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972U - 电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972U
CN214254972U CN202120464616.XU CN202120464616U CN214254972U CN 214254972 U CN214254972 U CN 214254972U CN 202120464616 U CN202120464616 U CN 202120464616U CN 214254972 U CN214254972 U CN 214254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nector
disposed
slot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46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
贺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utu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utu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utu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utu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46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插头端,第一连接端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内,插头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插头端设置有插槽,插槽的槽底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一插针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定位件设置,且第一插针的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延伸至插槽内;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和插座端,插座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插座端设置有内孔,第三定位件设置在内孔的中心位置;第一针套同轴设置在第三定位件内。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地紧密配合,又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同轴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装置一般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利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相互配接实现电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装置配合不够紧密,同轴度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装置配合不够紧密,同轴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第一插针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插头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所述插头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头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底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且所述第一插针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延伸至所述插槽内;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三定位件及第一针套,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和插座端,所述插座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座端设置有内孔,所述第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内孔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针套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件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插头端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插槽内且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针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孔内且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件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套筒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插孔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外侧,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内周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槽底设置有卡块,所述插座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针,多个所述第二插针围绕所述第一插针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插针贯穿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插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针套,多个所述第二针套围绕所述第一针套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针套贯穿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区别于现有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第二连接器的插座端插入至第一连接器的插头端的插槽内,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地紧密配合;同时第一插针贯穿第一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被第一定位凸起定位在第一连接器的中心位置,而第一针套通过第三定位件设置在第二定位件的中心位置,使得第一插针插入至第一针套内时,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同轴度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二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
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绝缘壳体11、第一插针13及第一定位件15,第一定位件15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15a和插头端15b,第一连接端15a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11内,插头端15b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插头端15b设置有插槽151,插槽151的槽底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54;第一插针13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定位件15设置,且第一插针13的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凸起154的中心位置延伸至插槽151内;
第二连接器2包括第二定位件22、第三定位件23及第一针套25,第二定位件22包括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和插座端22b,插座端22b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插座端22b设置有内孔223,第三定位件23设置在内孔223的中心位置;第一针套25同轴设置在第三定位件23内。
上述电连接器装置,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第二连接器2的插座端22b插入至第一连接器1的插头端15b的插槽151内,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地紧密配合;同时第一插针13贯穿第一定位凸起154的中心位置,被第一定位凸起154定位在第一连接器1的中心位置,而第一针套25通过第三定位件23设置在第二定位件22的中心位置,使得第一插针13插入至第一针套25内时,可以保证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同轴度容易控制。
具体到实施例中,插头端15b呈圆柱状,插槽151呈圆柱状,使得插头端15b呈圆筒薄壁状。插座端22b呈圆柱状,且插座端22b的外径与插槽151的内径相等,使得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插座端22b可以插入插头端15b的插槽151内。第一定位件15的中心轴处设置有环状第一定位凸起154,环状第一定位凸起154的内径与第一插针13的外径相等,第一插针13贯穿第一定位件15的中心轴处设置,第一插针13的一端从环状第一定位凸起154的中心孔延伸至插槽151内。第二定位件22的中心轴处设置有环状第三定位件23,第一针套25设置在第三定位件23的中心孔内。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第一插针13可以插入至第一针套25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的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22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槽222,环形安装槽222内设置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与插头端15b相对设置。如此,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插头端15b抵接于密封圈21,密封圈21可以密封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提高电连接器装置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套筒12,套筒12设置在插槽151内且同轴设置在第一插针13的外侧。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端子26,端子26设置在内孔223内且同轴设置在第三定位件23的外侧。如此,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端子26可以插入至套筒1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连接的同轴度。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5的中心轴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55和第一插孔157,第一通孔155沿第一方向贯穿至第一定位凸起154,第一插针13设置在第一通孔155内,且第一插针13的一端延伸至插槽151内。套筒12还包括插入部121,插入部121与插孔157相适配。如此,可以在插槽151内将插入部121插入插孔157以实现套筒12的安装。
进一步地,插槽151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53,第二定位凸起153同轴设置在第一定位凸起154的外侧,套筒12套设于第二定位凸起153的内周壁。如此,可以实现套筒12与第一插针13的同轴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槽151的槽底设置有卡块152,插座端22b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槽221,卡块152与卡槽221对应设置。如此,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沿第一方向实现配接时,卡块152插入至卡槽221内,从而可以防止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针14,多个第二插针14围绕第一插针13设置,每个第二插针14贯穿第一定位件15设置,且每个第二插针14的一端延伸至插槽151内。
具体地,第一定位件15上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56,多个第二通孔156围绕第一通孔155设置,每个第二通孔156内均设置有第二插针14。
进一步地,第二插针14的直径小于第一插针13的直径。具体地,第一插针13的直径为6mm,第二插针14的直径为1.5mm,套筒12的内径为17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多个第二针套24,多个第二针套24围绕第一针套25设置,且每个第二针套24贯穿第二定位件22设置。
具体地,第二定位件22上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224,多个第三通孔224围绕内孔223设置,每个第三通孔224内均设置有第二针套24。
进一步地,第二针套24的内孔直径小于第一针套25的内孔直径。具体地,第一针套25的内孔直径为6mm,第二针套24的内孔直径为1.5mm,端子26的外径为17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第二绝缘壳体(未图示),第二定位件22的第二连接端设置在第二绝缘壳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22背离第一连接器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母27。如此,第二定位件22通过定位螺母27实现与第二绝缘壳体的连接,安装位置较为准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第一插针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插头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所述插头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头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底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且所述第一插针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中心位置延伸至所述插槽内;
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定位件、第三定位件及第一针套,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和插座端,所述插座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座端设置有内孔,所述第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内孔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针套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插头端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插槽内且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插针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孔内且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套筒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插孔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外侧,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内周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底设置有卡块,所述插座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针,多个所述第二插针围绕所述第一插针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插针贯穿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插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针套,多个所述第二针套围绕所述第一针套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针套贯穿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母。
CN202120464616.XU 2021-03-04 2021-03-04 电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214254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4616.XU CN214254972U (zh) 2021-03-04 2021-03-04 电连接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4616.XU CN214254972U (zh) 2021-03-04 2021-03-04 电连接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972U true CN214254972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4616.XU Active CN214254972U (zh) 2021-03-04 2021-03-04 电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5840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A2801815C (en) Rotatable plug-type connector
CN102106044A (zh) 连接器
US91181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latches
CN214254972U (zh) 电连接器装置
US20210194191A1 (en) Adaptive connector
CN111355084A (zh) 一种电缆线连接器
CN115084906A (zh) 连接器
US20210281003A1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Housing As Well As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odular Connector Set With Such A Connector Housing
CN21153034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17033798U (zh) 一种参比电极转接头及电位滴定仪
CN214798079U (zh) 一种多芯连接器
CN217405741U (zh) 贴片连接器
KR101151896B1 (ko) 전선 접속용 커넥터
CN216720355U (zh) 一种连接配合稳定的多端口双排插座
CN217215305U (zh) 一种bnc连接器
CN218448695U (zh) 用于快速测试电缆的工装
CN211351038U (zh) 电连接器
CN214503861U (zh) 测试接头、电缆连接组件与电气设备
CN212230717U (zh) 同轴连接器
CN216121046U (zh) 一种多点定位式插头
CN217405855U (zh) 正反对插式插头、正反对插式插座和充放电连接器
CN217114885U (zh) 一种小微型圆形连接器
CN108461953B (zh) 线簧插套
CN219180790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转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