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0614U - 导电母排总成 - Google Patents

导电母排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0614U
CN218940614U CN202222778132.XU CN202222778132U CN218940614U CN 218940614 U CN218940614 U CN 218940614U CN 202222778132 U CN202222778132 U CN 202222778132U CN 218940614 U CN218940614 U CN 218940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conductive busbar
insulating portion
shell
transi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81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志
柳朝华
王新国
刘潍坊
黄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Power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81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0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0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0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母排总成,包括壳体、导电母排和绝缘套。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电母排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导电母排上设有过渡支撑件,所述过渡支撑件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绝缘套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部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外,且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母排抵接,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以在设置第一绝缘部的位置所述导电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面与外圈面之间的间距。延长导电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路径,降低漏电风险。

Description

导电母排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导电母排总成。
背景技术
母排是供电系统中用于与外接电路电连接的器件,母排可通过绝缘件间接固定于壳体,在输送电流的同时与壳体进行绝缘。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距离通常是指电离离子在母排与壳体之间游走所需经过的路径,绝缘距离越小漏电风险越大。一般的绝缘件将母排与壳体绝缘后存在绝缘路径较小,漏电风险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绝缘路径较小,漏电风险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电母排总成,延长导电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路径,降低漏电风险。
一种导电母排总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
导电母排,所述导电母排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导电母排上设有过渡支撑件,所述过渡支撑件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相对位置固定;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部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外,且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母排抵接,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导电母排总成,所述绝缘套所包括的第一绝缘部为封闭圈,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与导电母排抵接,外圈抵接在过渡支撑件与壳体之间,所以在设置第一绝缘部的位置所述导电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面与外圈面之间的间距。延长导电母排与壳体之间的绝缘路径,降低漏电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外,所述第二绝缘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绝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部分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一体成型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部延伸到所述壳体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的一侧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面与内圈面之间的间距为H1,L1大于H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为软胶绝缘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支撑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绝缘套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母排部分插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整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上面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与所述壳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凸起沿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周向布置一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上背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贴合;
和/或,所述第一绝缘部上背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粘连。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导电母排总成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导电母排总成;11、导电母排;12、壳体;121、安装孔;13、过渡支撑件;14、绝缘套;141、第一绝缘部;142、抵接凸起;143、第二绝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电母排总成10,包括壳体12、导电母排11和绝缘套14。其中,所述壳体12设有安装孔121,所述导电母排11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121。所述导电母排11上设有过渡支撑件13,所述过渡支撑件13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12的一侧。
所述导电母排11穿过所述安装孔121后与所述过渡支撑件13连接,而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与所述壳体12相对位置固定,从而间接将所述导电母排11固定于所述壳体12。
所述绝缘套14包括第一绝缘部141,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为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部141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11外,且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母排11抵接,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与所述壳体12之间。
基于所述绝缘套14所包括的第一绝缘部141为封闭圈,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与导电母排11抵接,外圈抵接在过渡支撑件13与壳体12之间,所以在设置第一绝缘部141的位置所述导电母排11与壳体12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面与外圈面之间的间距。延长导电母排11与壳体12之间的绝缘路径,降低漏电风险。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绝缘部141所在位置,所述壳体12与所述导电母排11之间的绝缘距离为H1。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圈为环形结构,此时壳体12与所述导电母排11之间的绝缘距离H1为环形结构的内圈面所围半径与外圈面所围半径之差。
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与导电母排11抵接,所以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面与导电母排11之间无漏电间隙来供电离离子通过,所以电离离子至少要越过第一绝缘部141外圈面才能够导电母排11游走到壳体12上,延长了绝缘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部141可以为绝缘密封圈,绝缘密封圈的内周面贴合在导电母排11上,绝缘密封圈的外圈抵接在壳体12与过渡支撑件13之间,不仅起到延长绝缘距离的作用力,还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上面向所述壳体12的表面设有抵接凸起142,所述抵接凸起142与所述壳体12抵接。
具体地,可以在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上间隔布置多个抵接凸起142,所有抵接凸起142沿第一绝缘部141外圈的周向间隔布置,所有抵接凸起142均与壳体12抵接。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凸起142沿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周向布置一圈。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为环形结构,抵接凸起142为环形凸起,此环形凸起与第一绝缘部141同轴。
所述抵接凸起142和所述第一绝缘部141采用同材料制作而成,抵接凸起142也具有绝缘能力。
所述抵接凸起142与所述壳体12之间可以贴合,也可以粘结。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14还包括第二绝缘部143,所述第二绝缘部143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143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11外,所述第二绝缘部143穿过所述安装孔121,所述第二绝缘部1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内圈部分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部14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2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13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部143在导电母排11的长度方向上延长了绝缘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绝缘部143延伸到所述壳体12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13的一侧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面与内圈面之间的间距为H1,L1大于H1。可以理解为在导电母排11长度方向上的绝缘距离不小于在安装孔121径向上的绝缘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141和所述第二绝缘部143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部141、所述第二绝缘部143和所述抵接凸起142为同种材料制作而成,且相互之间无明显分隔边界。相当于所述绝缘套14为异形结构,绝缘套14包覆在导电母排11外,绝缘套14还存在部分能够抵压在12壳体与过渡支撑件13之间。
所述绝缘套14为软胶绝缘件。所述导电母排11与所述过渡支撑件13连接处为软胶材料制作的绝缘套14,如此能够尽量避免绝缘套14对导电母排11和过渡支撑件13施加作用力,尽量降低导电母排11与过渡支撑件13连接处的应力。
尤其是,在某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支撑件13的硬度大于所述绝缘套14的硬度。过渡支撑件13要为导电母排11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所以其硬度设置的较高。而所述绝缘套14的硬度较低则可以减小导电母排11与过渡支撑件13连接处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电母排11部分插在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上,所述第一绝缘部141的外圈整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与所述壳体12之间。
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上与安装孔121相对的位置设有插孔,导电母排11插在所述插孔中并与过渡支撑件13固定配合在一起。抵接在过渡支撑件13与壳体12之间的第一绝缘部141还能够补偿加工误差,即使过渡支撑件13不同位置与壳体12之间的间距有所差异也不会影响第一绝缘部141的绝缘和密封效果。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与所述第二绝缘部143连接处具有一定柔韧性,从而适应过渡支撑件13与导电母排11之间的装配角度。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上背向所述壳体12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13贴合。
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上背向所述壳体12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13粘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141与所述过渡支撑件13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所述过渡支撑件13为硬塑胶器件,形状较固定,具有一定支撑能力。
如图1所示,导电母排11一端位于过渡支撑件13背向壳体12的一侧,另一端位于绝缘套14背向壳体12的一侧,导电母排11的两端外露用于外接电路,实现导电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
导电母排,所述导电母排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导电母排上设有过渡支撑件,所述过渡支撑件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相对位置固定;
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部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外,且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母排抵接,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还包括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套设在所述导电母排外,所述第二绝缘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绝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内圈部分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一体成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部延伸到所述壳体背向所述过渡支撑件的一侧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面与内圈面之间的间距为H1,L1大于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为软胶绝缘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绝缘套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母排部分插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整圈抵接在所述过渡支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上面向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与所述壳体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凸起沿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圈周向布置一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母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上背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贴合;
和/或,所述第一绝缘部上背向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过渡支撑件粘连。
CN202222778132.XU 2022-10-21 2022-10-21 导电母排总成 Active CN218940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8132.XU CN218940614U (zh) 2022-10-21 2022-10-21 导电母排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8132.XU CN218940614U (zh) 2022-10-21 2022-10-21 导电母排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0614U true CN21894061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8132.XU Active CN218940614U (zh) 2022-10-21 2022-10-21 导电母排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0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5063B (zh) 连接器
CN105830283A (zh) 连接器
US20200335925A1 (en) Conductive slip ring
KR101795326B1 (ko) 센서를 구비한 커넥터
TW200906002A (en) Connector terminal
US10879656B2 (en) Plug connector
US99059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20258633A1 (en) Connector Housing With Alignment Guidance Feature
CN218940614U (zh) 导电母排总成
JP2006296147A (ja) コネクタ付きモータ
CN113036528B (zh) 自适应连接器
US111962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plug and receptacle mating portions having spaced front mating surfaces
US20090039728A1 (en) Contact assembly
CN108987974B (zh) 金属簧片结构、端子结构以及电连接器
CN109841986B (zh)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CN107332033B (zh) 电连接器
KR102277845B1 (ko) 고전압 커넥터
CN110534960B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20692368U (zh) 高压端子结构及具有高压端子结构的机壳
CN219458203U (zh) 音频连接器
CN214254972U (zh) 电连接器装置
CN216120822U (zh) 多兼容连接器胶芯及对应的连接器
CN214313610U (zh) 连接器
CN219760012U (zh) 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US20230062211A1 (en) Connectors and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