部设置主通孔和副风道(如图5所示)。主通孔能提升散热腔22与吸风腔25间冷风流速,确保冷风快速流动,副风道流经电机26,对电机26起到降温作用。具体地,所述导流罩24底部设有与散热腔22通连的主通孔253,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22的部分热风经由所述主通孔253流经吸风腔25并外排,通过减小冷风流经主通孔时的风阻来提升冷风流速,进而确保散热腔22内冷风尽快外排,确保控制板23维持较低温度;所述电机26通过支架27固接在导流罩24下方,所述支架与电机26间设有副风道,所述副风道连接在散热腔22和吸风腔25间并引导冷风流经电机26,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22内的部分热风流经所述副风道后通过所述吸风腔25外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7内设有竖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电机26插入安装腔并与安装腔侧壁围合形成外置流道271,所述电机26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开设的内置流道261,所述外置流道271和内置流道261底部通连并形成U形的副风道(如图4所示)。电机26外侧壁与支架27配合形成外置流道271,内置流道261设置在电机26内,通过增加电机26在副风道中的暴露面积来提升对电机26的散热效率,对电机26起到散热的作用,确保电机26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7设置在导流罩24下方并通过紧固件固接,安装时,先将电机26插入装配腔,再将支架27固接在导流罩24下方,使得电机26被卡置定位在安装腔内,使得电机26与支架27装配形成所述副风道。所述安装腔下端口设有承托环,所述承托环上设有下置减震垫282,所述电机26顶部设有上置减震垫281,所述电机26的顶部通过上置减震垫281与支架27抵触,底部通过下置减震垫282与承托环抵触,使得电机26与支架27和导流罩24互不接触,利用上置减震垫281和下置减震垫282来缓冲和吸收电机26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既提升空气炸锅运行平稳性,还减小噪音,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置减震垫282上设有供外置流道271和内置流道261通连的缺口,既有效增大下置减震垫282与电机26底面间接触面积,提升减震效果,还避免遮挡外置流道271和内置流道261的下端口,确保外置流道271和内置流道261相互通连并确保冷风顺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24底壁设有与转轴同心设置的副通孔254(如图6所示),所述副通孔254在电机顶面的投影完整覆盖所述内置流道261的上端口,副风道内冷风通过副通孔254流入吸风腔25。所述副通孔254既为电机26转轴与冷风扇252连接提供穿越空间,还能便于吸风腔25抽取副风道内冷风,确保电机26能被有效降温。所述副通孔254开设在负压区内,所述内置流道261的上端口投影落入所述副通孔254内,所述外置流道271上端口与散热腔22通连,便于冷风扇252通过副风道抽取散热腔22内冷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顶面与隔热罩29底面抵近贴合并固接,所述导风罩在水平面上投影完整落入所述隔热罩2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所述导风罩和隔热罩29贴合设置,所述隔热罩29的顶部后部通过向下凹陷形成供支架底部嵌置的空间,确保电机能顺利安装,使得电机、支架以及隔热罩29套叠设置,有效提升壳体内的空间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头和机座,所述机头可翻转的盖合于所述机座上方,所述机头内设置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所述机头的顶壁之间形成散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控制板以及与控制板前后向水平分置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围合形成内置冷风扇的吸风腔,所述散热腔的进风口靠近所述控制板开设,冷风从进风口流入后依次流经散热腔和吸风腔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机头侧壁靠近控制板区域,所述进风口和控制板的在竖向面上的投影至少局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进风口为多个且等高分置在所述机头的侧壁上;或者,所述机头后壁设有与吸风腔通连的出风口;或者,所述导风罩顶面与隔热罩底面抵近贴合并固接,所述导风罩在水平面上投影完整落入所述隔热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冷风扇固接,转动的冷风扇抽取散热腔内冷风并通过吸风腔外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底部设与散热腔通连的主通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的部分热风经由所述主通孔流经吸风腔并外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接在导流罩下方,所述支架与电机间设有副风道,所述副风道连接在散热腔和吸风腔间并引导冷风流经电机,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散热腔内的部分热风流经所述副风道后通过所述吸风腔外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设有竖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电机插入安装腔并与安装腔侧壁围合形成外置流道,所述电机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开设的内置流道,所述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底部通连并形成U形的副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下端口设有承托环,所述电机底部设有下置减震垫,所述电机自上而下插入安装腔并通过下置减震垫搭接在所述承托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置减震垫上设有供外置流道和内置流道通连的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顶部设有上置减震垫,所述支架顶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导流罩底面固接,以使上置减震垫被电机和导流罩夹紧定位;或者,所述导流罩底壁设有与转轴同心设置的副通孔,所述副通孔在电机顶面的投影完整覆盖所述内置流道的上端口,副风道内冷风通过副通孔流入吸风腔。
CN202223545690.8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942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690.8U CN2189429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5690.8U CN2189429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2996U true CN218942996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5690.8U Active CN2189429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2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0126U (zh) 一种低噪音料理机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JP503673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8355821U (zh) 一种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WO2023206978A1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9090969U (zh) 一种冷风循环空气炸锅
CN21894299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20192746U (zh) 烹饪设备
CN110464200A (zh) 烹饪设备
CN208301544U (zh) 机座组件及电磁加热料理机
CN11267461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5137235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066094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器具
CN210399025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178587U (zh) 一种烹饪模块及蒸烤一体集成灶
CN210399024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360591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05829392U (zh) 一种料理机的散热结构
CN109381070A (zh) 机座组件及电磁加热料理机
CN22014145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128250U (zh) 一种混合出风的食物处理机
KR19980043791A (ko)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흐름장치
CN218942979U (zh) 一种改善电机隔热效果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